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荣桓旧居 位于碑廓镇碑廓二村。罗荣桓旧居原为地主房屋,1942年至1944 年,罗荣桓率领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滨海地区战斗期间,在该处居住三年多。1944 年6 月15 日,山东军区军事工作会议在碑廓村召开。会议以整风精神着重总结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以来的斗争经验,研究部队训练、连队建设、地方武装工作、机关建设、后方勤务及干部工作等, 确定了作战思想。罗荣桓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和总结,深刻阐述了今后军事工作方针和作战指导思想,对部队整训、连队建设、军事训练、干部培养等提出了具体要求。会议的召开,为1945 年的战略反攻与夺取抗战全面胜利奠定了基础。罗荣桓旧居存有中央军委原副主席迟浩田题写的“罗荣桓同志旧居”门牌一块,以及罗荣桓用过的煤油灯、方桌、太师椅、小方凳共4 件物品。
肖华旧居 位于碑廓镇碑廓二村。19421944 年,八路军一一五师在滨海地区期间,肖华任政治部主任,在碑廓二村居住三年。1944 年2月20 日,山东军区在碑廓村召开政治工作会议,罗荣桓作《形势和任务的报告》,黎玉作《拥军爱民及如何建设军队的报告》,肖华作《关于对敌斗争问题和连队政治工作建设的报告》。肖华在报告中指出:对敌斗争的任务和方针是大力坚持边沿地区, 广泛开展政治攻势,全面加强对日伪军的斗争,积极自主、有计划地反对日军的“蚕食”、分割和封锁,相机拔除其薄弱据点,打通与巩固各战略区之间的联系,恢复可能夺回的经济资源区,开辟新的游击区,改善根据地被严重分割封锁的不利局面,对各派国民党军坚持“团结为主,防止反共为辅”的方针,充分利用其各派内部之间、顽固派与日伪军之间、顽固派与中间派的矛盾,把握先机争取主动。旧居原为四合院,存有房屋6 间。
罗荣桓旧居
肖华旧居
山东军区军事工作会议旧址 位于碑廓镇碑廓二村。1944 年6 月15 日10 月1 日,山东军区在碑廓等村召开具有重要意义的军事工作会议,罗荣桓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和总结,深刻阐述了以后军事工作方针和作战指导思想,要求正确处理游击战与运动战的关系,坚持以分散性的游击战争为基本方针。会议还就部队整训、连队建设、军事训练、干部培养等工作提出了要求。渤海军区直属团团长郑大林,鲁中军区司令员吴瑞林,鲁南军区第三团团长王吉文、政委刘春,胶东军区第十三团团长聂凤智先后介绍了武装斗争经验。根据军事工作会议精神,山东军区1944 年10 月12 日发出《今冬明春军事斗争方针的指示》,11 月2 日又作出补充指示指出:在对日伪军斗争方面,应准备进一步打击其“重点主义” 和任何一种“扫荡”,以求更加巩固和发展自己,争取最有力的反击阵地,应乘山东一部分日军南调之际,尽量消灭侵入抗日根据地内之日伪据点,但一般暂且不打主要交通要道和较大城市。对叛军,应当先消灭其最反动的部分,扫除反攻障碍。山东军区军事工作会议是山东抗日战争历史上一次重要会议。在会议精神指导下, 根据地建设进一步加强,为1945 年的反攻和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展现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暨山东军区在日照老区抗战的光辉历程,教育后人,2007年,在碑廓镇党委、政府对军事工作会议旧址进行恢复修缮的基础上,日照市委党史研究室和岚山区委利用图片展览和实物陈列形式,联合建立山东军区军事工作会议旧址纪念馆。中央军委原副主席迟浩田题写馆名。纪念馆有房屋8 间,分会议、人物和战役战斗三个展室。2008 年,山东军区军事工作会议旧址被日照市委宣传部确定为日照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年6月,日照市委党史研究室在旧址大门一侧竖立纪念碑一座,将其确定为日照市党史教育基地。
