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被赞胜似马奇诺防线的潼关抗战河防
2017-11-01 09:30:31  来源:人民网-陕西频道 华商报  点击:  复制链接

  前言: 2015年5月9日—9月4日,118天,100余个整版,华山论剑西凤酒携手华商报,为您全方位展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报道。

  被誉为“胜似马其诺防线”的潼关抗战河防遗迹有过怎样的抗战故事?让华山论剑西凤酒带您一起追寻……

华商报A版报道

  潼关抗战河防被赞胜似马奇诺防线

  潼关,又名冲关,地处陕、晋、豫三省交界的黄河三角地带,在中国十大名关中仅次于山海关居第二位。这里山连山,峰连峰,谷深崖绝,山路高狭,中间仅有一条羊肠小道,仅容一车一马通过,自古就是地理要冲,交通咽喉,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由于潼关的险要,还使得当地发生的战事屡屡创造奇迹。抗日战争期间,日寇数十次发起对潼关的攻击,试图西向控制西安,以北上消灭共产党,南下令国民党屈服,但却始终未能突破黄河防线进入陕西。

  6月3日,陕西抗战遗迹寻访团来到潼关老县城遗址,寻找到当年抗战碉堡遗迹,在位于潼关老城山顶上,3米深5米宽的战壕还清晰可见,目前由附近的农民种满了花椒树。

  ■潼关沿黄河南岸尚存四处抗战碉堡

  抗战碉堡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用于防御日军渡河的军事设施,设于潼关沿黄河南岸的抗战一线。据潼关县文物旅游局张辉介绍,“现存仅剩四处,碉堡1处位于港口老粮站西城墙外,堡体被土掩埋,仅能看到顶部;碉堡2处位于秦东镇黄河风景区内老白家酒店停车场,碉堡高4米,顶高1米,直径3.9米,上方略方圆,为半封闭结构,前面设有哨眼及机枪口。”

  在秦东镇黄河风景区内老白家酒店停车场的碉堡2处,可以清晰地看到3处哨眼和机枪口,机枪口下有小洞,可以存放弹药。从哨眼望去,黄河对岸的风陵渡一览无余,那里就是当时日军驻扎的主要阵地,中间的黄河宛如天堑。

  碉堡4处位于十里铺村四组东北农田中,堡体有些破损,顶部已经不知去向了,在碉堡的北面墙体设有机枪眼,火力直接面对的便是黄河河面。志愿者李恩慧说,“麦田边的碉堡顶部已被野草掩盖,如果没有人介绍,会以为是一座坟冢。”

  本次寻访团带队专家、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张华腾教授介绍,“从这些尚存的碉堡遗迹可以看到,当时用钢筋、石子混凝土建筑了坚固的碉堡,是早有准备而建的,从设计到选址、建筑工艺,都让潼关河防坚不可破。”

  ■古城墙原宽6米长5.5公里—也是抵御日军重要屏障

  沿着蜿蜒的山路,寻访队伍的汽车驶向潼关东山山顶,放眼望去,面前是一片原野,周边被一圈几米高的土墙围绕着,再后面是绵延而险峻的群山。据介绍,这就是潼关古城墙旧址,也曾是抗战时期抵御日军非常重要的一道屏障。

  张辉说,潼关古城墙修建于明代,围绕着潼关古城绵延开来,全长5.5公里,城墙原宽6米,外部用青砖包裹,非常雄伟壮丽。后来由于修建三门峡水库,潼关县城搬迁,城墙内繁华不再,但除了北面部分,东,南,西三个方向的城墙都基本保存了下来。

  碉堡3处就位于潼关东山景区的东北角,碉堡通高4米,直径3.5米,半封闭式,上方略平,周围有三处哨眼,碉堡整体保存较好,还可以看到一个可供一人出入的洞口,是碉堡的机枪位,而碉堡内已被山土掩埋一半。从这里望去,中间的沟壑几十丈深。张辉说:“当时这些碉堡沿黄河南岸建立,每隔30米—50米就有一座,火力覆盖了对岸日军的所有渡河范围,是防止日军渡河攻击的利器。这里易守难攻,敌军有任何举动都能看到。”

