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金江书院,诞生浏阳首个党支部
2018-08-26 16:06:16  来源:浏阳网  点击:  复制链接

  今日的金江书院,静谧,清新,更让人追思那一段激情四溢的峥嵘岁月。

  2012年10月17日讯(见习记者 王卫国)金秋十月,正值收获的的季节。从普迹集镇往东行4公里左右,来到书院村,金江书院坐落于此。后倚丘陵,前临原野,远处便是九岭山脉。2008年10月,金江学校改办成浏阳市青少年素质教育培训中心。走进昔日的金江学校,依然能感受到她的魅力。

  跨进校门,拾阶而上,是一栋四层高的体验楼,秋风吹落了楼前法国梧桐的叶子。穿过这栋楼,眼前是50多株古樟,浓荫匝地,樟香扑鼻,优美的校园成了学子们向往的地方。古樟见证了中共浏阳第一个党支部的诞生,见证了学校的辉煌与变迁。

  革命摇篮,成立首个党支部

  时光悄然回到1922年。13岁的宋任穷考入金江高小,而陈昌已是这里的老师。宋任穷入学时,当时的校长黄谱笙,思想前卫,乐于接受和支持新生事物,是以陈昌、夏明翰、陈作为、潘介棠等进步青年都来校任教。

  其实,陈昌也是在金江高小毕业的。1908年,14岁的他在此求学。三年后,考入湖南省第一师范,与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等成为好友。

  1920年7月,毛泽东、陈昌等人在长沙创办了文化书社,利用进步书刊宣传新文化和马列主义。这年冬天,陈昌被指派回浏,负责浏西分社的组建工作。陈昌即与同乡学友宋先觉一道赶回浏阳,选定母校金江高小为社址。在校长黄谱笙的支持与师生们的积极努力下,不出10天,分社正式成立,当场就售出《向导》、《中国青年》等书刊234册。后来,陈昌任金江高小训育主任,利用学校为阵地,宣扬新文化、新思想。

  1922年,金江学校已有夏明翰、陈昌、陈作为三名共产党员。10月上旬,经中共湘区委员会同意,中共金江学校支部秘密成立,陈昌任支部书记。这是浏阳第一个党支部。

  “陈、夏等在讲课时,经常结合课文传播革命思想。这些进步教师的谆谆教导激发了我们的爱国热情,在我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革命的种子。”宋任穷在他的回忆录中这样写道。

  可是,在1924年,浏阳的反动当局为了打击金江高小的进步力量,威逼黄谱笙辞职。陈昌等老师被迫离校,辗转到其他地方展开革命工作。然而他们已为浏阳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学风优良,学子如沐春风

  87岁的潘信之从书柜里翻出一个信封,里面装着他的初中毕业证书,保存比较完好。从这张1946年1月颁发的毕业证书上可以看到,潘老当时在第四班毕业,“学校春季招生,那一届就一个班。”潘老说,毕业时,他三年的综合成绩全班排第五。

  同样是毕业于金江学校、现年83岁的杨学清回忆,金江高小校门处曾设一面镜屏,以便学生入校时整理仪容,据说是陈昌为树立新校风而立的,他还亲笔撰写了一副对联贴在镜屏两侧,督促学生遵守校规。联曰:“毋忘对照此镜,切记奉行校规。”

  1941年春,金江高小创办初中,首任校长是陈熹。据潘老回忆,陈校长十分重视抓学生的基础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素质,在同学们心中,陈熹经常赤脚草鞋,带领学生种树锄园。

  自任校长后,陈熹四方奔走,邀请了张煦秋、黎升洲、王邂清、陈敬愚、罗锦乔等名师荟萃金中。当时处于日本侵华时期,许多城市沦陷,不少学者文人趋避乡村,陈熹得以聘请了一批专家学者到金江任教,使得金江中学遐迩闻名,长沙、醴陵等地学生纷纷来此求学,以考上金中为荣。

  一个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学校,其间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开国上将宋任穷就是典型的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黎氏三兄弟(黎鳌、黎介寿、黎磊)”、何继善,将军彭士量、欧阳位、潘裕昆等都是这毕业的。”

  “老师十分敬业,学生能静下心来学习,学校的文化底蕴深厚。”现教育局副局长傅恒就是在市七中(原来金江中学)读的高中,他对这里的学习氛围深有感触。

  历史钩沉

  金江女校走在倡导女权的前列

  上世纪20年代,金江高小的教员陈昌、夏明翰等发现浏阳广大妇女不但没有参加社会活动的权利,也没有受教育的机会,便冲破重重阻碍,于1922年创办了金江女子高等职业学校。

  金江女校之后,浏阳多地创办了类似的女子职业学校。由于女学的兴起,全县出现了妇女解放的热潮,许多女青年纷纷进入女校学习。

  今天普迹镇新府社区的汤云风老人的老伴郑祥英当时就在女校学习。“可惜她上个月刚过世。”汤老很是伤感地回忆,1947年,13岁的郑祥英进入女校学习文化知识和缝纫技术。毕业后,郑祥英参加地方工作,成为工作中的积极分子。

  红色地理

  红色黄茅尖是浏西第一高峰

  “老子本姓天,家在黄茅尖,白天冇一个,夜里千数千”。这是大革命时期在普迹广为流传的一段顺口溜,表现了革命志士利用山林之便,与反动派巧妙周旋,英勇斗争的情形。

  普迹镇的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面的九岭山脉有三座主峰,分别为黄茅尖、白茅尖和乌峰尖。其中又以黄茅尖的海拔最高,为725米,是浏阳西部第一高峰。月朗星稀之夜,站在黄茅尖山顶,可直眺长沙、株洲两城区的璀璨灯火。

  金江社区党支部书记钟用明说,他的祖父钟华山当年是游击队的领导人之一。1927年,当地成立了工农游击队,依托黄茅尖、白茅尖等山地与敌人周旋。后来革命遇到困难,钟华山壮烈牺牲。

  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给绿色的山川增添了另一种色彩。黄茅尖等三尖留下了大量革命者的足迹。

  民间讲述

  搂住当年岁月,学生郎

  同窗重汇金江,笑声张,白鬓顿还童稚,戏南墙。东阶立,西厢觅,共徜徉。搂住当年岁月,学生郎!

  这是潘信之先生所作的《相见欢》。

  2000年的金秋十月,时隔半个多世纪后,65名当年在金江初级中学就读的同学回到母校,再叙同窗之谊。当年的学生郎都已到了花甲或古稀之年。

  这次校友聚会由初中四班(1943-1945年在此就读)发起。10月13日,来自新疆、云南、黑龙江、台湾、香港等地的校友,纷纷赶到母校,“毕业后,大家都奔向祖国各地。”潘老说,这次聚会,四班来了30人,“毕业时全班才40多人。”

  据潘老回忆,老校友相见时,虽已鬓发染霜,却神采奕奕,见面后,笑着跳着说个不停,一起重温同窗生活,回忆求学时的点滴。然岁月无情催人老,禁不住掩面把泪抛。

  他们在樟树坪一侧种下一棵雪松,“约定每人带一包当地的土,洒在树下。”这个聚会环节,潘老的印象很深刻。

  对母校,他们心中有着挥之不去的情结,怀着感激和思念之情回到母校,仿佛又回到半个多世纪前那段激情的校园时光。

责任编辑:振中 最后更新:2018-08-26 16:12:2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激战常德,黄埔将领炮火中立遗嘱

下一篇:彭士量:“为国尽忠,死而何憾”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