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教育家冯国华:他在抗日的“战声”中倒下
2020-08-24 10:30:41  来源:中国军网  点击:  复制链接


  这是一张冯国华给自己制定的《作息表》,从早上7点起床,到晚上11点就寝,自修、用餐、办公、阅报、写信、日记等,安排得井井有条。上面还写着“莫等闲,须照此!”6个字。 在这张《作息表》的左右两侧,冯国华还书写了一副对联:“学未到家终是废,品非足色总成空。”

  “嗣母於民国二十二年八月八日九时二十分逝世享寿七十 亲手作羹汤每饭不忘母德 伤心怀风木临终犹寄箴言 华敬题”这是1933年,冯国华写给他的养母的题词。其拳拳报恩之心,一览无遗,真所谓“无情未必真豪杰,风木如何不丈夫”。

  人物小传

  冯国华(1901~1938年),字迈樱,上海宝山城厢镇人。1924年毕业于江苏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旋即应聘于上海和安小学任教。后返回宝山,任县教育局教委督学、县教育局长,不遗余力地整顿和兴革宝山教育,同年11月,陶行知在大场地区创办山海工学团,冯国华以县教育局长身份参加工学团成立授旗礼。

  1935年,冯国华赴上海县任江苏省俞塘民众教育馆实验区主任,做了不少教育普及工作,深得人心。松江专区办壮丁训练教练员学习班,冯受聘为该学习班教育长。

  “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冯国华投笔从戎,走上抗日救国的道路,率领当年受训的学员为战地输送弹药、运送伤员、挖掘战壕;还通过战地服务训练班,招集上海近郊各县的失业教师和失学青年500多人,组织敌后游击队,在当时的上海县,以及松江、青浦一带开展游击战争。

  据记载,1938年10月6日,冯国华与在松江农村打游击的某旅第一团张团长同赴松江,夜宿泗泾石宅,遇到日军包围,因众寡悬殊,弹尽援绝,壮烈牺牲。1985年11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冯国华为革命烈士。

  口述

  受命于危难时

  我父亲名国华,字迈樱,生于1901年11月7日。我听母亲说,因为家里穷,父亲在蒙童时期还一直是个“文盲”,只能在家里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帮助祖父祖母以种菜为生。

  直到13岁那年,祖父祖母看他实在想读书,才咬紧牙关,送他到当时的江苏省宝山县立第一高等县学堂读书。他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后来居上,门门功课成绩都领先于其他同学。小学毕业那年,当时宝山县送了6人去参加龙门师范学校(即后来的江苏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入学考试,结果只录取了他1人。宝山县政府、县教育局自然是高兴得很,他们主动提出资助全部的学杂费和生活费。

  毕业之后,父亲义无反顾地回到了故乡,从事他心仪神往的教育事业。用现在的话来讲,那就是“定向委托培养”,“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1932年1月28日,“一·二八”抗战爆发,宝山既是战场,又是重灾区。战争过后满目疮痍,百废待举。谁来主持宝山教育事业复兴大业?江苏省教育厅把目光投向了因为教育工作干得出色、已担任县督学的父亲身上。可以说,家父是“临危受命”,出任宝山县教育局长的。

  上任伊始,父亲先与克扣教育经费的县长金庆章说理抗争,迫使金庆章把历年积欠的教育经费分期发还。他还大刀阔斧地把依仗权势、办学无能的校长一一撤换。淞阳小学是他的母校,原校长是他的老师,却也不顾情面撤换下来。

  父亲说:“整顿教育要苦干,还要硬干,硬干要同当地封建势力作斗争,不能妥协,宁可不当局长,学校不整顿好对不起百姓子弟。”随后他在《宝山教育》(半月刊)杂志上,发表了《苦干实干硬干》一文。陶行知先生看了极为赞赏,写信给家父说:“硬干就是革命精神,我同意你的主张。”

  父亲在宝山积极推行陶行知的教育主张,陶行知也多次应邀到宝山给教师讲学。1932年夏,陶行知在大场地区创办山海工学团,父亲以教育局长的身份给以支持,还为工学团提供一部分经费。1933年夏,宝山县沈家楼成立了棉花工学团,父亲同样经常参与商定工学团工作计划。

  我手头就有这样一份资料,是1934年1月9日陶行知先生写给我父亲的一封信,开头便称“迈樱局长吾兄大鉴”,落款便是“弟陶行知”。信的大体内容为:萧场工学团报了新的计划,请父亲“斧正”,同时请父亲给某位先生,每个月增加10元经费。陶行知比我父亲年长10岁,我应该叫他“伯伯”的。陶行知先生这样与家父“称兄道弟”,可见他俩的关系的确不一般。

  值得一提的是,山海工学团的名字取得也很有意思:第一是要我们牢记山海关失守的历史事件;第二是要我们记住宝“山”与上“海”的紧密联系。我一直觉得,工学团之所以能搞得红红火火,除了陶行知先生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及努力推行之外,也与家父的大力支持分不开。