抗日烈士子弟小学(日照县抗日模范小学)旧址 位于碑廓镇王家庄村,原校舍13 间,20 世纪90 年代初并校时拆除,现存断壁一段。1941年夏,日照县抗日民主政府在王家庄冠三小学基础上开办抗日烈士子弟小学,接收当地抗日烈士子女及外地抗日干部子女入校学习。教师有秦清如、牟松元、秦寄萍等。1942 年秋,抗日烈士子弟小学与碑廓小学合并,改名为日照县抗日模范小学,校址仍设在王家庄,一至六年级各一个班,有学生200 余人,教师11人,牟伯扬任校长,牟明斋任事务主任,王振明任教务主任。后牟伯扬调任文教助理, 牟明斋接任校长,教师牟康爵任事务主任。1943 年秋,抗日模范小学的学生和部分教师随县政府迁往大坡区,以土山东庄的天主教堂和一座庙堂为校舍,学校名称仍为日照县抗日模范小学,校长由县政府秘书李善洲兼任。一至六年级编为三个复式班, 学生110 人。以后开始招收土山周围各村的儿童入学,同时也接收了一些外地来求学的进步青年,学校规模逐渐扩大,年底发展到7 个教学班、13 名教职工、230 名学生。高年级开设语文、算术、政治、常识等课程,语文、算术课本采用商务印书馆版本, 政治、常识大多用《社会科学简明读本》《统战理论》及《大众日报》社印的《战时国语》等。学校教师紧密联系战争实际,有时还选取《大众日报》上的文章印成讲义发给学生。各年级均设音乐和体育课。教师实行供给制,平均每天供给粮食二斤四两, 按季节发给服装、鞋袜。对学生的生活给予优待和照顾,吃饭、穿衣、日常用品等均由政府供给。学校设有食堂、宿舍,学生全部在学校集体食宿,学校办公费由政府按时供给。在校学生成立了自治组织学生救国会,同时建立了剧团,师生经常深入到群众中,宣传党的方针和抗日道理,辅导夜校学员学习时事政治和文化。剧团排练了大量的文艺节目,经常到部队、乡村慰问演出,很受欢迎,曾获滨海军区嘉奖,奖励舞台幕布一挂。1945年抗战胜利后,抗日模范小学迁至栈子,是年冬天迁往日照城, 校名改为日照城关第一小学,校址在今城关第一小学。
日军轰炸碑廓大集惨案遗址 位于碑廓镇碑廓二村南面绣针河滩。1944年6 月15 日,山东军区在碑廓镇召开军事工作会议,由于奸细告密, 两架日本战机从青岛赶来袭击、轰炸会场。当时参加会议的是八路军山东军区团以上干部代表共100 多人,会议由罗荣桓主持。其中一枚炸弹落在会场庭院前,1名警卫参谋被炸伤,会议被迫终止。此次空袭,正值碑廓大集,人群集中,日机至少投下4 枚炸弹,炸死、炸伤村民多人。由于河流冲刷和沙滩绿化,当年日寇轰炸遗迹已不存在。
山东战时邮局旧址 位于碑廓镇王家庄村。1941 年3 月,中共山东分局书记、山东军政委员会书记朱瑞率山东分局部分人员进驻碑廓,建立山东抗日民主根据地。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期,朱瑞以商人的身份和邹乃青、郑干、王爱忠等省分局同志夜间来到碑廓镇王家庄村,住在东山一家看山的草房中,白天研究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夜间在周边村庄组织成立农民救国会、进步青年抗日先锋队,使根据地逐步扩大,很多省直机关相继迁来。1942 年春,山东战时邮局在王家庄创办,地点选在王家庄村大桥北头的一个农家院落,印刷发行《滨海战报》,并用石印机印刷面值1 角和2 角战时邮票。院内架设电话线和电台,为抗日根据地的书信往来、信息沟通发挥了重要作用。1983 年,集邮杂志社记者王玲前来采访,并于第六期《集邮》杂志以《县办邮票 国之瑰宝》为题作了专题报道。现在,山东战时邮局发行的战时邮票被集邮人士视为珍品。旧址房屋已翻修, 现为村民王允成住宅。
山东战时邮局旧址
