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军民敌后抗战遗址遗迹,主要分布在当年抗日军民活动较为频繁的腾北界头、曲石、明光、固东和腾东南的芒棒、五合、勐连一带。实地调查,目前尚有遗迹可寻的地点主要有八处:
1、江苴文昌宫腾冲抗日县务委员会成立大会旧址。
位于曲石乡江苴老街子北端,为江苴古镇现存较完整的古建筑之一。地理坐标:东经98°39′08.41″、北纬25°16′15.39″,海拔高程1598米。宫址坐北向南,建筑布局为三进两院,由山门、过厅、正殿及相应的左右厢房共5幢建筑组成,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建筑样式为普通穿斗式硬山顶楼房,布局严谨、结构简洁。据调查,江苴文昌宫所在的江苴街,是著名南方丝路保山至腾冲段古道中线的重要驿站,素来人员往来频繁。明代中期,地方绅商为倡扬中华传统文化,就在这里捐资修建文昌宫。清代以来,曾多次组织维修扩建,形成一定的规模。宫内除供奉文昌帝君和孔子、魁星等神位外,还长期延请名师开办义学,供地方子弟入学就读。民国初年,改为江苴小学长期使用,是当地最有影响的文化教育设施。1942年5月日军入侵腾冲,时任腾龙边区监督龙绳武、腾冲县长邱天培弃职逃跑。危难之际,从腾冲县城撤至曲石的爱国乡绅刘楚湘、张问德等人先于5月下旬在江苴秧草塘碰面商讨抗敌事宜。之后,在远征军预备二师洪行副师长的协调组织下,于6月5日在江苴文昌宫召开军民大会,成立以刘楚湘为主任委员,张问德、赵宝贤、董友芹、徐宗稚、谢树楷、封维德等20余人为委员的“腾冲临时县务委员会”代行全县政务,招募各界爱国人士1000余人,就组织开展武装抗敌和抢运沦陷区物资等抗战事务进行了全面的部署,同时呈书云南省主席龙云和云贵监察使李根源,将腾冲沦陷经过及临时县务委员会的工作作了及时通报,为日后争取各级各界支持,有效组织民众开展敌后抗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界头刘家大院腾冲抗日政府驻地旧址。
位于腾冲界头老街子北栏308号刘姓宅院内。滇西抗战期间腾冲县长张问德在腾北坚持抗战的主要驻地之一。地理坐标:东经98°39′14.2″、北纬25°25′45.0″,海拔高程1615米。旧址坐东向西,由一正两厢加面楼组成一个封闭式四合院,占地面积247平方米。房屋均为穿斗式硬山顶瓦屋,其中,正房为平房,余三幢为楼房。据了解,该房屋系刘姓祖人刘金平于清末至民国初年建盖,是当地规模较大,设施较为完善的私家宅院之一。1942年5月日军入侵腾冲,时任腾龙边区监督龙绳武、腾冲县长邱天培弃职逃跑。危难之际,张问德(腾冲城关人)先是与爱国人士刘楚湘等人在曲石江苴组建腾冲临时县务委员会,率先举起抗日大旗。之后,又于6月下旬正式受命担任腾冲县长,在界头组织成立腾冲县抗日政府,以原龙川江县佐(今界头乡政府)为驻地组织民众开展抗日斗争。当年9月,日军大举扫荡腾北,张问德率部撤往保山,县俯驻地遭日军放火烧毁。扫荡过后,张问德返回界头,为了便于政府开展工作,乃商得房主同意,将县政府改在界头街北刘金平户的私宅内办公,前后达一年多时间,为有效组织全县各族人民开展敌后斗争,打击消耗日伪在腾冲的统治势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战后,该建筑归原房主及后人长期使用,除南厢房和大门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兄弟分家时被局部拆迁改建外,其余基本保持原状,现为刘金平之孙刘家昌、刘家荣两户共同使用。
