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东平烈士简介
沈东平烈士是河南舞阳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奉派在察哈尔、河南西华县、上海、许昌等地从事革命工作。1937年9月,当选为中共河南省委委员,负责领导豫东工作。积极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促使西华县的胡晓初、屈申亭、侯香山等地方武装走上抗日道路,并引导胡等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建立豫东抗日根据地,并组建有6000余人的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任该军参谋长。同年7月开封沦陷后,率抗日自卫军1500余人开赴太康、睢县一带进行抗日游击战。8月1日拂晓,率100余名战士伏击日军,毙敌10余名。后为日军援兵包围,虽多处负伤,仍坚持杀敌,直至牺牲。时年33岁。
沈东平烈士生平经历
沈东平,原名张秉乾,1905年出生于河南省舞阳县太尉乡林庄村一个农民家庭。父母常年在祖辈留下的几亩薄地上辛勤耕耘,日子过得十分艰辛。沈东平7岁时入私塾读书。四年后,因家庭经济拮据而辍学。他小小年纪,就负起了家庭重荷,为全家糊口而辛勤劳作。
沈东平热爱国家,自小就崇拜岳飞等民族英雄。当时的中国,军阀混战,官府腐败,外强入侵,民不聊生。这一切,在他心头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也激发了他极大的爱国热情。他想当一名军人,拯救苦难的祖国。
1923年,沈东平已年满18岁。就在这一年,吴佩孚部在漯河招募学兵,沈东平闻讯,当即前往报名入伍。他被编入学兵二团,开始他一生的军旅生涯。
1928年,沈东平有幸进入西北军。在那里,他结识了西北军中的共产党员,第一次接触了马列主义的真理,并经共产党的培养教育,于1929年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空前高涨。而蒋介石却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妥协投降政策,阻挠各界抗日。爱国将领冯玉祥、共产党员吉鸿昌举起抗日大旗。于1933年5月组成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沈东平满怀一腔抗日激情,参加了同盟军,跟随吉鸿昌抗日。后来,同盟军遭到失败,军中的共产党组织决定让共产党员分散开来,继续从事抗日斗争。于是,沈东平被派往河南许昌、西华一带。他的任务是争取、改造地方武装,为反蒋抗日积蓄力量。
1933年,沈东平来到西华。为掩护自己的地下活动,他到西华三岗学校当一名教师。当时,西华自然灾害不断,土匪活动猖獗,不少村镇一些较有影响的人物出于义愤,主动出面组织群众,利用军阀混战中散落在乡村的枪支弹药,拉起武装队伍。西华县都城岗的胡晓初、陵头岗的侯香山、苗里岗的屈申亭等也拉起有几十支枪的看寨武装。他们反抗地方苛政,被国民党视为眼中钉。沈东平了解到这些情况,不失时机地与他们取得联系,与这三支武装首领促膝谈心,从政治上引导他们。沈东平对他们谈形势,讲革命道理,宣传共产党的主张。而且,还介绍了南方苏区组织工农武装、领导农民暴动、开展游击战争的情况。
沈东平的话深深触动了这三个武装首领。长期以来,他们一直在黑暗中摸索,想救国却找不到救国之道。如今,共产党为他们指明了方向。他们满怀抗日激情,听从共产党员沈东平的建议,组成了一支抗日武装。这支抗日队伍在豫中根据地的创建、特别是在豫东抗日武装部队的建设上发挥了重要作用。1935年,经沈东平介绍,他们三人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4年春,吉鸿昌与宣侠父、南汉宸开始广泛联络各地抗日反蒋力量,组织成立了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重举反蒋抗日大旗。沈东平也投身于这一行动,多次去天津向吉鸿昌汇报西华的情况。这年夏天,吉鸿昌命他去争取冯玉祥的旧部、原西北军上校团长刘信合,并为他写下了一封信。沈东平和张有成一起,持吉鸿昌的亲笔书信到郾城,找到刘信合。他不辱使命,很快和刘信合成了朋友,而后对这个爱国军官宣传抗日反蒋、救国救民的道理。刘信合很快被争取过来。之后,沈东平巧妙地利用刘信合的关系,开始联络豫西反蒋武装力量。
不久,他了解到,豫西农民武装首领马敬斋住在漯河。此人颇有威望,具有一定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沈东平意识到,若能争取此人,对唤起民众抗日将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他遂通过关系与马敬斋接触,对他陈以利害、晓以大义。他以真诚换得了马敬斋的信任和支持。之后,他又利用这种关系,到宝丰、鲁山、临汝、郏县等地,争取农民武装首领加入到抗日反蒋的行列。与此同时,他还东奔西走,为配合吉鸿昌的中原暴动计划做了许多工作。他先后动员了成千上万民众,准备参加暴动。
