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唐智轩 作者:关注黔籍抗战老兵志愿者慰问团
在云贵高原的茫茫大山之中,在中缅边境的偏远地区,有一位热心的中年人,20多年如一日,为了寻访和帮助曾经为了保家卫国而浴血奋战的贵州籍抗战老兵而长年奔忙着。他就是“关注黔籍抗战老兵志愿者慰问团”的组织者和负责人,贵州民革党员李建华, 人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李团长”。
李建华是一家工程项目及劳务输出公司的总经理和董事长,从事的职业和抗战历史及老兵本来毫无关系。可是现在,李建华的精力和收入的很大一部分,都投入到了关心和帮助抗战老兵的公益活动中了。哪他又是怎么样会切入到这么一项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中的呢?
李建华与抗战老兵的不解之缘源自于一次偶然的邂逅。早在上世纪70年代,当时还是少年的李建华在河边游泳时遇到了一群特别的“泳友”,他们都是一些文化大革命中被管制的国民党“残渣余孽”。他发现其中许多人身上有非常显眼的伤疤,有的胳膊上有深深的洞孔,有的浑身上下遍布着锐器切割的创伤。这让李建华十分好奇,他从他们的只言片语中了解到:这些伤痕居然是在同日本人的血战中留下的。
通过不断接触,李建华了解到这些“泳友”都是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贵州籍国民党官兵,这让李建华惊奇万分,当时他对抗日战争的认知是八路军、新四军和看了无数遍的《小兵张嘎》以及《地雷战》《地道战》,这些国民党旧军人的经历让他产生极大的困惑——在他受到的教育里面,国民党是投降派,不可能去打日本人!
李建华每年国庆长假组织的滇西慰问黔籍抗战老兵活动已经坚持了十年
随着李建华的逐渐成长,他认识了越来越多的老兵,对他们参加抗战的经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从他们遮遮掩掩的口述中感知到一个完全未知的历史,他发现,只有还原这段被湮灭的历史,波澜壮阔的抗日史才能被完整的解读。
踏入社会后,李建华开始工作之余在贵州各地寻访抗战老兵,他当时的想法是搜集这些老兵的抗战经历,写一部记录口述历史的书籍。当时李建华并没有想到,他最终会将寻访和帮助抗战老兵当成他人生的重要使命。
寻访并非一帆风顺,李建华发现,这些曾经在抗日战场上浴血奋战的热血男儿都已是风烛残年的老人,大多长年居住在偏远的农村,有的无儿无女,贫病交加,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这些老兵无一例外的对李建华的造访表现出极大的戒心。因为这些老兵都经历过种种政治运动的浩劫,那种挥之不去的惨痛记忆让他们战战兢兢。
然而,更让李建华难受的是老兵的现状:由于长期被歧视和社会地位的低下,这些老兵的子女大多没有受到良好教育,他们往往对老人有成见甚至心怀怨恨,有的老兵身有战争和运动带来的残疾,夫妻离异,家徒四壁。
在李建华的艰难寻找下,离家七十年的老兵终于见到了家乡的亲人
看到老人们的凄凉晚景,李建华心里十分难过,于是经常买一些烟酒糕点去探望老人,陪他们拉拉家常聊聊天。他发现,老兵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改善,更重要的是心灵的慰藉。当他向老兵伸出大拇指时,当他对老兵说你打鬼子是民族的英雄时,老兵们无不挺起了胸膛热泪盈眶,他们从这些简短的话语中重新拾回了尊严和骄傲。
在看望一位伤残的老兵时,老兵的神情一直木讷呆板,不愿意多谈过去经历,显然对陌生人心存戒心。但是李建华告别时,一瘸一拐的老兵却坚持要送他到村口,当李建华走上小山坡,暮然回首时,却发现老兵蹲在水井旁,把头埋在手掌里,双肩和背部剧烈的抽搐着在默默无声的痛哭。那一刻,李建华的眼泪奔涌而出。
在看望另外一名抗战老兵时,李建华说起了《义勇军进行曲》。老人突然激动地说,这是他打日本人时候唱过的军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伴随着老人嘶哑的歌声,李建华的思绪走进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烽火往事并没有因时光流逝变得模糊,却像一团火种郁结于心。由于当时中国军队战争物资极度匮乏,有的黔籍士兵只能用仅有三发子弹的老式步枪与武装到牙齿的日军进行殊死搏斗,许多人因此魂飘他乡。
“当时他们大多只有十七八岁,从来没出过远门!”李建华说,“我们除了要记住这些老兵为我们做了些什么的同时,也应该想一想我们应该为这些老兵做些什么。”寻访抗战老兵是一次心灵之旅,让他感到每一个公民都有责任去感恩那些曾经为了保家卫国付出青春乃至生命的中国军人们。
李建华到滇西探望四川籍的远征军老兵饶广林,老人曾长期流落缅甸
