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川博物馆里的饶国华铜像。
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
编者按:
2015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为缅怀抗战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全国人民共筑中国梦的热情,本报从即日起推出“致敬资阳抗战老兵——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专栏,深入抗战老兵的家庭,直击抗战老兵的生存现状,追寻抗战老兵的战争回忆,用文字、图片还原他们的经历,挖掘出不为人知的抗战片断,让世人铭记这些抗战英雄的故事。
■ 本报记者 胡佳音
在天府之国四川,有一块神奇的红色土地,她养育了无数的英雄儿女,这就是资阳。一座历史悠久而又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
在这里,每一个英烈都有一个或感人、或悲怆的故事。
我们今天要讲述的,是和上海市原市长曹荻秋、现代作家邵子南、革命烈士余国祯并称为“现代资阳四杰”之一的抗日名将饶国华。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时期,他任国民革命军第23集团军145师中将师长。1937年11月率军出川抗日,在对日作战中壮烈牺牲,年仅43岁。
【资阳走出去的儒将】
饶国华,字弼臣,号退思,原资阳县宝台乡张家坝人,1894年出生。世代务农,家贫,幼年丧父。
饶国华的祖上来自福建省漳州府龙岩洲东乡船港大吉村,他是迁入四川后的第五代。长大后他家安在资阳下西街66号(现雁江区粮食局所在地)。
那时候,饶家虽然不富裕,父母仍送他入私塾里就学,他博览群书,对中国古代先贤岳飞、文天祥、戚继光、史可法等的高风亮节极为崇敬,对中国传统文化极为热爱。在他军事生涯中,行军的背包里总少不了砚台、笔墨和古书。
饶国华17岁时,辛亥革命爆发,饶国华参加新军,当了一名伙房兵。后至川军二师“军官传习所”就读,以名列榜首毕业,不久后升为班长、排长。
在排长任内,他仍好学不倦,并特地请一位士兵每日跟在他身边,如见他稍有倦怠便立即向他大呼:“国华,国华,国家颠危至此,汝不淬砺精神,由懵懵乃尔乎?”他在军旅十余年的期间,由排长逐步升为师长。
饶国华以儒家思想处事,并笃信佛学。其为人正派朴实,从军多年来一直清心寡欲,然而为人却极为慷慨,对于地方慈善公益更是予取予求。他曾给资阳灾民发放赈济款近千元、捐图书馆书籍费陆百元;为保桑梓,捐购枪枝弹药二千余元给资阳县赈济会。然而他家中除了书剑笔墨外,别无长物,其个人之资产只有几间老房屋,几十亩田地。在几年前的《资阳日报》上,曾刊登过南津驿古渡口发现石壁龛刻。该龛刻于民国二十四年,小字风化严重,仅有国华师长及落款清晰可见。这是当年涨洪水,对饥困百姓进行救助,家乡人民感念他的功德,就找人在此刻下了“仁言利溥”四个字。
饶国华一生自律,从戎后给自己立下了“三不”原则:不纳妾、不抽大烟、不赌博。他时常告诫士兵说:“败坏道德没有比好色更甚的了。”1929年12月20日,他在重庆时应邀赴宴,席间发现居然有妓女陪坐倒酒,这让他十分懊悔,以后更加严于律己,再不轻易出席宴会。
他平时更是谦虚谨慎、平易近人,治军严谨、赏罚分明,且每战必身先士卒,颇得士兵爱戴。他生活简朴,居则陋室,食则粗粝,不着大衣,与士卒同甘苦,被人称作“布衣将军”。
1937年,《新蜀报》刊文称饶国华当团长驻兵铜梁,时值秋收,遭受霪雨,稻谷将烂在田里,便亲自下田,率部帮助抢收,并力诫官兵不得索取工钱茶水。开始,乡人深为骇异,继而疑虑,最后看到士兵们竟然秋毫无犯,才回过神来大加赞扬。据他部属一位营长回忆,部队驻防铜梁、璧山时,每到农忙,饶国华必亲自下田帮助栽种、收割,驻地乡民都喊饶国华为“饶菩萨”。他的种种作为,为当时军纪不佳的川军带来了一股新气象。
