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海峡两岸湖湘文化学者参访抗战遗址
2015-08-22 16:05:45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点击:  复制链接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七十年前中国人民为了抵抗日本的侵略,在全中国各地,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用鲜血和生命筑起了抗战的血肉长城。中国抗战是中华民族抵御外来侵虐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革命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的湖南抗战是中国人民伟大抗日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湖南军民的抗战,不仅保卫了家乡,而且对全国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怀抱缅怀先烈,弘扬抗战精神的愿望,台湾中华湖湘文化发展协会、长沙市黄埔后裔联谊会和抗日战争纪念网的专家及学者在8月15日开始了为期7天的参访湖南抗战遗址活动。

  8月15日上午,两岸三地的学者专家先后参观了抗日战争纪念网、抗日战争图书馆和湖湘文化发展协会。

  学者们仔细观看了摆放的湖南抗日战争历史图片展,并在“日本政府必须就侵华罪行公开、真诚地向中国人民谢罪”的签名版上郑重签上名字。


台湾中华湖湘文化发展协会理事长 张京育认真观看图片展板

海峡两岸湖湘文化学者在展板前久久停留

台湾中华湖湘文化发展协会常务监事 谢志嘉在签名板上郑重签名

海峡两岸湖湘文化学者们认真查阅图书馆书籍

  8月15日下午,海峡两岸湖湘文化学者庆祝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座谈会在湖湘文化研究会一楼会议室举行。

  座谈会开始前,台湾中华湖湘文化发展协会理事长张京育写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赠予抗日战争纪念网。


台湾中华湖湘文化发展协会理事长 张京育提笔挥毫

台湾中华湖湘文化发展协会理事长 张京育墨宝


台湾知名作家 郑浪平发表讲话

【湖南文献】主编 刘鹏佛发表讲话

座谈会结束后合影

   8月16日七点,参访团的队员便早早起床,开始了16日的行程,目的地是衡阳南岳忠烈祠。


南岳忠烈祠大门

  南岳忠烈祠位于湖南省南岳衡山香炉峰下方,是我国大陆唯一纪念抗日阵亡将士的大型烈士陵园。1938年筹建,1942年落成。整体布局为方形,前低后高。祠内的花岗岩石板大道和276级石磴衔接,将牌坊、“七七”纪念塔、纪念堂、致敬碑、享堂自下而上组成一体,长240米,宽60米,占地14,400平方米。其上是蒋介石游南岳的纪念林,山峦环抱,四周多参天古松,共有13座大型烈士墓园,安葬第九战区抗日阵亡将士遗骸。1997年12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到达衡阳后,参访团受到了衡阳市文物管理局的热情接待,随后,南岳区文物管理局副局长刘向阳带领参访团成员参观了忠烈祠纪念堂。纪念堂的两侧陈列了大量与建祠相关的历史背景与图文资料等,纪念堂后面,通往享堂的阶梯。刘局长介绍,这些阶梯的修建非常有特色,“从上往下看,只能看到平台;从下往上看,只能看到阶梯。”


南岳区文物管理局副局长 刘向阳为参访团解说


通往享堂的阶梯

  斜坡中间,是用白色大理石雕刻的“民族忠烈千古”6个大字。276级台阶尽头,是忠烈祠用来祭祀的场所--享堂。

  纪念堂中央,耸立着一块高约六米的汉白玉石碑。石碑置于平铺着的十二角花岗岩石台上。石碑正背两面原刻有纪念抗日阵亡将士碑文。纪念堂后面,沿山势建有二百七十六级石磴,分两侧而上,石磴呈台阶式,共九层,以致敬碑为界,下面六层,上面三层。两侧石磴中间的斜坡上,是一块绿茵草地,台阶中间点缀着四季常青的花草灌木。石磴两侧是高大绿树,把石磴掩盖得严严实实,致敬碑在石磴台阶中间,有四条柱拱托着平面石板,上面是一个大型球冠,两旁各有翠柏一株,她象征着烈士永垂青史。路旁有一石碑,正背面刻着“游人到此,脱帽致敬”八个字,提醒游人到此肃立,缅怀英烈。