1936年初,沈东平受命恢复河南党组织。他首先到许昌,与共产党员王定南、贺仲莲等取得联系,成立了许昌党支部,沈东平当选为支部书记。之后,他又到沁阳、济源、孟县等地恢复党的组织,并布置了工作。6月,他根据上级党的指示,主持建立中共许昌中心县委。接着,他派人到开封、郑州、洛阳、西华等地建立党的组织。1936年7月,在以刘少奇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北方局的直接关怀和指导下,沈东平在许昌主持成立中共河南省临时工作委员会,隶属北方局,沈东平为主要负责人。
西安事变爆发后,河南党组织根据北方局的指示,积极宣传“逼蒋抗日,国共合作,反对内战,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教育党员和青年学生推动建立统一战线,开展抗日救亡活动。西华、许昌、开封、洛阳和焦作等地的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1937年4月,北方局成立河南省工作委员会,由沈东平、刘子久、吴芝圃组成。在省工委的领导下,河南各地党的力量迅速发展,抗日救亡运动如火如荼。
中共中央政治局洛川会议后,沈东平和豫东特委的全体同志紧紧依靠和发动豫东群众,以三岗为中心,使豫东根据地迅速扩大。1938年5月,豫东地区抗日根据地已扩大到9个县,发展党员500多名,成立了各种抗日团体,建立了一支6000多人的抗日武装,豫东根据地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好局面。
1938年6月5日,开封沦陷。日军沿陇海路西犯,妄图攻下郑州之后南下武汉,占领华中,窃据中原。蒋介石几十万大军闻风而逃,并于6月19日炸开花园口黄河大堤,以水代兵,企图阻止日军前进。中共河南省委根据党中央指示,决定将工作重点由一般的抗日救亡运动转变为武装斗争,并在西华组建抗日部队。
为组建部队,沈东平同共产党员王其梅等积极动员党员骨干及各种训练班的学员,并带动青年农民参加抗日部队。沈东平对各界人士发出了呼喊:“同胞们,为了抗日,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抗日救国,人人有责,我们中国人坚决不当亡国奴。”一时间,热血青年奔走相告,踊跃报名参军。他们很快组建了“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县长楚博任司令,沈东平任参谋长,王其梅任政治部主任,胡晓初、屈申亭、侯香山任副司令兼一、二、三支队司令。为了加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中队设政治指导员,建立党支部。要求部队认真贯彻官兵一致,军政一致、军民一致的原则,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加强军事训练,使这支抗日武装迅速成为一支组织严密、纪律严明、有较高思想觉悟和较强战斗力的队伍。
豫东沦陷后,新四军四师师长彭雪枫从周口来到西华,视察人民抗日自卫军,他当即夸赞沈东平他们说:“我对你们的工作十分满意,但我还要对你们提出更高的要求。西华部队政治军事训练取得不少成绩,但是练兵不能只在操场上,要靠实战。你们要积极准备,早日启程东渡杀敌。”沈东平对彭雪枫的指示由衷信服。彭雪枫离开西华后,他立即对部队进行紧急动员,要求队伍兵分两路,沿豫东挺进,开展抗日斗争。
1938年7月下旬,由沈东平等率领的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转战于豫东平原。在一个酷热的日子里,部队来到太康县转楼村。这时,豫东三支队司令吴芝圃专程前来迎接。吴芝圃介绍了豫东敌情,就开展豫东游击战争和沈东平交换了意见,并决定在杞南游击区中心傅集同三支队举行胜利会师大会。然后,在豫东平原并肩作战,打出一个游击战争新局面。
就在这时,沈东平他们获悉睢县一部分日军押大车数辆,出城给驻城南河堤岭的日军据点送弹药和给养,沈东平决定让队伍打一个伏击战,消灭日军,夺取敌人辎重。
这天上午9时左右,沈东平带领的自卫军在马路口拦住日军的去路,双方立即展开激烈的交战。沈东平仔细辨别着敌人枪声的方位,命令机枪手向日军所在方位进行点射,先将日军的主力引开。而后,他抓住战机,飞身跳出战壕,亲率部队,高声呐喊“杀呀!”自卫军随同跃出战壕,神速包围了日军,日军措手不及,纷纷丢下武器,狼狈逃窜。这场争夺战,不到十分钟就结束了。共缴获日军大车六辆,各种枪支100多,打死、打伤日军百余人。
自卫军正准备凯旋而归时,突然发现一部分日军从右翼插过来。沈东平迅速对这突然而来的情况作出反应,他命令部队兵分两路,沈东平率17名精兵,与右翼的日军作战。他们接连打退日军的数次反扑。沈东平一人就击毙日军多人。可是,随着战斗的进行,自卫军战士的伤亡人数也在增加,而日军的兵力却在不断加强。自卫军顽强的抵抗。战斗进行了10多个小时。而情况却越来越紧急,日军从四面八方包围上来,自卫军处于四面受敌的被动局面。正在这时,沈东平猛然跃起,扑向敌群,用他年轻的生命和日军展开殊死的搏斗。他一连用刺刀挑死十多个日军,一直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33岁的沈东平,和17名勇士一起,把鲜血洒在了这片土地上。
翌日,自卫军全体战士在驻地平岗为沈东平举行了追悼大会。吴芝圃亲致悼词。他号召自卫军指战员化悲痛为力量,为沈东平报仇。彭雪枫也亲自赶往西华,慰问沈东平的家属,并将噩耗电告毛泽东主席。
责任编辑:宋吟霜 最后更新:2020-06-22 10:47:2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