3、界头三元宫抗日游击队基地旧址。
位于界头乡大营村东约2公里的高黎贡山山麓上。地理坐标:东经98°42′40.5″、北纬25°29′45.6″,海拔高程1896米。这里东靠高山、西临龙川江河谷,北距高黎贡山北斋公房古道不到3公里,素为腾北界头古道沿线知名的道教院观之一。宫址依地形布设为分上、下两台共三个院落,现有大小建筑共七幢,总面积1000余平方米。其中,下台左院为山门和客堂,右院正面为观音殿、前面为三元宫、左厢为僧舍;上台正面为玉皇阁、右厢为关圣殿。建筑样式除玉皇阁为重檐歇山顶建筑外,其余均为普通穿斗式硬山顶楼房。据现存碑刻记载,三元宫始建于明朝末年,清康熙年间正式落成,以供奉道教“三元”(三清)—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而得名。清朝乾隆年间,有大理剑川游僧继昌前来布道,因见院观缺少管理,殿宇倾颓,乃在当地乡绅陆品茂等人的支持下广施募化,鸠工备材,进行了较大规模的重修扩建。并根据当地信众的要求,增设了玉皇阁、关圣殿、观音殿等设施,使成一个以道教为主体、兼具佛、儒两教的综合性院观,并从此延续下来,长盛不衰。1942年5月滇西抗战爆发后,以张问德为代表的腾冲爱国人士成立敌后抗日政府,长期在界头一带组织民众开展斗争。期间,为了有效配合中国远征军游击队打击日军,曾利用这里地处山脚且接近古道,易于隐蔽转移的有利地形,派员在此开设后方基地,囤积部分粮秣物资,作为游击队抗敌活动的据点和中转基地。并在日军扫荡腾北时,多次来此居住办公,指挥调度各级军政机构和广大民众与日军展开周旋,推动了整个腾冲敌后抗战的蓬勃发展。另据乡耆黄申良回忆,先生在住寺期间,曾写下一幅对联,“一官如苦行,芒鞋竹杖,踏破域西,时去时来,挂单于此;三元成帷帐,炮火枪声,支撑腾北,再捷载励,化险为夷。”真实描述了当年在腾北开展敌后斗争的艰辛历程和重大意义。
4、南斋公房垭口远征军游击队碉堡。
位于腾冲曲石乡江苴村东约25公里的高黎贡山南斋公房垭口西侧,为目前腾冲县内保存最完整的远征军碉堡之一。地理坐标:东经98°44′07.4″、北纬25°17′28.0″,海拔高程3149米。碉堡依地形坐东向西,东靠南斋公房垭口、西临雪冲洼槽谷,南北两侧为陡坡夹峙,实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碉堡用钢筋混凝土浇铸成六边形,高2.13米、边长各1.2米、壁厚0.4米,后侧设门与古道相连,前侧设斗状射孔对山下的雪冲洼古道实施俯射控制。 1942年5月日军占领腾冲,中国远征军预备二师游击队为阻止日军翻越南斋公房向东进攻,乃从保山运来水泥和钢筋修建此碉堡,派一个排长期驻扎防守,多次给攻山日军予以沉重打击。1943年初,日军派大部队扫荡腾北,为夺取该天险要隘,在组织正面佯攻的同时,还抓来当地民夫带路,从垭口西北侧的犁头尖后抄小路上山,对我守军实施前后夹击,我数十官兵后路被截,宁死不屈,最终全部阵亡。现存的南斋公房碉堡,见证了这些爱国将士的不朽业绩。历经60多年的风雨,碉堡目前基本保存完整,现已被高黎贡山保护区开辟为古道游路上重要的观光凭吊景点。
5、凤头山—铁匠房伏击战遗址。