七七纪念碑

  位于台阶中间的是七七纪念碑,刘局长介绍说:“这个纪念碑外形如五颗直指天空的巨型炮弹,象征着汉、满、蒙、回、藏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同仇敌忾。纪念碑正前方和东西两侧都嵌有汉白玉石的“七七”两个字,象征着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爆发,碑后则是时任第九战区代司令长官兼湖南省政府主席薛岳提写的《七七纪念铭文》。”


享堂

  享堂是忠烈祠最大的建筑物,地面呈十字形,有坚固雄厚的花岗岩石墙,双面浮雕三拱的汉白玉石门。正面上部,六根花岗岩石柱稳托着朱红色歇山式双檐,中间两条柱上悬挂着金色的长方形横匾,其上题字:“忠烈祠”,款署“蒋中正”。在享堂大厅后墙壁上,嵌着三十六块汉白玉石碑,上面刻着当代著名书法家题写的历代爱国志士的诗词。


合影

  吃完中餐,参访团便马不停蹄的赶往衡阳市区,参观衡阳抗战纪念城。


  衡阳抗战纪念城位于岳屏公园山顶。是为了纪念“衡阳保卫战”而建。日军为了开辟到达越南的陆上运输路线,在1944年6月22日,倾其所有精锐兵力攻打衡阳,遭到了衡阳军民的强烈抵抗。该战役历时48天之久,它是抗日战争时期作战时间最长、敌我双方伤亡官兵最多的城池争夺战。时称“东方的莫斯科保卫战”。为了纪念在衡阳保卫战中牺牲的勇士和无辜的人民,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抗日战争胜利后次年,1946年12月18日,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正电令,正式命名在抗日战争中损失最惨重、贡献最大的衡阳市为“衡阳抗战纪念城”,足以彰显其在中国抗日战争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敌,英勇奋战的精神,为中国近代史写下了光荣与悲壮的诗篇。

  衡阳抗战纪念城的著名景点有:衡阳抗战纪念城碑、碑上的“衡阳抗战纪念城”七个大字原为蒋介石题写,另有一座纪念塔,塔前还有两座记功亭和一座抗战牌坊,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和缅怀抗战的先烈。塔的西侧是一个欧式风格的建筑,为衡阳抗战纪念堂。在纪念堂的西南面,建有一座军民人物铜雕,是衡阳本地雕塑家王平的作品。另外,还有和平钟,抗日文化墙等景点。

  参观完景点,参访团于衡阳市民革成员共进晚餐。

  8月17日早七点,结束衡阳行程,驱车前往邵阳。


塘田战时讲学院

  邵阳第一站,来到塘田市战时讲习所,塘田战时讲学院位于邵阳县的塘田市夫夷河西岸的对河村,与芙蓉峰隔江相望。1938年夏,中共湖南省工委为了在湘西南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特委派吕振羽等在此创办塘田战时讲学院,组织学习“中国革命运动史”“抗日战争讲座”“战时防护”“军事训练”等革命理论和军事知识,并为周边数县秘密建立党组织。1938年6月至1939年期间讲学院共办学两期,发展了共产党员50多人,培养了一大批青年干部,如于右任、吕振羽、张天翼等历史名人。塘田战时讲学院享有“南方抗大”之称。现大门“塘田战时讲学院旧址”匾额为张爱萍所题。

  院址原为清末“光禄大夫”(正一品官衔)、太子少保席宝田的别墅,始建于清光绪1877年。晚清风格建筑,占地面积9500多平方米。现存原院房16栋,大小60余间,建筑面积2448平方米。房舍全部座北朝南,前后四排,每排三栋,中栋面阔五间,左右栋各面阔三间。其建筑风格大致相同,每栋的主体为木结构梁架,两侧以青砖构筑封火墙,除后栋外,每栋的明间前后无墙壁,连接起来成为宽敞的长廊式的厅堂。左右栋之间有水星房连接,前后栋之间有过亭连接,故所有房子成为一个整体。

  在历史的长河中,“南方抗大”塘田战时讲习院虽然只有短短八个月办学,但却为党和人民培养了245名干部,教育和组织了群众,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讲学院承载的抗战精神绝不会被遗忘。

