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革命烈士陵园 原位于市区丹阳东路,始建于1970年,占地72亩。2011年4月5日,迁至菏鄄路刘寨集北路东,建筑面积约15000平方米,保护范围面积约4万平方米。园内有烈士纪念馆1座,纪念亭6座,田位东、赵登禹、何思乾著名烈士纪念碑3座,冀鲁豫边区纪念碑和沙土集战役纪念碑各1座,烈士墓20座,安放41名烈士的骨灰。纪念馆是陵园的主要建筑物,分为综合展厅和烈士事迹展厅。综合展厅陈列烈士骨灰、烈士画像和遗物,存有烈士遗物3件,机枪、步枪9支,大刀3把,钢盔3个,手雷外壳1个。烈士事迹展厅展出了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70余年的革命斗争史,介绍了126位著名烈士和团职以上烈士事迹。1998年4月,菏泽市革命烈士陵园被菏泽地委、行署定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7月,被列为山东省第三批省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 位于市区丹阳路北侧赵王河畔,占地面积13.2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11700余平方米,总投资4000余万元。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纪念馆坐北朝南,从丹阳路向北形成景区中轴线,环岛花坛、双曲拱桥、旗杆花圃、巨型卧碑、青石广场、主体建筑、下沉广场贯通相连。景区内的汉白玉桥横跨环馆赵王河之上,是出入纪念馆的主要通道。纪念馆主体建筑外观为战船型,坐落在长100米、宽50米、高1.5米的平台上,象征当年冀鲁豫边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乘风破浪,驶上新的征程。纪念馆俯视呈牡丹花状,三叶九瓣, 三叶象征冀鲁豫三省,九瓣象征边区革命政权九年光辉历史。纪念馆大门东西两侧墙上有两块汉白玉巨型石雕。东侧雕塑是八路军、人民解放军英勇杀敌、前仆后继、激烈战斗的场面和光辉英雄形象;西侧是人民群众、支前民工勇往直前的场面和一系列支前模范的英雄形象。纪念馆分为序厅、星星之火、浴血抗日、平原逐鹿、革命儿女5 个展厅和郓城攻坚战全景画馆。
序厅由大型陶板壁画、主题词和冀鲁豫边区区域图组成。壁画长26 米、高5.46 米,重15 吨,是全国最大的室内陶板壁画,塑造了传播马列主义的知识分子、八路军、解放军、民兵和支前民工等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序厅往西10 余米,是星星之火厅,主要展示了1927 年7 月至1937年7月,中共党组织的创建和在土地革命时期开展革命活动的历史。浴血抗日厅与星星之火厅相连,展示了1937 年7 月至1945 年9 月,冀鲁豫边区党政军民浴血抗日的历史,陈列着日军在冀鲁豫边区残害中国人民的罪证和党政军民抗日战争时期活动的图片、文献资料和革命历史文物。平原逐鹿厅主要陈列1945年10 月至1949 年10 月,冀鲁豫边区党政军在解放战争时期活动的大量图片、文献资料和革命历史文物。革命儿女厅,陈列208 位著名烈士的简介、照片和新中国成立前206 位县团级以上党政军著名人物的简介、图片等。
冀鲁豫边区是中国重要的革命根据地之一。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一一五师、一二九师广大指战员深入敌后,党政军民团结一心、浴血抗日,创建了冀鲁豫边区。边区东缘津浦,西临平汉,南跨陇海,北接德石,辖河北、山东、河南67个县,是全国最大的平原抗日根据地。1997 年7 月,在杨得志、段君毅、赵健民等曾在边区工作战斗过的老同志的倡导和组织下,由河北、山东、河南三省省委、省政府联署报经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准,在山东省菏泽市中心赵王河畔建立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纪念馆于1998 年4 月奠基,2000 年5 月建成开馆,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国家3A 级旅游景区和国防教育基地。
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
安陵革命烈士陵园 位于大黄集镇安陵村西北角。陵园内主要建筑是纪念碑与展厅。安陵革命斗争纪念碑,是1990 年由菏泽市政府拨款建立的。纪念碑园区现有碑亭2 座、革命烈士墓碑4 座和其他石碑4 座。面对大门的主碑亭及左面碑亭和石碑为1990 年建,主碑亭右前方安陵革命烈士纪念碑为2010年4 月新建。有展厅6 间,里面陈列宣传展板,主要描述重要的历史事件、革命团体发展过程和革命烈士的生平简介。
1934 年,共产党员于子元在鲁西南的安陵集一带开展地下革命斗争活动,传播马列主义思想和救国救民道理,开辟革命根据地,并在安陵建立了菏泽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1939 年2 月,杨得志、崔田民率领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一部挺进鲁西南边区,组建了冀鲁豫支队。1940 年7 月,在安陵组建菏泽县委。1941 年,菏泽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 各种群众性抗日组织相继成立。刘伯承、邓小平、杨得志、张承先等老一辈革命家都在安陵老区战斗和生活过。
