1937年9月、10月,刘英率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机关和挺进师部队先后两次进驻平阳县凤翱乡凤林村(今属凤卧镇)。刘英住在该村满垟六份内大屋郑志西家中。10月中旬,粟裕率部经山门水漫到达凤林,与刘英住在一起。刘英住在大屋南厢下首1间,粟裕住在南厢上首1间,中间厅堂为两人共用会客室。1937年10月,红军挺进师全部集中后,在六份内大屋召开关于部队改编的全体指战员大会,宣布部队番号改为国民革命军闽浙边抗日游击总队。会上,粟裕、刘英分别作了讲话。他们在讲...
来源:温州史志网-温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2017-12-01 09:04:01
1938年2月,中共中央长江局和东南分局就闽浙边抗日游击总队编入新四军及党在浙江的工作安排,统一了意见,由东南分局副书记兼组织部长曾山专程去浙南向刘英、粟裕传达。28日,曾山在前来汇报工作的中共浙南特委书记龙跃和挺进师干部余龙贵陪同下,离开南昌(时为新四军军部驻地)前往平阳。曾山一行三人于3月上旬到达平阳县城,从县城步行到鳌江镇,与闽浙边抗日游击总队驻温办事处主任吴毓等会合。然后,曾山和吴毓、龙跃、余龙贵等一行,候潮水坐木船溯鳌江而上,...
来源:温州史志网-温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2017-12-01 09:01:34
1938年1月3日,刘英率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机关从凤翱乡凤林村移驻山门乡大屯村(今属山门镇),期间,刘英住在大屯村东南面郑永盛住宅左后面的半个房间。这里也曾是粟裕、曾山在大屯时的住所,粟裕曾住在前面半间,后为便于工作搬往龙井庵;曾山曾住在粟裕住过的前面半间。在大屯村,刘英绝大部分时间都在一张八仙桌上伏案工作。由于天气较冷,房屋没有门板,仅用篾簟挡风,所以他常在桌子底下用木炭打起火堆御寒取暖。经过长期的炭火烘焙,桌子的木板被烘焦了1个大孔...
来源:温州史志网-温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2017-12-01 08:59:23
1938年,闽浙边临时省军区司令部进驻平阳县山门镇凤岭山麓西南侧的龙井禅寺。粟裕负责省军区全面工作,张文碧负责政治工作,王守知负责管理电台。部队下辖3个中队和1支教导队,分别驻扎在山门街、凤林、马头岗和大屯等地。粟裕办公室(兼寝室)在禅寺东首横厢阁楼上。当年,为给抗日救亡干部学校讲课,粟裕经常在此挑灯备课。《粟裕军事文集》中的开篇,即他当年向干校学员和教导队授课的主要教材——《游击战术讲授大纲》就是在龙井禅寺拟稿成文的。闽浙边临时省军...
来源:温州史志网-温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2017-12-01 08:57:54
闽浙边抗日游击总队教导队是一支由挺进师红军骨干组成的干部队伍,总数四五十人,分6个班,队长杨发旺,政委刘亨云。教导队的主要任务是:培训军政干部,保卫省委机关。1938年1月,教导队随临时省委进驻大屯村。教导队集中在大屯村的郑氏宗祠上军事理论课时,刘英、粟裕经常前来给队员上课。刘英主讲形势和任务、党的抗日统战政策及群众工作,粟裕主讲对日作战和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临时省委举办的干部培训班人员也常在这里一起听课。教导队没有桌子,学员以门板...
来源:温州史志网-温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2017-12-01 08:55:01
抗战全面爆发后,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为了培养抗日救亡青年干部,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于1938年1月15日借用原山门畴溪小学校舍,创办抗日救亡干部学校(简称抗日干校)。该校对外称国民革命军闽浙边抗日游击总队救亡干部训练班。粟裕任校长,黄先河任副校长,黄耕夫任教导主任,邓扫空任总务主任。学员主要来自温州各地进步知识青年及少数工人、教师等,以及来自丽水、台州、宁波、绍兴和上海等地的知识青年,共计100多名。学校开设哲学、政治经济学、抗日民族统...
来源:温州史志网-温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2017-12-01 08:52:49
永乐人民抗日自卫游击总队(简称永乐总队)是抗日战争时期坚持浙南武装抗日斗争的主力部队,是新四军的组成部分,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浙南游击纵队括苍支队(后称第三支队)发展壮大的基础,为浙南和括苍地区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永乐人民抗日自卫游击总队纪念馆,位于乐清市岭底乡泽基村。该馆原建于1997年,馆名由国防部原部长张爱萍题写。2006年,中共乐清市委、市人民政府决定对其进行改扩建, 2009年6月新馆落成,同年10月,举...