  邵阳第二站去到位于邵阳市区的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位于邵阳市双清区昭陵西路两路口28号,又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驻湘通讯处。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被日寇占领,湖南腹背受敌。国民党湖南省党部于11月中旬火烧长沙之后迁往沅陵,省政府迁往耒阳,长沙处于混乱之中。在此危急关头,党中央迅速作出决策,在周恩来、叶剑英等同志的指挥下,八路军驻湘通讯处于1938年11月下旬由长沙迁往邵阳,驻邵阳县(今邵阳市)城东门外回栏街两路口曾家院子。驻湘通讯处的迁址确保了革命力量的保存,将继续领导全省的抗日救亡运动,开辟了以邵阳为中心的湘西南抗日救亡革命根据地。同时中共湖南省工委、长沙市委、省青委、文化界抗敌后援会、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观察日报》社、崇实女校、育英儿童抗敌工作团等中共组织、机关和团体也迁址邵阳。博古(秦邦宪)、叶剑英、徐特立、王凌波、任作民、高文华、杨第甫、帅孟奇、聂洪均、郭光州、王涛、袁学之、蔡书彬、李锐等100多名党的优秀干部和领导人先后来到邵阳,以八路军驻湘通讯处为掩护,从事抗日救亡革命活动。通讯处的工作由徐特立、王凌波等同志主持。

  通讯处旧址为一栋二层楼的正房、一栋偏房和两堵围墙组成的四合天井式民房建筑。整栋房屋设有厅堂、办公室、会议室、电台室、卧室、厨房等,每间卧室都配有书桌、橱衣柜和床铺。偏房以前曾用来做全省各地参加党员骨干培训班集中住宿和学习的地方,现为资料展览厅。

  八路军驻湘通讯处在邵阳的时间虽只有短短的一年,但他在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史上却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纪念革命前辈,教育后代,八路军驻湘湘通讯处于1997年5月被中共邵阳市委宣传部确定为邵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又于2002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8月18日,离开邵阳市区,前往隆回100军墓地。


100军墓地

参访团成员向墓地三鞠躬

  隆回的抗日阵亡将士墓(第四方面一百军湘西会战抗日阵亡将士墓)修建于1945年秋。第四方面军第一百军在桃花坪立下“湘西会战抗日阵亡将士墓碑”,军长李天霞亲自撰写碑文(师长徐志勖书写),记述这段战事:

  第一百军 “湘西会战抗日阵亡将士墓碑”碑文:

  “三十四年秋,日寇既降,我喋血苦战八年来之神圣抗日战争终获最后胜利。是时,青山界、桃花坪两地,本军湘西会战抗日阵亡将士公墓适亦琢碣落成。仰瞻忠魂窀穸,缅怀畴昔,能无怅慨兴思?为湘西会战始末,籍志忠烈焉!

  是年春,日寇鉴于轴心德国之惨败,盟国威力日渐东移,本土迭遭惨炸,外围岛屿之日形剥食,因之军心涣散,民情颓废。为期重鼓靡风,挽振颓势,乃阴谋于中国战场能获致小胜,籍以掩饰其色厉内荏。湘西之战,由是而始焉。

  三月中,敌以原驻邵阳之一一六师团为基干,并抽三十四师团、六十八师团全部,七十一师团、四十七师团、六十四师团之一部,合约八万余人,由中将军团长板西一郎指挥,分向湘西集结,旨图攻略我芷江空军基地,打击我野战军装备,并掠夺我湘西资源。及4月8日,血战展开。敌分向我资水西岸及新宁、武冈地区进犯。我方面军抱确保湘西并歼灭西犯敌寇之决心,随下令各军矢志抗御。百军遂衔命与战矣。百军自长衡会战以还,继即扼戍湘西,担任资水西岸之守备,西起塘田市,经桃花坪至小庙头,正面之广,绵延及三百里。开战之初,十九师五十七团拨归七十四军指挥,扼守宝安公路正面;六十三师一八九团拨归七十三军指挥,阻击麻溪渡河之敌军。为奉行上峰阻击敌人,掩护我军主力集中于雪峰山麓而求决战之作战方案,遂以一部死守岩口铺、芙蓉山、龙溪铺、巨口铺、马王坳等重要据点,以七十四军拨归百军指挥之五十一师扼守龙潭市;而以另一部作机动使用,随时阻击西犯之敌。艰苦撑持,喋血鏖战,历时二十有六日,终于尽歼西犯之敌。

