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沿海重要产盐区,多已沦为战区,海盐运道阻断。四川为后方唯一产盐区承担起了民食军需的重任,“川盐增产,纯赖富荣东西两场”,富荣盐场(自贡盐场)是川盐的主要产地,制盐多用威远煤煎煮。为满足烧盐需要,川康盐务管理局即筹划建设威远河和釜溪河的渠化工程,请华北水利委员会代为勘测设计。从民国29年(1940年)开工,到33年(1944年)威远河上共建成8座双堰闸。今天,痛快旅游带你一起探访自贡与内江之间的三处抗战遗址:观音滩堰闸、高硐堰闸和廖家堰闸,重温四川后方的抗战历史……
观音滩船闸
观音滩船闸位于自贡市大安区凤凰街与内江市威远县向义镇交界的威远河上,建于1942年3月1日,竣工于1945年4月30日。观音滩堰闸上闸有三孔,长56米,最大闸高7.92米。下闸为4孔,两孔船闸,两孔放水涵洞。船坞尺寸45×36米,上、下堰各设闸门两扇,并开溢洪道。
高硐堰闸
高硐堰闸位于自贡市大安区马冲口街与内江市威远县向义镇交界的威远河上,建于1940年11月20日,竣工于1944年2月5日,历时3年多。高硐堰闸上闸有8孔,长72米,最大闸高13.1米。下闸为6孔,两孔船闸,四孔放水涵洞。高硐堰闸与观音滩堰闸设计相同,船坞尺寸45×36米,上、下堰各设闸门两扇,并开溢洪道。
廖家堰闸
廖家堰闸位于自贡市大安区新民镇与内江市威远县界牌镇交界的威远河上,建于1940年12月13日,竣工于1944年3月15日。廖家堰闸上闸有5孔,长85米,最大闸高9.8米。下闸为5孔,三孔船闸,两孔放水涵洞。廖家堰船坞尺寸30×45米,上、下堰各开闸孔3个,无溢洪道。
这三座堰闸对自贡盐业的增产,食盐成本的降低,起了很大作用。它们有力地推动了“川盐济楚”,有力地支持了前方抗战,为抗战胜利所作的贡献将永远留在史册中。 ?
责任编辑:宋吟霜 最后更新:2020-05-29 10:34:3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川军:勇将殉孤城,无愧生前身后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1372388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