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神庙战斗遗址 位于牟平区雷神庙大街601 号。遗址由正殿、南倒厅及东西两厢组成,为对称四合院。正殿坐北朝南,西厢为较为罕见的双顶厢结构。
1938 年2 月5 日,日军占领牟平城,建立伪政权。为打击日寇嚣张气焰,2 月13 日, 中共胶东特委书记、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司令员理琪率三军一大队解放牟平城,于上午10 点押着宋健吾等俘虏撤至雷神庙。随后,理琪、林一山等干部聚集到南倒厅开会,讨论下一步的行动问题。会议期间,敌机三次飞临牟平城,第二次飞临时,三军主力押着俘虏先行转移,庙内仅剩理琪、林一山等20 余人。中午12 点后,会议作出立即转移、甩开敌人的决定。此时由烟台赶来的日本海军陆战队100 余人包围了雷神庙。理琪等当机立断,指挥队员据守庙房,封锁住大门、便门和窗口,与日军展开战斗。战斗中,理琪英勇牺牲, 年仅30 岁,特务队长杜梓林也中弹牺牲,林一山、宋澄等负伤。夜幕降临后,敌人放火燃烧南倒厅,我军转移至东西两厢。晚上八九点钟后,在友军张建勋部的支援下, 我军集中力量突击,突围成功。雷神庙战斗中,三军以简陋的武器与日军激战七个小时,打退了敌人数次进攻,并毙伤日军50 余人,打响了胶东抗日的第一枪。此战异常激烈,在现存的一块0.8 平方米的铁皮雨搭上,密布着138 个弹洞,庙内现存的石碑、石基上,也弹痕累累。
雷神庙战斗遗址
雷神庙战斗遗物——铁皮雨搭子
1977 年12 月23 日,雷神庙战斗遗址被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后,牟平县委、县政府开始对雷神庙按战时面貌进行修复,至1983 年,雷神庙基本恢复战时原貌。1995年,雷神庙战斗遗址被省文化厅列为山东省优秀社会教育基地;1996 年,被烟台市委、市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0 年,被山东省国防教育委员会列为山东省国防教育基地。
胶东军区司令部旧址 位于观水镇埠西头村北街西20 米处,大门朝北。1941 年1 月,国民党制造“皖南事变”,国内出现第二次反共高潮。为粉碎投降派的进攻, 收复并扩大抗日根据地,中共山东分局和八路军山东纵队指示山东纵队第五旅、第五支队组织自卫反击,保卫胶东抗日根据地,并调山东纵队第三旅旅长许世友率清河独立团挺进胶东。1941 年3 月14 日,胶东反投降指挥部成立,许世友任总指挥,林浩任政委,历时五个月的反投降斗争拉开帷幕。反投降斗争取得重大胜利后,地势隐蔽、进出方便、可四面出击、利于作战的埠西头村一带成为抗日根据地。1942 年3 月,许世友、林浩率八路军胶东军区司令部进驻埠西头村, 同年7 月,成立胶东军区。从此,埠西头村一带成为胶东抗日作战的总指挥部、政治文化中心、军工物资基地和培养干部的摇篮。胶东军区司令部设在肖玉英现住的六间大瓦房里。司令员许世友住在村民矫善训家的南屋,警卫员住在北屋,警卫排住其房东。胶东军区司令部设在埠西头村后,前来办公的军区主要领导人渐多,他们被安排住在这一带的民房之中, 因此这里的每一个村庄、每一座老房,几乎都曾留下八路军将士的身影。目前,胶东军区司令部旧址为民用房,房屋基本完好,门窗被更换,雨搭子仍为旧品,东厢房已拆除。2006 年,胶东军区司令部旧址被牟平区委宣传部列为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胶东军区司令部旧址
