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云南采风系列二】碧血千秋国殇园,士和民顺小苏杭
2018-08-27 17:49:08  来源:河南旅游文化网 作者:张林治   点击:  复制链接

  热带季风卷起厚重的云层,将柏油路浸透,溢满泥土的气息。腾冲开始了漫长的雨季。

  云南采风的第二站,便是腾冲。

  路上,一直在想该从哪个角度来写这座侨乡和翡翠之城:蜿蜒入云的山路,神秘的边防站,路边大片的水田和热带水果林,以及第一次见到的手抓饭……

  当第二天冒雨走进滇西远征军抗战纪念馆的时候,才突然想起,音乐是将腾冲进行诠释的最佳载体。滇边抗战纪念馆是前苏联词作家的《再见吧,妈妈》,和顺古镇是李健的《贝加尔湖畔》,棕包街则是罗大佑的《鹿港小镇》。

  【国殇墓园】

  清晨有雨,是祭奠的天气。驱车前往腾冲国殇墓园,那是埋葬滇西抗战远征军烈士的地方。

  摘录一段资料:1944年,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向占据腾冲城的日军发起反攻,歼敌六千,光复腾冲。国军少将团长李颐、覃子斌等8000余名将士牺牲。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就是以其为原型。

  远征军的历程,旁边的滇西抗战纪念馆里用了六个厅以图、文、声像和实物进行了展示。穿过的军服,用过的武器,开过的吉普车,以及各种影像纪录,都记载了那场战争带给滇西人最惨烈的记忆。

  最近一直在听俄罗斯的民族音乐,总觉得那些手风琴伴奏的曲谱中藏着挑动人们感情最敏感的东西。当这种敏感与墓园里的那尊童子军的雕塑在现实中碰撞的时候,就成了挥之不去的画面。

  那座童子军塑像,被安放在墓园门口最显眼的位置,宽大的军服罩着瘦弱的身体,肩上却挎着步枪、军号、子弹袋。原应在学校读书识字嬉戏玩耍唱歌的他们却冲在了抗日的前线:“听吧!战斗的号角发出警报。穿好军装拿起武器,共青团员们集合起来踏上征途,万众一心保卫国家。我们再见吧亲爱的妈妈,请你吻别你的儿子吧!再见吧,妈妈!别难过,莫悲伤,祝福我们一路平安吧!”

  加里奇写给所有共青团员的歌,却在这群童子军身上得到了最美的诠释。

  园中,偶遇了一位当年曾参加远征抗战的老兵,他胸前挂满勋章,站在纪念碑前,对着那一个个熟悉的名字,深深地躬下身。那一躬,重若千钧,除了刻在石碑上的一个个名字,谁也承受不起。

  墓园,石碑,纪念馆,一路瞻仰,一路感怀。嘘,请关掉手机和相机,放慢步子,不要惊醒他们。

  【和顺古镇】

  你所有的情感,可以在和顺古镇里得到最彻底的释放。

  释放情感不一定用最快的车,最烈的酒,最嗨的音乐,最激昂的舞步,它可以是水田,荷塘,白鹭,古风,以及那夕阳下的古渡口和水边垂钓的人。这一切都可以让心静下来。

  静心,是最好的一种感情释放。

  和顺古镇,是静心,让生活慢下来的好去处。

  崔永元说,和顺古镇有这样几大缺点,一是它的历史太短了,只比美国早了几百年;二是这里的古董太多了,人家都是把古董放博物馆里,这里的人家吃的碗盛水的缸坐的椅子睡的床都可能是古董……他的这番调侃的话从侧面证明了古镇的风格和传统。

  长街,石道,牌坊,商业街,融汇了黔,皖,川,贵等多地的建筑风格和民俗传承。再搭配以茶马古道上玉与翡翠的种种传说,雨洲亭前的秋榕,石阶,荷塘,水田,白鹭,古渡口,都让和顺之所以成为和顺,成就了独一无二的风格,不负“士和民顺”、“绝胜小苏杭”之美誉。

  “三都洛阳价,千古蔡伦功。”这是刻在纸坊门口的一处对联。纸坊是一家专卖宣纸和笔墨的地方,位于和顺小巷里,这副对联让我们倍感亲切。老板不知道是哪里人,带着读书人特有的儒雅,因为职业的原因,对洛阳侃侃而谈。他甚至指点我们到旁边的小剧场里看腾冲的民俗演出,恰逢某位老先生进行书法表演。老先生挥毫的样子很容易让人想起和顺群益中学第一任校长寸树声,即被当地人建亭纪念的雨洲先生。

  总觉得“雨洲”这个名字很应景。雨中伊人,在河之洲。雨洲是这里的群益中学的第一任校长,后任云南大学副校长。

  曾经试着想像了一下这应该是怎样的一个男子才配得上这样一个意境悠远的名字。长袍峨冠,手持书卷,对着十里荷塘,百丈软红,吟咏着长词短赋。

  在对着这荷塘水田白鹭的时候,我在听李健:“在我的怀里,在我的眼里,那里春风沉醉,这里绿草如茵。”是《贝加尔湖畔》。

  塞上耳机,让钢琴的伴奏和李健那像是用水洗过的声音流淌进来,你会觉得这里的天很蓝,云很近,视野开阔,成群的白鹭扇起夹着清凉的热带季风的空气。

  凉风中,有人在水塘边垂钓。钓钩指着的方向,是不知道什么时候遗留下来的古渡口,有人在拍照,有人在沉思,有人摇动着无篷的船,轻轻吟哦:“让我与你握别 ,再轻轻抽出我的手,知道思念从此生根,浮云白日,山川庄严温柔……”。

  真想在这里住下来啊。一杆修竹,一壶清酒,一卷诗书,一叶扁舟,一位摇橹人,驶过古渡头,误入莲花深处,惊起一滩鸥鹭。吃否,吃否,杂瓣鱼配小米粥。

责任编辑:振中 最后更新:2018-08-27 17:54:3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碧血千秋》(二)腾冲:中国战场第一个光复的县城

下一篇:王剑岳将军抗战殉国记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