从那以后,李建华放弃了写书的想法,转而发起了关注抗战老兵的活动,并长期致力于倡议重建位于贵阳市青云路口的“国民革命军第102师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他不断的向社会各界以及政府强烈呼吁,要求恢复这座凝聚了无数贵州抗日烈士英魂的历史丰碑。
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为了更好的践行远大的人生目标,李建华积极申请加入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为贵州省的一名优秀党员,在民革贵州省委的领导和支持下,他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始终坚持奉行三民主义的理念,并把公益活动和建立和谐社会的思想紧密的结合起来,在关注抗战老兵的道路上,高举着民族精神的大旗,为弘扬社会的正能量而努力奋斗。
2005年,正值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日,《贵州日报》的编辑找到了李建华,想通过他帮助一位居住在缅甸边境的贵州籍的远征军士兵寻找家乡亲人,李建华慨然应诺。
通过各种信息,李建华发现,在云南和缅甸,仍然有许多黔籍军人流落他乡,生活极其贫困。于是他发起了“关注黔籍抗战老兵”志愿者活动,组织建立了一个名叫“关注黔籍抗战老兵志愿者慰问团”的民间纯公益团体,开始在全省各地以及云南缅甸寻访和帮助抗战老兵。
为了寻访和帮助流落他乡的黔籍抗战老兵,李建华经常自费到滇缅边境的偏远山乡,有时一去就是一两周,同时他还积极地与公益组织和新闻媒体等联系,希望有更多的社会公众参与到寻访和帮助抗战老兵活动中来。为此,他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工作也受到了不少影响。
李建华的义举起初在社会上并没有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有人说他是个“傻帽”,也有人怀疑他是骗子,甚至年幼的儿子也不明白爸爸为什么要帮助这些陌生的老人。面对这些不解的目光,李建华始终没有放弃,而是默默地坚持。他发起了“关注滇西黔籍抗战老兵”慰问活动,连续十年组织慰问团专程到云南滇西看望和慰问因参加中国远征军抗击日本侵略者,抗战胜利后流落在滇西的一批黔籍老兵。他们带着家乡的土特产,扛着“向中国远征军抗日老英雄致以崇高敬意”的旗帜,怀着对抗战老兵的崇敬心情,跨过滔滔东去的怒江,翻越巍峨的高黎贡山,穿行在神奇壮丽的中缅边境线,辗转保山、腾冲、芒市、龙陵、瑞丽、陇川、盈江、梁河等滇西偏远山区,每次行程多达3000多公里,逐一拜访慰问所有寻访到的黔籍远征军老兵,把家乡人民的暖暖亲情送到这些注定要终老他乡的老人们的心灵深处。
“遥远的故乡遥远的梦,遥远的青山遥远的河;漫野的山花年年在唱着,美丽而动人的歌,问一声老兵,家乡可曾在远方默默地把你召唤……”每当为老兵们唱起这首由志愿者们自发谱写的慰问团团队歌曲《老兵》时,年迈的老兵们眼里总会盈满了浑浊的泪水。
民族英雄戴安澜将军之子戴澄东先生参加李建华举办的拜祭烈士活动
为了让志愿者们了解历史,弘扬民族精神,每次的滇西慰问活动,李建华都会组织大家到龙陵松山、腾冲国殇墓园、龙陵抗日纪念广场、芒市滇西抗战纪念碑等抗战遗址及纪念地,祭拜为国捐躯的中国远征军抗日将士,向他们宣读祭文,敬献美酒,重温抗战烽火岁月,缅怀革命先烈。
除了一年一度的滇西慰问活动之外,在贵州全省各地,李建华带领志愿者们积极奔走,广泛地开展“寻找老兵、关注老兵、慰问老兵、记录老兵”的活动,努力通过各种渠道寻访发现贵州省内的抗战老兵。分布在全省各地的民革党员们也为李建华的真诚感召,很多人都积极投身到这项时不我待的公益活动中,仁等地区的民革组织,都在积极参与进来,进行着关注抗战老兵的工作。
从 2005年以来到现在,李建华带领的志愿者慰问团已找到并慰问省内外抗战老兵五百多人。在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下,慰问团影响力和志愿者的队伍也不断扩大,参加过寻找和慰问活动的志愿者累计已达数千人。志愿者来自各行各业,男女老少,年龄从十二、三岁到七十几岁高龄,他们不论春夏秋冬,不畏风吹雨打,日晒雨淋,自理费用,自愿捐款捐物,跋山涉水,在寻找和慰问老兵的路上播洒自己的爱心……。
一位已经失明7年的九旬老兵,居住在偏远简陋的农村房屋,平时上茅房是摸着一根绳子去的,在志愿者的帮助下,老人在医院接受手术重见光明。当拆掉纱布的那一刻,老人家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流着眼泪,颤巍巍的向志愿者们敬起了军礼。
一位102师的抗战老人,同样生活在极度贫困之中。老人家经常提起:“我参加抗战八年,被管制了九年。”志愿者发现了他,及时帮助他解决生活、医疗问题,还集资20000元,当地政府也出资10000元,为老人修建了新居、购置了电视机和家具,遗憾的是老人在入住新居后不久就无疾而终,但是老人却是带着尊严和满足而去的。
由民革贵州省委员会和李建华的团队共同举办的新闻发布会