  此次,敌效我游击队战法,绕避我军主力而尽沿空隙西钻。及三溪附近,即首遭我军痛击;敌溃窜至隆回寨市以北之罗洪界地区,经我五十五团及五十六团之阻击,敌备受重创。湘西会战序战,我已首获胜利矣。

  敌一0九联队继攻隆回寨市,激战四昼夜,我五十五团伤亡重大,然斗志迄未稍懈。敌苦攻不逞,且伤亡两倍于我,于是绕道西钻,沿石桥铺猛攻土岭界。我寨市守军即跟踪尾击时,六十三师一八七团亦增至迎击。敌不支,溃窜长衡绕道猛攻大沙江及分水界,以击我侧背,我五十六团即出牛家店予以反击,敌不支,增援六百余再战。激战再起,反复冲杀逾六小时,我五十六团第一营营长刘振洲以身殉国,官兵闻讯,创病皆起,终于尽歼一0九联队之第三大队,并于大队长宇尾遗尸内搜获联队作战命令等重要文件,使我尽悉敌寇行动而确定方面军之作战指导腹案。

  分犯各路之敌屡受创,于是分股流窜,至圭洞附近,犯我五十一师正面。敌先后如麇集,合股共约6000人,炮12门。军膺命歼灭之,于是以五十一师御守正面,则以十九师尾敌猛击。百军与敌之主力战展开,战事愈形激烈,我忠勇将士之壮烈牺牲亦日见惨重。然前赴后继,愈战愈奋,圭洞南北高地及小黄沙附近,双方以死力争夺,战况更趋激烈,时六十三师增至,我以歼敌时机已至,于是再度围攻,十九师五十五团敢死队百人夜袭青山界,首告得手,敌仓惶四溃,我各路即乘胜突进。至是,我胜利之基已奠,士气沛振,鼓勇再战,终至歼灭是区之敌。残敌狼奔豕突,我即奋勇追击,六十三师搴旗逐北,尽歼东溃之敌而归复我战前态势,数百里陷地重光,千万同胞重登衽席。湘西告捷,举世欢腾,敌寇慑服,不堪终日。今日敌寇之降,湘西大捷,要非其近因哉!泉下英魂,可以慰矣!谨为之诔曰:资流浪浪,雪峰苍苍;大地河岳,永志国殇!俎豆千秋,礼祀馨香;丹心碧血,日月同光!

  吃完中餐,参访团便去到今天的第二个目的地--黄埔军校第二分校旧址。


中山堂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中山堂

  中山堂位于武冈二中校园内。黄埔军校第二分校主任李明灏将军为纪念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而建,1941年3月动工,1943年7月建成。座北朝南,由正厅、左右厢房、花园等组成,占地面积1300多平方米。系“中西合璧”的大庑顶外带四个攒尖顶角楼的砖木构建筑,是黄埔军校本校和十二所分校中现存唯一保存完整的纪念孙中山先生的旧址建筑。1996年元月公布为湖南省省级文保单位,2004年10月被评为湖南省百景之一。2010年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已通过国家文物局专家组评审,报送国务院审批。

  1938年,日军进逼武汉,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武汉分校被迫迁来武冈,改名为第二分校——又名武冈分校。这里就是第二分校的旧址。当年除建了中山堂,还建了中正楼、应钦楼、崇禧楼和营房。

  黄埔军校二分校虽只有短短几年,但在这里受训的军官就达23052人,其中将军以上级别的就有50多人。如李亚芬、刘公武等,曾任中国作家出版社总编辑的龙世煇也是二分校的学员。


  出了二中校园大门,直走五十米,就到了法相岩。法相岩洞口处可以看见弧形的红字:“好男儿 杀敌去”,这是抗战时期的热血男儿写的。他们壮怀激烈的呼声,似乎还缭绕在我们耳畔。这岩洞曾是黄埔军校二分校的地下印刷厂和兵工厂。1959年被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公布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8月19日,参访团便告别武冈市市委市政府的热情接待,前往中国的凯旋门所在地--芷江。