  寻访团一行人登上城墙旧址,站在高高的土塬上放眼眺望,墙内是广袤的黄土地,墙外是几乎垂直的崖壁,崖壁下是浩渺的黄河水面。志愿者邬婷说,“天高水阔,我深深体会到了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峻,也更加对先辈的智慧与勇气由衷地敬佩。”

  ■军民挖14.6公里交通沟运输伤员保物资供应

  全面抗战爆发后,陕西成为全国抗战的重要基地,而此时,陕北的八路军主力已开到晋西北前线,留守的一万多人防守在三百多公里的黄河西岸。关中的杨虎城部主力也开到山西、河北交界的前线,留守的6000多人防守在一百多公里的关中东部。

  据潼关县史料记载,当时原驻守在潼关的中央军第十六师正奉命东调,当地宪兵和警察也慌作一团。驻华阴沙渠村的国民党陆军四十六军军长樊崧甫闻讯赶到潼关。夜半,该军二十八师师长董钊率兵进驻潼关,连夜构筑工事,布兵设防。随后,轮番守关的军队在潼关百姓的帮助下,在县城北的黄河沿岸修筑了钢筋水泥防御工事。

  1939年7月,潼关县境内的西潼公路由于日军狂轰滥炸,不得不改线于南原上。12月,铁路运输被迫中断,华阴经潼关到阌乡的军需民用物资全部改为驿运。1940年,潼关军民在潼关境内挖出了14.6公里的交通沟。这条交通线连接了陇海铁路的运输,运输了从潼关以东抗日战场数以万计的伤员,保证了几十万抗日军民的物资供应,为抗战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美驻华陆军总司令魏德迈中将曾赞誉潼关河防胜似法国的马奇诺防线(一战后法国在德法边境修筑的防线,二战时法国凭借此防线阻止希特勒进攻)。昨日,在已经成为农田的原潼关城顶部,华商报记者和教授、志愿者们好不容易爬上战壕的土坡,向下望去是3米深的战壕,远处风陵渡一览无余,壕内被附近的农民种满了花椒树。

  史海寻遗

  运物资火车为避日军炮击—藏身涵洞机智“闯关”

  潼关老城面临黄河,背倚秦岭,地处陕、晋、豫三省要冲,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旋即占领山西,意图突破潼关,染指西北。在黄河北岸风陵渡安置猛烈火炮,试图破坏陇海铁路线物资运输。

  昨日,寻访队伍开车沿着曲折的山路来到一处伪装成窑洞的火车涵洞。涵洞上开了一个刚好可以通过火车的门,门上方有两扇方形窗户作为掩饰,涵洞顶部刻着“1932民国二十一年”、“NO17”的字样。据潼关当地居民吴震老人讲,这是当年“闯关车”留下的遗迹。

  “闯关车,就是当年聪明的中国人民和日军的斗智斗勇。”吴震老人说,日军发现潼关老城里的潼关桥目标明显,每当有火车经过时便会进行炮击。当地军民积累了长期的斗争经验之后决定,火车在通过桥梁之前便开始鸣笛,日军看到冒烟、听到鸣笛后立刻开始炮击潼关,火车此时则躲在涵洞中,一旦炮击结束,迅速闯过潼关桥。“潼关军民还在铁路线以北趁着夜色掩护修筑高墙,遇到河流时候,便先用枕木堆叠,直到与铁路桥一般高度时,再以土筑墙,并且有专人放哨,对岸日军一有风吹草动,修筑人员立即撤离。”

  “老陇海线1932年贯通后,成为陕西煤炭等物资的必经之地,也是河南、山西等地群众逃难的路线,就成为了日军重点轰炸对象,现在老陇海线铁路线桥墩上,还能看到当年的弹孔。”十几年前曾寻访当地抗战遗迹的潼关县广电中心主任万雅迎说。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11-01 09:31:2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81岁老人寻访黄埔七分校“想看父亲当年学习的地方”

下一篇:寻访团洒华山论剑西凤酒于黄河渡口,纪念民族英魂!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