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5日,襄阳志愿者艾美特-李丽春、心静-陈心、飞奔的蜗牛-冯小平一行人来到襄州云湾村看望抗战老兵张天生张老并给张老送去10月份补助款。
张老上月大病一场,现在身体恢复得较好,特别精神很好,希望张老早日完全康复。
感谢艾美特和心静车辆支持。
(以下资料来源:关爱抗战老兵网,2015年记录)
湖北襄阳远征军张天生爷爷抗战经历
张天生,男,生于1923年农历11月29日,河南省南阳地区唐河县黑龙镇乡张官岭村人。
1938年农历5月23日自愿顶替其兄当壮丁离开家乡,参加抗战。
1938年农历6月初,在县城塔院入选豫南师管区学兵大队。
1838年农历6月至年底月,在豫南师管区学兵大队第四队受训,学制半年,队长孙凤飞,东北人。驻地是南阳市卧龙岗以西董营。
1938年农历年底毕业时,队长认为其年龄太小不适合带兵,让其留下,任豫南师管区学兵大队第四队军械员至1939年8月。
1939年军政部学兵大队(化学兵团)扩大建置,需要豫南师管区提供兵源和学员。1939年8月,从四川来一批军官到南阳师管区带兵并招收学员,要从南阳师管区学兵大队挑选200名班长,编入化学兵暂编团入川。通过考核,张天生由四川来的军官邓之端挑中,入选豫南师管区化学兵暂编团200名班长。
1939年8月至1940年3月,化学兵暂编团军官和班长驻南阳北15里的小王庄,一边等壮丁一边刻苦训练。黄埔军校14期毕业生、河南巩县人邓之端连长担任教官,带领全团班长每天三操两讲,进行比学兵队格外严格的体能和军事训练,并讲形势、人生,亲自教授文化课和英语;说:“我们是中国一名青年,负有保家卫国的责任;现在要吃苦,将来才能胜利。”没有棉衣,官兵一体,大冬天每天天不亮集合,打赤膊、打赤脚,雷打不动、顶风冒雪越野30里,并破冰进行冬泳训练。
1940年3月至1940年6月,随化学兵暂编团步行入川,经邓县、湖北老河口,过谷城县进山不久,在班长张天生协助下,连长邓之端果断处理、平息炸营事件,然后一路平安行军到四川巴东、从巴东上船过重庆到泸州。
1940年7月,邓之端保送张天生进入军政部学兵总队军官队(防化兵军官学校)深造。豫南师管区选拔的200名班长中,只有唐河张天生、泌阳孙临山、遂平朱克全等三人进入军官学校。
1940年7月至1943年3月,在学兵总队军官队受训,连长姓冯、山东人,排长施树范、云南人。军校期间除执行临时军事任务外,主要学习防化、军事、武器、文化,并演练指挥带兵,进行劈刺训练。1943年3月提前毕业。
1043年3月至1943年6月,分配到化学兵炮兵第四团任警卫排少尉排长,并任劈刺教官。邓之端同时从总队部调到炮兵第四团直属独立高射炮连担任连长。期间曾随团驻宜宾守卫飞机场。
1943年6月的一天晚上,邓之端专门找张天生谈一起报名参加出国兵选拔之事,遂约定一同报名、一起出国。化学兵八个团挑选出一个出国团,参加中国驻印军。
1943年7月在昆明学习、训练;从昆明乘飞机沿驼峰航线到印度汀江县中国驻印军新兵营。随后坐火车到加尔各答受训,由美国教官指导学习丛林战。化学兵出国团被编为中国驻印军独立炮兵第一团,团长林冠雄,营长张增赢,连长邓之端;张天生任三营九连三排排长,副排长是云南人周天华;下辖四个班,一班长河南洛阳人董真,二班长河南信阳人潘其云,三班长四川人孙作宾,四班长是一位贵州人,勤务兵是湖北陈河人周进显,全排共51人。
