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为救难民,下巴中枪,终身失明,还记得那个想要摸摸国产先进坦克的失明抗战老兵钱鑑民爷爷吗——情暖老兵为爱奔跑志愿服务团南京分队第九站
2017-01-18 16:54:01  来源:山威老兵志愿服务团队  点击:  复制链接

第一次见到这位95岁老兵时,钱老如同一位普通的邻家高龄爷爷。而那段家国破碎、无处偏安的情境,那段浴血奋战、胸怀激昂的民族大义的时代,也成为了这个平凡而衰老的身体最柔软处。钱爷爷的梦圆了,就像无数抗战老兵一样,圆梦后他还是那位怀揣抗战故事的老人,安静度过余生。他乐观开朗、记忆力惊人,一次次的对话,让我一次又一次的震撼。我静静的看着他,看着他为救难民而遗留下来的伤痕,其实我的心隐隐酸疼,当我再一次问他是否后悔的时候,他却毫不犹豫的告诉我这有什么后悔的,小蕙阿姨(爷爷的女儿)告诉我们,爷爷想要在去世后捐出遗体,因为失明时才24岁,觉得做的不够,爷爷说这估计也是他能为国家做的最后一件事了。我握着爷爷的手,冰冷又宽大,也就是这么一双饱经沧桑的手,开过坦克,打过敌人,救过难民,也有着说不尽的故事……

——团队成员木木

2017年1月16日,怀着对抗战老兵的敬意,带着对老兵的祝福,山东大学(威海)情暖老兵为爱奔跑志愿服务团南京分队在无锡关爱老兵志愿服务团球叔和小灰灰的带领下,在超市购买了牛奶、水果等慰问物资,来到了钱鑑民爷爷的家中,为爷爷送上代表山东大学(威海)的新年的问候及祝福。

初见爷爷时,爷爷正躺在椅子上,戴着耳机听收音机,得知团队成员的到来,爷爷颤巍巍的从椅子上坐了起来,用他饱经沧桑的手掌一一握住了团队成员的手。随后爷爷特意让女儿从屋里拿出了珍藏的抗战70周年纪念章和他收藏的坦克。爷爷告诉团队成员,因为眼睛看不见,只有每日听听收音机,这样才能时时了解国家大事。在和爷爷与小蕙阿姨(爷爷的女儿)交谈中得知,爷爷现如今还每日保持着在部队里每日踏步的习惯,每当想起过去时,都会拿出坦克来用手一点点的触摸着它们。

“我跟老师说,我考军校就是为了上战场。”

95岁的钱鑑民爷爷是无锡人,1922年出生,1937年,日军轰炸无锡,当时中国部队武器较差,而日寇装甲战车横行无忌,给年仅16岁的钱鑑民爷爷带来很大震撼。于是他立志从军,要当一名中国的装甲兵。为此,钱鑑民爷爷发愤苦读,终于在1940年6月考入当时中国装甲兵最高学府“陆军机械化学校”战车学生队,成为了徐庭瑶(1949年任陆军总司令部装甲兵司令)的得意门生。“他让我毕业以后留在学校任教,找我谈了四次话。”钱鑑民爷爷说,“我跟老师说,我考军校就是为了上战场。”

缴获了日军军旗和日军第十八师团的关防大印

1943年,钱鑑民爷爷加入驻印军战车营三营,提为三营一排的少尉排长。1944年,缅北反攻,钱鑑民爷爷主动申请随战车营一营进入前线。1944年3月8日下午,全连17辆坦克到野外训练,穿过原始森林,发现有一个村落,都是茅草房,看着不像是老百姓的房子,还有日军进进出出。连长孙鸣月立即下令:“消灭这伙日军!”

钱鑑民爷爷说:训练了这么长时间,一直没有和日军面对面干过,战友们都憋着一股劲。17辆坦克迅速散开,一踩油门,呼啸而上。战车上枪弹齐发,如泰山压顶。骤然而至的袭击,一下子把这伙日军打蒙了,连逃窜的机会都没有。战车把那些房子全部推倒,在上面反复碾压。战斗很快结束,一具具日军尸体横七竖八,枪支、弹药等散了一地。他们才发现这里原来是日军第十八师团指挥部。这次战斗还缴获了日军军旗和日军第十八师团的关防大印。

为救难民,下巴中枪,终身失明

中国远征军取得缅甸战场胜利后,钱鑑民爷爷调任西南公路军营指挥部上尉参谋。英语功底相当不错的他当时作为中方代表,接受美军遗留在西南各省的运输物资。

1945年春的一天,在接收物资的途中,部队碰到了劫匪打劫运送难民的车辆,为了营救难民,钱鑑民爷爷被劫匪的冷枪射穿下颚,牙齿和牙床全部被炸掉,眼睛被汽车碎片刺穿,从此双目失明。因为不能安装假牙,钱爷爷70年多来一直都是流质饮食。

圆了心愿,“我摸到了祖国的强大”

还记得前一阵子,无锡关爱抗战老兵团队的志愿者把老兵的心愿“希望在有生之年,能亲手摸一下中国自己研发的坦克“发布到微博上,12月11日上午,苏州有关方面和媒体策划帮助老人达成心愿,钱鑑民爷爷用双手摸到了国内最先进的装甲车。这次慰问,当我们的团队成员问起钱鑑民爷爷圆梦之后的感受,爷爷激动的对团队成员说:“现在的坦克和以前的不一样了,我们当年都是开的外国生产的坦克,终于摸到我们国家自己生产的坦克后,我感觉到了我们祖国的强大,我们不怕受欺负了。”听到了爷爷的话,在场的志愿者都非常动容。

难以想象,如此开朗爱笑的钱老爷子曾经经历过怎样的坎坷曲折,在那个日本帝国侵略者横行的年代,钱老随远征军入缅作战,那战车行进的旋律慷慨激昂,那草鞋踏出的脚步声铿锵有力,他们为国家抛头颅撒热血,奉献出了自己的青春,拼凑起了残碎的山河,如今却昭然岁月忽老矣,老人失明的双目还有破碎的下颌都是历史的痕迹,我们应该铭记。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承载着最振奋人心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是每一个中华人民都应该拥有的,我们理应铭记历史,传承那些我们不应该忘记的家国记忆,以此为鉴,兴国强国。

——木刀

责任编辑:李时英 最后更新:2017-01-18 17:00:0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数九寒冬,淮北知行陪伴英雄老兵温暖行动

下一篇:温暖送宁乡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