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感恩先辈追寻长郡抗战史
2016-05-19 15:29:13  来源:《谠论流徽》作者张坚  点击:  复制链接

最近长郡校友会接到涟源市政协来函,求抗战期间长郡在蓝田(现涟源)的历史,加之我校81届151班校友张坚创作的“献给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记实文学《谠论流徽》” (燕山大学出版社)穿插有长郡抗战期间的片段,也引起各媒体报社以及抗战网专家的极大兴趣与关注。感恩先辈追寻长郡抗战历史,成为了长郡校友会不可推卸的责任。


《谠论流徽》
 

2016年5月15日,校友会江荣光秘书长、苏燕青老师乘高铁风驰电掣往桂林奔去……

桂林,居住着长郡两位德高望重的校友。在七星花园小区见到了长郡功勋校长鲁立刚之子鲁光斗校友,光斗先生为我们谈起了家父鲁立刚校长。

鲁立刚校长1917年毕业于长郡,大学受业于武昌高等师范博物地理系竺可桢门下,1924年应聘再回母校长郡工作,1936年任长郡校长。

1937年七七抗战全面爆发,接着8月13日淞沪会战打响,国民政府首都南京陷入危机,大量机构迁到长沙。《中央日报》则迁来长郡,教室成了机房,编辑部就在澄池边楼上,主笔周邦式携众大师来了……接着1938年6月花园口决堤,武汉陷入危机,又一波大师南逃……鲁立刚也抓住机会接纳南逃的大师,如北大傅斯年的高足吴祖湘、北师大的关延熙、北京生物研究所的刘香兰、江苏名士黄迅齐、青年佛学家彭仲炎……这样长郡的名师队伍周世钊、方梅荪、杨笔钧、黄培心、曹非、袁徵儒、喻斗琪加上罗凤清、杨少岩等老班底,可谓群星灿烂。大师的到来有力推动了长郡的进步,对长郡影响深远。

随着上海沦陷,1937年11月24日下午长沙开始落炸弹了,长郡也不得不在校门口及操场边开挖防空洞防空袭。接着1938年暑假武汉会战,长沙空袭越来越多,鲁立刚校长当机立断率先将学校师生和铁床、课桌椅、图书、实验仪器通过水运迁往安化蓝田(现涟源)。幸亏在立冬前迁完,这让长郡躲过了1938年11月长沙毁城大火的灭顶之灾,第一次救了长郡。

鲁校长选址于湘中蓝田是有其理由的,一是因为涟水可以入湘江直通湘潭、长沙,二是已经通车了湘黔铁路株洲——湘潭、湘潭——蓝田段(当时湘潭的湘江无铁路桥)。长郡率先来到了蓝田,紧接着二十几所学校及名师相继涌入,国立师范(今湖南师大)还是在蓝田创立,这让当时仅有千余人的蓝田一跃成为了湖南的教育文化中心,鲁校长的带头之举对现今的娄底地区的文化教育影响深远。

长郡在蓝田,适逢长沙遭遇三次会战的浩劫,造成无数学生无家可归,无力上学。鲁校长为此奔走呼号,乞求开明人士、社会团体募捐,除此之外他还发动一些学生为贫困学子开展募捐工作。如邱凤阳同学就在1942年假期拿着盖有学校公章的募捐启事请社会各界支持,并募得折合大米200多斤。鲁校长说:“盖为人才之养成,多由于奖掖;而聪明秀异之士,往往慑于饥寒,摧于窘困,尤待大力扶植,俾得发挥其智能,始克有所成就。”这就是首开长郡奖学金制度的由来。

鲁光斗老人对校友会老师谈起父亲此举称颂不已,并在母校留言薄上题词:“长郡奖学金救助贫困,奖励优秀,鼓励了代代长郡学子,成绩斐然。家父曾经说过:长郡奖学金不可废。相信家父在天之灵得以慰籍。”

住在桂林医学院的91岁长郡44届高17班唐飞霄老校友14岁开始写日记,他的女儿唐京拿出了父亲珍藏了70年之久的日记本。虽然日记本已经发黄,甚至还有些虫蛀斑迹,但当唐京翻开1944年3月20日的一页时,我们还清晰可见72年前的少年唐飞霄那清秀小楷记录着:“鲁校长去耒阳(当时湖南省政府迁此地)参加行政扩大会议,最近才会蓝田,今天纪念周中说:这次去耒阳,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学校募集奖学基金,由于郡庠声誉较高,校友捐奖激烈。”

1944年6月19日,经历熯天炽地的毁城大火和4次会战的长沙城终于沦陷。蓝田的长郡同样悲鸣四起,师生相继逃离,学校也面临解散。但是鲁立刚校长还要考虑多名无家可归、无处可逃的学生,还要保住长郡之脉。我们又翻到唐飞霄1944年6月17日的日记:“鲁校长已向县政府筹米数十石,以备放假后救济暂时不能回家的同学,每日可以食粥两餐。时局紧张,蓝田的学校有的停止了期考,有的提早了,唯独长郡照常,以学为重。”

鲁立刚校长还制定非常时期安置学生的政策,长郡接纳流亡学生人数占蓝田各学校之首,有力保住了中华的文化元气。

前方激战正酣时,长郡又组织留校学生积极支前,成立“长郡战时服务队”,出战讯、供茶水,成绩卓著。1944年9月16日蒋介石提出的“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口号,让有文化的年轻人改变军队的素质,仅长郡中学投笔从戎者有十六位之多。青年学生们争相报国,不独为抗战最后的胜利,而且对我国在联合国争得一席之位意义重大。

1945年湘西会战期间,长郡在蓝田的校舍被日机炸毁,鲁立刚校长又带领师生流亡到离蓝田20余里的樟梅乡樟树坪吴华堂家,在群山环抱、人烟稀少的荒僻山村继续教学。战后迁回长沙时,图书、实验仪器居然一件也未丢失!这绝不是简单的迁徙,也绝不是普通的避祸,而是保全长郡的种子,也是为中华民族,保全文化教育元气。

当然这大背景还真是蒋中正做的功在当代,利在春秋的好事情,他断然拒绝有些人提出的“中断教育,师生入伍,共赴国难”的主张,并坚持说:“我们这一战,一方面是为了争取民族的生存,一方面就要于此时期改造我们的民族,复兴我们的国家,所以我们教育上的着眼点,不仅在战时,还应该看到战后。”(此段摘抄记实文学《谠论流徽》P113(燕山大学出版社))

长郡后人专程赴桂林感恩先辈,让先辈的家属倍感欣慰和骄傲。这正说明今日的长郡能跨入全国第三绝不是偶然的,而是“朴实沉毅”延续的情感跨越,长郡联着校友情,校友联着长郡情,让长郡不断在壮大。

在回来的高铁上,耳边回响起长郡雄壮校歌:“雄杰古潭州,襟带江湖据上游……看长沙子弟,精神运五洲。凯歌声,还相续。”
 

责任编辑:唐旭 最后更新:2016-05-19 15:35:1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中国远征军主题展于昆明开幕

下一篇:岳阳大德志愿者协会成立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