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4号,我关注黔籍抗战老兵志愿者慰问团一行八十人已赴滇五天,从腾冲到盈江,从盈江到瑞丽,再从瑞丽到龙陵,一路风尘,一路悲歌,祭扫国殇墓园,在滇西的崇山峻岭中探访、慰问抗战老兵。
傍晚时分,大巴刚在暮色中驶入龙陵县城,却传来一个不幸的消息:准备5号探访的遵义籍老兵杨才已等不及我们的到来,在国庆节那天撒手人寰,离我们而去!噩耗传至,车厢里一片寂静,笼罩着悲伤的气氛。慰问团团长李建华用哽咽的声音征询大家是否还去镇康县,在寂静中车厢里齐刷刷地举起如林的手臂:送老人最后一程!送老人最后一程!呼喊声哽咽,满含着悲痛和无奈,我的眼里噙着泪水,伤心得无法用语言形容。老人竟这样与七十年来梦绕魂牵的故乡来人擦肩而过。
5号,慰问团祭祀了松山战役阵亡先烈,探访了一辈子守护战友英灵的103师敢死队员李文德老人后,马不停蹄,直奔滇西南镇康县。从松山所在的腊勐乡前往怒江边,已近黄昏,道路蜿蜒曲折,大巴车几次险象环生,大巴司机一人开车,一人观察,最终都化险为夷,脱出困境。团长故作轻松的安抚大家:有我贵州上万的为国捐躯的英灵在天护佑,一定没事的!
沿怒江逶迤南下,在暮色中,怒江宛如一条蓄势待发的巨龙,整个身躯充满张力,盘伏在深深的大峡谷里,无声无息却暗流汹涌,憾人心魄!赶至晚上九点半,人困马乏,加之深夜已找不到交通工具前往杨老的家,当夜住宿镇康县勐糯镇以待天明。
6号一大清早就动身,赶至镇康县城,大巴在一驻军营房前出了点故障停下,年轻的哨兵跑步过来,大家以为是找麻烦的,没想到哨兵先问:“你们是贵州来的吗?我看到你们车上的横幅标语了!”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哨兵英俊的脸庞上泛起红色,一阵激动:我也是贵州人,我为我的故乡骄傲!从军衣口袋里摸出一包云烟,依次散发。
租了七八辆小面包车,在往勐捧乡南梳坝村岩子脚的崎岖山道上艰难前行,一路上女士们惊叫连连。
杨才老兵是中国远征军第2军战士,贵州省遵义板桥人,滇西反击战时,在平达、龙陵一线与日寇浴血拼杀,在收复龙陵县城时与日寇逐屋争夺,“一寸河山一寸血”,一点都不夸张!杨老受伤后流落镇康县,居住在中缅交界的一个边远小山村,一生贫困。由于担惊受怕,其为国杀敌的经历从不敢与外人言,直到今年云南的志愿者找到他时,还三缄其口,让人心酸落泪!
老人的家庭贫困程度,超乎所有人的想象!房屋破檐烂壁,连地基石都没有。所谓的院坝狭窄而凸凹不平,恐怕一张桌子都无法平稳地放下。老人的子女们,木讷而憨厚,其中大儿子还带有兔唇的残疾,言语含混不清。他们都听不懂普通话,更不要说贵州话了,与我们的交流沟通全靠村干部和在曲靖打过工见过所谓世面的孙子翻译。最让人伤感的是老人的灵位上连张遗像都没有,志愿者中的贵州画家牟老师眼含热泪,根据遵义市抗战老兵相册(云南志愿者所拍但尚未洗给老人)为杨老补画一张遗像。
据其儿子说,杨老一辈子想老家,没有外人时总给儿女念叨遵义板桥,弥留之际,还对故乡念念不忘,老寻问贵州的老乡怎么还不到,七十年了,回乡总是难圆的梦!所有的志愿者潸然泪下,除已准备的2800元慰问金外,大家不约而同、默不作声地为杨老的家人捐款。
与老人遗体作最后告别时,大家唱起忧伤的团队歌曲《老兵》,“遥远的故乡遥远的梦 ……家乡可曾在远方默默地把你召唤”的旋律轻轻响起,用这首歌安抚杨老思乡的灵魂。杨老啊!你如有灵,就魂归故土吧,天国里勿需盘缠,也不要车来车往,乘长风归去!无关山之阻隔,无囊中之羞涩!
杨老家如此的景况,虽已过中午,饥肠辘辘,我们怎忍心在此停留!离别,离别是悄悄的笙箫。杨老的孙媳站在路口送别,穿着云贵苦寒山区妇女常见的褴褛衣衫,凌乱的秀发在风中飘动,清秀而饥黄的脸上,涕泪涟涟,默默地抽泣。握住她微微颤抖的手,每个志愿者都忍不住泪如雨下!哽咽得说不出话来。我们一步三回头地告别杨老的后人。
我知道,在杨老孙媳的悲痛里,不只是对老人的眷念,还有道不明的委屈、感激一齐倾泻!贫困而卑微地活在这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从没人高看过一眼,甚至还有别人的鄙夷!而今天,这么多的贵州老乡前来撑起,七八台车停在自家屋后,在这小山村里肯定是空前的事!“抗日英雄民族脊梁,功昭日月国人敬仰”的锦旗挂在爷爷灵台前,妹子,以爷爷为傲吧!他是我们贵州男人,为国拼死疆场的男人!
我知道,这个在风中涕泪涟涟、悲伤欲绝的场景已成为时空的定格,将会长久地在我的梦里复现,难以释怀!
杨才老英雄,你是否看见我们这些贵州后辈泪如雨下?你是否看见我们这些贵州后辈一步三回头?请听我们的哭声!这哭声里有你遥远而又熟悉的乡音,可否慰藉你对故乡的一往情深?
本该千人尊崇、万人敬仰的人和事,我们却任其卑微、任其默默无闻!国军的抗日老兵,象瑟瑟秋风中的枯叶,颤颤巍巍的,一口风来,随风飘落,零落成泥碾作尘!悄无声息地活,悄无声息地走。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悲哀啊?!
“老兵在风中,我们在路上。”,我们寻访老兵的脚步,总赶不上老兵离开我们的速度!真叫人揪心,真叫人伤感!
来者熙熙,皆为利驱;去者攘攘,皆为利往。在这物欲横流的世界,唯有我辈,一如既往地走在寻访、关注老兵的路上。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愁!
百感交集,一时思绪绵绵,难以了断,就以悼念贵州省普定县远征军老兵黄良益的几句祭文结尾吧:
歌之颂之,天若有灵,昔日袍泽自感应;褒之扬之,国如有难,后辈男儿敢挺身。长歌当哭,哭人世离分。临別泣零,不知所云!
责任编辑:雷攀 最后更新:2015-11-21 15:01:0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