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抗战名将施中诚:杂牌军出身的"铁军指挥官"
2017-10-19 16:30:17  来源:澎湃新闻网(上海)  点击:  复制链接

  说起第74军,可谓闻名遐迩。这支抗日铁军在抗战中几乎打满全场,并因屡立战功而名列“五大主力”之首。该军相关人物如俞济时、王耀武、张灵甫等也大都因此家喻户晓。

  有趣的是,同样在第74军服务的施中诚却在历史潮流中逐渐淡出公众视线,他是第74军的第三任军长,也是这支“三五部队”中奠定第57师“抗战铁军”之名的老师长。不仅如此,他还两次被报纸报道为“抗日名将”和“铁军施指挥官”。究其“名将”之不出名的原因,可能与他的杂牌出身有关。

  杂牌军中的磨练

  施中诚(1896.3.9—1974.10.28),安徽桐城人,字朴如。施中诚的祖父是农民,兼做豆腐买卖,在桐城当地小有名气。大伯和四叔在中国近代史上也是著名人物,四叔施从云参加滦川起义兵败遇难,大伯施从滨则积功位至中将。施中诚的父亲施从礼在家中行二,不幸因病早逝,施中诚便由大伯抚养长大,并在大伯的影响下走上了从军道路,于1923年8月毕业于保定军校第9期步兵科。

  施中诚在军校毕业后服务于山东省防军,历任排长、连长。张宗昌入鲁主政后,施中诚随部接受张氏改编,先后担任师、旅参谋和干部教导队队长。在此期间,施中诚因参谋业务出色,以及在干部教导队培养出大批基层军官而在张宗昌扩军时被提拔为上校团长。

  张宗昌被北伐军击败后,失去军纪约束的残部退往胶东,致使地方糜乱、民不聊生。当时施中诚也率部退往胶东,但他全力约束部队,枪毙违反军纪的士兵,使他成为诸多溃兵中的另类。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所指挥的部队被刘珍年扩编为暂编第1军第5师,随即又被国民政府改编为山东省警备第1旅。此后该旅又不断改编,施中诚则以该旅为基础培养并发展出一批能够为己所用的得力部属。

  1934年6月,施中诚在中央军校高教班第2期进修毕业后,和大部分警备旅官兵编入同样出自杂牌军的第57师第169旅。这是施中诚由地方军转变为正规军的开始,他在到职后依靠着警备旅的老底子和师长阮肇昌的支持,大力整训部队。在1935年春安徽驻军的校阅中,第169旅所属第337团名列第三,这一成绩使不少中央军都为之汗颜。或许正是这个原因,第57师成为国民政府第一期编练的10个“调整师”(俗称德械师)之一。经过一年的编练,佩戴德式钢盔的部队焕然一新,所过之处,友军羡慕,民众赞扬,几与中央军无异。

  在抗战初期的表现

  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施中诚指挥的第169旅于同年8月开赴上海参加淞沪会战,这是第5支投入淞沪作战的部队。部队抵达后,施中诚立即命令第337团团长杨宗鼎率部配合友军对位于浦东日军墓地的据点发起进攻,此后又命第339团团长李琰率部接防友军第1军的顾家镇阵地。

  在此后的激战中,施中诚率领所部在顾家镇与日军王牌部队——第3师团步兵第18联队展开激战。作为旅长,施中诚始终坚持在一线指挥,他不断鼓舞士气,将抗战必胜的信念传递给每一个第169旅官兵,自己却受战场环境的侵害而得了不育之症。

  从10月开始,施中诚不顾体弱继续率部驰援在蕰藻浜作战的友军,他指挥的部队在孟家宅、老陆宅、新陆宅一带与日军展开长达一个多月的拉锯。在此期间,日军不断对第169旅阵地发起猛攻,均被打退。

  在淞沪会战的三个多月中,像第169旅这样从8月参战的杂牌军能够打满全场的绝无仅有。这一方面与该部装备精良以及源源不断的补充兵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施中诚的指挥能力,以及团结全旅奋战到底的抗战精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战后,他被提拔为第57师中将师长。

施中诚任第57师师长时(1939年)

  1938年6月,施中诚指挥的第57师在经过短暂整补后投入到武汉会战。当时的施中诚并没有想到,他会因为之后的田家镇保卫战而被报纸报道为“铁军施指挥官”。

  根据第9战区司令长官部的命令,第57师与中央军第9师互相配合,死守田家镇。从9月14日到29日,第57师官兵严守阵地,屡次打退被日本国民誉为“日本兵九州第一,九州兵熊本第一”的日军第6师团所属今村支队。

  在半个月的激战中,2位旅长负伤,4位团长一死三伤,下级军官的伤亡率达到百分之七十,士兵伤亡更是惨重。以新屋下战斗为例,第339团残部百余人被日军包围,这些官兵誓死坚守到底,在弹药耗尽时宁死不当俘虏,能行动的继续与日军肉搏阵亡,重伤者则用刺刀自杀。施中诚和他的部属们赢得了日军的尊重,当今村支队占领田家镇时,因伤亡过重而不得不后调整补。

  遗憾的是,与田家镇互为犄角的富池口守军第18师防线被日军突破,致使田家镇防线过于突出。最终,施中诚奉命突围而出。田家镇保卫战虽以失败告终,但施中诚和第57师英勇作战的官兵们却在继淞沪会战之后又一次成为报道的焦点之一。

