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重回黄埔军校--游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
2018-10-27 17:10:41  来源:黎淑莹  点击:  复制链接

  在广州东郊的黄埔,有一处树木葱茏,山峦起伏的小岛,因其形状狭长,故得名长洲岛。黄埔长洲岛位于珠江出海口的主航道上,是扼守广州的重要门户,自清末以来,就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幽静的环境,成为兴武讲学的地方。1923年,孙中山看中此地,指定扯旗山脚下原广东陆军小学和广东海军学校旧址为陆军军官学校校址,此后虽多次易名,但因其在黄埔长洲岛创始,故通称“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创办起来的,培养了大批军政人才,在扫除封建军阀,反抗日本侵略,保卫中华的斗争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1930年10月黄埔军校迁往南京。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原黄埔军校的校舍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1984年,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成立。从此,纪念馆成为了保护、展示、宣传黄埔军校历史最重要的场所,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向人们诉说着那一段不平凡的岁月。

  “原尺度、原方位、原面貌”重建校本部步入纪念馆,最不能错过的便是军校校本部。校本部坐南朝北,面朝珠江,是当年军校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主要场所,1938年校本部遭日机轰炸,夷为平地。1996年有关部门按照国家文物局提出的“原尺度、原方位、原面貌”的原则,在考古发掘的基础上,重建了校本部。校本部三路四进,回廊相通,是一座岭南风格的祠堂式建筑。有人说,骑着马在里面走,畅通无阻,故又称“走马楼”。如今,校本部内复原了校长办公室、政治部、教练部、教授部、学生宿舍、课堂及各部的办公室等,基本恢复当年的原貌。

  出了校本部往西走,就到了孙总理纪念室。这是一座混凝土结构的两层小楼,尚保留着西式的韵味,原是清末粤海关黄埔分关挂号处的所在地。军校称此楼为“孙总理纪念室”,但当地群众却习惯称之为“中山故居”。

  1924年6月黄埔军校开办后,孙中山携夫人宋庆龄到军校视察,数次在这里议事和休息。1926年3月,军校改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规模扩大,原有校舍不敷使用,此处被辟为校舍。著名共产党人张秋人、萧楚女、恽代英等政治教官曾在这里居住过。孙中山逝世后,1926年11月,军校在这里设立总理革命博物馆和总理纪念室。1949年秋,蒋介石离开大陆的前几个月,曾来广州黄埔小住,据说还曾在纪念室二楼召开过一次军事会议。

  新中国成立后,驻岛海军部队重修此楼,基本保持了原来的外貌。1984年6月16日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成立,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徐向前题写馆名,孙总理纪念室由此成为黄埔军校旧址最早开放的景点。如今,在此处一楼复原了黄埔分关的部分办公室,并附设“小楼昨日――粤海关黄埔分关及其旧址变迁展览”;二楼设有展览“孙中山、梅屋庄吉与黄埔军校”。

  走出中山故居,便可以看到对面的孙总理纪念碑。纪念碑于1930年9月建成,其整体造型设计可谓独具匠心。从下往上看,犹如一个巨大的“文”字:铜像如“文”字的一点;平台如“文”字的一横;交叉的楼梯如“文”字的一撇一捺。孙中山原名“孙文”,这样的造型蕴含着纪念的含义。在纪念碑的平台上,还镌刻着“亲爱精诚”四字校训,则是仿校长蒋介石的笔迹而作。碑座上树立的铜像是孙中山生前的日本好友梅屋庄吉为纪念和宣扬孙中山赠送的,高2.6米,重1000多公斤。铜像上的孙中山身穿西服,左手前伸,右手叉腰,面向前方,神态安详,仿佛在宣传自己的革命主张,为革命事业呕心沥血。

  东征阵亡烈士墓园来到东征阵亡烈士墓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面朝珠江、气势雄伟的纪念坊,上有蒋介石题写的“东江阵亡烈士纪念坊”九个金色大字。沿着墓道拾级而上,来到安葬着在东征等战役中牺牲的516名黄埔军校烈士遗骸的墓冢,国共两党师生共同奋斗、共葬一穴。此外,墓冢的南边有纪功坊、入伍生和学生墓群,东边是蔡光举烈士墓,西边是十七少将墓,整个墓园面积约5万多平方米。

  墓园于1925年12月开始动工,翌年4月下葬烈士遗骸,6月竣工。1936年墓园扩建,形成了现在较为完整的格局。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多次对墓园进行修缮和维护。

  1990年,在墓园中修建“东征史迹陈列室”,展示黄埔军校师生在两次东征和平定杨刘叛乱等斗争中初现锋芒的光辉历史。

  结束东征阵亡烈士墓园的参观,我们走完了纪念馆所属十余处开放点。散布在长洲岛上的十余处景点串起了一段黄埔军校卷动而起的历史风云。今天的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不仅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也是广州市的国防教育定点基地。随着长洲岛周边交通的日益便捷,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到纪念馆或走走看看,或参加军训做几天“黄埔生”,融入军校的情境,亲身体味那段火热的岁月。

责任编辑:李一菲 最后更新:2018-10-27 17:19:0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黄琪翔故居

下一篇:陈明仁纪念馆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