四川自辛亥革命后,各派军阀拥兵自重。自1912年至1935年,历时23年,四川内战历经大小400余战,才被刘湘勉强统一。饶国华督率所部迭挫劲旅,为刘湘最后统一川政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卷入其中的饶国华,连年的军阀混战带给了他极大的痛苦,甚至到河南嵩山皈依佛门,落发为僧,从此不问世事。
1923年,川军第三军第四师师长蓝世钰见其深具将材,便有心延揽。饶国华难拒其盛情,还俗到该师任上校参谋,翌年调任团长。3年后,饶国华以国民革命军第21军第七师副师长的身份,参加了北伐战争。此后数年间,因其英勇作战屡立战功,深得四川军事强人刘湘器重,成为闻名一时的川军名将。
【不驱逐倭寇誓不还乡】
北伐后,蒋介石军事集团虽名义上统一全国,实际上政令不出江南一隅。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深感:一旦日本发动全民侵华战争,江南不可长保。他看中四川为“民族复兴基地”,但无奈蜀中军阀林立,可望不可及。1935年,红军长征进入四川,这给了蒋一个统一西南的绝好机遇。1月,红军进占贵州遵义,薛岳率领十万中央军,以追击红军之名开入了川贵地区。刘湘决定与蒋合作,更于1935年秋,将四川省会由重庆迁至成都,为国民政府日后迁都重庆做好了准备。此时,留守重庆的正是饶国华。
1937年,抗战爆发,川军将领纷纷请缨杀敌,刘湘受任七战区司令长官,将川军编成第22、23等集团军,准备出川作战。
1937年9月5日,成都少城公园内人头攒动、战旗飘扬,四川各界在此欢送出川抗日将士。刘湘、邓锡侯等四川领袖莅会讲话,表达抗战决心。
此时,台下一位将领听得血脉贲张,他就是饶国华。时任川军第23集团军第21军145师师长。其妻不久前刚有身孕。饶国华在民众欢送会上很坦诚地说:“我过去打过内战,对不起蜀中父老。这一次为国而战,一定要尽力,抱着必死的决心去战。”
饶国华出川后来到“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淞沪战场。自“八·一三”淞沪会战开始至11月5日,日本第10军在杭州湾北岸金山卫登陆,双方伤亡近20万人。当时,中国军队的伤亡特别惨重,大概每小时就有1000人伤亡。而川军就用这样的一种死亡速度来维持这场战争。11月8日,为防全军被日本围歼,南京统帅部下令淞沪前线全线撤退。
1937年11月,淞沪沦陷。接着,苏州、常州相继失守。饶国华率军出川,沿长江星夜奔赴“广·泗”前线。
就在抗战当中,川军从1937年9月开始,前后组织了12个军、300万兵员,穿着草鞋、单衣,到寒冷的北方去作战。
川军的武器装备简劣。所有步枪,4/5为川造,1/5为汉阳造,且使用已久,质量太差,大都不堪使用。至于轻机枪,其数量甚少,每师多则十余挺,少则数挺而已。大炮方面,每师除数门迫击炮外,山炮、野炮、重炮一门都没有,高射机关枪和战车防御炮等更是前所未见。少有的轻机枪和迫击炮也是川造的,质量上难以同蒋介石嫡系部队的相比,更无法同日军先进的武器相提并论。通讯装备也极不健全,旅、团均无通信兵的编制,旅以上才有无线电。军、师没有野战医院,师、旅、团配有卫生队,但缺乏新式器械,担架都是用木棒和绳索绑起来的。军、师没有辎重部队,集团军没有兵站。
【用生命保卫南京】
1937年11月中旬,饶国华部到达江南前线时,上海失陷、苏常失守。攻击南京的日军在海空军掩护下,对我采取战略包围,直趋安徽芜湖,威胁南京侧背。蒋介石命令刘湘的第23集团军唐式遵部进驻安徽青阳一带,牵制、阻截从太湖流域进犯南京的敌人。因无援军可盼,唐式遵只有委派能征善战的饶国华率部镇守。他对饶国华说:“广德作战关系重大,应决心与城共存亡,否则提头来见!”