日照县委减租减息工作试点遗址 位于碑廓镇二朱曹村。1942 年5月,中共山东分局作出《关于减租减息改善雇工待遇开展群众运动的决定》及两次补充指示。为推动减租减息运动的开展,日照县委部署在碑廓二朱曹、汾岚区等地开展减租减息工作试点,先将100 多名雇工组织起来,同雇主签订减租减息合同,达成协议。随着减租减息运动的深入开展,抗日根据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得到显著改善,抗战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青壮年争先恐后报名参加民兵组织,踊跃参军,支援前线。遗址房屋原为该村绅士秦福棣所有,现存原建筑5 间, 由二朱曹村村民张波居住,保存比较完整。
北海银行日照办事处旧址 位于碑廓镇碑廓三村。1943 年5 月,根据中共山东分局提出的“要加强集贸工作,发展对敌战区城市的贸易往来,建立关系,沟通有无, 克服物资缺乏问题”的指示,日照抗日根据地成立北海银行日照办事处, 行址在现碑廓三村医疗诊所院内,有房屋12 间,员工10人,牟逵任主任。业务上隶属于北海银行总行,所需资金由总行拨给,行政上归日照县政府领导,主要活动在日照抗日根据地的碑廓、巨峰等地,发行北海币,管理金库,发放贷款,支援抗属、烈属和贫苦农民发展生产。为杜绝敌人伪造北海币向抗日根据地投放,稳定根据地的经济,北海银行日照办事处在抗日根据地的一些集市、边境地区设立识别所,防止假币入境,维护了北海币的信誉,支援和保障了根据地的生产发展。北海银行日照办事处旧址现存房屋3 间,已被翻修,无人居住。
日照县委减租减息工作试点遗址
北海银行日照办事处旧址
八路军山纵二旅攻克安东卫战斗遗址 位于安东卫街道安东卫西街社区。为阻止日军南攻北守的作战计划,1942 年10 月20 日,八路军山纵二旅接到攻克安东卫城的作战任务,山纵二旅五团和四团一部长途奔袭驻守在安东卫城内的“伪和平军”,经过一天一夜的激烈战斗,消灭日伪军320 余人,缴获各类枪械500 余支、弹药2000 余发。目前,除留有古护城河桥一段外,其他遗迹已基本消失。
安东卫阻击战遗址 位于安东卫街道李家庄子村。1945 年夏,侵华日寇为防止盟军登陆,急速增兵山东,投入日伪军7000 余人、飞机3 架、兵舰数艘、汽艇10 余只, 对滨海区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企图打通海(州)青(岛)公路,切断八路军海上交通和日照、赣榆两县根据地与内地的联系。5 月4 日,日寇抢占安东卫城。为粉碎日寇大“扫荡”的阴谋, 6 日晚,八路军滨海军区二十三团一营二连奉命与其他部队夺回安东卫, 连夜急行军四十多里,于翌日凌晨两点赶到安东卫西边的李家庄子村,构筑工事,准备从西北方向拦截安东卫守敌外逃。7 日晨,日伪军1000 多人从安东卫窜出,利用晨雾分三路向二连阵地攻击, 企图夺路逃跑。二连顽强抗击七倍于己的敌人,激战一天两夜,打退了敌人16 次进攻。连指导员钟家全4 次负伤不下火线,壮烈牺牲。侵占安东卫的日伪军在滨海军区二十三团及援军的英勇打击下,狼狈逃窜。是役共缴获长、短枪260 余支,毙、伤、俘日伪军270 余人。日寇中队长中田畯郎和3 个小队长被击毙。1945 年6 月5 日,《大众日报》以“血战安东卫记滨海军区二十三团一营二连安东卫西小李庄阻击战” 为题,表彰了英雄们的事迹。6月10 日,延安《解放日报》报道了二连安东卫阻击战的英勇事迹。7 月7 日,滨海军区司令部、政治部特令嘉奖,命名二连为“安东卫连” 并授予“顽强制敌”锦旗,追认二连指导员钟家全为战斗英雄。由于年代久远及城区规划、商业活动等因素,安东卫阻击战遗迹大部已不存在,唯当年滨海军区二十三团一营二连作为阻击阵地的壕沟残存一段。2008 年,日照市委党史研究室在壕沟附近 竖立标志碑一座,将遗址确定为日照市党史教育基地。
安东卫保卫战遗址纪念碑
