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琳(1923~1943)临淄区齐陵镇淄河街人。1937年7月,临淄西关小学毕业后,考入济南私立育英中学。10月,日军迫近济南,学校停课,刘玉琳回到家乡。1938年1月,爱国志士李人凤组织领导的青年学生抗日志愿军训团进驻益都山区躲庄,15岁的刘玉琳闻风前往。从此,便作为该部最年轻的战士转战淄博山区和清河平原。1941年冬,刘玉琳为了和敌人短兵相
来源:烽火HOME
2019-06-20 10:37:00
于守真(1925 6~2000),临淄区皇城镇于家庄人,出身于贫农家庭。1940年8月入伍,194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10月离休。副军职。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华战争。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年仅15岁的于守真参加了八路军,在山东渤海军区直属团一营一连任战士。抗日战争时期,于守真曾任直属团一营警卫员、班长、副排长、文化教员、副政治指
来源:烽火HOME
2019-06-20 10:15:51
郑堃(1921 11~1997 7),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郑辛村人。1938年7月参加革命,1939年9月入伍,1940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八路军山东纵队十团宣传员、抗大一分校学员、渤海军区作战参谋、华野十纵作战科长、华东空军指挥部主任、空四军作战处长、空军学院教员、空军昆明指挥所副参谋长、参谋长、副主任等职。先后参加过反日寇万人以上大扫荡,利
来源:烽火HOME
2019-06-20 09:31:17
王凤阶(1918~1995),临淄区梧台镇柴南村人。1937年10月参加革命,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正军职。抗日战争时期,王凤阶在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十团、渤海军区等部,历任特务员、班长、骑兵排长、连长、大队长、副营长、营长等职。他坚定不移地执行党中央的抗战方针、战略和策略,积极参加了胶济铁路破袭战及刘家井子、广饶、军屯子、淄河胶
来源:烽火HOME
2019-06-20 09:21:53
张廷勋(1906~1945 10 29)历城县党家庄人。回族。其曾祖父、祖父、父亲皆是回民阿訇。幼年读过几年书,后在家务农。1937年上半年,在党家庄西大寺扌卦帐正式成为阿訇。七七事变后参加抗日救国会,以阿訇的身份作掩护,利用各种关系购买军需物资,派人送往泰西、峰山抗日根据地。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参与组建回民武装大队。1944年,山东军区战略
来源:烽火HOME
2019-06-18 09:24:37
张治安(1917~1987 11 13)原名张泰祥。长清县庄家庄人。1934年毕业于长清县立中 学,任小学教师。1937年七七事变后,积极投入抗日斗争。同年10月加入长清县各 界人民抗敌后援会。1938年初,参加马湾起义。后编入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第四 大队。4月,部队进驻大峰山区,创建大峰山抗日根据地。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 任连指导员、营总支书记、
来源:烽火HOME
2019-06-18 09:22:24
张英(1921~1948 10) 莱西县牛溪埠乡牛溪埠村人。1931年张英随父母逃荒要饭,1934年春流落到蓬莱县城时,被一个叫孙子平(中人地下党员)的小学教师收养,供他上学。1938年春, 张英参加了八路军,在胶东独立13团任战士。因作战机智勇敢,6月升为班长,不久,又升为排长。1941年升为连长后,奉命率部队转战于高密、胶县和潍县等地,打得日、伪军闻风丧
来源:烽火HOME
2019-06-17 15:33:33
郑若予 (1915—1940) , 原名郑增信,又名郑锡药,蓬莱县大郑家村人。1939年参加蓬莱县大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作战机智、勇敢,有指挥才能,不久提任中队长、副大队长(大队长由县长兼任),率领县大队,积极寻找战机,打击敌人。194 0年7月7月夜,带领县大队一连和部分行政干部驻大树底下宋家村, 翌日晨被日伪军包围,郑若予立即组织突
来源:烽火HOME
2019-06-17 15:25:08
张清林(1920~1947)原籍山东省寿光县宋家村,幼时随父辈逃荒到垦利县民丰村居住,抗日战争时期,张清林在本村加入青年抗日先锋队、自卫团,积极为八路军送情报、抬担架、运弹药。1945年2月,张清林参加八路军,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渤海军区组织的大练兵运动,熟练掌握了爆破技术。在解放羊口、寿光城和王高、侯镇战斗中,出色完成爆破任务,
来源:烽火HOME
2019-06-17 15:01:04
王鹏举(1897—1939),蓬莱县城里人。1917年省立八中毕业,入吴佩孚部第三师学兵队受训。结业后,历任排长、连长、副营长等职。1928年春,投效东北陆军第一军于学忠部,任军部副官处少校副官。1930年秋,升任第三旅副官处副官长。1934年1月任679团第二营营长。1936年参加西安事变,积极赞同国共合作,一致抗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率部参加淮河北岸阻
来源:烽火HOME
2019-06-17 14:58:54
