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立煌故居位于合肥市,建筑群仅存门屋三间,整体坐北朝南,三进两院布局,分布有厅堂、厢房、厨房以及内院、水井等生活设施,型制为合肥地方传统特色的砖木民居建筑,东北角原建有一座三层青砖洋楼,现已不存。目前,设计单位根据发掘报告已经完成了图纸的设计整理工作。卫立煌故居将与包河区绿色港湾主题公园融为一体,成为南淝河畔内涵丰富的人文景观区。
媒体报道
《合肥卫立煌故居修葺一新 两个月后对外开放》——抗战名将老屋60年代初毁于大火 依据后人回忆历时三年重修复原
正文:
“位于包河区淝河镇卫乡村的南淝河边,曾有一座中西合璧的清代建筑,这便是抗战名将卫立煌的故居。此前由于年久失修,这座建筑群一度损毁,几乎坍塌成为一片废墟。近日,记者从包河区了解到,建筑群经过三年重修,已经修葺一新,正在进行最后的扫尾工作,大约2个月后就能完工对外开放。”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卫立煌故居修复工地,只见一片青砖黑瓦的徽式建筑院落呈现在村庄内,院落的东北角,一处西式的三层洋楼矗立在院内,此前存留的厅堂中黑色的木料、斑驳的墙面还能凸显出这座建筑群的沧桑。据施工人员介绍,卫立煌故居目前属于合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修复工程基本完工,正在进行最后的门窗安置工作,大约在2个月后就能对外开放。"
“故居曾经的主人卫立煌是合肥卫乡村人。他是著名抗日爱国将领,曾是国民党军中“五虎上将”之一,因在抗战期间打通中印公路而名扬中外。1955年由香港返回祖国大陆。毛主席曾赞其为“坚持华北抗战的领导者”、“有爱国心的国民党军政人员”。
中西合璧建筑毁于大火
在村中,记者找到了今年70岁的卫立煌的侄子卫道询,他告诉记者,自己守候这座老宅生活了40年,这座100多年的老宅,曾经有三进共16间,包括门屋、敞厅、厢房、大楼、庭院、水井等。房子最后面是一座三层的西式小楼,小楼一度被作为防守用的炮楼使用。这个建筑群曾经辉煌一时,直到解放初期,还是完好如初。但1960年,村中几个孩子在小楼里烧蚕豆吃,不慎引燃了小楼的木质结构,熊熊燃烧的大火吞噬了整个小楼,并殃及了其他建筑。在随后的几年里,残存的房屋无人问津,相继倒塌,在2011年之前,就只剩下西侧的一间堂屋了。卫氏后人因多次想修缮故居,但均未成功。
对外开放
整修三年即将对外开放
直到2011年,包河区与市文管部门准备对卫立煌故居进行重建,虽然建筑的大部分已经损毁,但在勘察的过程中露出了当年的地基,再加上村中卫氏后人的回忆,重修的工程人员基本复原了卫立煌故居,但由于其中木雕等工程较为费时,工程历经了三年。看着如今已经整修一新的故居,卫道询告诉记者,整修后,基本上和原先的故居一样。
据了解,卫立煌故居维修工程包括此处卫立煌故居,还包括不远处的宋氏祠堂、吴氏炮楼,总投资约700万人民币。此前,卫立煌的后代也来到合肥,捐献了卫立煌生前使用过的烟嘴、胸章等多件重要遗物。而这些遗物都将在不久的将来,在修葺一新的卫立煌故居中呈现
责任编辑:文小铃 最后更新:2018-10-04 09:56:2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新四军三支队司令部旧址
下一篇:张治中故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