  另一位教育家陈鹤琴到宝山参观时,对此极为赞赏,但又担心推行被通缉的陶行知的教育主张,可能会给家父招致麻烦。家父却坦然表示:我不怕因此受累。

  “大家都要做义民”

  资料记载,父亲经常深入学校视察,每到一所学校,先看清洁卫生,再听课,调阅课卷,最后找学生和家长谈话,按实情该表扬的表扬,该批评的批评,并在《宝山教育》上作如实报道。当年江苏省教育厅督学视察各县教育后,在报告中写道:“宝山教育用钱少,教育质量好,夜校办得多,失学儿童少。希望各县教育局效法。”

  1931年,在宝山任县长的陇体要是江苏省主席陈果夫的亲信,他利用职权,所到之处总想“捞一把”,到宝山后不择手段,把教育专用款、长兴岛千亩沙田的粮租收入据为己有。父亲以局长身份站出来指责他。陇怀恨在心,多方刁难教育局的工作。父亲忍无可忍,印发了揭露县长的传单,陇体要恼羞成怒,以“散发传单,中伤县长”的罪名把父亲关押起来。又以《宝山教育》 上登载陶行知的信为借口,罗织罪名,向陈果夫报告。不久,陈果夫下令撤去了父亲县教育局长职务。

  1935年,父亲离开宝山,来到江苏省立俞塘民众教育馆。他仍一如往昔,推行陶行知的教育主张。陶行知也多次应邀来俞塘作指导。馆内有人说:“冯国华是‘陶行知’迷,还没有接受在宝山吃苦头的教训。”父亲则不以为然。他在 《社教通读》和《教育与民众》等刊物上发表了大量关于成人教育的理论文章。当时中共党员张劲夫和陆静山也在馆内工作,他们给了家父极大的支持。

  比如1935年6月,父亲在《社教通讯》第一卷第五期上,从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发表了《从我的身体说到民族隐忧与民族复兴》一文。

  父亲说:“我的身体是不坏的,十年来未与药罐做朋友,虽不是龙马精神、金刚不坏身,但有时身体一时不爽,不到一二日即可复原。前年保险 的时候,经医生详细的诊断,体重、身长、血压、肺力、小便等,我保三十年,预备活了六十岁也够了,谁知医生说照你这样体格保到七十岁也无妨,我对他说恐怕要老朽罢!乃相视一笑。”

  在这篇文章中,父亲提到了与袁观澜和黄炎培的交往,以及这两位五六十岁“老人”的身体状况,很是羡慕;同时对中国青年的体格状况,尤其是全国专科以上学生的体格检查,与国外青年相比较,表示了极大的担忧。“所以要打起精神来做事,撑起铁肩来担道义,要富强国家,要复兴民族,非得求全体国民个个有健康结实的身体不可。”父亲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另外,我非常感谢宝山区档案馆,在今年6月9日“国际档案日”的前夕,给了我两份意想不到的档案复制件。

  一件就是家父1933年7月获得的私立正风文学院“毕业证书”。我曾听我母亲说起,父亲工作以后一直没有放弃文化知识学习,还曾参加过大学学习,可是苦于找不到证据。现在好了,这张“毕业证书”准确无误地记载着,父亲曾在该院“大学部中文系修业期满成绩及格准予毕业”。这是一张晚发现了82年、差不多与我同龄的“毕业证书”。

  还有一件就是1937年4月的《冯迈樱(一名国华)之证件·俞塘同人题名录》。这件证书告诉我们,在淞沪抗战前后,父亲在俞塘民众教育馆,具体担任的是“省立俞塘民众教育馆总馆主任”,负责工作的具体实施,同时还兼“民教服务人员训练班主任”等职。难怪家父牺牲时,报刊刊载了标题为“四郊游击队领袖半出其门下”的消息。

  日寇入侵后,父亲把国民分为3类:逆民、顺民和义民。他以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身份,奔走呼号,出现在各种讲习班和训练班上,义愤填膺地指出:逆民究竟是少数,无疑要铲除他;顺民太多了,应该教育和争取他们做义民;义民是抗日救亡份子,大家都要做义民!

  孤岛上的“战声”

  我清楚地记得,母亲曾对我们3个兄妹提起过,1938年10月5日,父亲在去松江之前,带着我们全家,一起在市区王家沙饭店附近的旅店里,和奶奶、舅舅吃的最后一顿饭。身材高大的父亲,大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之势。不久,全市各大报纸就报道了父亲惨遭日寇夜袭、壮烈牺牲的消息,当时父亲38岁,上有60多岁的老母,下有3个嗷嗷待哺的孩子。我那时才3岁。

  关于父亲的牺牲,以前我只知道这样一种说法。那是父亲牺牲后不久,当时全市各大报纸都作了相关报道,如1938年10月22日的《申报》《导报 》和10月24日的《文汇报》。

  《申报》的题目是“教育家冯国华抗战殉国 定期举行追悼呈请当局褒恤”;《导报》的题目是“沪郊游击队组织者冯国华在泗泾殉国 四郊游击队领袖半出其门下 亲友莫不哀恸电请中央褒恤”;《文汇报》的题目是“第二师范同学发起追悼冯国华君教育家中一殉国者”。