来源:温州史志网-温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2017-12-01 08:51:35
1944年10月15日,乐清人民抗日武装基干队在乐清岭底乡泽基村溪坑潭成立,计13人,队长周丕振,政治指导员邱清华。这是乐清在党的领导下建立的第一支抗日武装。为了扫清障碍,争得抗日权利,这支队伍成立伊始,就对那些不抗日、专门反共害民的国民党盐警队、征粮队、清乡队进行打击,连续在上岙岭、吕家田、荡垟、岗岙等地打了4次胜仗。其中岗岙战斗,一举歼灭国民党乐清县警备独立分队30多人,缴获长短枪20余支,并活捉国民党乐清县党部书记长倪自镜、分队长王忠...
来源:温州史志网-温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2017-11-30 15:23:11
1945年2月,中共乐清县委领导虹桥起义,中共瓯北县委也于次月发动了屿北起义,这使浙南瓯北地区的武装抗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为统一乐清和瓯北两县斗争步伐,扩大回旋余地,中共浙南特委于1945年3月30日决定建立中共瓯北中心县委,胡景瑊任代理书记,余龙贵、邱清华为委员,同时将两县武装部队合编为永乐人民抗日自卫游击总队,总队长为余龙贵,政委为胡景瑊,副总队长为周丕振,政治部主任为邱清华,下辖9个中队,其中乐清有7个,瓯北有2个。后瓯北又扩编了2个中...
来源:红色晋绥 - 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作者:刘淑珍
2017-11-30 15:21:34
1942年7月温州第二次沦陷于日军之手,日军在南塘抓捕了潘瑞明等18位男青年,囚禁在砻糠桥(今龙方桥)边的空房里。第二天一早,日军把他们押到河边,用竹杆打他们,逼他们下水。幸好他们熟识水性,就拼命向对岸游去。日军见他们个个会游泳,就端起枪胁迫他们泅回来,他们泅回来爬上岸后,日军就用绳索把他们五花大绑绑在石板上晒人干。时值盛夏,约莫晒一小时后,放宽了他们身上的绳索,把他们拖到河边推下水去浸泡一会儿,然后又拉上岸跪在石板桥上再让烈日暴晒。...
来源:温州史志网-温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2017-11-30 15:03:50
1944年9月下旬,乐清渔区特务队成立后的第3天,驻在盐盆东山的小股日军乘船到百岱汇抢掠财物。渔区特务队闻报后从下塘赶来,奋起抗击,日军不支,弃船而逃。10月16日至17日,一股日军窜至石马村,把渔区特务队队长张克明的房子拆掉,将木料、砖瓦运上石马印山建造哨所。石马印山位于县城东南面石马村附近,距县城3公里,海拔40米,日军在这里搭建哨所,企图与驻在长水山、万岙山的日军形成犄角之势,以控制柳市与县城的交通要道。渔区特务队和警四中队按照中共乐...
来源:温州史志网-温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2017-11-30 15:02:40
1944年9月日军侵占温州后,进驻重石村。驻扎后,日军强拉民夫在珠山周边修筑道路和挖防空洞,并在防空洞内存放大量屠杀中国人民的军火辎重,在山巅真神尖架电台、设雷达、建瞭望台等,以瞭望瓯江进出战船。日军修筑的防空洞共有5处,其中撤退时炸毁2处、倒塌2处,现仅存重石村1处小防空洞。日军修筑的防空洞遗址,位于乐清市磐石镇西山烂塌岩。该防空洞周围乱草丛生,无人管理,有倒塌掩埋的危险。
来源:温州史志网-温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2017-11-30 15:01:02
1944年9月日军侵占温州后,进驻重石村,并在此设司令部。侵略期间,日军强拉民夫在磐石镇西山修筑战壕,在350米烂塌岩山场,修筑长达五六十米战壕,以瞭望瓯江进出战船。日军在磐石西山修筑的战壕遗址,位于乐清市磐石镇西山烂塌岩。 该遗址现在杂草丛生,还可见战壕原型。但由于该遗址年久失修,多年来风雨袭击,人为破坏,部分地段已塌荒。
来源:温州史志网-温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2017-11-30 14:35:46
1945年3月7日,国民党浙保独立第七大队和外海水警局科长李警率特务队一起进驻虹桥,部署清剿抗日游击队。16日晨4时,日军200余人由乐成牛鼻洞进攻虹桥镇;在海上活动的乌军(与日伪勾结的海匪)约300人,亦从南塘杏湾登陆窜抵虹桥。开战伊始,李警中弹身亡。浙保独立第七大队一面以东街为阵地,与日军展开激战,一面急电驻芙蓉的浙保第四总队第二大队出兵增援(后未出)。双方激战至晚7时许,浙保独立第七大队仅占据东街一隅,官兵伤亡枕藉,且内乏给养,外无援兵,处...
