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正月十三,我和张思恒老师一起来到长沙县春华山,接到抗战烈士陵园义务守墓人刘金国老人,同去10里之外的果园镇古井村,寻访两位88岁村民,他们在孩提时期曾经亲眼目击、亲身经历了一次不平凡的事件:1944年农历三月间,一架美国轰炸机坠落在古井村,负伤的美国飞行员被村民救护送走。
果园镇是由原来的“花果园乡”改名而来,浔龙河、金井河从这里流过汇入捞刀河,丘陵间是冲积平原,土地平坦肥沃,良田千顷。我们熟悉的已故黄埔抗战老兵粟翼航生活在万年桥村,他曾经是花果乡第10保的保长兼自卫队中队长。古井村因一大一小两眼古井得名,井旁是黄家屋场,我们寻访的黄德义老人祖辈三代居住于此。另一位蒋中庸老人则住在一里开外的张胜塘。
左起:笔者、蒋中庸、黄德义、刘金国、张思恒
这次寻访缘于偶然的信息。正月初三,我到春华山给刘金国嗲嗲拜年,一起到烈士陵园祭奠。他说起有位老司机范斌武来他家开设的汽车轮胎店补胎时闲聊,提及果园镇古井村发生过美军飞机坠落,还有亲历见证人健在,他在电视上看到过相关报道。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刘金国根据这个线索不辞辛劳多次往返,到古井村委会了解,找到两位亲历者,约好时间,通知我们再次前往录音摄像文字记录。
左:蒋中庸,右:黄德义
根据两位亲历者的讲述,我们初步整理出如下内容:
(讲述人)黄德义(生于1937年八月):我的爷爷名叫黄梓章,4个兄弟不分家,40多人吃饭,由我爷爷当家主事,租种马家200担谷的田(近100亩)。当年美国飞机就是坠落在我家租种的“五亩大丘”。
蒋中庸指认坠机地点
1944年3月,日本鬼子已经打过长沙三次,但偏僻的乡村该插田就插田,该扮禾就扮禾,不违农时啊。3月还是初春,水田灌水浸泡待耕叫“白水田”,从天上看,像一面面反光的镜子。快近中午,忽然传来一阵巨大的飞机轰鸣声震耳欲聋,呆在家里和田野劳作的农人们不约而同抬头观看。只见一架“三个头”(双引擎发动机)的大飞机从北向南低低掠过屋顶,又转向东方再调转机头,向西顺着丘陵走势,朝着水田俯冲下来,冲过四五丘水田,坠落在五亩大丘,发出巨大响声和振动。我刚满7岁还没上学,在山间放牛,等我赶到田边,看到那庞然大物约有四五丈长,两个翅膀更长一些,幸亏田里是水和稀泥,飞机没有破碎。飞行员已经摔出机舱,跌坐在机身右下侧的水田里,两腿流血,不能动弹。
围观的村民越来越多,都以为是日本鬼子的飞机,有村民吆喝着“打死他!打死他!”人群举起锄头木棒冲上去,那飞行员举起双手一边打手势一边哇啦哇啦地嚷。恰在此时我爷爷赶到,连忙制止村民。他叫小孩回家拿来一块木板和几根烧过的炭火头,飞行员竟然会写几个中国字,连带比划再加上看相貌,爷爷估计他是帮助中国打日本的美国飞行员,驾驶的飞机发生故障坠落,请求当地政府把他送到医院治伤。
我爷爷马上叫人找保长,古井村属花果乡第5保,保长李梅岑赶来商量。事不宜迟,救伤员要紧,不等李保长开口派任务,我爷爷就要我的堂伯黄梅生和堂叔黄菊生用竹靠椅和两根竹杠扎了一架“马轿子”(农村常用于抬产妇和病人),火速送往乡政府,飞行员个子大,好不容易才塞进马轿子。
