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钟书(1891年-1938年),字书潘,云南安宁人。国民党陆军少将。云南陆军讲武堂第七期学员。
陈钟书有兄弟姐妹8人,他排行第二,因家境贫寒,读了两年私塾后,11岁时即辍学帮人放牛。为替父母分担家庭重担,16岁就独自到大石洞开荒,栽种荞麦。1908年,为帮家中还债,陈钟书愤然以十二吊铜钱的代价将自身抵大里屯的户籍兵,编入滇军十九镇(师)七十四标(团)。1911年随军参加'重九'起义,后参加北伐。在护国、靖国、护法、反对张勋复辟等历次战争中,钟书作战勇敢,屡建奇功,由士兵升至排长、连长。后又被保送到云南讲武堂深造。毕业后分到龙云部队近卫团任营副。1928年后,历任国民党陆军第三十八军第九十八师第三旅第六团少将团长、麻栗坡特别区少将衔边防督办(署行政,监司法、军事和外事,并兼麻栗坡学校督监)、第六十军第一八三师第五四二旅旅长。
1931年4月调任麻栗坡特别区少将衔边防督办,署行政,监司法、军事和外事,并兼麻栗坡学校督监。在任上他经常微服私访或派人到民间与边防了解民情。他治军严明,并积极兴办团练,巩固边防。经他一年多的经营,边防一带滇军军威大振,边境安宁,盗匪匿迹。连远在越南的法国人都对他敬畏三分。严惩当地危害民族利益、欺诈百姓的地方恶势力,如查抄土豪劣绅宋某的家、枪毙宋母吴氏,制服马关地霸李某等。为使边地儿童有读书的机会,陈钟书动员当地士绅集资兴办学校,聘请有志青年到校任职。1932年10月17日卸任时,当地群众在街上摆香案送别,地方父老送陈钟书一枚金质纪念章,为他立了一块德政纪念碑,勒文歌颂了陈钟书的德泽和功绩。
陈钟书每次回乡都身穿便服,毫无将军的作派,时常和穷人蹲狗肉摊共饮攀谈,每到一处人们也喜欢和他接近,老人当众直唤他的小名。陈钟书亦常借此时机给乡亲们讲目睹的一些爱国故事。当他知道家乡受灾时,便拿出准备建房的积蓄,三次在街子天施米。不顾门当户对之传统和贫穷的杨老五拜亲家。对自己的亲人要求非常严格。其族中有一兄长是安宁、易门、罗次、昆阳、禄丰5县联防剿匪大队长。借'接风'之名,宴请钟书为陈办私事。陈钟书诚恳劝告:'大哥,我们是为百姓办事的官,应该处处为百姓着想,多为百姓办些好事'。陈钟书之弟叫帮工到风水林里砍柴,钟书知道后,把他叫来,沉痛地说:'如果大家都跟随你乱砍滥伐,水土流失,大龙潭水必将枯竭,我们陈家就成了罪人,受到后辈的咒骂。'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钟书对家人说:'日本帝国主义欺侮我国人民实在太甚,我要上抗日前线,不打败日本鬼子决不回家'。9月,陈钟书调任六十军一八三师五四二旅旅长,10月5日从昆明誓师出发,奔赴抗日前线。
在台儿庄前线的五圣堂激战中,陈钟书的部队连续打退了日军40多次疯狂进攻,用血肉之躯抵挡着鬼子坦克的冲击,无数士兵被碾压成了肉泥,惨不忍睹。
日军的炮火又猛烈地轰炸过来。随后,敌人又开始了进攻。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的陈旅长,立刻命令战士们用步枪和机枪瞄准日军的步兵猛射,把他们和坦克隔开。他又派出突击队冲上去,用集束手榴弹投向敌人的坦克,我突击队员最后干脆爬上日军坦克将其炸毁。
激战中,日军步兵已蜂涌到我方阵地前沿,轻、重机枪的火力已经难以发挥作用。陈钟书旅长一跃而起,他手握上了刺刀的步枪,大吼一声:“兄弟们,给我杀!”战士们有了旅长的身先率领,临阵指挥,底气更足了,与日军绞杀成了一团。
陈钟书少将素来以骁勇拼杀出名。讲武堂练就的功底,为死难兄弟复仇的悲情,驱除日寇的斗志,使他英勇无比,他左挑右刺,一连捅翻了几个鬼子。弟兄们看见旅长如此神勇,更是英勇无畏。他们冲入敌群,喊杀声响成一片,惊天动地,刺刀所向,鬼子应声倒下。
与陈钟书交手的是日军坂垣师团第二十一旅团旅团长桥本顺,这个在侵华战争中曾经不可一势的少将,在望远镜里看到了他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自己的部下招架不住中国刺刀的穿胸洞腹,被滇军杀得夺命而逃。他命令骑兵第五联队派出一个大队(大队相当于营),悄悄地迂回到我军后面,向陈钟书的部队包抄过来。
陈钟书旅长立刻命令左侧部队阻止日军骑兵,正面部队继续追杀,向日军骑兵进行密集扫射。弹飞如雨,黄土飞扬,日军骑兵连同他们的战马,弹跳着,翻滚着,一匹匹地栽落到了地上。有的战马猛然跌倒,上面的日本兵被腾空甩出;有的则是鬼子兵被打死了,摔下马来,而战马仍在飞奔,缰绳拖着那些死去的鬼子,一路地颠跳。
桥本顺无奈地摇了摇脑袋,不得不发出撤出战斗的命令。陈钟书旅长命令部队马上出击,追杀溃逃之敌。正当他跃身而起,冲在队伍前面率军拼杀时,敌人的一颗流弹飞来,从他的右眼打进去、后脑穿了出来。陈旅长应声倒地,不省人事。
侍卫们把旅长背下了阵地,往后方转移。他们来到运河边,遇到了正在督战的军长卢汉。卢军长焦急地喊道:“快背过河去,赶快抢救!”当侍卫们把陈旅长抬过运河,这位少将旅长已经牺牲了,他成为云南陆军讲武堂师生在抗战中第一个壮烈殉国的将领。
抗战胜利后陈钟书被追赠中将军衔。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追认陈钟书为革命烈士。
责任编辑:张波 最后更新:2019-03-13 10:19:5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