滨海军区盐田遗址 位于安东卫街道砚台山居委会荻水口。抗战中期,由于日军的疯狂进攻、残酷“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包围袭击、经济封锁及频繁的自然灾害, 根据地的财政、经济都遇到了极为严重的困难。在日伪和顽固派的联合夹击下,滨海根据地仅剩下莒南的十字路、柳沟、坪上和日照南部的碑廓、安岚等很小一块地方。面对恶劣的形势和艰难的环境,为战胜困难、坚持抗战,山东分局领导滨海军区采取开展大生产运动等一系列措施。1944 年2 月,滨海军区司令员陈士榘等带领滨海军区直属部队,在当地群众的帮助支持下,组成生产大军,在安东卫街道荻水口开辟荒滩,修造盐田150 亩,后为安东卫盐场所有。在开辟盐场的工作中,海防警备团一连六班被评为先进班,班长王海亭被评为全团模范。这些盐田的建设,解决了日照军民和中共山东分局、滨海军区以及鲁中根据地军民的食盐问题,有力地支援了整个山东的抗日斗争。陈士榘在《开拓盐滩中的一点体验》一文中,讲述了将数百亩荒凉的海滩变成富饶丰美整体盐田的过程和深刻体会。现在盐田遗址已被开发为岚山城区南部风景区。
北台子战斗遗址 位于高兴镇六合村北台子山。1943 年1 月,教导五旅十三团一营营长卢迪率部进驻日照巨峰一带,对日寇的“扫荡”“蚕食”进行反击。当时驻涛雒的日伪军经常纠集几百人对日照西部山区进行骚扰、破坏,对日照抗日根据地的威胁较大。为保护根据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卢迪率部配合地方武装,多次击溃敌人的进攻,俘虏伪军头目赵自毓以下50 余人,大大震慑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是年夏季, 卢迪带领一个连队在北台子村(今为岚山区高兴镇六合村的一个自然村)、后村马庄等地休整,营部设在北台子村。由于叛徒出卖,一天凌晨被日伪军200 余人包围,卢迪带领全连官兵打退了敌人多次进攻, 毙敌几十人后组织突围,卢迪带领警卫员突围至北台子北山时,不幸头部负重伤牺牲。当时战斗发生在村外田野,战场遗迹已消失。
安东卫开展盐田生产运动
北台子战斗遗址
黄埠子战斗遗址 位于巨峰镇黄埠子村东南。1944 年2 月22日夜,驻日照涛雒的日伪军500 余人,偷袭八路军滨海警备团团部及二连、特务连、碑廓区中队驻地 黄埠子村。翌日晨,敌人趁二连和区中队出操之机,发动突然袭击,包围了村庄。战士们临危不惧,与敌展开激战。村里的群众也纷纷拿起铁锨、粪叉参加战斗。经过激烈拼搏,警备团副团长贾正远(陕西吴堡县人,1936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和部分战友相继冲出包围圈,但他发现很多战士仍困在村内,毅然返回村,指挥战士夺取重武器,组织突围,不幸中弹壮烈牺牲。八路军援兵赶到,敌人狼狈逃窜,是役歼敌70 余人。因当时战斗主要发生在村内, 随生活的变迁战斗痕迹保存很少。2008 年6 月,日照市委党史研究室在黄埠子村立纪念碑一座,碑文简要记载了黄埠子战斗的过程,并将黄埠子战斗遗址确定为市级党史教育基地。
六甲庄子战斗遗址 位于巨峰镇六甲庄子村东岭。1944 年5 月5日,日伪军进攻六甲庄子村。日照警备团(原滨海军区独立团与日照县大队合编组成) 一连、二连分别在该村东头和西头与日伪军展开激战。一连冒着敌人的密集炮火,占领了东岭制高点。二连则利用熟悉的地形,打击吸引敌人,掩护团机关和大部队突围。在团部和二连突围的同时,一连在东岭打退了敌人的三次进攻,后在四连增援下击溃敌军,打死打伤敌人100 余人。六甲庄子村突围反击战取得最后胜利,沉重打击了日伪汉奸的猖狂气势,鼓舞了人民群众抗日保国的斗志。此次战斗,一连牺牲29 人,二连、四连也付出了一定代价。现存部分围墙残基和岗哨遗迹,有近10 名无名烈士长眠于此。
黄埠子战斗遗址纪念碑
六甲庄子战斗遗址上的无名烈士墓
日照县各界代表会议旧址 位于巨峰镇西赵村朝元山朝元观。朝元观始建于汉代,原有房屋27 间,道士20 名,每逢农历四月八日举行庙会,有上万信众从江苏、河南、安徽、青岛、泰安等地前来朝拜。19371943 年,朝元观作为地下联络站, 为抗日武装传送情报。1941 年,日照县抗日民主政府在此召开全县各界代表会议,会议分析了日照县抗日形势, 明确了下一步的抗战任务,对动员参军等任务作了具体部署。1944 年2 月, 日军袭击八路军滨海警备团团部驻地后黄埠子村,朝元观被日军用迫击炮炸毁并纵火烧掉,仅剩部分砖石。