  日本天皇裕仁于1945年8月15日深夜宣布无条件投降,当时中国战区最高统帅蒋介石总司令即电示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指定湖南芷江为受降洽谈地点,并派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为受降洽谈全权代表。其他相关事项,中日双方经过几天的电报往返,大体达成了协议。8月21日,侵华日军投降代表今井武夫代表日本政府在芷江向中国政府交出了侵华兵力分布图,办理了整个侵华日军投降具体事宜。“芷江受降”写下了我国近代史上抵御外敌入侵取得完全胜利最光辉的一页。

  19日我们的第一站便来到位于芷江县城3公里七里桥乡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一进入馆内,入眼便是整个造型如同一个“血”字的受降纪念坊,坊上嵌刻有蒋中正、李宗仁、何应钦、白崇禧、于右任、孙科、王东原、居正、王云五等军政要人的题词。


参访团员在芷江受降纪念坊前听讲解

参访团员参观中国战区受降典礼会场旧址

  受降纪念坊为四柱三拱门,是华夏大地唯一的抗战胜利的建筑纪念物,建于1946年2月,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也是中华民族伟大不朽的历史丰碑,是全球六座凯旋门(罗马、柏林、米兰、巴黎、芷江、平壤)之一。

  纪念坊的领额是蒋介石所题的“震古铄今”四个大字。立柱上分别题写两副对联,中间一幅是蒋介石所题的“克敌受降威加万里,名城揽胜地重千秋。”侧联是李宗仁题的“得道胜强权百万敌军齐解甲,受降行大典千秋战史记名城。”何应钦将军题写:“名城首受降实可知扶桑试剑富士扬鞭还输一着,胜地倍生色应推倒铜柱记功燕然勒石独有千秋。”

  选择在偏僻的湘西小小山城芷江受降,主要原因有三:第一,芷江地处湘西边陲,群山环抱,舞水奔流,地势险峻,有“西南门户、黔楚咽喉”之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第二,抗战时期,芷江建有当时全国第二大秘密飞机场,中美空军混合联队500多架飞机、6000多官兵驻扎于此,对日军具有较大的威慑作用。当时日军还有相当实力,并有拒降心态,受降地选择芷江,有利于战略机动和安全警卫;第三,1945年,日军调集8万兵力发起以摧毁芷江机场为目的、企图打通西南大通道的“湘西大会战”,经过2个多月的作战,日军伤亡二万八千多人,日军的帝国梦在芷江彻底破灭,中国正面战场的最后一战大获全胜,顿时芷江名扬四海。

  参观完芷江受降纪念馆,参访团员便受邀参观湖南抗战纪念馆,湖南抗战纪念馆定于8月21日开馆,我们是湖南抗战纪念馆的第一批参观者。


湖南抗战纪念馆

参访团成员参观湖南抗战纪念馆

在湖南抗战纪念馆内合影

  湖南抗日战争纪念馆利用太和塔内部1、2层空间建成,占地10532平方米,布展面积5000余平方米。这个展览是为了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而举办的,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抗战中流砥柱”、“抗战重要后方”、“六次浴血会战”、“湖湘抗日英烈”、“历史告诉未来”6个部分组成。共展出珍贵历史照片900余张,文物文献500余件,场景10个,多媒体20处,油画和国画19幅,雕塑10组,并采用了照片、实物、模型、投影、场景复原等多种先进展示手段,全方位、立体式再现了湖南人民浴血抗战的光辉历史,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在受降坊不远处便是我们要去的第二个目的地--飞虎队纪念馆。


飞虎队纪念馆

  1937年6月,陈纳德将军接受中国政府的邀请出任中国空军顾问,1938年10月,在湖南芷江负责机场修建和建立航空学校。1941年8月至1945年8月,陈纳德及其率领的美国援华航空队在中国英勇奋战,给侵华日军以毁灭性的打击。

  飞虎队纪念馆建于2005年5月。坐落于芷江机场东边,距县城2公里。是为了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空军英雄陈纳德率领的空军飞虎队,参加中国的抗日战争,以芷江机场、云南昆明机场等为空军基地,对日本空军和地面部队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为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建立。由飞虎队纪念馆、空军作战指挥塔旧址和中美空军联队俱乐部旧址三栋建筑体构成,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全面反映陈纳德及所率领的飞虎队援华抗战的专题性纪念馆。

