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安徽无为长江北岸的黄丝滩江堤被誉为“无为大堤一枝花”,是抗日战争时期皖中抗日根据地著名的水利工程。大堤在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后仍然坚如磐石,成为当地沿江人民防洪的坚固壁垒。堤外江水滚滚,堤内百姓无忧。与这道江堤同样巍然屹立的是一个叫作“吕惠生”的名字。这位安息在雨花台的革命先烈于1943年带领当地人民栉风沐雨,在抗日烽火中修建了这座生命屏障。因此,黄丝滩江堤在当地被人们称作“惠生堤”。
一
吕惠生,1903年出生于安徽省无为县一个秀才之家,为家中幼子,从小深得父母宠爱,在父亲的指导下熟读四书五经。1915年考入安庆第一农业学校,1922年考入北京农业大学,攻读农业生物学。毕业后,吕惠生前往农林部求职,希望以科学改善中国农业,以所学为国尽力,然而多次均遭拒绝。屡屡受挫的吕惠生离开北京,回到故乡无为。
吕惠生“于忧患中,始渐知社会之黑暗”,回到故乡无为中学教书。他开始接触社会科学方面的书籍,希望找到一条改造社会、救国救民的道路。当时正值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军一路凯歌,各地革命运动高涨,吕惠生结识了黄瑞生、卢光楼等人,并由他们介绍加入了国民党,从事迎接北伐军的各项工作。
1926年,在吕惠生的发起下,秘密成立了国民党无为县党部,并任县党部秘书。1927年,北伐军第七军三师到达无为城,国民党无为县党部开始公开活动。吕惠生担任县临时行政委员会委员。
吕惠生也因其教学上的突出表现升任无为中学校长,后又任教于凤阳女中、贵池乡村师范和宿州乡村师范,声望日高,越来越受到当地人民的尊敬。正如他在回忆录中写道:“那时,我委实有些发恨,我以纯洁的心地,勇猛的精力———表现出来的是‘不要钱、出气力’,对付了我的职务。在旧的污浊的社会里,拿这样的法宝去和别人斗争,自然是一往无前,胜券在握的。于是我自己造成了社会信仰的威望。时间和事务,长久地锻炼着我,社会科学与自己的观赏悟觉唤醒着我,使我更成为刚正不屈,富于正义感与反抗性的人。”
“不要钱、出气力”这六个字是吕惠生为人行事的两大准则:一为廉,二为勤,清清白白为人,兢兢业业做事,贯穿了他的一生。
1935年,吕惠生被推荐担任无为县政府建设科长。一次,有个豪绅为了霸占一块公田修建私人宅第,拿出200银元企图贿赂买通吕惠生。吕惠生怒斥对方:“行贿受贿,这本是寡廉鲜耻之辈所为。我虽为一介寒士,也绝不会受此黑礼!”他将贿款公之于众,并用这笔钱在当时名流咸集的双溪茶社对面建成凉亭,并亲笔书写“洗心亭”三个大字悬于其上,以表明心志。
七七事变后,吕惠生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底,新四军参谋长张云逸从皖南军部到江北组建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专门前来拜访吕惠生,与之共商抗日大计。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初创时期,武器和给养十分困难,吕惠生利用自己的社会声望四处奔走募捐,不遗余力地筹集粮饷和弹药。1939年,吕惠生任《无为日报》社长及主编,大力宣传新四军抗日救国的主张,遭到反动当局的嫉恨,将他列入黑名单。1941年皖南事变后,吕惠生处境更加险恶,在进步人士的帮助下,他携家带口,化装逃出无为城,参加了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
吕惠生虽以一介书生之身投奔新四军,但他不遗余力,身体力行,和同志们一起身穿粗布衣,脚穿自制草鞋,“我是一个人,而且是一个受了社会高深教养的知识分子。当国家民族空前困难,且是国家民族空前转变的时候,将要扬弃一切坏的东西,变成一个崭新的万世幸福光明的局面的时候,在这时候,我能不尽心竭力地担负起我人民一分子的历史使命吗,我是一定要担负起来的。”
凭着高度自觉的爱国意识,吕惠生将长女吕晓晴和长子吕其明送入新四军的抗敌剧团,不久又将次子吕道立送入新四军。“我之全家已委托全部生命于革命,革命进则我全家存,革命败则我全家亡,此已为明显不易之铁的事实,我何他虑?!”吕惠生将自己、家庭的命运和新四军、中国革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二
