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禄,1926年3月出生于北京市平谷县西洼村。幼年时所在村庄被日军占领,后加入当地三通江支队。1943年3月开始参加革命,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抗美援朝”。1982年离开部队,现居于山东省威海市。
日军暴行
上世纪三十年代正是日本大肆侵略我国的时期,王禄生活的西洼村同样也被日军占领。战火纷飞的年代,加上日军经常扫荡,王禄从小就在生命和生活都无法保障的环境中长大,看到的尽是日军的残暴和旧时中国的积贫积弱。
“中国这么大的国家,都是人,为什么让人家来欺负着”,回想起日本鬼子的野蛮行径,老人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有两个村被日军包围,当时正值冬季,水库的水位都差不多齐腰深,有的甚至没人深。日本人把老百姓都赶到水库上,结的那层薄冰撑不住人,大多数人都把冰踩碎落到水里去了,有的个儿小的如果没人扶着就淹死了。只好就是两个人互相拽着,小孩的话,大人只能死死拽着,不能叫淹死就是了。可寒冷的天气,又被冰水浸了身子,衣服湿了也没办法换衣裳,即使没有被淹死,冻也冻死了。
第二次日本人包围西洼村时,就把老百姓赶到一个大厂里头,老人站一边,年轻的站一边,姑娘小伙站一边。干什么呢?让他们脱光了衣服互相打,男的打女的,女的打男的,不打还不行,完全不把中国人不当人。从县城到一个叫山东庄的地方,不到二十里路,主要有六个村。1942年大扫荡时期,这六个村挨个让日本人杀害村民,一个村杀一个,一个是砍头,那下一个就是枪毙,按这个规律一路烧杀抢掠。这些事对王禄有很大触动,后来与共产党结缘,加入了当地的八路军,“打死一个够本,打死两个落一个”,王禄和当时很多人如是想。
三江通支队
三通江支队隶属于十三团,就是三河县、通河县和江河县各取其一字而得名,支队就在这三个县活动,当时有三四百人的队伍,这些士兵也是从这三个县群众中发展而来的。王禄当时就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三通江支队主要以地下工作为主,与敌人进行游击战。
部队给每人配发一套军装,这些军装都是附近老百姓亲手缝制的,用的是土法染的,颜色偏向灰色和黄色,军装上没有领章,只在帽子上缝两个扣儿。日常的伙食就在老百姓家解决,有时一天能吃两三顿,有时一天都吃不到饭。支队的武器装备十分落后,以步枪为主,整个支队只有一挺轻机枪。当时的标准是每人四枚手榴弹,没有枪的可能会多两个,但这种自己做的手榴弹威力不大,一般就放在衣服的口袋里,睡觉时连同衣服放在一旁。除此之外每人会有三五枚子弹,因为是稀缺物,有十几枚都是多的了。1944年某一天支队计划在三河县的大、小李各村组织一场伏击战。事先支队得到情报,有一队二十多人的“二鬼子”,从三河要押送公粮上北京。所谓的“二鬼子”指的是汉奸伪军,也就是“汪精卫部队”。支队就根据情报部署兵力,王禄所在的一个排就被部署在小李各村,等待敌人到来。
可是大家未曾想到村里有敌人的侦察兵,敌人组织了一百多人的部队有备而来,其中有几十个日本人,其他都是“二鬼子”。这时只好组织进到老百姓家中,因为枪的数量有限,子弹数量也很少,只好用手榴弹。日本人冲进各个院子里, 支队的人把手榴弹全部都用尽了。当时王禄正和他的副班长要回到院子,碰到一个日本人,这个日本人立刻上前和副班长拼起了刺刀,副班长抓住了日本人的枪,王禄就拿了一根棍子从后面把日本人打到站不起来,然后用枪托砸日本人拿枪的手,可这个日本人就是死死攥住不放手。因为如果活捉一个日本人会奖励五个大洋,王禄他们就没有把这个日本人打死,可他不放手怎么办呢?王禄就用随身携带的一个小刺刀把手给砍下来,夺过枪来然后把那个日本人牵回了部队。
在这次伏击中,因为离北京、通州都很近,没有打多久就撤退了,两个小时的战斗结束后共缴获了二十几支枪,歼灭了二十多个敌人。因为支队没有钱,五个大洋就换成了五颗子弹。在当时来说子弹并不比大洋差。 生死边缘一个军人身上的伤疤就像是军功章一样,代表着一种荣誉,当然也随着时间是历史的见证,王禄身上每一处伤疤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头上的伤疤是在东北作战的时候留下的,还没开始冲锋的时候不幸被炮弹的碎片击中,被抬下战场之后因为止不住血,还一度休克。老人戏说:“你说死还往外喘点气,没死了就是了,以后这不是就活了吗。”在东北参加战役之前,
当时王禄还在天津当连长,那个时候要攻打天津,别人都在防空洞,只有王禄和他的警务员在战壕,没多长时间敌人的榴弹炮就落在了王禄附近,敌人发起了进攻。有两个榴弹炮就在王禄的眼前,但是所幸没有爆炸,在死神面前捡回一条命。
戎马一生
王禄1943年3月开始参加革命,一生就与军队结缘。家里还有三个兄弟,王禄排行老二,除了他还有他的三弟王祯也投身革命。王禄说当时是瞒着家里参的军,因为家人知道了 是一定不会同意的,父母一辈子都是农民,给地主家种地为生。
王禄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抗美援朝”战争,十几年的时间都是在战场上度过的,后来1954年从朝鲜回国,组织安排他到威海守备区担任营长,后来一直做到了师副参谋长。王禄说他有过复员回家的想法,中间也有回过老家,但最后还是在威海扎了根,四个子女也都在威海工作生活。编辑:暖兵筑梦志愿服务团
图片来源于暖兵筑梦志愿服务团
责任编辑:王广建 最后更新:2017-12-01 15:23:5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