  提到飞虎队,就一定会想到当时被美国《时代周刊》描述为“铝谷”的驼峰航线。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参与对日本的作战。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军切断滇缅公路,中断中国经海路和陆路获取战争物资。中美两国被迫在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邦和中国云南昆明之间开辟了一条转运战略物资的空中通道,这条空中通道就叫驼峰航线。

  "驼峰航线"是世界战争空运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条件最艰苦、付出代价最大的一次悲壮的空运。"驼峰航线"途径高山雪峰、峡谷冰川和热带丛林、寒带原始森林、以及日军占领区;加之这一地区气候十分恶劣,强气流、低气压和冰雹、霜冻,使飞机在飞行中随时面临坠毁和撞山的危险,飞越驼峰对于盟军飞行人员而言是近乎自杀式的航程。

  在长达3年的艰苦飞行中,中国航空公司共飞行了8万架次,美军先后投入飞机2100架,双方总共参加人数有84000多人,共运送了85万吨的战略物资、战斗人员33477人。单是美军一个拥有629架运输机的第10航空联队,就损失了563架飞机。而总在这条航线上,美军共损失飞机1500架以上,牺牲优秀飞行员近3000人,损失率超过80%!而前前后后总共拥有100架运输机的中国航空公司,竟然先后损失飞机48架,牺牲飞行员168人,损失率超过50%!


英烈墙

参访团成员向英烈三鞠躬

  在纪念馆内有一处幕墙,上面刻着2193个援华美军阵亡英烈的名字。据讲解员说,目前找到的阵亡飞行员名单已达到五千多位。

  8月19日晚,中华湖湘文化发展协会理事长、前陆委会主委、 前台湾政治大学校长、前台湾新闻局局长张京育,中华湖湘文化发展协会常务监事、前台湾高等法院院长谢志嘉和台湾前“立法委员”、两岸时事评论员、两岸仲裁委员谢启大等受邀成为抗日战争纪念网特邀顾问。


抗日战争纪念网受邀顾问聘书

台湾中华湖湘文化发展协会理事长、前陆委会主委、 前台湾政治大学校长、前台湾新闻局局长 张京育与抗日战争纪念网总编何誉军合影

台湾中华湖湘文化发展协会常务监事、前台湾高等法院院长 谢志嘉与抗日战争纪念网总编何誉军合影 

台湾前“立法委员”、两岸时事评论员、两岸仲裁委员谢启大与抗日战争纪念网总编何誉军合影

  8月20日,驱车五个多小时到达英雄城市--常德市。

  我们第一站便去看望了在乾明寺出家的抗战老兵吴淞,来空大师。释来空,现乾明寺僧人,俗名吴淞,常德会战幸存者之一,抗日英雄。


常德德山乾明寺

看望来空大师

  1998年12月在石门夹山寺剃度出家,法名释来空。2010年来常德乾明寺(常德德山战役旧址)潜心修行。释来空到此修行,却不是冲着千年古刹的名望,而是因为这里长眠了他的8000多名战友。大师如今所住的僧寮,地下埋藏的恰是常德会战时死难将士的无碑墓群。

  1938年,俗名吴淞的释来空,怀着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名参加了孙立人领导的税警总团。当时,他根本想不到自己今后会成为一名僧人。

  1943年11月至12月,侵华日军对第六战区和第九战区结合部发动了一场战争——常德会战。当时日军第11军出动约9万人进攻常德,中国号称“虎贲军”的74军57师苦战16昼夜,牺牲8000多人,几乎全军覆没。

  后来,吴淞所在的第10军第3师奉命增援,跟日军殊死搏斗。“战斗异常惨烈,从德山孤峰岭打到老茅头,不到一公里,我们的部队就牺牲了1400多人!”老人说。好在6天后,中国军队收复常德。此时,吴淞所在的营仅3人幸存。

