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晋州市营里镇张十字庄村北的田地里,有一个废弃的旧砖窑。经过岁月的风雨侵袭,这个曾经的制高点已不足6米。它虽已残破不堪,却是历史的见证,目击了70多年前的两场战役,更见证了300余名抗战烈士血洒战场的悲壮。
这段历史,张十字庄村人没有忘记,到烈士牺牲地和埋骨处祭奠英灵成为一种习俗。除此之外,从2012年开始至今,该村15位村民一直抢救性地搜集整理这些烈士的英雄事迹,准备编入村史。他们说,每一个英烈的抗战事迹都连接着历史、沉淀着记忆、流淌着感动……
“抗日英烈的事迹不能忘却”
7月3日上午,李恒江、王庆文、王瑞凯、李京伦又相约来到了聂新民家。他们把将近一个月以来搜集的抗战英烈事迹汇总后,又把手头搜集到的新线索分配给每一个人,准备下一次的寻访。
他们五个人都是张十字庄村“抗日烈士英雄事迹调查组”的成员。“我们主要是搜集整理1941年‘9·15’八路军抗战,以及1943年‘黄鼬连’的抗战故事。”68岁的聂新民说,1941年、1943年,八路军警备旅、晋(南)县大队“黄鼬连”等部300多名将士,在与日寇作战中英勇牺牲,被张十字庄村民掩埋。如今,这些英烈的坟场虽然在平整土地过程中变成庄稼地,但张十字庄村人始终没有忘记70多年前为抗击日寇、保家卫国而牺牲的英烈们,一直传颂着他们的抗战故事,并用各自的方式追忆祭奠长眠于此的英雄。
聂新民告诉记者,虽然这两场战斗有多位亲见者,可在查阅了辛集县志、晋州县志、宁晋县志(张十字庄村位于晋州、辛集、宁晋三县市交界处)、藁城县志、赵县县志以及石家庄的党史,却发现对于这两场战斗几乎没有记载。
“有这么多亲见者,怎么会没有记录。这两场战斗不能被忘却,抗日英烈的事迹不能忘却,我们要搜集整理出来,留下他们的英雄事迹,让后人铭记不忘。”聂新民说,从2012年开始,他和另外两名村民自发聚在一起,开始搜集整理1941年‘9·15’八路军抗战,以及1943年‘黄鼬连’的抗战事迹。后来,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进来,2013年春天,在村党支部书记李军合的支持下,“抗日烈士英雄事迹调查组”成立。
截至现在,调查组成员有李军合、聂新民、郑同顺、李京伦、王瑞凯、王庆文、李恒江、李增春、王春梅等15人。其中,年龄最大的77岁,最小的48岁。
“寻访过程艰难但无怨无悔”
“自愿参加、不计报酬、甘愿奉献”,这是调查组的原则,每一位成员都在尽自己的全力寻访、搜集、整理英雄的事迹。“寻访过程艰难但无怨无悔,我们都在尽力去做这件事情。”74岁的王庆文说.
因为这两场战斗都发生在张十字庄村,所以他们的搜集工作最先从本村和邻村开始。“随着时间推移,当年亲历过的老人越来越少,而他们的抗战记忆是一笔珍贵的抗战资料。倘若无人记录,这些鲜活的抗战记忆会随着老人们的逝去而不可挽回。我们要寻访还健在的人,抢救那些抗战的鲜活资料,并将这些珍贵资料整理下来留给后人。”66岁的王瑞凯说,村里8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都一一走访,最终找到了15位亲历者,听他们回忆当年这两场战斗和掩埋烈士遗体的情景。
他们还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信息,得到一点儿线索就会立刻出发前去调查。近的地方,他们就骑上自行车去,远的就骑上摩托车赶过去。想找到一位亲历者非常不易,有时候费尽周折打听到一位亲历者的住处,赶过去的时候人却搬走了或者去世了,有的找到了,家属不愿意接受采访,还有的长途跋涉过去,却发现不是要找的人……一次,他们得到消息,在辛集有一位亲历者,他们骑了近两个小时摩托车才赶到那个村子,结果却发现信息有误。“那次,返程时还下起了雪,我们当时的心情也像天气一样冷。”67岁的郑同顺说。
近三年的时间,他们的足迹走过了晋州市、辛集市、石家庄市、邢台宁晋县的30余个村子,寻访了近30位亲历者,他们还到各地访问了一些在世的老八路、老干部,搜集到了大量一手口述资料,留下了文字、照片和录像资料,还原了当时的历史。
