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畏,又名胡瑞溟,曾化名老胡、老傅,1911年生,贵州省遵义县人。
胡畏曾在家乡的私立学堂就读,期间他勤奋好学,奠定了扎实的文学基础,1927年考入曾由著名教育家黄齐生任过校长的省立遵义三中第二十二期就读,该校提倡和宣传民主思想,支持学生开展进步活动。浓厚的进步空气对少年胡畏的成长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1930年,从遵义三中毕业的胡畏即赴上海求学,后在上海德范小学任教。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胡畏积极投身党在上海领导的各项抗日救亡活动,接受了斗争的磨练。1932年胡畏考入民国大学(又说中国大学),并在此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开始从事党的地下工作。
1934年春胡畏参加党领导的上海工会联合会,担任人力车工人工会的委员长和党组织书记。他根据党组织关于展开地下工作要"社会化、群众化、职业化"指示,亲自去当人力车夫,在他们当中开展工作,建立了斜桥、大木桥、三角地菜场的工会组织,并联络上海各派工会中的力量,共同成功地于1935年5月展开了上海人力车工人总罢工,取得了迫使车主降低车租斗争的胜利。此后他又参加了1936年2月7日日资纱厂工人的反日罢工和11月上海日本纱厂工人总罢工。
1937年"八一三"以后,胡畏参加上海战地服务团,先后到武汉、山西等地从事抗日宣传工作。第二年,胡畏回遵义省亲,在短暂的几日停留后,便带领四名青年前往重庆,而后经重庆、武汉、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的安排,于1939年初到达延安,胡畏进入"抗大"三大队学习,并于同年冬天,和李肖白等人来到了晋察冀边区《抗敌报》报社工作,担任国际版的编辑,不久又担任国际版编辑组组长。
战地办报,一手拿笔,一手拿枪。在与敌人的斗争中,胡畏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在编辑工作中,他党性很强,办事认真,每一次组稿他都会仔细审阅。在担任组长以后,坚持亲自撰写大部分的国际形势评论,及时地把世界大战中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有关消息告诉边区人民,激励边区人民抗战胜利的斗志和信心。1941年春,由于党员增加,报社建立了党总支,胡畏在报社新成立的党总支分管组织工作和党员的思想工作,他把编辑工作和党的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并在1941年11月被评为报社先进工作者。他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不畏困难的奉献精神以及谦虚谨慎的思想作风,无不给当时的青年学生以教育和鼓舞。
埋骨何须桑梓地,北岳处处有青山。1945年抗战胜利后,晋察冀日报社社长邓拓写下了这样的一首五言律诗:
故乡如醉远,天末且栖迟。
沥血输邦党,遗风永梦思。
悬崖一片土,临水七人碑。
从此马兰路,千秋烈士居。
这一首诗就是为了缅怀在1943年9月反"扫荡"斗争中牺牲的胡畏等7位报社烈士。和无数革命先烈一样,他们为了共同的革命理想在与敌人斗争的过程中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永远沉睡在河北省阜平县的马兰村,然而,他们的革命精神终将辉同日月、万古流芳,鼓舞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为了祖国更美好的明天不懈奋斗。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19-08-22 10:12:2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贵州抗战英烈刘仁
下一篇:贵州抗战英烈陈淑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