高庄革命烈士陵园 位于高庄镇燕王庄村南。1965 年,为纪念鲁西南地区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高庄乡出资修建烈士陵园。陵园占地面积7350 平方米,南北长105 米、东西宽70 米,建筑物有烈士塔1 座、砖木结构房屋3 间、纪念碑2 座、烈士墓碑20 余座。纪念塔塔体为花岗岩构造,塔基建筑面积121 平方米, 塔身高11 米,塔体为3×3 米。塔身正面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背面刻“革命烈士浩气永存”,两侧刻毛泽东诗句。纪念塔后方是纪念碑和烈士纪念墓,陵园内杨树、松柏成行。陵园已成为当地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场所。
安陵革命烈士纪念碑
王登伦烈士陵园 位于王浩屯镇观音王村西,占地面积18 亩,主体建筑为大殿及东西两侧两行碑廊。碑廊南北长约20 米,木结构制成。大殿往东是王登伦烈士忠骨墓,正前立碑4 座,烈士的生前挚友李苏波撰写了悼文,墓碑前方是王登伦雕像。
王登伦,字冠岳,观音王村人, 1920 年生,著名战斗英雄,革命烈士。他出身贫寒,自幼随父田间劳动,曾给地主当长工。抗日战争爆发后,17岁的他参加革命,奔赴抗日主战场。1938 年菏泽沦陷后,王登伦回到故乡,组建王浩屯抗日自卫队。1939 年参加东明、长垣、濮阳三县抗日动委会领导的常备队,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 任二中队队长。1941 年任菏泽县青邱区区队长。抗战期间,他采取灵活机动的策略, 三进菏泽城,巧布麻雀阵,在仿山伏击日寇,夺得15 辆太平车军火。1943年任菏泽县大队二连连长,后任县大队副大队长。1945 年,在平汉战役中,他以一个营的兵力阻击数倍于己的敌人,在旗杆江村同敌人浴血奋战6 天6 夜。解放战争时期,王登伦带伤参加当地工作,任菏泽县青邱区区长。1947 年王登伦任菏泽县独立营营长。1948年10 月2 日,王登伦率部阻击南逃的国民党军队,在战斗中壮烈牺牲。就在他牺牲当天,上级已任命他为菏泽城防司令。王登伦牺牲后,菏泽独立营政委张怀田在其故乡观音王村西村主持了隆重的安葬仪式。1951 年8 月30 日,在烈士墓一侧,菏泽县三区、七区全体群众立王登伦烈士纪念碑,平原省军区政治部撰写碑文。
由于历经地震、年久失修,王登伦烈士纪念碑损毁严重,1985 年,菏泽市政府拨款重修。1999年10 月10 日,王登伦烈士陵园被菏泽市委宣传部命名为菏泽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0 年5 月11日,被共青团菏泽地委、菏泽地区青年联合会列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王浩屯镇烈士陵园 位于王浩屯镇220 国道西侧。1971 年,为纪念在鲁西南地区历次战斗中牺牲的革命烈士,在王浩屯公社杜海村建立王浩屯革命烈士陵园,共安葬革命烈士630 人。原烈士塔因年久失修,石碑裂损、碑文不清、塔体脱落。1988 年, 王浩屯镇党委、政府进行重修,并从王楼移来烈士250人。陵园占地面积12667 平方米,南北长141 米,东西宽90 米;有烈士塔1 座,烈士塔西侧有纪念亭1 座, 内竖展征将军纪念碑;有木结构房屋8 间,烈士墓880 座。烈士纪念塔塔体为花岗岩构造,塔基建筑面积225平方米,塔身高19 米,塔体长宽各5 米。塔身正面刻毛泽东题词“革命烈士纪念塔”。陵园已成为当地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场所。
王登伦烈士陵园
中共南华县委、县政府旧址 位于高庄镇圈头村。1941 年1942年,日寇逐步加强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进攻,实行残酷的“三光”政策,冀鲁豫根据地范围逐渐缩小、处境日趋困难。为保卫和巩固抗日根据地,冀鲁豫军区决定开辟菏泽、东明两县结合部一带的工作。1942 年9 月,在军区统一指挥下,在鲁西南活动的教导七旅十九团、二十团由南向北,三分区的九团由北向南,分进合击,在杨镇集以西、五北城一带,一举歼灭东明伪军郝子端部、菏泽顽军孙建福部,毙俘1700 余人,顽军张子刚部狼狈东窜。此战粉碎了敌人妄图消灭鲁西南抗日根据地的阴谋,为开辟南华抗日根据地、建立南华县奠定了基础。不久,南华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林菁华任县长。南华县处于一个狭长地带,南北长五六十里,东西宽仅七八里或十数里,敌人据点、碉堡林立于东西两侧,敌我军事力量对比悬殊。1943 年初夏,菏泽之敌在这条线的东面,南北数十里挖起封锁沟,筑起封锁墙,增修碉堡,大搞“蚕食”进攻,妄图消灭南华根据地。1944 年春,菏泽之敌又在高庄集、李庄集修了两个大炮楼,号称“山东第一楼”。每楼驻有一营兵力,大有一口吃掉南华之势。第二、五分区部队联合作战,拔掉李庄集据点,全歼守敌。此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敌人不敢轻举妄动。在这前后,西侧伪军孙良诚、赵永祥部来犯,八路军主力骑兵团一部在县大队、民兵、第二十团两个连的配合下,杀伤敌人500 余人。自此, 东明之敌也不敢轻举妄动,南华抗日根据地得到了巩固。
王浩屯镇烈士陵园
高庄镇圈头村原南华县委会议旧址
1944 年9 月,第二、五分区部队拔掉了白虎集、高庄集、高庙、刘庄、肖赵楼、肖老家、耿海等10 余个伪据点,肃清了南华县境内东面全部伪军据点,新建平陵、西河、德化、杨镇4 个区,连同4 个老区共8 个区,大小村庄750 个,人口18 万人。1949 年8 月,菏泽地委决定撤销安陵、南华二县,基本按照抗战前的区划并入菏泽县。
由于当时是游击性质,南华县委、县政府具体地点不确定。高庄镇圈头村有杨培要的住宅原址,南华县委曾在此开会,2003 年建立圈头村革命纪念碑。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12-13 08:50:3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