鲁南兵工厂旧址 位于巨峰镇薄家口村。鲁南兵工厂原为国民党东北军五十七军一一一师所建,1942 年一一一师起义后,在薄家口村设立八路军兵工厂,有熔炼、装配车间多处,主要生产手榴弹、步枪用子弹和炸药,以解决部队武器短缺的问题, 最多一次给部队送去5000 枚手榴弹、10000 发子弹和500 个炸药包。兵工厂因有薄家口村作前哨,加上群众基础好,日伪军先后两次“扫荡”都未被发现。1944 年夏天,驻涛雒日伪军勾结顽军李延修部共3000 余人包围薄家口,在北山用迫击炮直接轰击。驻莒南址坊的八路军及时增援,兵工厂人员及县政府工作人员得以突围。战斗中,八路军有十五六人牺牲,其中1 名连长、2 名排长。之后,兵工厂从薄家口村迁走。旧址现存原房屋5间,屋顶已换过,无人居住。院中留有一处当年用于制造手榴弹的大石台。
日照县各界代表会议旧址
鲁南兵工厂旧址
中共日照县委重建旧址 位于后村镇东小曲河村。中共日照县委在1928年春成立,1932 年日照暴动失败后遭到破坏。1938 年春,国民党东北军五十七军一一二师地下工委负责人谷牧、伍志刚成立中共下元特别支部,赵志刚任书记。是年11 月, 在下元特别支部基础上成立了中共日照临时县委。1938年12 月中旬,中共鲁东南特委决定成立中共日照县委,临时县委移交工作,由范景蘧任书记,郑子久任组织部长,杨心培任宣传部长,刘鸿若任统战部长,刘琳任妇女部长。县委成立后,遵循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的路线,在派出工作团分赴各地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成立抗日救亡团体的同时,还大量吸收党员, 组建党的基层组织,壮大党的力量。到次年夏,全县已发展党员500 余人,建立了7 个分区委。1939 年12 月,中共日照县委移驻范家楼。旧址房屋原为开明人士郑振东家,现为村民养殖场及果园。
滨海区第一个村级供销合作社旧址 位于黄墩镇南陈家沟村。1939年秋冬之际, 为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和发展根据地的经济,日照县在黄墩区陈家沟创建了供销合作社,这是滨海区建立的第一个村级供销合作社。合作社以经营日用品为主,初期由共产党员陈际科经营。合作社以农民的股金为资金主要来源,选举热心为群众服务和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共产党员或政治觉悟较高的青年农民为管理骨干,按照“艰苦奋斗,勤俭办社”的原则,借用民房, 自己动手垒柜台货架,用肩扛和扁担挑等方式运送商品货物。广大职工吃自家饭,开公家店,保证了合作社的健康发展。1942 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军调集大批兵力对根据地疯狂进攻,合作社因敌人的破坏而遭受损失。1943 年根据省战工会指示,对合作社采取“组织一个,巩固一个”的整顿方针,经过一年多努力,合作社又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后归并于供销系统,旧址房屋现为村民(五保户)住所。
中共日照县委重建旧址
滨海区第一个村级供销合作社旧址
