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4月23日在安徽灵璧大山附近的倪圩子战斗中,宿东游击支队队长兼政委周启邦连同参谋邓伦等同志壮烈牺牲。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得知消息十分痛惜,他说:“噩耗传来,党为之震悼,朋辈为之悲痛!此乃我师我边区之莫大损失!”在5月10日四师师部为周启邦同志召开的追悼大会上,彭雪枫师长亲自致悼词,并在5月23日的《拂晓报》上发表了《悼启邦同志》的文章,对周启邦同志短暂的一生作了高度而又中肯的评价。
1917年,周启邦同志出生于江苏省铜山县一个进步知识分子家庭,父母亲的教育,培养了他少年时代的自由主义思想。他的表姐徐慎之,表姐夫李明都是早期的中共党员,又给了他很好的共产主义思想影响。1935年,周启邦在徐州高中肄业,因家庭困难,无法继续求学,考入上海铁路后补人员训练班。一个月后被分配到无锡任铁路货物司事,后相继调到上海、常州,做了两年铁路小职员。由于受同事中先进分子的影响,他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暗中协助我党工作。他援助上海学生进京请愿运动,“八·一三”淞沪战役中,他公开组织发动铁路员工军运,救护伤员。彭师长回顾了周启邦这些经历,称赞说:“他始终是一个热情的左倾的青年”。
1937年11月太原沦陷后,八路军驻晋办事处移到临汾,彭雪枫仍任办事处处长。为培养抗日力量,彭雪枫在临汾创办了学兵队。此时期,周启邦正积极寻找报国之路,他毅然弃职回到了家乡,同亲友一起商讨,决定到大西北去找八路气,参加抗日,以报效祖国。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在1 937年冬到达了山西临汾。经姐夫李明介绍,他参加了临汾学兵队学习。这个学兵队实际上是抗日干部培训班,在这里学习的学员,大多是由沦陷区过来的进步青年知识分子,其中50%以上的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周启邦是以高中文化程度,小职员的身份参加学兵队,被编入初级班。周启邦投入学兵队,在临汾县刘村镇首次与彭雪枫同志见面,他给彭雪枫同志留下的印象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学生”。
周启邦在学兵队里奋发学习革命理论,认真聆听中央和八路军总部领导同志的报告,经常接受彭雪枫、张震等首长的直接教育周启邦年轻,进取心强,刻苦认真,团结同志,进步很快。党组织根据他的表现,于1938年2月16日吸收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8年2月彭雪枫同志根据中央的命令,去河南开辟新区,到河南以后,即通知张震同志从学兵队中挑选部分同志去豫东接受新的任务。周启邦被选中随行。他们几经辗转,到了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参加八路军竹沟留守处的工作。
周启邦同志没有浮夸、暴躁、傲慢等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习性,彭雪枫同志称赞说:“他对人对事,是老持重,埋头苦干。同志们对他的评语是‘思想意识正确’,‘苦干精神好’。党器重他、信任他,往往把他派到较复杂困难的地方去。”彭雪枫师长列举了周启邦接受组织安排完成重大任务的一系列事实。在竹沟期间,安永祥、段可祥“两团”七八百名绿林弟兄要求参加抗日。为了更好地教育和争取他们,组织上派周启邦以俱乐部主任的名义去做工作。周启邦同志进入 该部后,积极宣传我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和统一战线政策,煞费苦心,终于使这支队伍汇入了抗日队伍的行列。随后组织上安排周启邦做竹沟留守处政治教员。
