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百年百人专访】黄埔名将彭明治之女:父亲屡建奇功靠钢铁般的意志
2024-06-25 16:30:01  来源: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网  点击:  复制链接

  黄埔一期、在叶挺独立团服役、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鏖战平型关……在革命战争年代,他异常骁勇,屡建战功;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中国首任驻波兰大使,他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彭明治。

摄于近日的彭明治的女儿彭幼明。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

  彭明治的女儿彭幼明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回忆称:“父亲是一个地道的农民,身材瘦小,没拿过大刀。经过长期革命战争的锤炼,他最终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军事指挥员。”

  “他是黄埔军校出来的。”彭幼明认为,彭明治打了半辈子仗,屡建奇功,靠的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勇气和钢铁般的意志。1924年,19岁的彭明治从家乡湖南常宁前往广州。“当时他听闻黄埔军校是一所革命的学校,就与同乡青年一同报考,后被编入黄埔军校入伍生队受训。”彭幼明称,彭明治在军校接受军事教育,结业后参加两次讨伐军阀陈炯明的战争。“由于他作战特别勇敢,1925年10月,党代表谢宣渠介绍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坐落在广东肇庆的阅江楼,登楼可遥望缓缓流淌的西江水。99年前的秋天,“钢铁劲旅”叶挺独立团诞生在这里。时任中共两广区委委员长、常委兼军事部部长周恩来选调了一些黄埔军校毕业的共产党员到该团任职。

广东肇庆阅江楼。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

  “1926年5月,经谢宣渠推荐,我父亲带着介绍信来到广州。周恩来接待了他,并在介绍信的背面加了意见,签上名,派他到叶挺独立团,任第二营第四连见习排长。”彭幼明说,父亲在黄埔军校接受过正规训练,因此对军队的基础操练有着严格的要求,“他特别讲究正规化,比如持枪的姿势,他都是亲自给士兵示范”。

广东肇庆阅江楼内部。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

  叶挺独立团从肇庆出发,勇挑先遣队之重任,在北伐战争中所向披靡,屡破强敌,功勋卓著,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赢得“铁军”称号。彭明治也因作战勇敢崭露头角。在“独立团”里,他先后参加了攸县、醴陵、平江、汀泗桥和贺胜桥战斗,经历了战火的洗礼与锤炼。

  彭明治在战争年代负过多次伤,并由于患有严重的粟粒性肺结核,咯血不止,当时被日本籍军医断定活不过三个月。“父亲身体非常虚弱,但是依然坚持在担架上指挥战斗。”彭幼明称,“肺部通常是没有神经的,但是他的肺结核特别严重,已经累及胸膜。父亲曾说一天要骑着马走六七十里路给部队上课,在马上被颠得胸部像被针扎般疼”。

  “20世纪80年代,我父亲住院,医生看他的胸片,认为他能活下来就是一个奇迹。他们觉得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病例,要把我父亲的胸片和肺功能检查结果当成资料保存起来。”彭幼明说:“什么叫钢铁精神,在战争环境下,父亲克服了身体这种特别严重的病痛,真的是用他钢铁一般的意志去支撑,咬紧牙关挺过来的。”

  今年是黄埔军校建校百年。在彭幼明看来,“对黄埔百年最好的祝福就是实现两岸和平统一,这真正表达了黄埔人对未来的期望。”

责任编辑:于雷雷 最后更新:2024-06-25 16:32:0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百年百人专访】孙女追忆祖父陈明仁:终身恪守黄埔精神

下一篇:追寻父亲郭铁的战斗足迹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