胶东区行政公署旧址 位于观水镇郝格庄村,为东西两排房,共20 多间,均为青砖瓦房。1942年,日军加紧与胶东各顽固派的勾结,疯狂“扫荡”胶东解放区, 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阶段。为粉碎敌人的“蚕食”、分割和“扫荡”,中共胶东区委根据上级指示,于6 月15 日在海阳县后夼村召开胶东区第一届第一次参议员大会,选举产生了主任公署组成人员。7 月7 日,在栖霞县正式成立胶东区行政主任公署,王文任主任, 曹漫之、林一山任副主任。1943年11 月16 日,王文病逝。翌年4月1 日, 胶东区行政主任公署改称胶东区行政公署,曹漫之任代理主任。胶东区行政公署驻牟平县后,将公署驻地设在四分区(今观水镇)郝格庄村。该村交通方便, 距胶东军区司令部所在地埠西头村仅3 里路。胶东区行政公署在王文、曹漫之等人带领下,提出并强调把依靠群众、坚持武装斗争放在第一位;用人民武装保卫人民的利益;处理好军队与地方、干部与群众、上级与下级的关系;组织农救会、工会、青救会、妇救会等群众团体,全面开展精兵简政、大生产、减租减息等运动,为胶东的武装抗日斗争贡献了力量。2006 年,胶东区行政公署旧址被牟平区委宣传部列为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胶东画报社旧址 位于观水镇南果子村。胶东画报社设在南果子村长达3年,报社社长姓崔,住村民姜和金家,房子目前仍保存完好。印刷车间设在村民姜和利家的5 间房子里,共有13 台铅印机和石印机,工作人员30 余人,主要是印刷报纸和宣传画报。1942 年后,中共胶东区委机关报胶东《大众报》迁至牟平境内,报社机关驻观水镇,报社辖4 个印刷厂。第一印刷厂驻矫家、姜家等村,主要职责是印报, 后迁往海阳。第二印刷厂驻缫丝夼、七甲、八甲、铎疃等村,专门负责印书。第三印刷厂驻上、下杨家一带,负责印制书籍、小册子、杂志等。第四印刷厂是石印厂,先后驻在南果子、北果子、榆林、生金泊等村,主要负责印刷《胶东画报》和军用地图。1942 年11 月12 日,日伪军纠集2 万多人,在投降派赵保原的配合下,采用“铁壁合围”“拉网清剿”的战术,对胶东根据地进行“拉网扫荡”。大众报社根据以往反“扫荡” 经验,化整为零,同敌人展开了斗争,但北果子等村的印刷厂遭到了破坏。保存下来的印刷厂在当地党组织和人民群众支持下,克服困难印刷出版了大量书籍。如第二印刷厂印刷出版了《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反杜林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等马列主义原著和《实践论》《矛盾论》《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毛泽东的一系列著作。2006 年,胶东画报社旧址被牟平区委宣传部列为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胶东区行政公署旧址 (摄影 于玲燕 )
新华制药厂旧址 位于观水镇后垂柳村,原是四面连接的两层小楼, 在1989 年村庄改造中被拆。被拆时, 阁楼上还存有大量的中草药和制药标本。新华制药厂职工宿舍保存较好, 现为村居。
1942 年,胶东军区在观水镇埠后村成立卫生试验所,制造动物血清和培养菌苗。1943 年,胶东军区卫生部从五旅、五支队卫生处和后方医院抽调人员,在观水镇后垂柳村成立制药小组(山东新华制药厂前身),正式成立了新华制药厂,厂长刘郎,产品商标为“曙光”,图案是波涛起伏的海面上升起一轮朝阳。《中华新药本草》和《药物制造化学》是当时新华制药厂仅有的两本资料书,厂里以此为教材,举办了制药知识训练班,工人们很快掌握了制药技术。1944 年10 月,药厂派人去东北采购了印刷机、发动机、打片机等机械和外文资料,请来了佐竹义记、中村等6 名日本技术人员,成立了制药研究所。1947 年,新华制药厂先后迁至文登、乳山、荣成一带。1948 年,新华制药厂所属6 个分厂和1 个研究室,共700余职工全部移交华东财办生产部,迁往淄博张店。2006 年,新华制药厂旧址被牟平区委宣传部列为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胶东画报社社长住房旧址 (摄影 于玲燕)
新华制药厂职工宿舍旧址 (摄影 于玲燕)
