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旧居
每一处革命旧址都讲述着一段峥嵘岁月里的红色故事。位于延安市宝塔区凤凰山脚下的凤凰山麓革命旧址,是中共中央1937年1月13日至1938年11月20日的所在地。 在这里,中共中央实现了土地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的战略转变,度过了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
1938年暮春,在凤凰山下的一孔普通窑洞里,毛泽东的一部名为《论持久战》的军事理论著作,经过反复修改,如及时雨般问世了。《论持久战》回答了抗日战争为什么是持久战、怎样实行持久战等一系列问题,清晰地描绘出战争发展全过程的完整蓝图。
如今,走进革命旧址聆听红色故事,对于传承红色基因,激励我们书写新时代奋斗新篇章具有现实意义。
1937年10月,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撰写的一本名为《红星照耀中国》的书在英国伦敦出版。短短一个月间,此书先后发行五版。从此,来自中国西北一角的那颗“红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凤凰山麓——党中央进驻延安的首个驻地
在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史上,党中央在延安的13年永远是一个催人奋进的时期。在庆祝建党100周年之际,记者再次踏上这块神奇的土地。
“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参观凤凰山麓革命旧址。凤凰山麓是党中央进驻延安后的首个驻地,著名的《论持久战》就是在这里写成的……”7月23日,讲解员刘庆声情并茂地向游客讲述着发生在这里的红色故事。
窑洞里的历史遗迹、老照片为后人勾勒出一个个遥远而清晰的画面。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后,驻守延安的东北军奉命撤离向西安一带集中。根据与东北军达成的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于12月18日接管了延安城。经过20余天的紧张准备,中共中央从保安(今志丹)迁驻延安。1937年1月13日,毛泽东、张闻天等率中央机关走进延安城。从此,延安凤凰山麓成为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成为指导中国革命的中心。
中共中央在凤凰山麓居住期间,实现了土地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的战略转变;度过了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召开了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白区工作会议、洛川会议、十二月政治局会议、三月政治局会议、六届六中全会等一系列重要会议,为即将到来的全面抗战,从政治上和组织上作了充分准备。
1938年11月20日,日本飞机轰炸延安,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机关迁往城外的杨家岭和王家坪。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凤凰山麓革命旧址进行了修复,1959年正式对外开放。1961年,凤凰山麓革命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这里供游客参观的有毛泽东旧居、周恩来旧居、朱德旧居,红军总参谋部旧址,防空洞等。
探访旧址——这里有峥嵘岁月更有感人往事
古老的延安城紧紧依偎在凤凰山的脚下。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中共中央和军委机关及毛泽东、张闻天、朱德等中央领导就住在凤凰山麓。凤凰山麓因此而名扬天下。
凤凰山麓革命旧址北边分前后两个院子。后院的3孔石窑洞是毛泽东的旧居。中间的是会客室,里面有木质的桌椅,两边分别是办公室和卧室,陈设简单但整齐。当年,毛泽东就是在这样简朴的环境下进行革命的指导、抗战的决策,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写出了不少著名理论文章。旧址南边的院子是朱德、周恩来的旧居。院内正面有3孔石窑洞,两边有10间瓦房。
在凤凰山麓革命旧址采访期间,毛泽东旧居会客室墙上悬挂的一张毛泽东和白求恩大夫谈话的照片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延安凤凰山麓革命旧址管理处宣教部主任柯延鹏向记者讲述了照片里的故事。1938年3月底的一天晚上,毛泽东在此会见了加拿大著名的胸外科专家诺尔曼·白求恩大夫。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他率领加美医疗队到中国帮助八路军抗战。白求恩到达延安后,受到毛泽东的热情接待。毛泽东欢迎白求恩,并邀请他留下来主管八路军医院。但是,白求恩提出了自己的请求:“到抗日前线去,到抗日的人民中间去!”毛泽东答应了他的请求,并预祝他获得成功。谈话一直持续到当天的午夜。当晚,白求恩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在那间没有陈设的窑洞里,和毛泽东面对面地坐着,倾听着他那从容不迫的谈话的时候,我想起了长征……”4月,白求恩东渡黄河,前往晋察冀边区工作,带着战地医疗队转战多个战场,冒着枪林弹雨,在极端艰难的环境中抢救伤病员,培养了大批的革命医疗战士,为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8天9夜—— 一部5万余字的《论持久战》初稿顺利完成
在凤凰山麓革命旧址有一处四合院,著名的《矛盾论》、《实践论》和《论持久战》等著作都诞生在这里。“收录在《毛泽东选集》前四卷中的140多篇文章,有112篇在延安完成,其中16篇写于凤凰山麓。”刘庆说。
毛泽东在凤凰山麓所居住院子原来的主人叫吴鸿恩,是当地有名的乡绅,因此这个院子常被称作吴家窑院。
毛泽东在凤凰山麓居住期间,中国历史正处在转折的紧要关头。为了总结中国革命的丰富经验,毛泽东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撰写了《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反对自由主义》《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战争和战略问题》等著作。
《论持久战》是抗日战争处在最艰苦的相持阶段,许多人苦闷、动摇时,毛泽东发表的一部著作。
1938年暮春,经过8天9夜的呕心沥血,一部5万余字的《论持久战》初稿顺利完成。在这些天里,毛泽东夜以继日地写作着。有一次,他写得入了神,脚挨上了炭火盆,却浑然不知,直到炭火盆把鞋子烤焦了,满屋子弥漫着气味,才被警卫员发现。
《论持久战》完稿后,毛泽东首先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作了讲演,公开发表后,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这部著作批判了“亡国论”与“速胜论”,回答了抗日战争为什么是持久战、怎样实行持久战等一系列问题,清晰地描绘出战争发展全过程的完整蓝图。
责任编辑:陈亦可 最后更新:2023-08-28 15:52:4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