来源:温州史志网-温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2017-11-30 14:34:36
抗战全面爆发后,在外地求学的平阳学生纷纷返乡,联合本地进步教员和知识青年,在中共浙南特委和平阳县委领导下,成立了平阳青年抗日救亡团(简称抗日救亡团)。抗日救亡团于1937年8月14日出版《战报》,11月1日更名为《平阳日报》,12月3日又更名为《平报》。为了使《平报》取得合法身份,《平报》向国民党浙江省政府申请注册,请国民党浙江省政府主席黄绍竑题写刊头,国民党平阳县县长徐用及开明士绅等10余人任理事,国民党左派人士黄强为发行人。《平报》宣传党...
来源:红色晋绥 - 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作者:刘淑珍
2017-11-30 14:26:04
抗战时期,翠薇山和太平岭是温州城区西大门的一处军事要地。1941年4月至1945年6月,温州城区三次沦陷于日本侵略者之手,日军在翠薇山、太平岭附近犯下累累罪行,罄竹难书。1940年至1945年初,日机多次空袭上寅一带,居民上百间房屋、木材加工厂、石坦墩三官亭被炸毁。日军占据翠薇山后,在其附近到处抓人、杀人,挖山洞,修战壕,抓担夫。1942年7月,国民政府军6名炊事员给部队送饭,在半路上遭日军枪杀;8月,仅一次就被抓去担夫30人,后下落不明;1944年9月后,每...
来源:温州史志网-温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2017-11-30 14:24:43
温州第三次沦陷期间,日军强抓民工挖成一个南北走向的军用山洞,洞口宽1 5米,高2米,长约80米,洞中间部分较宽敞,可容纳数十人,是日军侵占温州的一处军事设施。当年朝西南的洞口放着三只装满泥土的竹篓作为掩体,机枪就架在竹篓上。从北洞口至西南口是一个叫源龙(音)的坟墓,经白云庵向南由一条战壕连接,并在坟墓和白云庵处各设机枪扫射点,分别对准西南太平岭坳口;山洞北口对着五仑头和瓯江、瓯北。该山洞成了日军把守温州城区西大门的一处存放武器弹药、制...
来源:温州史志网-温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2017-11-30 14:22:54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三次侵占温州鹿城,时间长达330余天之久。他们在鹿城制造了各种惨案,翠薇山日军活埋温州人就是其中一个实例。1944年9月(温州鹿城第三次沦陷期间)的某一天夜里,住在温州翠微山附近的林银余、徐源弟、陈永权、郑进升、林茂源等人看见日军把被俘的国民政府军十七八人押到翠微山白云庵(现名白云观)北首山脚的番薯园里,逼被俘人员在那里挖一个大土坑,然后将被俘人员用刺刀刺致半死后,把他们活埋在土坑里。事后,住在翠微山脚附近的市民还听到被...
来源:温州史志网-温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2017-11-30 14:19:45
抗战初期,我国沿海主要港口城市相继沦陷,而温州仍能与上海、香港等地通航。1938年7月,新四军兵站在温州设采购办事处,主任杨建新。同时,中共江苏省委难民委员会以红十字会的名义,在采购办事处内附设办事机构,主任罗德明。这两个机构主要任务是在中共浙江省委与新四军驻温通讯处的协助下,运送大批物资至皖南新四军军部和华中抗日根据地。他们使用上海红十字会煤业救护队的25辆汽车,利用红十字的特殊条件,不断地往返于温州、宁波和皖南之间,担负着繁重的...
来源:温州史志网-温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2017-11-30 14:18:13
1937年8月21日,徐贤议、孙绍奎、胡景瑊 等发起,在温州城区九山河畔籀园图书馆成立了永嘉战时青年服务团(简称永嘉战青团),其主要领导成员都是温州学生运动的骨干。永嘉战青团设立干事会,民主选举干事11人(10月扩充为23人),总干事先后为徐贤议和胡今虚,内设组织、宣传、作战、总务4个部门。直到1938年底被国民党温台戒严司令部强制解散为止,永嘉战青团坚持活动一年零四个月,全盛时团员达8500余人,其中在农村以区为单位发展了10个分团、48个支团。期间,永...
来源:温州史志网-温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2017-11-30 14:15:3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