对于每位被找到的老兵,除了每个季度按时通过银行账户汇款的方式给予生活帮助外,李建华和他的团队还定期对老人进行陪伴走访活动,把爱心和敬仰送到老人的心里。另外,对于特别贫困的老兵,李建华他们会内部捐资,为老兵们修缮房屋、或者提供医疗补助,甚至于临终关怀。
李建华最煞费苦心的一件事情,就是需要想方设法的向社会募捐,以解决老兵的生活费问题。每位生活条件一般或者贫困的老兵,慰问团都会按照每季度900元及1500元的标准,向他们提供名为“致敬礼金”的援助,这项开支每年就高达100多万元,慰问团志愿者们参与活动及自行集资解决特殊困难及紧急救助老兵的自筹资金,每年也高达百万元以上,李建华自己为抗战老兵花了多少钱,已经是无法统计。
李建华与腾冲县委领导及香港爱心人士李静在“中国远征军黔籍抗日殉国将士纪念碑”修建现场
在民革贵州省委的支持下,李建华带领的“关注黔籍抗战老兵志愿者慰问团”分别于2012年和2015年两次召开新闻发布会,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发现和关注抗战老兵。新闻界对这项活动高度支持,两年多的时间里,各国家及地方媒体对李建华和他的团队进行了数百次的密集报道,有力的支持了这项活动,其中,《凤凰卫视》、《香港文汇报》、《台湾好报》等港台媒体也进行了多次报道或者连续报道,很多港台人士,特别是台湾同胞纷纷致电李建华,对他的善举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赞扬,为民革参与的公益活动起到了宣传推动的作用。
在民革贵州省委的大力支持和带领下,李建华多次往返贵阳腾冲两地,积极协商在腾冲修建一座远征军烈士纪念碑。历经三年的努力,由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贵州省委员会、中共腾冲县委统战部、关注黔籍抗战老兵志愿者慰问团联合修建的“中国远征军黔籍抗日殉国将士纪念碑”已经开工建设,目前已经进入主体阶段。
为了这座纪念碑,李建华和民革省委会的领导可谓费尽心思。纪念碑的修建费用大多数依靠民间募捐。为了完成募捐计划,李建华动员了所有的社会关系来共襄义举。台湾慈济会的两位女士表示,由于台湾慈济会项目立项审批很困难,她们将在自己的社交圈举行募捐活动。另外一位客居美国的香港女士李静听说这件事情后,专程奔赴腾冲亲自了解工程进展情况,并现场捐赠一万元。
按照工程进度计划,“中国远征军黔籍抗日殉国将士纪念碑”将于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来临之前完工,纪念碑位于巍巍来凤山中,正是我黔籍远征军将士浴血拼杀的地方。
而在贵州省贵阳市,由贵州省民革及其他民主党派、社会人士,同时也是李建华二十多年来积极奔走呼号倡议重建的“国民革命军第102师抗日阵亡纪念塔”也将在图云关重建。新的纪念碑虽然改名为“贵州抗日烈士纪念碑”,但仍然是慰藉死者,激励后人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窗口。
即将在云南腾冲建成的“中国远征军黔籍抗日殉国将士纪念碑”效果图
在李建华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到了“关注黔籍抗战老兵”活动中,他们中有年迈的抗美援朝志愿军老战士、抗战将士的后代,有海外华人、港澳台友人,有机关干部、私企老板和学生……,而贵州民革分布在全省各地的众多党员们,更是为李建华的精神感召,大家自发地为生活困难的抗战老兵们捐款捐物。在报纸上登载的募捐电话异常火爆,有人从香港购买了老人们需要的药品,有人不顾下岗的困窘,仍然从生活费中挤出数百元善款,还有人找到李建华,让他把名贵的香烟送给老人们。在李建华和志愿者们的努力下,一些与亲人失散数十年的黔籍抗战老兵相继找到了家乡的亲人,但是有的老兵却在无限的惆怅中悄然离世。如何多渠道地帮助老兵找寻家人,成了李建华的心头最重要的事。现在,志愿者们亲切地称李建华为“李团长”。一直在为抗战老兵们奔走呼号的李建华说起这个“爱称”却有几分不好意思:“其实我并没有那么大的号召力。参加‘关注黔籍抗战老兵’?志愿者活动的每一个人是受到共同的社会价值理念的感召自发地走到一起的。这种社会价值理念就是我们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精神。我不过是受到民族精神感召的一分子而已。”
现在的李建华,每天的行程排得满满的,他目前是民革省直二支部的副主委,也是省委会祖国统一委员会的成员。他说:“我们在民革的支持和指导下,开展的关注抗战老兵、搜集抗战历史的志愿者活动,是符合民革的优良传统的。也是在为民族的复兴、祖国的统一大业尽力做好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附:部分媒体对李建华及关注黔籍抗战老兵志愿者慰问团的报道:
责任编辑:吴步璇 最后更新:2023-01-13 14:51:23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