1939年冬,彭雪枫领导的新四军游击支队进驻鹿邑县白马驿。不久,支队又收容了从杞县赶来的李子安大队,他们要求加入抗日的队伍,但要做的工作依然很多而且很棘手。司令员彭雪枫又把周启邦由司令部政指任内派到该部任营政治委员。周启邦同志苦口婆心,耐心细致地做工作,终于把这支自由散漫的武装改造成纪律严明的抗日队伍,使之很快成为我军的主力部队。
1940年,新四军游击支队改番号为新四军第六支队。支队迸驻涡阳新兴集后,周启邦任支队政治部组织科副科长。时间不长该支队收编了三总队第八团,为改造这支刚刚收编的队伍,支队领导又派周启邦同志去该团巡视工作。时间虽然很短,但他赢得了大家的拥护,应该团官兵的要求,部队领导任命周启邦同志为这个团的政治委员。同年夏,部队改编该团为5旅1 4团,周启邦同志任该团政治处主任,后该团改番号为32团,他又任32团政治委员。
1941年春,彭雪枫师长率领新四军第四师全体指战员开展三个月反顽斗争,周启邦以瘦弱之躯,驰骋于宿南、浍北、淝河流域之间,大小战斗无不亲临指挥。同时对政府、地方党组织、税收、统战、敌伪军工作都兼顾做好。彭雪枫称赞周启邦同志是“日以继夜、夜以继日,无时不在忙迫之中”。
这年5月,按照中央的指示,新四军第四师东移皖东北。宿东游击区成为苏皖边的门户,周围敌伪据点数十处,做好这里的工作既重要又艰巨。结果这一繁重的担子又落到了周启邦同志的肩上。周启邦大力开展统一战线和敌伪工作,使四师官兵和地方干部顺利进入了皖东北。
新四军第四师转移到皖东北以后,宿东地区已经成为皖东北极其重要的西大门。为了守好这个西大门,根据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共宿东地委和宿灵县委成立。彭雪枫师长又派周启邦带领一个连队,回师宿东与沈联成的宿东独立团合编为宿东游击支队,姚运良任支队长,周启邦任政治委员,后姚运良调走,周启邦任支队长兼政委,担子越来越重,300多天之中,部队几乎没有一夜不移动,天寒地冻风雨无阻。周启邦所率部队采取了异乎寻常的活动方式,忍受着人们所 难以忍受的折磨。彭雪枫称赞说:“启邦同志艰苦支撑了宿东危局,不断地打击着敌人,破坏了铁路,爆炸了敌人的兵车,配合九旅获得了若干次较大的战役胜利。”
1942年,根据斗争形势发展,四师派九旅到灵北开辟新区。4 月初,周启邦同志受命率领支队进入灵北,策应九旅行动,取得了节节胜利。4月22日,支队返回沱南,未及休整,他又同干部一起商讨开辟大山区域工作。23日晨,周启邦率领所部进至倪圩子。部署未定,突遭日伪数百人,乘坐汽车分三路的进攻。由于敌人来得太突然,加之情况不明,地理环境生疏,周启邦在这危急关头,立即作出了撤退部署,亲自率队掩护,且退且战。参谋邓伦和一排长张振龙等一再强烈要求周政委骑马先走,但周启邦同志断然拒绝,他继续利用地形,指挥部队且战且退,在无法摆脱敌人的追击之时,周启邦、邓伦等就地卧倒,回击日伪军。由于寡不敌众,周启邦、邓伦等同志中弹身亡。
彭雪枫师长对周启邦同志壮烈殉国,既赞赏说:“年青的布尔什维克,大有发展前途的干部,启邦同志当之无愧!”又惋惜地写道:“他还只有25岁,他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他有较多的社会经验,五六年来斗争中的锻炼,使他日益坚强起来,党性是相当强的,待人接物是颇为恰适的,那种涵养功夫、谦逊态度,尊重党的意见、服从上级指挥的精神,应为每个干部同志所效法。”彭师长并号召说:“我辈纪念启邦战友”,要“脚踏实地为死难战友复仇!”
周启邦同志牺牲后,被安葬在大山南沱河之滨。彭雪枫同志悼念文章最后写道:“大山永在,沱水长流,启邦同志精神永远不死!”
至今宿东地区人民经常念念不忘周启邦。
(作者系县关工委副主任 县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
责任编辑:王广建 最后更新:2018-04-18 09:37:53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下一篇:夕阳枪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