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3月22日电
中新网记者 王世博
1904年,周振强出生在浙江诸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当时,中国正处在军阀割据的混乱年代。18岁的周振强为寻找出路,离开了家乡从军。后来,他来到广东成为了孙中山的卫士,被孙中山亲自保送进入黄埔军校。近日,黄埔军校一期学员周振强之子周小奇在北京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讲述了父亲周振强的黄埔岁月。
周小奇在翻阅照片。王世博 摄
“我父亲是18岁参军的,因为我父亲那个时候还是比较勇敢,后来见到了蒋介石,安排他担任孙中山的卫士。当时他就认为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正确,他就跟着孙中山。”周小奇说,1924年,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时,将周振强保送进入黄埔军校。当时本来是想让他担任教官,但是周振强认为自己只有小学四年级学历,文化程度不够,就要求改为了学生。
从黄埔毕业后,周振强留校担任二期步兵科二队区队长,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陆续担任国民革命军连长、营长等职,在攻打武昌的战斗中身负重伤。“北伐战争时,他当时攻城的时候是爬墙的,弄部梯子往上爬,他一个手指头都被大刀给砍掉了。掉下来以后,他躺死人堆里头不敢动,后来再爬回来。”周小奇说。
周小奇在翻阅资料。 王世博 摄
抗日战争初期,周振强担任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第一旅旅长,率部参加著名的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与日军血战多日。“在上海淞沪抗战,进进出出的拉锯战打得很辛苦的。后来打完以后紧跟着教导总队回到南京以后,留下来守紫金山,在紫金山士兵几乎全部都阵亡了。那个时候听我父亲讲,他是抱了一块木头板渡的江。”周小奇说。
连续多次战役后,大批战士的牺牲令周振强感到心灰意冷,便申请退出前线。1939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一团教育长桂永清,以宣传共产主义、有共产党活动的罪名,在四川綦江大肆屠杀战干一团中的爱国青年,制造了惨绝人寰的“綦江惨案”。彼时,正担任国民党军第四十六师副师长的周振强,被任命为战干团四川綦江分团代理教育长调查此案件,思想逐渐发生了改变。“我父亲当时就想别人不去,反正你让我去我就查,就实事求是地查。”周小奇说,“因为这个案子是军统搞的,一查就抓了不少军统的人。父亲肯定是跟军统方面有矛盾了,这个事出来以后就坐冷板凳了。”
周小奇在接受记者采访。 王世博 摄
抗战胜利以后,周振强向蒋介石申请回老家浙江做地方官。“他那个官说实在的,他也不是正经当的,他也不是特别卖力气。”周小奇说。1949年,浙江金华解放后,周振强向人民政府投诚,于1959年被首批特赦释放。此后,周振强担任了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专员、第六届和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留下了一批珍贵的回忆史料。周小奇回忆,后来父亲还向台湾写了许多信,希望能够为祖国统一作出贡献。
周小奇说:“父亲写信给台湾方面教导总队的人,首先把我们这的情况介绍一下,再介绍一下当前的形势。出去台湾的人好多都是他部下的人,他感情也深,希望能够回来最好。共产党比国民党强,他们有体会。”
周小奇说,作为黄埔后代,从父亲身上学习到最宝贵的品质就是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2024年是黄埔军校建校百年,他希望,能够有更多人了解黄埔先辈的事迹,让黄埔精神代代传承。
责任编辑:于雷雷 最后更新:2024-06-25 14:55:4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