  嫡系部队中的务实派

  田家镇保卫战后,第57师编入第74军。这是第57师由杂牌转化为中央军嫡系的开始,也是第74军这支“三五铁军”辉煌历程的起点。

  在第74军中,相比黄埔军校毕业生云集的第51师和第58师,杂牌军第57师实在显得落魄。经过淞沪会战和武汉会战的损失,原本的德械所剩无己,施中诚等杂牌军官兵有如贫苦家出身的小媳妇,小心翼翼地去应对富裕婆家的每一个人。

  在这一阶段中,施中诚和第57师的大部分官兵对第74军的其余友军都抱着极不信任的态度。第57师参加南昌会战时,谨慎小心的施中诚甚至命令将第74军军部下发的每一条作战命令都照抄一遍留作备案,以防战后因命令执行问题而产生不利于第57师的情况。施中诚的这种隐忍低调和谨慎小心的性格可见一斑。

  低调并不意味着平庸,自南昌会战起,第57师在第74军的编成内参加的历次会战中都有不俗表现。在南昌会战中,施中诚命令旅长李琰指挥“炎光支队”挺进敌后,不仅为主力攻取高安提供保障,也成为反攻南昌阶段挺进到离南昌城最近的部队之一。

  在第一次长沙会战中,施中诚再次命时任步兵指挥馆的李琰率领主力出击上富镇,将增援长沙的日军第106师团拦腰截断,对扭转赣北战局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冬季攻势开始后,施中诚指挥第57师四面出击,有利地掩护了友军对南昌、奉新、靖安等地的反攻。经过这些表现后,施中诚的为人和能力赢得了军长王耀武的赏识和信任,并最终举荐施中诚外调到第100军担任军长。

  第100军在浙赣会战中损失惨重,原军长刘广济被撤职查办,所属各部队的人事也大都有所调动。让杂牌出身的施中诚去接任中央军嫡系部队的第100军,不仅对施是一个考验,也给了他跻身中央军嫡系将领的绝好机会。施中诚接掌第100军时,从第74军调来大量基层干部,在根本上改变了这支部队的人员组成,并逐渐使该军成为能够与第74军“血肉相连”的兄弟部队。

  经过一年的整训,第100军奉命参加常德会战,其任务之一,便是解困守常德的第57师之围。第57师是施中诚的老部队,感情特殊,为完成任务,他尽最大努力指挥部队向常德推进。其先头部队第63师在距常德20公里的桃源与日军第3师团一部展开激战,第189团团长陶绍唐力战阵亡……

  常德会战以悲壮惨烈的结局告终,但施中诚却因在会战中的积极表现而被授予四等宝鼎勋章。但对施中诚来说,再好的奖励都难以抚平第57师在常德城中陨落所造成的伤感。

  第一王牌军的军长

  1944年3月,王耀武在升任第24集团军总司令后辞去第74军军长一职。由谁来继任军长成为一个难题,内部可以争夺军长之位的黄埔嫡系人选颇多,王耀武有意让副军长李天霞升任军长。但李氏当时长期负责后方征兵工作,离开一线部队日久,加上流传有不少负面新闻,使王氏担心李天霞接任军长后会引起非议,从而引发第74军内部长久存在的小派系之争。

  而继李天霞之后的其余三名师长中资历相当,谁也不服谁,让其中一人出任军长,势必引起其余两名师长的对立。至于让外人来接任军长,这更是王耀武所不愿意看到的。因此,在第74军享有一定资历和威望,且派系色彩几乎不存在的施中诚成为接任军长的合适人选。

施中诚任第74军军长的任职令

  施中诚出任军长后的第一战是长衡会战。在这次会战中,第74军被拆散使用,这使施中诚的指挥权受到不少限制,其表现只能以中规中矩来形容。真正能够让他名垂青史并称得上抗战名将的,当属1945年的对日“最后一战”——湘西会战。

  大凡有所作为的将领,或作战勇敢、敢打敢拼,或知人善用、长者之风,施中诚显然属于后者。在施中诚的充分信任和支持下,湘西会战中他的一位得力干将脱颖而出,取得了参战各师中最好的战绩,这位得力干将就是自1926年就追随施中诚的老部下——李琰。

  会战期间,李琰率领第57师守卫雪峰山的门户——江口。面对日军116师团的猛攻,施中诚不断将王耀武调配给自己使用的友军部队分拨李琰使用。这就逐渐形成了核心战场上,北线龙潭司一带第100军附第51师作战,南线武阳一带施中诚指挥第58师及附属友军作战。而在中线江口一带,则由李琰指挥第57师等部作战的局面。而“江口阻击战”的胜利则是湘西会战中唯一让美国军事联络官拍手称赞的战例。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施中诚带着第74军主力开赴衡阳接受日军的投降。不久之后,施中诚又奉命率领所部开赴首都南京,成为继新编第6军之后第二支进入南京的军级部队。此后,施中诚又奉命兼任首都警备司令,使第74军又因此得到了“御林军”的名声。

  胜利的光辉围绕着施中诚,而他却仍然恪守低调的原则,继续着戎马之旅。

施中诚与蒋介石在南京合影(1945年) 

 

责任编辑:吕凤 最后更新:2022-12-20 14:50:44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安徽抗日名将 戴安澜

下一篇:安徽望江抗日阵亡将士录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