位于界头黄家寨村高黎贡山西麓的凤头山—铁匠房一带山坡上。地理坐标:东经98°43′11.8″、北纬25°31′36.6″,海拔高程2115米。遗址地处古道沿线,东上高黎贡山北斋公房垭口约20公里,西经黄泥坎、关口、桥头街至界头约15公里。山顶略呈圆形,直径约100米。地型北高南低,对从黄泥坎东上高黎贡山的古道形成俯射控制之势。1942年5月腾冲沦陷后,中国远征军预备二师进入腾北开展游击战,曾在这里修筑工事作为控制上山古道的据点。1942年9月初日军集中数千兵力扫荡腾北,尾追以张问德为首的腾冲抗日政府进入高黎贡山,在这里遭到预备二师的迎头痛击,双方激战数日,死伤累累,日军黑风部队指挥官金刚少佐当场被击毙,在当地民间留下了“金刚司令过不了铁匠房”的传说。解放后,山梁被黄泥坎一带村民开垦为耕地,山上原有的作战设施多被挖毁填平,现仅在西南侧的边坡一带尚可见到零星的战壕工事和弹坑等遗迹。
6、马站双山伏击战遗址。
位于马站乡北3公里的碗窑盆地东侧双山山坡上,现为马站村茶子园社林地。地理坐标:东经98°28′29.42″、北纬25°14′06.47″,海拔高程1873米。山梁由东西两座并列的小包组成,故名双山。其地东接空山火山群,西、南两面为腾(冲)板(瓦)公路环绕,自古以来就是腾北古道从腾冲城向北经马站前往固东、明光、滇滩等地的必经之地。1942年5月腾冲沦陷后,中国远征军预备2师入腾开展敌后游击战,一度成为游击队防守腾北根据地的门户之一。1942年9月17日,侵腾日军大队人马北上扫荡腾北游击区,时驻马站碗窑村的预备2师第4团第1连黄文连长得讯后,即率部在双山一带构筑阵地准备进行伏击。次日上午,日军先头部队200余人从马站沿大路进入伏击圈,随着黄连长一声令下,我伏击部队从正面双山阵地及左右两侧的小茶园、豹子洞等地同时开火,日军猝不及防,纷纷倒地毙命。战斗仅进行了半个小时,就消灭日军三井大队长以下官兵100余人及战马40余匹,取得了腾北反扫荡的首战胜利。之后,我第1连甩开赶来增援的日军主力,及时向大河头方向转移。现在双山山坡上,仍可看到当年伏击战的部分遗迹。其中,最明显的是一条自东南转西北环绕山腰的远征军战壕。壕长约100米,完整段宽0.9米、深1.2米,西南面对公路一侧可见5个完整的机步枪射击掩体。掩体平面均为长方形,横长1.1米、纵宽0.9米、深1.1米,构筑方式和形状与当地常见的日军半圆形射击掩体明显不同。
7、归化寺抗日战士冢。
位于界头永安街北归化寺山梁上。地理坐标:东经98°37′30.8″、北纬25°21′25.8″,海拔高程1617米。墓居山顶平地上,以石块砌成圆堆形,高1.8米,直径2.3米,墓顶封土上长有一株香果树,常年绿荫覆盖。墓前立碑两方,一为“战士冢”题名,一为阵亡烈士名录,均为乡贤李根源先生题写。墓内合葬滇西抗战前期在归化寺战斗中牺牲的护路营战士及地方自卫队员46人。护路营为原腾龙边区监督署所属的地方交通治安部队,1942年5月9日日军入侵腾冲,边区行政监督龙绳武和腾冲县长邱天培弃职逃跑,护路营长李从善率部退守界头。5月16日,一队日军由县城经打苴向腾北进犯。李丛善得讯后与瓦甸区长孙成孝联系组织军民准备迎敌。5月18日李、孙二人率部行至石墙归化寺,得知日军百余人由瓦甸街列队北上,乃于寺前山上实施阻击。战斗开始,我军利用有利地形先发制人,一举将骑在马上的日军指挥官牧野中尉打下马来。之后,日军迅速散开实施反击,双方激战半日,先后有44名日军被击毙。我方也因战斗经验不足加之武器落后,先后有护路营排长纳其中、李炳仁和瓦甸区长孙成孝等46人壮烈牺牲。此役打响了腾冲抗战的第一枪,为了铭记这些烈士的业绩,当地群众于战后自发组织起来将其遗骨集中收葬于归化寺前。1945年滇西抗战胜利后,云贵监察使李根源先生于七·七事变纪念日亲赴归化寺举行隆重的追悼仪式,并筹资重修墓冢,亲笔题字立碑以示褒奖。墓于1988年公布为腾冲县文物保护单位。
