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郑律成的革命音乐人生:用音乐激励抗日将士
2017-10-20 14:19:13  来源:新华网 参考消息网2015年 作者:郑小提  点击:  复制链接

  1942年8月,郑律成奉命到太行山八路军总部领导的“华北朝鲜革命军政学校”任教育长。(资料图片)

  《参考消息》报道(作者郑小提)我的父亲郑律成谱写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原名《八路军进行曲》),他在世时很少讲自己的故事。父亲1976年离世之后,我和母亲一直在回忆和收集整理他的人生经历。在这一过程中,父亲的形象渐渐清晰起来。他一直是一个坚定的追求民族解放和祖国独立的战士。从朝鲜半岛的故乡到中国,到延安,到太行山,到朝鲜,无论是在敌后方,还是在前线,他都在斗争和奋战着,用音乐,用自己瘦弱的身躯。

  到中国求学投身抗日事业

  1914年,父亲出生在朝鲜半岛南部全罗南道光州(即现在的韩国光州)杨林町。他与中国的结缘始于1933年。那年春天,三伯郑义恩奉抗日组织“义烈团”之命,为设在中国南京的朝鲜革命军事政治干部学校招收第二期学员,一直渴望投身抗日事业的父亲成了这批学员中的一员。

  1933年5月8日,对于父亲来说是一个历史性转折的一天。他和几个青年从朝鲜半岛木浦登上了“平安丸”轮船,经过釜山,绕道日本长崎,来到了中国繁华的大城市上海,然后乘火车到南京,进了朝鲜革命军事政治干部学校。

  学校坐落在距离南京数十里地的江宁镇一座破庙中,同期入学的共有55名学员,主要学习军事政治方面的知识。那年秋天,父亲与同期学员一起加入“义烈团”。“‘义烈团’的宗旨是以解放和独立受日本帝国主义压迫的朝鲜,建设共产主义。加入‘义烈团’后,要绝对服从团的命令。”认真阅读了“义烈团”誓约书后,父亲在誓约书上写下了“刘大振”三个字——为确保安全,每个学员都有别名,少则一两个,多则五六个。

  在课余时间里,这些学员常常用唱歌来抒发年轻人的壮志豪情。激昂悲壮的《国际歌》《赤旗歌》《少年先锋队》《最后决战》等革命歌曲总是在校园的天空中回荡。

  “学好声乐献给独立革命”

  1935年,父亲从学校毕业。校长金若山发现了父亲的音乐爱好,就找他谈话,内容是关于组织让他到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学习音乐的事,因为“革命也需要音乐”。“我要好好学习声乐!学好声乐献给独立革命!”父亲听到这一消息后顿时热血沸腾。

  也就是在这一时期,父亲将名字改为“郑律成”,这一名字后来陪伴了他大半生,也是这一名字响彻中国、朝鲜、韩国,乃至世界。

  父亲的音乐人生之旅就此开启。他平时在南京监听日本特务电话,周末去上海学习声乐。经过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学生杜矢甲的介绍,他得以拜著名外籍教授克利诺娃为师。他的音乐天赋和努力受到了克利诺娃教授的赞赏。母亲丁雪松曾回忆说:“克利诺娃教授赞赏律成的音乐天赋,认为他很有发展前途,说以他这样的音乐素质,如能到意大利去深造,将有可能成为‘东方的卡鲁索’。”

  对于克利诺娃的评价,父亲深受鼓舞。但是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学习声乐的目的——与日本帝国主义斗争,争取祖国独立。而这段日子,父亲结识了一批左翼作家和进步人士,加入到抗日救亡团体“五月文艺社”,又通过“五月文艺社”同南京文艺界进行了广泛接触,并向田汉请教声乐,后来还结识了著名爱国音乐家、《黄河大合唱》的曲作者冼星海和画家丰子恺。

