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是“眉山籍6位抗战老兵重返滇西行”的最后一天。当日上午一早,6位老兵梳理整齐后怀着敬仰的心情,在志愿者的陪同下走进了滇西抗战博物馆和国殇墓园。
提前20分钟开馆迎接老兵参观
当日上午8时40分,为迎接老兵们入馆参观展览,腾冲滇西抗战纪念馆提前20分钟开馆,考虑到参观过程太长担心老兵身体吃不消,该馆还特意为老兵们准备好了轮椅。
在参观展览前,6位老兵收到了一份意外的“礼物”---得知眉山的老兵重返战场,腾冲籍抗战老兵卢彩文也特地赶来相会。虽然从未谋面,但能在耄耋之年相聚一堂,既觉陌生又倍感亲切,7位老战友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在听说当天是卢彩文93岁的生日后,6位老兵分别送上生日祝福,祝健康长寿。
在滇西馆参观完后,7位老兵怀着敬慕的心情走进了国殇墓园,向长眠在这里的战友敬献鲜花。在小团坡前,仰望高耸的纪念碑和一排排牺牲战友的墓碑,老兵们热泪纵横,肃立在一起向英烈敬礼。“今天看到当年牺牲的战友都入土为安,在有生之年能回国殇墓园祭拜战友我死而无憾。”99岁的覃福廷说。
为故去的战友捧上家乡土
在稍事休息后,9日下午,老兵们开始最后一项行程——为已故的眉山籍老兵张体留扫墓。张体留生前居住在腾冲市清水乡芭蕉关,曾参加过腾冲攻坚战,今年2月1日辞世,享年90岁。
当日下午,6位老兵首先来到张体留家中看望了战友的后人,接着又一起来到老乡墓前鞠躬默哀。“战友啊,今天我们几个老哥子特地从家乡赶来,为你捧一抔家乡的泥土,你安息吧!”在接过张体留儿子张文宽捐赠的遗物后,覃福廷抹着泪水说:“请老乡放心,我们一定把东西带回去,好好地安放在纪念馆里,供后人们学习参观。”
在结束所有议程后,老兵们依依不舍地和张体留的后人作别。10日上午,他们将带着满足的心情返回家乡。
后记
写日记扎针灸 6位老兵一路播撒爱心
6位眉山老兵滇西祭拜战友之行结束了,在此行的近10天时间里,老兵们既感受到了志愿者们对他们的关爱,同时也用他们自己独特的方式感恩社会。
89岁的石如碧是6位老兵中最年轻的一位,这位当年的远征军汽车兵十分珍惜此次滇西之行的机会,每天活动结束后,石老都不辞疲劳坚持写日记:“六日住保山:早上也是雾,平均车速80km/每小时,中午在姚安附近吃中午饭,晚上七点到达。沿途像是在天空、在山梁上行走。车子在各隧洞中交替行走,工程浩大。没有改革开放是办不到的,太让人兴奋了。”
“虽然我们这一代在年轻时经历生与死的考验,但晚年生活都很幸福,我要把所见所闻都记下来,回去讲给我的孙子听,让他们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石老说。
94岁的王友成老人最为风趣,无论是坐在车上还是休息的间隙,在整个行程中只要精神好,王老都会把自己知道的故事讲给志愿者们听。“王老的故事太多了,老人年轻时受了那么多苦,一大把年纪了心态却那么平和,从他绘声绘色的故事中,我们年青一代既感受到了生活的快乐又感到了肩上的责任。”志愿者郑郑说。
99岁的覃福廷是最年长的一位老兵,但覃老却从不倚老卖老,在整个行程中,覃老都用自己掌握的医术为人服务。“我们志愿者和家属中有两位患有肩周炎和关节炎,每天晚上,覃老都会带着药箱去给他们扎针灸、按摩。在龙陵腊勐街上,闻讯而来的当地村民也享受到了覃老的服务。”志愿者李天玉说,其他几位老兵也非常平实。“当年他们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和侵略者殊死拼杀,现在却一点也不居功自傲,这种优秀的品质是我们后辈学习的榜样。”
春城晚报记者 崔敏 通讯员 郑郑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12-11 09:45:2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一杯水酒一抔土 六老兵松山祭战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