桥南头抗日模范村 位于虎山镇桥南头村。抗日战争时期,桥南头村处在日伪和顽固派的半包围之中,敌人在其东北两面修筑了17 座碉堡,经常到村里抢掠,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1942 年10 月,桥南头村建立中共党支部。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桥南头村成立了抗日群众组织。他们以青壮年为主体组建民兵自卫团,在各个巷口筑起街垒, 安装石雷。白天“识字班”(特指参加识字班学文化的青年女性)、儿童团站岗放哨,夜间民兵轮班巡逻,实行全民皆兵。农救会员李谷兰,烙煎饼都带着手榴弹,随时准备歼灭来犯之敌。1943年1 月的一天晚上,伪军20 多人夜袭桥南头村。民兵队长牟敦荣带领全体民兵奋勇出击,利用熟悉的地形,用土枪土炮和手榴弹,打得敌人晕头转向, 狼狈逃窜。是年秋,汉奸队长张家斗纠集几个碉堡的伪军,扬言血洗桥南头。村党支部书记李其沛动员全村男女老少齐参战,全村巧设两道防线,主动与县、区武装取得联系,严阵以待。伪军200 余人分三路向桥南头扑来,村内民兵和村外县、区武装里外夹击,汉奸队长张家斗当场毙命。敌人溃逃时,踩响了连环雷,又死伤多人。桥南头村村民一手拿锄,一手拿枪, 团结一致,对敌展开麻雀战、地雷战等, 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构筑了攻不破的坚强抗日堡垒。1943 年8 月1 日,桥南头村被山东军区、滨海军区授予“抗日模范村”光荣称号。同年,中共日照县委授予桥南头村党支部“攻不破的钢铁支部”光荣称号。
桥南头抗日模范村原民兵队部旧址
上级授予桥南头村民兵队长牟敦荣的奖状
灵山堡战斗旧址 位于日照经济开发区西部的灵山堡丘陵,地处开发区奎山街道和岚山区高兴镇交界处,开发区境内分属奎山街道牟家小庄、东石咀子和岭二头村3 个村所有。1939 年日军侵占日照后,发现灵山堡是一处绝好的制高点,四面均是平原地形,可以有效地保护东面的海青公路不受来自西面解放区的攻击,于是动工修筑灵山堡炮楼。炮楼有3 座碉堡,占用土地约100 亩,1942年冬建成。1944 年11 月3 日上午,日军涛雒据点有7 人离开据点打猎兔子,向北一路经过高兴庙、辛庄子等解放区边缘村庄。由于感觉其行迹可能被八路军发现,为避免被歼,于是向东退入伪军驻守的灵山堡炮楼以保障安全,并吃午饭。当时灵山堡炮楼驻有伪军王睦来(音)小队30 多人。八路军滨海军区六团侦察到7 名日军的行踪,当天下午立即以三营1 个营的兵力包围灵山堡炮楼。三营以七连围攻炮楼,九连打援,八连为预备队。地方部队日照警备团也参加了围攻,其中日照警备团高兴区中队30多人配合七连开展佯攻。虽然伪军装备低劣,但日军配备有机枪和钢炮,火力较强,因此围攻战斗难度较大。八路军一次次引爆炸药,但仍炸不开炮楼。指挥员查明情况后,立即改变了作战计划, 放弃强攻,采用了“引蛇出洞”的智取战术。敌人中计,于第二天午饭后开始突围。日伪军以猛烈的火力,出炮楼向东猛冲,并沿牟家小庄村西门外(当时牟家小庄筑有土围子和城门)弯弯曲曲的沟壑,向南直奔夹仓据点方向撤退。日军和伪军的撤退路线不一致,日军走沟底,伪军走沟上。八路军把目标放在7 名日军身上,担任预备队的八连与日军猛烈交火,死死地挡住了他们的去路。由于敌人火力太猛,这次阻击战使六团牺牲了十几名战士。附近夹仓据点的伪军被激烈的战况所震惊,吓得弃城而逃。此时,日军已有1 人腿部受重伤,弹尽粮绝的4 名日军决定自杀。在牟家小庄村南, 日军抱起一颗炮弹摔在地上,使其爆炸,4 人当场毙命。另有2 名日军被击毙,仅余1 名日军藏到麦子架下面拼命逃脱,和剩余的伪军一起逃回涛雒据点。八路军攻占灵山堡炮楼的当晚即将它彻底拆除。至此,灵山堡炮楼围攻战斗胜利结束。此战共消灭日军6 人、伪军16 人,彻底拔除了灵山堡炮楼,极大鼓舞了日照抗战军民的斗志。2008 年12 月11 日,日照市委党史研究室和日照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在此竖立灵山堡战斗标志碑,碑长120厘米、高80 厘米、厚15 厘米。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12-11 09:17:5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