这个独立团是从化学兵团挑选出来的,是精锐中的精锐,在驻印军总指挥部直接指挥下,参与了缅甸战场上的各次大战役,先后在反攻缅甸胡康河谷、孟拱河谷、密支那、八莫等地,配属驻印军的兄弟部队,消灭了日军“18师团”、“56师团”、“第2师团”等精锐部队,收复了缅甸大部地区,为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后来被誉为“国军天下第一团”。
1943年秋天(10月),中国驻印军开始反攻缅甸。独立炮兵第一团随总指挥部开拔,经力度挺进缅甸,开始准备丛林作战。进入喜马拉雅山余脉后,已无路可走,只能徒步搜索前进,为后面的筑路大军开道。当时飞机侦查离日军已经非常接近,随时可能接触。进入丛林深处第四天,独立炮兵第一团在前开路,九连三排在前,呈箭头状保持战斗姿态搜索前进。此时和敌人非常接近,随时都可能遭遇,全排由于紧张兴奋而毫无困意,继续搜索前进。凌晨四点,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和大队日军遭遇,双方几乎同时开火并拼命往前冲。当天张天生带有将近600发子弹,很快子弹都打完了,紧接着双方胶着,开展白刃战,用步枪刺刀、森林刀拼杀。张天生高声呼喊,指挥全排迅速靠拢,收缩阵地,注意分组,并保持三角阵型,带领全排守住阵地、向前厮杀。中间顺手从阵地上捡起一条日军完好带刺刀的三八大盖儿,继续杀在前面。全排非常缓慢向日军压过去,敌我双方倒下的人越来越多,紧紧跟随的勤务兵周进显也一个闪失被日军刺倒牺牲,战斗队形和小组在不断缩小、变换,从夜里杀到天亮,从早晨杀到临近中午。大约上午11点的时候,新三十八师终于冲上来接阵,将日军彻底打退。彻夜厮杀,独立炮兵第一团虽然守住了阵地,并一直在拼杀中缓慢前进,但牺牲极大。张天生的尖刀排更是伤亡殆尽。打扫战场,全排只有排长张天生、一班长董真、二班长潘其云这三个人有战斗力并保持三角进攻阵型,有八个重伤员躺倒在阵地上已不能动,其余四十人全部壮烈牺牲。独立炮兵第一团被迅速调到三十里后的后方休整,从印度空运来新兵补充建置,跟随总指挥部边训练边前进。是役,张天生因指挥得力、作战坚决、勇敢而荣立一等功;连长邓之端被调往二营,接替牺牲的二营长;张天生接替邓之端升任九连连长;铁三角中的另外两位董真、潘奇云分别升任九连一排、二排排长。
这次战斗的胜利,对于中国驻印军整体战略非常关键,鼓舞了全军的士气,增强了指挥官的信心。根据今后丛林战的特点,总指挥部遂将之改变为步兵团,并牢牢抓在手中,后来战功和威名赫赫的中国驻印军独立步兵第一团从此诞生。
鉴于刚开始阶段地面搜索前进伤亡太大,而且前进缓慢,总指挥部遂决定改用火力搜索,用飞机、大炮轰炸开路。
1944年初,飞机从空中侦察到丛林中有一个日军的集团总部,并侦察清楚其方位、距离、分布、防卫情况、哨兵位置等,于是决定先成立敢死队趁夜间摸营,从中心开花,外面再开展全面进攻,里应外合,务必全部消灭。第一团很多人自告奋勇,张天生也报了名,包括九连参加的弟兄,一共挑选出一百人整,任队长。写下姓名、生辰八字和籍贯,缝在身上。每人携带炸约、冲锋枪、手枪、大刀,并携带八颗手榴弹,带足子弹,乘着夜幕出发。快到跟前时,悄悄爬过去,先剪断铁丝网、电网,然后按事先侦查的方位、地点朝哨兵摸过去,捂着嘴把脖子抹了,换上哨兵的服装就直接往里走,发现后就硬打硬冲,猛一下子打死了不少人,炸了一个仓库,抓了一个当官的让他下令投降,但日本人反抗很激烈,外面也枪炮齐发往里猛攻。那一天晚上打死了很多敌人,日本的集团长也被打死了,只有少数日军突围。敢死队带出来清点人数,记得只剩四十七人。事后给张天生记大功一次,升中尉。