中日对决,武器悬殊,敌人炮火及空中优势明显。敌人每轮攻击前,总先发四至六千炮歼灭射击,才由轻型坦克放射烟幕弹,掩护士兵向前攻击。攻击的时候,敌炮兵又做远距离的隔离射击,坦克车才掩护战斗兵向前。一次,日军先用15辆坦克开路,步兵在后跟进,缺乏重炮的中国士兵,将捆好12个集束手榴弹抱着冲到坦克下爆炸。据21集团军第16师的刘启尧回忆,8位战士用自己的生命炸毁了3辆坦克。
在民族危亡之际,被推到了“南京保卫战”生死一线的的饶国华,当时处境:武器不如人,又没有援兵可用,他又怎么坚守广德呢?
1937年11月22日,日军牛岛师团侵入宜兴、长兴,尔后分兵两路准备抢占泗安,直扑广德。
饶国华指挥第433旅佟毅部,在广德前方约60里的泗安占领阵地,于27日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战斗。日军依靠飞机、大炮、坦克的优势,发动多次猛攻。我方将士武器装备虽然窳劣,但仍然拼命抵抗,终因炮火甚密,我伤亡惨重、寡不敌众。泗安于30日失守。
饶国华得此凶信,心急如焚,深知广德素为兵家必争之地,拱卫南京必不可失。于是,他率领第433旅官兵奔广德前方约5里的界牌,顽强阻击进犯日军。
敌人空中优势亦明显,我军伙房近在咫尺,却因轰炸猛烈无法送饭。不久,我方从宣城至广德的铁路干线被敌机炸毁。补给中断,饶国华所部被日军三面包围,我方战局渐成颓势。当时报道称,“此役战事之激烈,为我军退出淞沪以后所仅见。”但终因第145师装备较差,伤亡惨重,加上团长刘汝斋违背军令擅自后撤,以至全线溃败。
泗安失守,祠山岗失陷。日军趁势向广德县城扑来……
30日,饶国华率残部一营兵力,仍受命组织反攻,被日军包围于十字铺。
“当时已经是孤军奋战,孤城了,交通也中断,弹尽援绝。增援上不来,牺牲也很大,部队兵力所剩无几。饶国华本身负伤、带伤指挥作战,他便决心人在阵地在,誓与守城共存亡。”
饶国华独自一人给第23集团军总司令刘湘、副总司令唐式遵写下遗书:“刘汝斋不听指挥以致兵败,职唯有不惜一死,以报甫公知遇及川中父老之情。本部扼守广德,掩护友军后撤集中,已达成任务。我官兵均不惜牺牲为国效力,忠勇可嘉深以为慰。广德地处要冲,余不忍视陷于敌手。故决与城共存亡,上报国家培养之恩,与各级长官爱护之意。今后深望我部官兵奋勇杀敌,驱寇出境,还我国魂,完成我未竟之志,余死无恨矣。”
时至黄昏,饶国华带卫兵连夜疾奔广德飞机场,命令士兵向机场各仓库内油桶发射弹药。顿时,火光冲天,仓库被焚,给敌人留下一片废墟。
尔后,他又来到广德城东门外,嘱卫士铺好地毯,喝退左右,盘腿坐于地毯中间,并面对广德方向大呼:“威廉第二如此强盛都要灭亡,何况你小小日本,将来亦必灭亡!”他所说的威廉第二,就是领导德国走向强盛的德皇威廉二世。他因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倒台。
饶国华说罢,向敌军方向怒目而视,拔出手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扣动了扳机,以死报国,时年43岁……
以死殉国、慷慨成仁,壮哉!