8、勐连东山伏击战遗址和杨绍贵墓。
勐连东山伏击战遗址,位于腾越镇勐连村南约2公里的香柏嘴山梁北麓一凸起的小山包上,当地称勐连东山,现为勐连下寨杉木林地。地理坐标:东经98°34′41.41″、北纬24°54′23.60″,海拔高程1743米。山包范围约1500平方米,地势东高西低,前俯勐连坝尾,自古以来就是腾(冲)龙(陵)古道从龙陵经勐连前往腾冲的交通要隘。1942年5月日军占领腾龙后,时任勐连镇长杨绍贵出于民族大义,及时组织地方民众与敌斗争。5月27日,一队日军从龙陵向腾冲运送武器弹药,杨绍贵探知情况后,迅速带领乡丁配合中国远征军预备2师游击队彭营长部在勐连东山实施伏击。我方居高临下一阵急射,100余日军瞬间有半数倒地毙命,剩余人员迅速散开与我对射,双方激战两个多小时,残敌不支,扔下大量驮马物资溃逃。此役,我方利用有利地形实施突袭,一次击毙日军83人,缴获军用物品100余驮及部分重要文件,重挫了日军的锐气。我方也牺牲杨绍贵、朱开祥等爱国将士20余人。实地调查,目前在该山台杉林中,仍可见到当年伏击战的战壕、弹坑等部分遗迹。
杨绍贵墓,位于勐连上寨东北侧的榜岔坡山梁上。地理坐标:东经98°35′11.87″、北纬24°53′51.14″,海拔高程1782米。1942年5月杨绍贵在勐连东山伏击战中牺牲后由乡人修建。时因兵荒马乱,仅以土石堆成墓冢,1990年由其子杨世蔚、杨世崇等重修改为石砌虎座坟。坟堆长2.7米、高2.7米、宽1.85米,墓门为两叠牌坊样式。门内主碑直书“抗日烈士显考讳绍贵杨公墓”一行12字。门额书“永垂青史”4个大字,两侧柱墙分刻“忠勇击倭寇,生死献丹心”一幅对联和李根源题赞杨绍贵的“勐连万里山,破市照斜曛。赤心杨绍贵,乡长亦将军”;“云南乡长百千辈,报国凭君血一腔。难得元戌旌典重,春秋祠祀在龙江”两首挽诗。墓主杨绍贵字健和,勐连上寨人,1903年生于乡贤之家,从小就有良好的教养和品行。成年后,因为人忠勇正直而望重乡里。抗战期间被推为勐连镇长,屡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格言激励自己。1942年5月9日日军侵入腾冲,杨绍贵以民族大义组织乡民展开斗争。5月25日,一队日军由龙陵往腾冲运送武器弹药,杨绍贵带乡丁配合远征军游击队在勐连东山实施伏击,一举消灭日军83人。战斗中,杨绍贵杀敌心切,冲锋在前,不幸中弹牺牲,时年39岁。他的事迹报道后,在全国引起广泛震动,国民政府授予“忠义之士”称号,专电准在死难地建祠纪念。
主要参考文献:
(1)腾冲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腾冲文史资料选集》第一集,1987年12月德宏民族出版社出版;
(2)腾冲国殇墓园编《民族光辉·腾冲抗战史料钩沉》,2011年5月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3)保山市文管所、保山师专学报编辑部合编《保山师专学报·保山市历史文化名乡专集》,2006年第25卷增刊。
责任编辑:朱憬 最后更新:2021-08-26 10:08:23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弥渡这四个抗战遗址,你知晓几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