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效培(1914—1942),又名钟爱华,江西省兴国县人。抗战时期历任中共山东青委书记、毛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山东分校副校长、山东青联主席等职。
钟效培1928年小学毕业后,因家境贫困,继续求学无望,只好回家一边种田一边自学。在革命环境的熏陶下,钟效培于1929年走上了革命道路。他先后加入了农会和少先队,积极参加当地中共党组织领导的各项活动。1930年春,钟效培加入共青团。193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调任共青团兴国县委书记,同时担任中国兴国县和中共兴国中心县委常委等职务。1932年10月,钟效培调往宁都(当时中共江西省委机关所在地),任共青团江西省委宣传部和组织部部长。1934年4月任共青团江西省委书记。1935年5月,钟效培在战斗中被捕,被判刑3年。
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钟效培这时被强行从狱中押送到国民党五十八师当兵。1938年4月,钟效培伺机逃出,来到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被安排到中共长江局东南分局工作,于同年5月正式恢复了钟效培的组织关系。他先后担任了吉安中心县委书记、赣西特委书记、江西省委常委兼青年部长等职。
1939年春,钟效培来到延安,入中共中央党校第二十九班学习,毕业后分配到中央青委组织部工作。1941年初,中央青委决定派钟效培带领一支青年工作队到山东,以加强山东抗日根据地青年工作,遂于同年8月到达中共山东分局所在地——青驼寺。
山东分局对中央派来的青年干部十分重视,《大众日报》为此刊登了消息。在分局驻地,以山东各界抗日救国总会的名义召开了欢迎大会。
钟效培等人来山东后,立即组成了新的中共山东省青委,由钟效培任书记。随后,新的中共山东省青委在中共山东分局的领导下,积极开展抗战青年工作。
1941年10月10日,中共山东省青委发出了《关于加强党对青年工作领导的决定》,要求建立健全各级共产党的青委组织,大胆地、大量地提拔青年干部,并提出,不分阶级、阶层、信仰、职业、性别,团结和组织全部青年,加强青年的武装和半武装等。在钟效培的主持下,中共山东分局青委做出决定:召开中共山东省青联执委扩大会,加强对青年团体公开的领导和联系;创办毛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山东分校,以培养青年骨干;成立中国青年社山东分社,出版《中国青年》(山东版)等。
1942年2月,中共山东省青联在沂南县马牧池附近的长山庄召开了中共山东省第二次青年代表大会。会议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共山东省青联领导机构,钟效培当选为中共山东省青联主任。他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中提出了健全青联会组织,发展青年抗日先锋队和其他青年武装,举办干部训练班,组织青年学文化等工作任务。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山东省青联二次会议精神,钟效培亲自进行调查研究和具体指导,使各地的青年工作蓬勃开展起来。至同年9月,发展了1万个青年抗日先锋队。各地的青年抗日先锋队、青年游击小组,在对日斗争中起了很大作用。
中共山东省二次青代会结束不久,上级决定成立毛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山东分校,由肖华任校长,钟效培任副校长。面对建校任务重、困难大的状况,钟效培不辞劳苦,积极工作,争取各方面的支持,解决了各种困难。经过一段紧张的筹备工作,1942年五四青年节,在莒县曲柳河举行了开学典礼。
在办校期间,钟效培积极争取中共山东分局领导对学校的支持,请朱瑞等领导到学校讲课;还趁刘少奇来山东检查工作的机会,组织学员听取了刘少奇所作的党史、形势及政策报告。学校虽然只办了一期,时间也只有5个月,但学员们通过学习政治、文化和军事,普遍提高了思想觉悟,增强了军政素质,成为青年工作的骨干力量。
1942年9月7日,毛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山东分校第一期学员结业。毕业典礼之后,中共山东分局青委留下50名学员与青委机关干部一起,成立了山东青年工作团,由肖华任总团长,钟效培任副总团长。山东青年工作团下辖两个分团。经研究决定,第一分团去胶东等地,第二分团到鲁中地区,以大力发展青年抗日先锋队和开展文化教育运动。
同年10月,钟效培带领青年工作团第二分团部分人员进入鲁中。这时,正值日伪军对鲁中进行“扫荡”,双方展开生死搏斗。10月下旬,钟效培在莱芜东与中共山东省鲁中区公安局长高明宇及军分区一个班会合后,准备到茶叶口一带寻找中共泰山地委。11月11日深夜,他们一起穿越博(山)莱(芜)公路,驻扎在莱芜抬头区榆林前村。次日拂晓,钟效培遭到日军的突然袭击,突围时,他身负重伤,遂由警卫员护送住进了驻茶叶区法山村的军分区医院。12 月13 日凌晨,钟效培终因伤势过重, 不幸牺牲。
共青团山东省委、中共莱芜市委于1987 年11 月在莱芜市汪洋台建立钟效培烈士纪念碑,以纪念这位山东青年工作者的先驱。
2014 年8 月29 日,钟效培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黎 明)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8-04-04 09:30:4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杨忠
下一篇:张少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