山东军区战斗英雄任常伦牺牲地胶东军区直属医院旧址 位于观水镇埠西头村礼堂北30 米处。任常伦,山东黄县(今龙口市)人,1921 年出生,1940 年参加八路军,1941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战斗120余次,9 次负伤。1944 年8 月,被山东军区授予“一等战斗英雄”称号, 同年11 月在栖霞县长沙堡战斗中不幸中弹,后被担架队用门板抬至胶东军区条件最好的医院胶东军区直属医院(胶东军区医院四分所)抢救,三天三夜后壮烈牺牲,年仅23 岁。牺牲后,埠西头村村长刘美英为其整理了遗容,胶东军区在埠西头村西的河滩上为其举行了追悼会,追悼会由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主持。追悼会后,任常伦被掩埋到埠西头村南的短平岗上,墓前竖立高2 米、宽60厘米、厚15 厘米的木质墓碑,碑上方镶嵌朱红色五角星。1945 年,任常伦墓被移至英灵山胶东革命烈士陵园。2009年,任常伦入选“全国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胶东军区直属医院旧址 (摄影 于玲燕)
山东军区战斗英雄任常伦
胶东军区直属医院成立于1942 年,医院总部设在埠西头村,占房49间,设内科、外科、妇产科、牙科和手术室、化验室、X 光室、药房等。曲家和姜家等村设有若干病房。1947 年该院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迁至牟平区水道镇南台一带,另一部分转移到海阳县城北高家村一带。翌年春,经集中整训后,一部分由院长李志伍带领编为华野九纵直属后方医院,另一部分编为胶东军区附属卫生所,先后转移栖霞、招远、莱阳等地。1952 年,胶东军区撤销时,附属卫生所转入济南军区卫生部总医院。胶东军区直属医院旧址由三排平房构成,其中第一排房建于1915 年,第二、三排房建于1905 年。遗址现整体保护完好。2006 年,任常伦牺牲地胶东军区直属医院旧址被牟平区委宣传部列为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许世友住处旧址 位于观水镇埠西头村、郁都村、后垂柳村。1942年3 月,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率胶东军区机关进驻埠西头村,将胶东军区司令部设在肖玉英现住的六间大瓦房里。许世友住在村民矫善训家的南屋,所用的办公桌为一张八仙桌, 警卫员住在北屋,警卫排住其房东。此房基本保护完好,现为村民居住。许世友在郁都村时住肖曰山家。肖曰山家为四间房,该房胡同深,胡同外有大门,易布岗设哨,隐蔽安全。许世友白天到海阳一带活动,晚上回来后多住于此。此房基本保护完好,现为村民居住。后垂柳村地势隐蔽,东西有制高点,易守难攻。胶东军区成立后,胶东军区第七兵工厂、胶东军区电报房、新华制药厂等都设立在该村,许世友曾先后3 次进驻该村矫希勇家。此房基本保护完好,现为村民居住。2006 年,许世友住处旧址被牟平区委宣传部列为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林浩住处旧址 位于观水镇崖地、后垂柳村和前垂柳村。林浩原名尹圭璋、尹浩林,1916 年生,观水镇崖地村人。1933 年10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长、中共济南市委书记、中共山东省委副书记等职。1938 年2 月,任中共山东省委代理书记。1940 年上半年,奉命到胶东工作,9 月底,担任中共胶东区委书记兼胶东军政委员会书记。1941 年3 月14 日任胶东反投降指挥部政委。1942 年7 月1 日,胶东军区成立, 任胶东军区政委。1947 年1 月,任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政委。1948 年初,调离胶东。林浩在胶东主政八年,功勋卓著,对胶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1955 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78 年任解放军政治学院院长。1996 年病逝于北京。林浩在崖地的故居因无人管理,年久失修,后来村里人在其故居旧址建立了新房。林浩在胶东工作期间,曾在观水镇后垂柳村和前垂柳村居住。在后垂柳村住姜进远家,其家有四间房,林浩住东屋,警卫班住西屋。当时林浩与许世友的住址,仅一河之隔。该住处保存完好,现为村民居住。在前垂柳村住刘明进家的三间瓦房。其西面不远处是胶东军区政治部驻址,政治部设在矫福国家, 政治部机关分散在周围民房中。2006年,林浩住处旧址被牟平区委宣传部列为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许世友在郁都村住处旧址 (摄影 于玲燕)
