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古代治理一方,就必须熟知该地的历史,只有知晓了历史脉络才能更好的治理地方,前人因此撰写了大量的地方史志,也让后来人可以一晓古今。若不然,则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事迹早淹没在历史的车辙里了。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下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的佳句;杜甫辗转衡阳,亦留下 “万里衡阳雁,今年又北归”的诗篇,古时传言大雁至此不再南飞,越明年天气转暖复往北方度夏,衡阳因此雅称为雁城。
衡阳是南下广东、西入黔桂的交通要道,可谓咽喉之地,古往今来,战火频仍。而70年前盛夏的衡阳,在那场战争中成了一座在绝望中迸发血性和人性的悲怆之城……
抗日战争,中华民族永远回避不了的历史,尽管在日常中似乎没有太多痕迹,但一个民族的伤痛不是时间可以完全抹去的,如果忘记了曾经,作为中国人的意义又何在?
如果我是衡阳人,也许从小就会听说那段血与火的历史,只可惜我不是。如果不看这本《纪实》,恐怕我对于衡阳保卫战也很难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大多数人知道有衡阳保卫战的人一样,也许就知道有这样一场战斗,还知道方先觉,然后还知道他最后投降了。历史如果不是细看,真的是很苍白的。
犹太人流亡两千年也没有灭族,为什么!因为他们有他们的文字?有宗教?还是他们人口众多?或者他们一般都很能创造财富?这些都是原因,但是除此之外,他们爱好读书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读书,才会晓得过去,才会懂得知识,才知道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落日孤城·中日衡阳会战纪实》一书给了我太多震撼,我想摘抄一些片段,因为我看着的时候已然不能自已。
……
周国相对聚集在他身边的第3营官兵说:“弟兄们,我们再冲击一次,成功是不可能的,死,是很难避免的,所以这次,不勉强大家,愿上的就上,不愿上的在后边掩护,等冲锋结束了,再与蒋副营长撤回。”
……
老炊事班长杨清彬,一条命换一个南瓜。
……
营长苏琢中弹,他倚在一棵被炮火灼焦了躯干、被弹片削去了大部枝桠、被声浪撕去了树叶的板栗树上,大口大口地喘着气,对想要扶他躺下的团长张金祥说:团长,死,其实也不难受,站着死,可能比躺着死要好受一些。”说完,就断气了。一片残存的金黄的板栗树叶,晃晃悠悠地飘了下来,轻轻地梧住了他没有闭上的双眼,想必,他对这个世界的最后印象是一片金黄。
……
(曹华亭)他环视了围着他的100多名兄弟,眼圏红了,“其实,人生一世,活到100岁是死,30岁也是死,只要死得壮烈,就可谓死得适逢其时,我们今日为国为民,哪怕就死了,也可以讲人生圆满了。”说完全场肃穆,没有一个人出列,也没有一个人顾盼,全都静静地等待着曹华亭的命令。……第三天下午,满身是血的曹华亭大步冲进军部,见到方先觉就放声大哭,他边哭边说:“华亭无能,没有发现援军踪迹,率部回城沿途作战,所带去的150人,仅15人回城,与军座共生死,余均战死,他们都是好男儿哇。”言讫,昏倒在地。
……
全书这类的场景很多很多,在那47天的战斗中这样的场景恐怕更多,更何况还有葛先才师长蒐集三千忠骨的悲怆画面!是的,战争中战死是难免的,人也总是要死的,能够在战场上为国家民族而死,20岁、30岁的短暂人生也是圆满的。生为国家流血流汗,死也挺直脊梁而死,这就是战火铸就的军人。
在中国投降是可耻的,第十军终于不能支持。不是第十军作战不力,实在是当时国民党政权的腐朽。国难当头,一个党和军队内部尚且不能统一指挥而一致对外,又何能言胜利不远;有的人抛头颅洒热血,另一撮人却对他们处处制肘,个人的算盘打得哗哗响,其置国家民族于何地!我不得不得为十军的将士致以崇高敬意的同时又为他们感到悲哀,该流的血流了,该做的牺牲牺牲了,然后他们似乎被遗弃,说好的守衡阳一个星期,结果守了47天;说好的援军就要到了、已经到了,却始终不见友军的踪迹,最后军长被逼投降,怪谁,只能怪那“狗日的战争”。
抗日战争胜利了,拿着大量美援的蒋介石却忙着打内战,衡阳抗日纪念城因经费缺乏没有建起来,战场的痕迹也在后来的城市建设中消失,殊为可惜。幸而有这本细节描写到极致的书可以让后人一窥其貌,可以让我们缅怀先烈的牺牲,可以感受战场的悲情与惨烈,可以体会到什么才是真正的“人”。人类就是在战争中成长的,我们不能因为它过于沉痛就不去面对,只有正视它,反思它,我们才能升华。
日本侵略者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我们自己人不团结的教训也是深刻的,希望两岸能真正地携起手来为中华民族的未来拼搏有为。
战争已经远去,但和平不是永固的,不光是我们的军队要有忧患意识,我们的同胞同样也该警惕日本右翼势力的野心。前人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又云:位卑未敢忘忧国。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这综合国力不就是由我们每一个公民铸就的么。毛主席说过,人民的力量是伟大的。
梁任公说:少年强,则中国强。同胞们、特别是青少年们,平时要多读书,读好书,只有这样,你才懂得这片饱含着先烈们深情与鲜血的土地,这个历经苦难与屈辱而不屈服的民族,这个在百年挫折中前行迸发的国家,这就是我们的祖国。前辈们用血铸就了我们的今天,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用我们的精气神为我们的继任者创造一个美好明天!
责任编辑:李祖琨 最后更新:2023-11-07 14:57:4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天心阁:一种不能忘记之重
下一篇:警惕啊,日本右翼那个隐秘的愿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