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 阿猫
我猜到了开头,却没有猜到结局。
2015年11月5日,一个原本应该让很多人欢欣鼓舞的日子,结局却是如此不堪、无力。
如果一定要用词汇来形容我此刻的情绪,那么是两个字:“唏嘘”。
由多家民间机构联合发起的“中国远征军遗骸归国”活动按预定计划,车队抵达缅甸密支那举行超度仪式后,将对此前发现的347具远征军遗骸入殓、装车,最后于11月5日中午,经云南腾冲口岸回国。但由于当地华人社团“云南同乡会”拒绝配合遗骸入殓,称要将遗骸安放在当地,中国远征军英烈遗骸归国的活动受阻。
我无意去了解此次活动为什么暂以失败告终,只想说说:回家,让我们的老兵回家。
就如1942年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为什么不选择攻下密支那,由滇缅公路回国,而是进入无望的野人山。
如果可以再次选择,我想将士们拼死也会杀出一条回家的路,爬都要爬回祖国去,而不是去野人山冤死。
活动已经暂告失败,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但恳请所有当事人可以放下分歧,回到事情本身上来:让老兵回家。
他们已经离家太久,70多年了。还不回来,会忘记回家的路。
家,在我们中国人或者说所有华人的心中,一直非常沉甸甸。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在当下社会,孩子们成年后就会离开父母,离开那个曾经如此熟悉的村庄、小镇、小城,去渴望的大都市求学、工作、打拼,
随着时间的推移,故乡变得遥远、生疏,但它总会在某个时候冲击我们的灵魂深处,让人流泪满面。
家让在外的游子如此魂牵梦萦,回到父母的身边成了一种渴望或者奢望。
回家是不变的主题。
我曾经走访过中国远征军战士周淮溪老人。他是第五军的一名汽车兵,参加过第一次入缅作战。在缅甸作战中,右胸中弹。老人说他当时想的只是妈妈。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老人害怕的是一旦死在缅甸,就会回不了家,成为异国的鬼。
回家是他真切的愿望。
自古忠孝难两全。为国尽了忠,自然就无法再对父母尽孝。
为什么我们喜欢提及中国远征军。
因为中国远征军是我们父辈的荣光,它承载着太多的情感。
1942年8月,最后一名远征军士兵终于走出野人山,来到列多。我不知道他是否有勇气回望。他身后的丛林无情的吞噬了数万年轻的生命。
他们的生命就有如夏花,刚刚绽放,就已凋零。
野人山对于走过野人山的战士来说绝对是个梦魇,可怕到此生都要饱受心灵的煎熬。
对于这些劫后余生的人,史迪威将军说过这样一段鼓舞人心的话:“孩子们,将来我一定带你们回家。“不如此说,如何给绝望的军人们以希望。
史迪威兑现了他的诺言。
1943年10月,缅北反攻开始。中国驻印军的出发地正是一年前远征军结束灾难的地方:印度和缅甸交界处的小镇:列多。
数万中国远征军整装待发,杀回缅甸报仇成了简单的执念。那丛林里的皑皑白骨是曾经的袍泽留给后来者的路标。
当时的中国远征军军歌是这样唱的: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
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
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弃我昔时笔,著我战时衿,
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
齐从军,净胡尘,誓扫倭奴不顾身!
忍情轻断思家念,慷慨捧出报国心。
昂然含笑赴沙场,大旗招展日无光,
气吹太白入昂月,力挽长矢射天狼。
采石一战复金陵,冀鲁吉黑次第平,
破波楼船出辽海,蔽天铁鸟扑东京!
一夜捣碎倭奴穴,太平洋水尽赤色,
富士山头扬汉旗,樱花树下醉胡姬。
归来夹道万人看,朵朵鲜花掷马前,
门楣生辉笑白发,闾里欢腾骄红颜。
国史明标第一功,中华从此号长雄,
尚留余威惩不义,要使环球人类同沐大汉风!
我没有去过野人山,无法真实感触将士们当年对于回家的那种无限渴望,我也不敢去过多揣测先辈。这是对他们的大大不敬。
但我去过高黎贡山,我说下自己当时的感受。我重走过一次1944年滇西反攻,中国远征军由高黎贡山向腾冲城的进军路线。高海拔徒步是辛苦的事情。在别人的不解中,我背了几瓶啤酒,好重的。在头晚住处鱼塘新村买的,那里就是当年的战场:大塘子。
我是个场景植入感很强的人。似乎自己也回到了70多年的那场战斗。
人们说:在高黎贡山,你可以听到战士厮杀的声音。
我没有听到,却可以感觉到他们。通过时空,依然看到了他们的厮杀,中弹倒地。
一路上我边走边喝,越走越伤心。但我真的没哭,我一咬牙,没有掉一滴眼泪。我就想呀:当时这山上死那么多人。估计不少人就埋在我行走的脚下,永远无法回家了。他们的好多人生愿望已经没有实现的可能。
人快死前,会有个弥留时间,他们的脸一定会朝着东方:家的方向。
在山顶,我突然很开心,因为我看到了他们的笑。
至少他们长眠在祖国的土地上,永远躺着祖国妈妈的怀抱里。
他们不是异国的孤魂野鬼。
中国远征军遗骸归国是历史的趋势,是人性的回归。
虽然暂时受阻,但我们依然满怀希望。
我们感谢深圳龙越基金会等众多民间团体的不懈付出。
我们没有看到光明,不代表光明它不存在。
我们相信善良、仁爱这些美好的事物都是值得我们追求的。
我们怀抱希望:
老兵不死,老兵也一定可以回家。
责任编辑:吕凤 最后更新:2017-02-25 11:30:2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黑夜中摸索前进,为了感恩抗日老兵,行程到广西南丹看望老兵爷爷
下一篇:阿猫讲堂第六课:物是人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