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遗址
2022-12-08 11:15:58  来源:南方+客户端  点击:  复制链接

祠堂.jpg

  76年前,炮声隆隆、战车滚滚。在这座小村庄的宗祠里,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宣布正式成立。

  原余氏宗祠坐东北向西南(即坐北向南偏东17°),为三进四合院式布局,砖木结构,长方形平面,硬山顶,瓦面及脊已改,山墙承檩,抬梁式构架,青砖墙,花岗岩石脚。建筑面积667平方米,后进地基比头进、二进高出1.5m,院前还有高2m的围墙。1969年靖村乡因资金匮乏,将围墙、头进和二进拆卸,砖木用以建小学,原址现仅保存后进(内有木板阁楼,又叫后楼),即原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部挂牌办公的地方,建筑面积136平方米。

      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

  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是抗日战争时期,经中共中央批准,在粤中地区建立的一支党领导的抗日人民武装,属于华南抗日纵队之一。这支部队于1945年1月在鹤山宅梧成立,1945年10月驻扎恩平朗底,在解放战争时期,发展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立司令部曾在这里领导了粤中区抗日战争,并以宅梧为中心,开辟皂幕山敌后抗日根据地,领导了粤中区抗日战争。

  1944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军民在华北、华中、华南地区,对日伪军普遍发起局部反攻。与此同时,日军发动了旨在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的作战,国民党正面战场出现了大溃败的局面,广东面临全面沦陷的危机。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军委有关指示,扭转广东的抗日武装斗争形势,1944年8月,中共广东省临委和东江军政委员会召开了联席会议(即土洋会议)。

  根据会议精神,1944年10月,由南(海)番(禺)中(山)顺(德)游击区指挥部抽调主力组建中区纵队。

  10月20日,中区纵队领导机关及挺进粤中主力大队500余人组成挺进部队,从中山五桂山抗日根据地出发,挺进粤中四邑地区。

  1944年10月下旬,中共省委临委、省军委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命令坚持在珠江三角洲进行抗日武装斗争的珠江纵队的机关和主力,挺进粤中,继续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1944年11月7日,挺进粤中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中区纵队领导机关及主力部队解放宅梧,进驻靖村乡,司令部驻余氏宗祠,政治部驻李氏宗祠。

  1944年11月,中区纵队抵达鹤山宅梧,以皂幕山区为中心,开辟新的抗日游击区,建立活动基地,为继续向西发展打下基础。

  1944年12月,广东省临委委员连贯和梁鸿钧抵达皂幕山区,在鹤山宅梧远香茶楼召开联席会议(即宅梧会议),有中区纵队以及珠江、粤中、西江三个地区党组织负责人参加。会议决定撤销原中区纵队建制,原部队一分为二:一部分返回五桂山,组建珠江纵队;一部分继续留在粤中,与当地的抗日人民武装相结合,用“人民解放军”名称,树独立旗帜,组建“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

  1944年12月中旬,宅梧镇举行鹤山县第四区人民代表大会,成立第四区临时行政委员会。同月下旬,珠江、西江、粤中三个地区党政军干部在四区宅梧镇远香茶楼举行会议,传达了省临委、临军委关于成立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的决定。

  1945年1月20日,经中共中央批准,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在驻地鹤山宅梧发出成立通电,司令员梁鸿钧,政治委员罗范群,参谋长谢立全,政治部主任刘田夫,下辖4个团,部队司令部驻靖村余氏宗祠。

  此后短短数月,部队发展至1400多人,其间与日伪军作战15次,毙伤俘敌200多人,击沉日军运输船2艘,牵制敌军5000多人,成为粤中区抗战的一面旗帜,有力配合了华南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展,为粤中抗战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下旬,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在北上途中,得悉王震、王首道率领的南下支队,因形势变化已奉命北返,便根据上级指示,于10月上旬返回恩平朗底一带驻训,司令部驻扎在励英学校。

  1945年10月,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党委与中共中区特委在恩平朗底山区部队驻地,联合召开干部会议(即朗底会议)。

  会议期间,突遭国民党顽军六路合围进攻,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领导机关指挥部队展开激战,胜利突围后,部队分散转移至山区继续坚持斗争。

  根据国共双方签订的双十协定等有关协议,1946年6月,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和粤中党组织抽调105名领导、干部随东江纵队北撤山东烟台解放区,留下140多名武装骨干,在粤中各地坚持分散隐蔽斗争。他们经受了极其艰难的考验,保存了粤中人民革命斗争的火种。解放战争时期,发展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配合南下大军,解放了粤中全区。

  保护重建

  清明时节的南方,阴雨频繁,乍暖还凉。位于江门恩平大田镇的励英学校——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部驻地旧址正在重新修缮与布展。

  1992年,鹤山市老建会(现老促会,即老区建设促进会)拨款叁万元维修;1994年6月7日,鹤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鹤府办函[1994]21号文将余氏宗祠定为本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江门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江门市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8年,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部旧址重建

责任编辑:严丹 最后更新:2022-12-09 09:09:4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红色侨乡,百年百印

下一篇:深圳市坪山区东江纵队纪念馆:镌刻在大地上的红色史诗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