李彩楹(1889年~1947年),潍坊市坊子区坊子镇后张路院村人。青少年时期,李彩楹因学习成绩优异,被选送到青州师范就读。毕业后分配到安丘县小学任教,后到廿里堡毓华高级小学任教。他结识了一些早期的共产党人,受到了进步思想的熏陶。彩楹后历任国民党潍县教育督学、坊子商会会长、南洋兄弟小学校长等职。1940年10月,他受中共潍县县委副书记牟汉华、
来源:烽火HOME
2019-06-17 11:22:49
韩继舜 (1911~1944) 菏泽市解元集乡桑树侯村人。生于济宁县三韩中村,后迁解元集之桑树侯。l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参加革命工作,任菏泽敌工站情报员。在解元集炮楼和伪警备队期间,他利用伪职作掩护在瓦解敌军、营救革命同志以及为八路军筹集枪支弹药等军需物资中做了大量工作,为抗日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1944年身份暴露,不幸被捕。在敌人
来源:烽火HOME
2019-06-17 09:10:48
贾志斌(1925~1948),菏泽市王浩屯镇贾寨村人。出身贫农家庭,从小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饱尝了旧社会的辛酸苦辣。1941年参加革命工作,1942年加人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更是舍生忘死地为党工怍。1943年历任菏泽县公安局助理员、审讯股股长等职。1948年3月10日下午,在定陶力本屯战斗中被敌人堵在地道里,用辣椒棵熏得昏迷过去。后来敌人从地道里把
来源:烽火HOME
2019-06-17 09:09:58
王西平(1913~1971) ,原名王逢财。生于阳信县徙义区陈王村(今劳店乡东陈王村)。16岁读完初小,升入县立第一高等小学。1931年考入山东省立第四中学(校址惠民城)。因家庭经济困难,初中二年辍学回家任小学教师。七·七事变后,一边教书, 一边联合本乡爱国青年组织抗日自卫团。1938年5月,去乐陵县抗日根据地学习,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奉调去商
来源:烽火HOME
2019-06-17 09:08:56
杨芳江(1918~1948),山东省东明县大屯乡杨堤楼村人。中农出身,学生成分,开封六中毕业。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参加革命工作。先后任鲁西南工作团交通科长、五地委交通科长、交通总站站长、交通分局局长。1946年任菏泽县县长。他在地委任机要交通期间,经常往返于冀鲁豫区委和五地委之间,几次遇险,都机智勇敢地躲过敌人的搜查,把机要文件和
来源:烽火HOME
2019-06-17 09:07:56
刘词林(1895~1942),字学孟,生于山东省阳信县徙义区吕家庄(今劳店乡枣吕村)较富裕的农民家庭。早年丧父,随母生活,从伯义读书,先入岱北公学,相继考入山东省优级师范,后回家经商。此间与当地好友一块创建了陈楼小学、阳信县第五高级小学(校址劳家店)。1930年于国民党山东省区长训练所结业任二区(劳店)区长。七·七事变后,阳信县沦陷,人民惨遭涂
来源:烽火HOME
2019-06-17 09:07:02
刘善本(1915-968) 昌乐县泊庄人。1932年考入北京大学附中。1935年,他在航空救国思想的影响下,考入了杭州笕桥航空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国民党空军第八大队任作战参谋。他看到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侵略实行不抵抗主义 , 打算投奔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探寻抗日救国的道路,但未能如愿。1943年,他被送往美国学习。1945年春,取道印度,绕道卡拉奇
来源:烽火HOME
2019-06-16 16:24:41
王良恩(1918 3 19-973 1 26) 潍城区马少野村人。1937年毕业于青岛市立中学。1938年参加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八支队,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作战勇敢,屡立战功。1947年7月泰安战役,率二十三团主攻篙里山(今英雄山),配合兄弟部队歼灭国民党整编第七十二师。1948年3月洛阳战役中,他身先士卒, 率先从东门突破,全身虽7处负伤,仍坚持苦战两昼夜,
来源:烽火HOME
2019-06-16 14:14:17
邓中美(1903~1947),临朐县箕子山乡新升村人。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47年任村农救会长,领导群众斗地主,分田地。同年夏,临朐战役后,人民解放军实行战略转移,国民党反动派组织还乡团卷土重来,倒算复辟。夏历六月十五日晚,邓回村探听消息,被还乡团抓去。还乡团用尽种种酷刑,妄图逼其变节,邓宁死不屈,壮烈牺牲。
来源:烽火HOME
2019-06-16 14:05:32
张岸(1916~1948年)又名张心田,东明县小井乡黄成庄人,中共党员。1932年考入东明集高级小学,1934年考入菏泽南华中学,1938年入抗日军政大学南宫分校深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河南省东垣县县长兼黄河支队队长、东明县县长兼南东独立团团长。解放战争期间,张岸率领黄河支队拔据点,除叛徒,纵横东(明)、长(垣)、考(城),转战黄河两岸。1946年
来源:烽火HOME
2019-06-14 11:04:0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1372388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