  这些报纸,大体上是这样记载的:1938年9月底,在松江农村打游击的某旅第一团团长张某,两次派人来沪邀请冯国华赴松,共商大举截击日军之计。10月6日,冯氏与来邀者赴松江,是夜与团长张某宿于泗泾石宅。孰知夜半十二时,村之四周,枪声突起,冯张即起而应战。当时驻该村之游击队员仅数十名,日军汉奸来袭者约五百名,众寡之势,相距过甚。然而冯氏仍力战不屈,结果冯氏及第一团长张某等,当场殉难,队员死伤者十余人。翌晨该村人士检收尸体,发现冯氏除枪伤外,左额亦为刺刀劈去,可云惨矣。

  后来许多悼念和纪念我父亲的文章,基本上沿用了上述这种说法。直到不久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另外一篇文章,知道了还有另外一种说法。

  这就是邓夏先生于1985年8月发表在《图书馆杂志·第3期(总第15期)》上的开篇之作,题目是《“孤岛”上的〈战声〉 三日刊——为纪念抗战胜利四十周年忆救亡运动点滴》。其中第六自然段明明白白地写道:“在郊县农村开展敌后斗争的冯迈樱同志,因发行《战声》的工作被敌伪逮捕,身受惨无人道的严刑逼供,他大义凛然,坚强不屈,终于在十月十日壮烈地在松江日寇的屠刀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会不会是同名同姓不同人呢?我细看了文章,从细节推究,讲的就是我父亲他们。文章中回忆:“冯迈樱同志的书法很出色,《战声》的刊名,就是他的手笔,抗战前他在宝山等处从事教育工作,在当地有很多群众关系,郊县的发行工作就请他兼任,至于跑印刷及市内发行工作,由张云啸同志负责。”

  我还特地查了一下“战声”一词的来历。那是1937年8月20日早晨,文化战线的先锋郭沫若先生写了一首诗,名字就叫《战声》,并且以此为名,出版了 《战时小丛书之三·战声》诗集,共20首诗。《战声》这首诗被排在第12首。我想我父亲他们,一定是受到了郭沫若这首《战声》的鼓舞和影响,取名和创办《战声》三日刊报纸的。从时间上判断,也是完全吻合的。即1938年1月,郭沫若的 《战声》自由诗和诗集发表;同年4月,我父亲他们创办了《战声》三日刊报纸。

  说句心里话,现在我非常想看到这份取名《战声》的三日刊报纸。我想除了《战声》是我父亲的手迹之外,上面可能还有我父亲写的文章。

  父亲的身影清晰起来

  从我记事起,就一直想象着假如父亲和我们一直生活着,那该多好啊!为此我也不知哭过多少回。曾经有一段时间,只要一看见人家女儿与父亲撒娇的画面,我扭头就走,躲在没人处暗自哭泣。父亲与父爱,对我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正如人们常说的:一旦失去了,才更觉得珍贵。

  如今我也是80出头的老人了,3个儿子都已成家立业,还有两个孙子。我现在更能体会,父亲牺牲后,母亲独自一人将我们兄妹3人培养成人,多么不易。在我们的心目中,父亲是名副其实的抗日英雄,母亲则是不可多得的英雄妻子。

  由于父亲的牺牲,我们家的经济生活,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极大变化。尤其是我,父亲牺牲时,我才3岁,没什么记忆。上世纪80年代初,陶行知先生的孙子突然找到我家,向冯国华的妻子、也即我的母亲,了解和查找当年他爷爷与我父亲创办山海工学团的历史资料,猛地触发起我了解父亲的愿望。说来也怪,退休以后,在与母亲相伴的过程中,父亲的身影、父亲的声音,反而逐渐清晰起来了。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每逢抗日战争的纪念日,经常有一些学校、企事业单位邀请我去讲述父亲投身抗日的故事,我都乐此不疲,绝不推脱。

  在物质方面,父亲没能给我们留下什么,要说有什么纪念意义的物品,现在只剩下史料了。这些史料,在有些人眼中,可能一文不值。可在我心目中,却异常珍贵,仿佛有种生命力,无时无刻不在传递着家父的某种信息。

  就在前两天,我远在澳大利亚墨尔本语法学校从事教育工作的二儿子玮玮,还专门打来电话,了解最新掌握他的外公从事抗日活动的情况。当他得知外公当年还参与创办过一份《战声》的三日刊报纸时,兴奋得不得了,再三关照我,如果发现了这份报纸,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告诉他,并将这份报纸永久保存下来。

  忆父亲

  在物质方面,父亲没能给我们留下什么,要说有什么纪念意义的物品,现在只剩下史料了。这些史料,在有些人眼中,可能一文不值。可在我心目中,却异常珍贵,仿佛有种生命力,无时无刻不在传递着家父的某种信息。(口述人:冯国华烈士之女 冯珠 整理:记者 龚丹韵;宝山区档案局 臧庆祝 李清瑶)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20-08-24 10:32:34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父辈的足迹 心中的丰碑

下一篇:韦用翻徒手搏杀日本兵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