这位一生律己、立志报国的儒将,以他的死,换来了川军誓死抵抗。最后,川军以全军的牺牲,延滞了日军的进攻,有力地掩护了中国主力部队的撤退。
【英烈永生浩气长存】
噩耗传来,饶国华蜀中亲人举家悲痛。母亲老年丧子,妻子中年丧偶,子女幼年丧父,其悲痛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无疑是巨大的。“但那时候,我们全家老小都明白,我父亲是为国牺牲,是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是光荣的。我们应该以他为傲,以他为自豪。”多年后,饶国华之女饶毓琇这样表示。
1937年12月,饶国华的遗体由民生公司的“民俭”轮,沿长江运送回川。
饶国华遗体途经各地,各界人民自发举行了公祭大会。
四川、重庆各界群众集会悼念这位骁勇战将。芜湖、宜昌、万县、重庆、成都及资阳等地举行了盛大的追悼、公祭大会;国民政府、各战区长官部、各机关学校、民间团体等也纷纷发来唁电表示哀悼。各地报纸连日用特写、专题、评论等形式作了大量的报道:《二千余人吊国殇,各界追悼饶国华》、《饶国华忠骸抵渝,本市各界今到江干迎祭,殉国经过可歌可泣,雍容遗像万人争睹》、《悼饶国华将军》……各界敬献的花圈、祭文、挽联“罗列夹道、触目墨花、婉如泪点、香绕烛泣、哀悼忠魂。”家乡资阳更是拦灵公祭,表达了他们对抗日英雄的崇敬心情。
12月12日,重庆市江北巴县各界追悼饶师长暨全国抗敌卫国将士大会,于当天上午在重庆市夫子池公共体育场举行,到会民众万人以上,情绪悲壮。
12月,国民政府明令褒扬饶国华英勇事迹,同时追赠陆军上将军衔,准予国葬。
1938年1月4日,遗体运抵资阳,县长带领各界几千人去迎接,接受家乡父老的膜拜和祭奠。下午两点多钟,灵柩才回到下西街66号的家,全家披麻戴孝跪迎。当时,全城百姓摆香案,挂挽联,哀哭声不绝于耳。饶国华的遗体在家停了一段时间,1月23日,以国葬标准下葬宝台镇协议村甘溪沟。
英烈虽去,浩气长存。
1938年3月12日,毛泽东在延安各界纪念孙中山逝世13周年及追悼抗敌阵亡将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其中,对饶国华等爱国将领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八个月中,陆空方面都作了英勇的奋战,全国实现了伟大的团结,几百万军队与无数人民都加入了火线。其中几十万人就在执行他们的神圣任务中光荣地、壮烈地牺牲了。这些人中间,许多是国民党人,许多是共产党人,许多是其他党派及无党派的人。我们真诚地追悼这些死者,表示永远纪念他们。从郝梦龄、佟麟阁、赵登禹、饶国华……诸将领,到每一个战士,无不给了全中国人民以崇高伟大的模范。”
1940年,成都市中山公园铸造了饶国华将军铜像座,树立了由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题字的“饶上将国华纪念碑”。
45年后的1983年9月1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认饶国华将军为革命烈士:“原国民党陆军一四五师师长饶国华,在抗日战争中,于一九三七年十月三十日在安徽省广德县抗击日寇十八集团军牛岛师团的战斗中牺牲,省人民政府决定追认饶国华为革命烈士。”
为了更好地纪念饶国华烈士,1983年底,资阳县人民政府特地拨出了专款,在甘溪沟重新整修了烈士的陵墓,并立了革命烈士碑。
2009年由国家文物局主编出版发行的《中国文物地图集》,将饶国华墓列为近现代革命遗迹文物。
2011年,雁江区政府将饶国华烈士墓确定为第三批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在成都大邑安仁古镇的建川博物馆,也有了饶国华将军塑像。
而广德人民为了纪念这位热血将军,在广德城设立了一条以他名字命名的国华路。
【清明时节忆英烈】
今年3月21日,清明前夕,一位满头银发、精神矍铄的老人,领着全家大大小小来到饶国华墓前祭拜。她,就是饶国华如今唯一健在的子女、现年83岁的五女儿饶毓琇。
“父亲牺牲时,我只有5岁。但正是父亲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为维护国家安宁不惜牺牲生命的壮举,成为滋养我一生的精神财富。”
饶毓琇先后在共青团成都市委工作。后担任过雅安云母厂子弟学校校长、工厂教育科科长等职务,如今已是一名离休干部。离休后的她,频频出席抗战纪念会、学术研讨会,为弘扬父辈抗战精神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饶毓琇表示:“今天,我希望通过各种形式宣讲这段历史,能够把先烈们的精神和优秀品质传承下去,激发大家的爱国主义热情,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幸福生活。特别是要让资阳的后辈了解自己的前辈们在这段历史中的贡献和牺牲。”
英烈的事迹可歌可泣,让英雄的人民永志不忘。
去年,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民政部于2014年9月1日公布了第一批8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以及在抗日战争中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在著名抗日英烈名录中,国民党将领张自忠、佟麟阁、赵登禹,国际友人白求恩等入选。在名录中,四川有12名,饶国华名列其中。
松柏苍翠映陵园,丰碑矗立赞英魂。
责任编辑:振中 最后更新:2018-08-18 09:15:4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刘 湘
下一篇:饶国华将军简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