(讲述人)蒋中庸(生于1938年初):花果乡的乡长黄意存请他们吃了顿午饭填饱肚子,拜托两兄弟帮忙转送去县政府,并安排乡丁干事蒋自荣带枪陪护,以保证路途安全。当时的乡政府只有三个人:乡长、副乡长、乡丁。蒋自荣就是我的亲叔叔。三人抬护飞行员急行一个下午又一个通宵,第二天中饭前平安到达县政府。三人告辞回家,县政府打发轿夫脚力钱,飞行员连连道谢,掏出一支镶嵌玉石的钢笔送给乡丁蒋自荣留念。年轻力壮脚力好,三人当晚就赶回了古井村。蒋自荣不久得“天泡疮”病死,玉石钢笔做了陪葬品。
刘金国整理的口述内容
(二)
据两位老人回忆,坠落在水田的飞机没有熄火,发动机响了一天一夜。一些村民爬进机舱到处翻看,不满7岁的蒋中庸也爬进去看热闹,拣到好几颗机枪子弹、炮弹筒子,还有两个飞机模型后来被过路的中央军没收了。有位村民捡到一台收音机。拆开机枪子弹,里面是绿豆大的火药长粒,与乡下火铳用的黑色火药粉末不同,肚子疼用来泡水喝有奇效。炮弹筒正好做量米的升子,子弹头和炮弹壳后来当破铜烂铁卖了钱。有位姓李的村民抽了些燃油回家当作煤油点灯盏,因为燃烧太快,把房子烧了。黄德义的父亲黄炳秋也挑了一担,连桶一起埋在后园里,过了两个月揭开盖看成了空桶,油都挥发走了。
不久,政府安排人来看守飞机,防止附近土匪“圈子会”来抢劫,也不让村民靠近。又过了十多天,政府派人来拆卸,仪器仪表、两挺机枪、一门火炮都运走,火炮要十几个人抬,只剩下残缺不全的机壳。掰下来的铝片又轻又硬不生锈,村民们废物利用,做成了烟丝盒、撮箕、流筒等实用物件,有块钢板挂在小学当钟敲,声音特别清脆。只有黄家那丘田遭殃,因为机油浸进土壤,坠落飞机的那一片田的禾苗长不好,两年没收成。
两位老人都认为与上图飞机相似
蒋中庸老人还说,听说被救美国飞行员后来升了官,要儿子来长沙寻找救命之恩的三位古井村民填谢(报恩),但他的叔叔蒋自荣和黄德义的伯伯叔叔都早已过世,寻找未果。但提供线索的范炳武出具一份手写证明:他曾在电视上几次看到美国飞行员后人来长沙县果园乡寻人报恩的相关报道,不知道长沙县和果园镇能否查到记录。
左起:张思恒、蒋中庸、黄德义、刘金国、笔者
往事如烟,两位老人讲述生动、仿若眼前。我对此闻所未闻、将信将疑,查阅史料得知:1943年3月,陈纳德指挥的援华空军“飞虎队”扩编为第14航空队,成立中美空军混合团,参加常德会战及长衡会战。主要机型为P40战斗机和B24’B25轰炸机,两位老人表示所见飞机与网络图片相似。他们的回忆或许并不完美,但一起记录的张思恒老师评价说:残缺、不完美的原生态讲述,才更凸显其客观真实。
提供线索人:果园镇古井社区村民范斌武
请教于长沙文史专家陈先枢老师,陈老师回复我:长沙县政府多次搬迁,1944年迁移到靠近宁乡的雨敞坪新卯村,村民抬飞行员从花果乡到雨敞坪往返用了两天两夜是合乎常理的。关于美国飞机坠落古井村一事,陈先枢老师在他的著作《长沙县历史文化丛书》和《长沙县茶文化》中都提到了。我们寻访到的两位老人或许是这个事件的最后亲历见证者。他们讲述的乡土记忆,印证了抗日战争时期中美同仇敌忾打击日本法西斯的史实,记录了古井村民见义勇为的质朴与赤忱。
2025.2.12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25-02-17 15:31:0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谁来维修抗日英烈齐学启将军墓园?
下一篇:最后一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1372388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