  1998年12月在石门夹山寺剃度出家,法名释来空。

  2010年来常德乾明寺(常德德山战役旧址)潜心修行,为战友超度亡魂。

  看望完来空大师,参访团便去到常德文理学院和河洑山抗战遗址,参观了留下来的碉堡和地堡。


常德文理学院碉堡

常德河洑山美女峰碉堡掩体

常德河洑山美女峰地堡

  8月21日,此次行程的最后一天,第一站便是常德会战74军抗战公墓。

  首先印入眼帘的便是常德会战纪念碑。


常德会战纪念碑

  常德会战纪念碑由第七十四军主修,常德县政府和市民协修,于1945年11月23日落成。公墓正门是纪念牌坊,牌坊最上方有三块横匾,正中一块为蒋介石题“天地正气”,左侧横匾为陈诚所题“碧血丹心”,右侧横匾为白崇禧所题“旌常炳耀”。其下长横匾为王耀武题“陆军第七十军常德会战阵亡将士纪念坊”18个大字。牌坊正门两边方石柱为县参议会所题对联:“孤军浴血千秋壮,公墓埋忠万姓哀。”

  接着便是常德会战纪念塔。


常德会战纪念塔

  常德会战纪念塔是一座9米高的纪念塔,塔正面为王耀武题“陆军第七十四军常德会战阵亡将士纪念塔”,塔基四面大理石上分别刻有考试院长戴传贤、监察院长于右任、立法院长孙科、司法院长居正题词。孙科题词为:已表精忠光日月,长留浩气壮湖湘。于右任题词为:御侮身殉国,绩勋耀九洲;名城埋忠骨,壮烈永千秋。

  此次参访团的最后一站便是常德诗书画刻艺术墙。


参访团成员参观常德诗书画刻艺术墙

常德诗书画刻艺术墙获得吉尼斯纪录

  诗墙以沅江防洪大堤为载体,全长6华里,分《五洲撷英》、《华夏新声》、《《兰芷风华》、《名贤题咏》、《百代沧桑》、《武陵佳致》六大篇章,选刻自先秦以来有关常德的诗作和中外名诗1267首。诗词用书法形式表现,由全国包括港澳台在内的948名书法家书写,真、行、隶、篆、草集于一墙,精彩纷呈。其间刻嵌43篇精美的中外石壁画。

  《五洲撷英》篇是诗墙的第六篇章,面向全球,领略世界文明。选刻五大洲54个国家的名家名诗111首。莎士比亚、歌德、拜伦、雨果、普希金......群星灿烂,风采怡然。是不可多得的世界诗歌荟萃篇。

  《华夏新声》篇是诗墙的第五篇章,放眼祖国,看中华民族崛起。选刻诗词253首。“虎门销烟”的抗争,“五四”洪流的呐喊,“武昌起义”的枪声,“长征”胜利的开颜,开国大典的盛况和香港、澳门的回归,一个半世纪的重大事件,如一幕幕威武雄壮的话剧呈现在眼前。

  《兰芷风华》反映常德人文物况,民俗风情。选刻诗词261首。这里,“沅有芷兮澧有兰”的吟唱得到充分展示。湘君、湘夫人的传说;宋玉、李群玉的音容;湖上“采菱”的欢歌;山间“竹枝词”的传唱;独具特色的擂茶、傩舞、丝弦.....是那样源远流长,令人如痴如醉。

  《名贤题咏》反映古今名贤涉足武陵,歌咏常德。选刻诗词144首。这里,有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刘禹锡,题咏常德的传世佳篇。《武陵佳致》反映常德名胜美景,自然风光。选刻诗词243首。浏览该篇,“极目楚天舒”、“桃源仙景”、“壶瓶飞瀑”、“德山神韵”、“柳叶轻舟”、“花溪鹭渚”、“潇湘八景”等,美不胜收,令人流连忘返。

  《百代沧桑》反映常德历史风云,时代变迁。选刻诗词259首。其中,有“善卷让王”的古老传说,有“春申保国”的历史记载,有李自成“禅隐夹山”的真实考证,有一代散文大师沈从文笔下的《常德的船》的胜景描绘......

责任编辑:刘文庆 最后更新:2015-08-30 15:52:1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银盆岭街道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启动式

下一篇:湖南省社会科院近现代史研究室主任肖栋梁教授莅临抗日战争纪念网指导工作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