1942年,吕惠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调任皖中行署主任。1943年10月,皖中人民抗日自卫军成立,吕惠生兼任司令员。皖中人民抗日自卫军在吕惠生领导下,配合新四军主力部队对来犯的日军给予坚决有力的抗击。
在战斗的间隙,吕惠生带领部队帮助当地人民发展农业生产,实实在在地为老百姓办好事。他曾和部队官兵一起帮助当地农民抢收10万亩水稻,在皖中抗日根据地传为佳话。在和老百姓打交道的过程中,他特别强调部队严守纪律,维护老百姓的利益。在一次干部训练班讲话中,吕惠生就如何做好财粮工作,专门对干部提出“廉”的要求:剔除中饱,涓滴归公,一文钱都要用在有利革命上。
在吕惠生的领导下,皖中抗日根据地不断巩固,并且具备了一定的财力、物力。1943年7月,皖中行署成立皖中水利委员会,负责统筹根据地的水利建设。吕惠生兼任水利委员会主任。他一上任,就将黄丝滩堤防修固工作提上了日程。
黄丝滩江堤位于长江北岸,素有“一线单堤、七邑生命”之称,直接关系着沿江无为、巢县、和县、含山等7县200多万人民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的安全。据历史记载,自明末以来江堤决口数十次,每次都造成灾区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虽经多次修建,水患一直未能根除。此时的黄丝滩,江坝外滩崩岸严重,干堤岌岌危殆。
1943年10月,皖中行署在无为召开皖中各县水利代表大会,决定成立黄丝滩江堤退建工程委员会,下设工程局作为施工管理机构,并提出了“少压农田,拉直堤线,退建新堤”的施工方案。吕惠生亲自主持该委员会及工程局的日常工作。怀着对工作和百姓的高度责任感,吕惠生亲临现场勘查指挥。从12月正式动工开始,他就和几十万民工同生活、共战斗,吃住在现场。他甄选最佳施工方案,精心制定规划,认真组织施工,呕心沥血,风餐露宿。江堤修建期间,日伪军不断进行骚扰,新四军第七师提出了“武装保卫修堤”的口号,不仅派出大批部队官兵参加修堤,而且屡次打退了敌伪的武装袭击,保证了修堤工程的胜利完成。
1944年5月6日,皖中行署隆重举行黄丝滩新堤落成典礼,新江堤长7.25公里,底宽约12丈,顶宽2丈4尺,高2丈,规模宏大。为了表彰吕惠生为兴建大堤所作的杰出贡献,这条大堤被皖中行署命名为“惠生堤”。
三
吕惠生在根据地的财政经济、文教卫生等各项事务中,都做了大量工作,政绩斐然,但他一贯保持谦虚谨慎,对自己的要求十分严格。他在日记中写道:“我深深知道,我是很不够格来担任这样一个名义和职务,党和首长们对于我总算是特殊又特殊,我若不加紧报以工作,我也是没有心肝……因此,三更灯火五更鸡,累断命根也不迟疑了。生命在此:干罢!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945年抗战胜利后,新四军第七师、皖江行署执行党中央指令北撤。党组织考虑到吕惠生体弱,让他乔装成粮商,乘船从长江水路撤退。9月,吕惠生在乘船途经芜湖江面时被国民党特务逮捕。敌人得知吕惠生的真实身份后,很快将他从芜湖押送至南京。中共地下党和北撤中的新四军第七师得悉吕惠生被捕后,竭力设法营救,但均未成功。
在狱中,敌人将吕惠生关押在“优待室”中,同乡特务对其进行软化、劝降,都被他怒斥得狼狈而回。敌人的威逼拷打,也未能让吕惠生屈服。他曾对人说过:“人当争取最后人格。洪承畴降清只是一念之差,我若陷于不幸,决不做洪承畴。”面对提早而至的死亡,他将所思所想,凝练成一首狱中诗作:
忍看山河碎,愿将赤血流。烟尘开敌后,扰攘展民猷。
八载坚心志,忠贞为国酬。且喜天破晓,竟死我何求。
两个月后,吕惠生在南京江宁遭秘密杀害。
来源:《世纪风采》2015年第九期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19-12-18 14:58:1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汪德祥:以身殉职的红军飞行员
下一篇:田守尧:少年从军 英勇献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