据“抗日烈士英雄事迹调查组”调查, 1941年农历九月十五,八路军冀中警备旅攻打藁城武邱据点,攻打七天未克。日寇和伪军反扑。为阻击敌人,保护张十字庄村民安全,警备旅官兵英勇作战,机枪班11名战士全部牺牲。而后,日寇从村南向村北进发,枪声、爆炸声、喊杀声响成一片,村民们闻讯纷纷跑向其他村庄。八路军在与敌人激战中,寡不敌众,牺牲200余人。
晋州桃园村的陈种,因其胆大心细,昼伏夜出,人称“黄鼬”,其率领的抗日游击队,遂被人爱称“黄鼬连”。1943年11月29日,由晋(南)县政府、县委机关领导下的“黄鼬连”、辛集县大队和宁晋县大队组成的抗日武装,约150人,趁夜晚大雾,再次攻打留箭古营据点,午夜撤到鲁家庄。11月30日凌晨,宁晋县大队的贾广基到街上担水,发现村西口有敌情,立即跑回去报告。同志们边打边撤,被1500多名日寇及伪军包围,牺牲100多人,其中“黄鼬连”牺牲战士40余人。
“知情者不如目击者,目击者不如亲历者,所以我们一定要听亲历者口述的历史,这才真实、可靠。”聂新民说。
“我们要铭记英烈、不忘历史”
每一次寻访搜集工作结束,大家都要聚在一起将资料汇总,然后由聂新民整理成稿。“现在我们已经写出了有关这两场战斗的史料3本,共计一万余字。其中还有14篇在省市等期刊杂志发表了。”聂新民说。
2014年6月份,“抗日烈士英雄事迹调查组”把搜集整理的抗日英雄材料,报给晋州市民政局,请求为300多名烈士修建纪念碑亭。民政局负责人深深地被村民与抗日英烈之间的情感所打动,也被300多名英烈抗日故事所震撼,启用了专项资金,修建了一座抗日英烈公墓。
据聂新民说,抗战时期,张十字庄村是个“堡垒村”,地下兵工厂、战地医院都设在这个村,无论八路军还是其他抗日武装,经常在这个村子居住。在1941年“9·15”战斗中牺牲的烈士,八路军来人清点遗体,整容、着装后,由张十字庄地下党支部组织党员、村民掩埋。1968年,因平整土地,烈士的坟头被推平,村民扫墓的习惯被中断。近两年,在“抗日烈士英雄事迹调查组”的影响下,村民又重新开始祭扫英烈,每到7月7日、农历9月15日和清明节,都会有人到烈士牺牲地和埋葬尸骨的地方祭奠英灵。现在有了英烈公墓,过来祭奠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中有党政机关单位工作人员,有学校师生,还有很多社会人士。
英烈公墓就修建在张十字庄村西南,绿油油的玉米地下掩埋着300多名抗日英雄的尸骨。“玉米地有三处埋葬着烈士遗体,一处是1941年农历9月15日牺牲的八路军警备旅将士100多人;一处是1943年11月30日牺牲的晋(南)县大队‘黄鼬连’等部100多名英雄;还有一处掩埋着近百具八路军警备旅将士遗骨,是1968年平整土地时,村民从别处迁移到这里的。”聂新民说。
“每一次走访就像一次洗礼,每一个故事都不应该被忘却。”66岁的李恒江说,村里的王新择老人给他们讲述了掩埋烈士时的情景。老人告诉他们,当时,八路军将士和地方抗日英雄战死了很多,是村民用牛车一趟趟地拉着掩埋的。每当回想起当时,老人都会满眼热泪,他说,如果没有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哪有今天的好日子。
“你也别埋怨,我也别埋怨,只埋怨九月十五这一天。爹娘啊!妻儿啊!你也总难忘,我也总难忘,都难忘九月十五这一天。同志啊!战友啊……”86岁的李藏藏老奶奶唱起这首歌的时候,热泪盈眶。这是1942年春天,抗日军民在准备反”扫荡”期间,八路军冀中军区警备旅二团文工部队,在张十字庄宣传演唱的一首抗战歌曲。当时战士们一边唱一边哭,深切怀念“9·15”牺牲的战友,控诉日寇的暴行。那时候,文工团在李藏藏家住着教唱排练此歌曲,当时11岁的她跟着学会了,现在还会唱……
“我们要铭记英烈、不忘历史。”聂新民说,他们的寻访、搜集、整理工作还会继续下去,因为宝贵的抗战记忆应该被保存下来,不应该随着老一代的离去而消逝。他们要记录下英烈的事迹,警醒后人,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责任编辑:左晓 最后更新:2023-01-05 11:12:24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