随后数月,独立步兵第一团又紧紧保卫总指挥部行进,通过插满墓牌的丛林、跨过鲜血染红的河流,直逼密支那城下,参加密支那会战。
这半年的时间,一直在暗无天日、不见人烟的高山密林中厮杀,其实就是中国驻印军反攻缅北最艰苦的第一次战役,是打通野人山、胡康河谷的攻坚战,被打垮的对手就是参加南京大屠杀的日寇十八师团。经过两次血战,独立步兵第一团已成为中国驻印军总指挥部手中所向披靡的护法利剑,被赋予保卫司令部的使命,虽然往往在紧急时刻调出去配属新一军等部队攻坚解危,但后期主攻较少,所以伤亡就比初期小多了。
在密支那战役中,张天生参加过一次为一部分部分美军解围,把这部分将美军从围困中带下来。后来,独立步兵第一团不是担任密支那的主攻任务,而是配合主攻部队打阻击。九连奉命坚守一个路口,阻击来自八莫的增援之敌。这期间也颇有伤亡,但比之刚开始的丛林战和密支那主攻部队,伤亡就算是小的了。但自始至终,没有一个增援日军越过这个路口,算是对密支那会战立下的战功,由此还获得了密支那战役的一等功。
密支那战役之后,独立步兵第一团又奉命增援八莫会战。张天生率领九连把守八莫城的一个出口,配备三挺重机枪、九挺轻机枪、三门美国八一迫击炮,弹药、后援充足,组成交叉火力网,严防城内日军从这个路口逃窜,也打死了不少试图从这里突围的日军,成为日军的一条死路。1945年1月,八莫会战结束,张天生升上尉,荣获二等功,这是他入缅作战以来的第四枚勋章,成为中国驻印军战功累累的上尉连长。
1545年1月至1945年5月,九连随独立步兵第一团一路打下南山、南坎等县城,并追敌到仰光、泰国、腊戌,参加会师,并在腊戌周围肃清日寇残余三个月。
1945年5月,独立步兵第一团乘飞机到昆明回国。此时中国驻印军司令部已解散,独立步兵第一团归军政部直接调遣,这就是该团被誉为“国军天下第一团”的直接原因。
1945年6月,张天生率九连随独立步兵第一团打下南宁。
1945年7月,打下北海。
1945年8月15日,独立步兵第一团正准备从北海启程攻打海南岛时,获悉日本投降。随后,被军政部调往广州受降。
1945年8月至12月,在广州参加受降后,登记、管制投降日军,负责遣送任务。期间第一团整编入“国民革命军荣誉第二师”,邓之端调往团部任人事科长。
1946年1月至1946年10月,第一团先押解日本人到香港并分批遣送回国,并先后改编入“整编67师”和“中国驻日占领军”,在香港受训、学习。师长是戴坚中将。
1946年10月至1947年4月,奉调驻上海吴淞口训练、学习。
1947年4月受共产党地下党传单影响,不愿参加内战,和生死战友董真、潘其云一起空手脱离部队,解甲返乡归田。
当时内战风云突起,一路战火纷纷、势力交错,穿江苏、过山东,尤其是过不了徐州、盘桓苏北,可谓归途曲折,凶险传奇。
张天生于1947年中秋节前到的家。当时其父亲已去世四年,奶奶已去世三年,离家十来年老母亲已经认不出儿子,乡里传闻早已战死在国外了。张天生跪在母亲面前,母子抱头痛哭,全村人都来看望。到家没几天过的八月十五团圆节。
1948年家乡解放,张天生担任第一任村长,率先完成本村土改。后半生一直在家务农。
老人家现年九十有二,豁达健谈、身体硬朗、腿脚灵便,在湖北襄阳郊区大女儿家无忧无虑地安享晚年。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10-17 10:33:1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