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亮之同志系湖南省湘潭县人,1913年生,1925年进入湖北第四试验中学读书,1928年转湘四十三中学习,1933年考入中山大学,在校期间,因创办进步刊物《文研》于1934年被国民党当局逮捕,1936年释放后,至沪创办新东方出版社,1937年任“群新”刊物编辑。
抗日战争爆发后,廖亮之参加“上海流亡青年战地服务团”,并随之来到安徽舒城,做抗日宣传工作。1938年11月到皖东北,在我党安排下,任国民党安徽省第六专员公署抗敌指挥部(简称“六抗”)政治部副主任。1939年2月,由皖东北特委书记杨纯同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10月受中共苏皖边区党委派任国民党灵璧县政府秘书,翌年3月,代理灵璧县县长。10月,调到中共邳睢铜地委《团结报》社任社长,后任邳睢铜联办秘书,1943年3月9日,因积劳成疾,病故于盱凤嘉后方医院。
廖亮之同志积极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廖亮之同志在任“六抗”政治部副主任和国民党灵璧县政府秘书期间,为推动皖东北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在灵璧,他积极向各阶层宣传我党抗日主张,促使县长王尔宜一度与我党友好合作,形成共同抗敌的局面。在抗战初期,为灵璧县党组织的发展和八路军、新四军在皖东北的抗日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廖亮之同志十分重视党组织的建设。1939年11月,在他的推动下灵璧县政府成立了“政治工作队”,吸收了一批党员参加,并建立了党支部。亮之同志经常向工作队队员,特别是党员进行革命理论教育。他先后讲述了《帝国主义论》、《大众哲学》、《联共(布)党史》等。同时在工作队员中还发展了一批党员,如:欧远方、邱成宣(又名邱亦盛)、高云芬、谢柳林、刘钊等,为抗日战争培养了一批青年干部。
廖亮之同志非常重视抗日武装的建设。在他的支持和推动下,把张维献同志组织的“灵璧县抗日青年救国团”改建成一支地方武装——“灵璧独立营”,活跃在灵宿萧铜边境地区,积极开展抗日武装斗争。同时,亮之同志还派共产党员到县政府常备队中做政治工作,国共合作破裂后,常备队中的部分人员毅然加入我主力部队,走上了革命道路。
1940年春,亮之同志代理灵璧县县长时,并选派共产党员担任县政府各部门负责人。从此完全由我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在灵璧大地上诞生。这时,亮之同志因劳累过度而身患肺病,但他仍以抗日救国为重,带领县政府工作人员和武装,转战灵北大地,坚持抗日斗争。
1940年10月,组织上为了照顾廖亮之同志的身体,将他调到邳睢铜地委创办的《团结报》社任社长。由于他有较高的政治理论和文化水平,也有多年的办报经验,《团结报》从内容到形式都为之一新,成为该地区较有影响的报纸,起到了鼓舞士气、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作用。
1943年,亮之同志病重住院期间,还写出“莫问穹苍悲落日,余辉散尽有繁星”的诗句,送给前往看望他的战友,鼓励同志们对抗战要充满必胜的信心。
1943年3月9日,亮之同志病逝后,皖东北党组织机关刊物“文化通讯”刊印专集,以纪念廖量之献身抗战的事迹,许多领导和战友撰文悼念。其一祭文曰:“内忧外患问题多,肩巨理繁材几何。造物偏疾抗建业,俾君永与斯民绝。”
责任编辑:王广建 最后更新:2018-04-18 08:37:1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