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太行山麓的井陉县天长镇曹泉村西有座山,叫鱼脑梁。
1943年,侵华日军在山上修筑了4座碉堡和一座炮楼,之间由暗道相连绵延1公里,占据了整座山脊。历经70年风雨,碉堡群主体保存完整,仅小部分坍塌,由于地处偏僻,至今鲜为人知。
踏上鱼脑梁,碉堡群由南至北依山而建,由石头与水泥砌成,非常坚固。第一座碉堡,外径5米,高1,6米,壁厚1,1米,环绕5个枪眼。往北28米为炮楼,已坍塌。
第二座是主碉堡,最高最大,露出地面的呈半圆形,外径8米,高2米,壁厚1,7米,堡身环绕着7个方正的枪眼,有半米见方。
距碉堡12米外连接伙房及厕所,已坍塌。第三座碉堡外径3米,高1米,壁厚0,7米,设枪眼4个。第四座碉堡,外径6,4米,高1,6米,壁厚0,7米,设6个枪眼。
连接各碉堡炮楼之间的地下暗道,青石砌成拱圆顶形,宽1米,高1,6--1,9米,可容一人弯腰通行,暗道每隔两米设一个枪眼,共均匀分布33处。
此碉堡群,1943年7月开始修建。日军从各村强抓民夫上百人,由日军手持明晃晃的刺刀监工。曹泉村的贾三孩,贾录英和10岁的贾玉兵,被抓去运砖、扛石头。贾玉兵记得,“全村的门板被强制征用当顶板。干活稍微慢点儿,皮鞭就抽过来了!”
《井陉文史》第六辑《日伪时期的曹泉碉堡》里写道:“民夫们消极怠工,经常逃跑,干到下午就所剩无几了。到1943年秋末碉堡才修建完毕。”
碉堡建好后,由日军一个小队12人驻守,经常进村抢掠。附近村子的百姓,下地都害怕,提心吊胆的过日子。1944年年底,八路军拔掉周围三分之二的碉堡,鱼脑梁的日军才被迫撤离到正丰矿(三矿)内。
井陉解放后,山上的碉堡群废弃,只有村民赶着羊群进碉堡内躲避风雨。除了当地人,碉堡群鲜为人知。曹泉村民认为,“碉堡群应该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更多人了解历史。因为这是日军侵华的铁证!”
责任编辑:admin 最后更新:2018-07-03 10:38:2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石家庄梅花惨案纪念馆
下一篇:河北:走进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