埠西头烈士陵园 位于观水镇埠西头村东南、矫家村北300 米高坡处,占地面积5328 平方米。埠西头是老革命根据地,有许多烈士都埋在此村,开始是零乱而葬。1965 年埠西头烈士陵园建立后,墓葬全被转移到陵园内,共安葬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烈士213 名。栖霞英灵山烈士陵园建成后,部分烈士(排以上干部)墓迁移到英灵山上。陵园内现安葬革命烈士157 名。2006年,埠西头烈士陵园被牟平区委宣传部列为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林浩在后垂柳村住处旧址 (摄影 于玲燕)
端午山革命烈士陵园 位于牟平区城东端午山上,南临北关大街,东靠沁水河, 占地面积22000平方米。1946 年7 月,牟平人民为纪念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先烈,捐资在端午山兴建革命烈士陵园。陵园主要建筑有烈士祠、纪念塔、纪念亭。烈士祠由东牟侯祠改建而成, 共5 间,内设烈士展室,正门匾额题“烈士纪念馆”。祠东的高埠上修有烈士塔,塔呈方锥形,高14 米, 基周长10 米。塔身正下方白色大理石上凹刻“民族魂”,上方凸塑“牟平抗日烈士纪念塔”,左面、后面的石碑上铭刻355 名抗日烈士英名,右面为碑文,保存完好。塔北为五角朱色纪念亭,内置石桌、石凳。20 世纪80年代,亭基加高,改建成双层六角型纪念亭。陵园西面为墓地。陵墓东西成排,墓前皆立石碑,刻有烈士姓名、身份、殉难时间及英雄事迹。甬路两侧和建筑空隙,遍植柏、槐、杨、柳。1969 年, 牟平县革命委员会对陵园进行了扩建和改建。1974 年,又对陵园进行较大修葺。1983 年,恢复纪念塔本来面貌,字颜色改朱为青。19841985 年,修建陵园围墙1580 米。2002年,端午山烈士陵园进行大修,就地重建400 平方米纪念馆和其他设施,烈士塔周围改建成汉白玉石栏,广场用磨光石材铺平;正南门石阶中部两侧新建两个六角纪念亭,馆内主要陈列全区革命烈士英名录、著名烈士遗像和英雄事迹展板。1996年12 月,端午山革命烈士陵园被烟台市委、市政府列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养马岛烈士陵园 位于养马岛街道中原村北小山上。1978 年,象岛公社(1985 年后改称养马岛镇)在养马岛中部照北顶修建人民英雄纪念塔,塔高7.2 米,塔形仿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塔前甬道两侧安葬象岛籍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烈士及驻岛部队因公牺牲的2 位战士。1994年,养马岛镇政府筹资59 万元修建烈士陵园,并将人民英雄纪念塔迁至中原村北小山顶。新修建的烈士陵园占地面积1.5 万平方米,由纪念塔、石牌坊和21座烈士墓组成。纪念塔占地面积1500 平方米, 于1994 年5 月动工,同年10 月竣工,塔总高14.8 米,其中底座高、宽、厚均为3.2 米,塔身高11.6 米,宽、厚均为1.7 米。正面刻“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背面刻“死难烈士万岁”,所用石料为汉白玉、花岗岩及大理石。纪念塔周围建大理石护栏,由2800余棵柏树环绕。
烈士纪念馆、抗日烈士纪念塔 (摄影 于玲燕)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12-08 10:01:0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