  随着全面抗战的开始,北京、天津、上海等全国各地的“战地服务团”和“抗战歌曲团”达到数百个,当时音乐就是战斗武器,音乐诉说出人们的不平与希望,在广大民众中发挥巨大的能量。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战斗中,父亲发现可以用音乐去诉说自己,他深深地陶醉于革命与音乐的统一中。他加入上海大公电影戏剧读者会宣传队,并带队走上街头教唱抗日救亡歌曲,《义勇军进行曲》《打回老家去》《大刀进行曲》等激发了群众的抗日热情。与此同时,激情的时代也成为他创作的源泉,他为《发动游击队》《战斗妇女歌》《战时妇女歌》作曲,反响非常强烈,而这也成为他音乐创作的序曲。

  局势越来越紧迫,战火蔓延到整个上海。父亲不得不做出离开上海的打算。就在此时,上海的妇女救国会领导人杜君慧向他介绍了延安以及中国共产党和红军长征的故事,这使得他更加迫切地希望到延安去。在著名爱国人士李公朴的经济资助下,父亲背着一把曼陀铃和一把小提琴,还有一本《世界艺术歌曲选》、一本《世界著名歌剧选》,奔向了延安——一个激发他创作热情和造就他音乐人生的地方。

  为《延安颂》作曲一举成名

  “当时,延安还很荒凉,山上光秃秃的没有树,大家住窑洞,吃小米,生活很艰苦。”这是父亲描述的刚到延安时的情形,那是1937年10月。

  父亲先在陕北公学学习,后又进入鲁迅艺术学院,成为鲁艺音乐系第一届学员,毕业后,到抗大政治部宣传科任音乐指导。

  父亲热情忘我地工作着,他的音乐创作也进入到高峰期。一天傍晚,父亲参加完一个群众大会,站在半山坡上,看到战友们沐浴着夕阳的余晖,成群结队地奔向各自的岗位,那些正在操练的抗日战士喊着响亮的口号,威武雄壮,全城内外歌声四起……触景生情的他酝酿着一首歌颂延安的歌。他找来女诗人莫耶写好歌词,很快就谱出了乐曲。后来在毛泽东参加的一个晚会上,父亲和鲁艺的女高音唐荣枚一起演唱了这首歌。

  “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到处传遍了抗战的歌声。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热血在你胸中奔腾……”《延安颂》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从延安飞到前方,从解放区飞到国统区,直至海外——当时在海外募集资金的时候,一个是唱《义勇军进行曲》,一个是唱《延安颂》。美国人马海德是在延安的外国人,因为很难发准“郑律成”这三个字的汉语音,看到父亲就叫他:“啊延安!啊延安!”

  1938年春天,父亲的名字随着《延安颂》的传唱在整个延安传开,毛泽东也认识了他。有一次,鲁艺在中央大礼堂演出新编京剧《松花江》。马上要开演,父亲扭头一看发现毛泽东坐在自己的身边,他伸出手和父亲握手,还详细地为其讲解起《打渔杀家》(《松花江》是根据传统京剧《打渔杀家》唱腔填写现代生活内容的旧戏新唱)的剧情。

  这一年,父亲的创作就像连绵不绝的延河水,源源不断地奔流出来。他为抗大的同事们作词的《今天的“9·18”》《十月革命进行曲》《黎明歌》《肉弹勇士》《百团大战进行曲》等谱了曲,还创作了“民谣风的抒情歌曲”《延水谣》。也是在这一年,他收获了爱情,父亲和母亲在这一年陷入热恋。

  “演出的时候,他的节目很特别,用铁丝把口琴缠挂在嘴前吹奏出悠扬的曲调,怀里抱着曼陀铃弹出动人的旋律,脚下踩着打击乐器打出有力的节奏,一身三职却悠然自得;有时他还会引吭高歌,洪亮抒情的男高音流露出一种感人的魅力;有时开会前,他会走上前台指挥几百人甚至几千人的大合唱;有时他会静坐在夕阳中,眉宇显得英俊而刚强,落日把他的面庞衬托得棱角分明。”初次见面,母亲这样评价这位“来自朝鲜的革命青年”。

  音乐为父亲赢得了母亲的爱慕。与此同时,他出色的成绩得到组织上的认可。1939年,父亲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12月,几经周折,父亲与母亲在鲁艺的一间大平房里举行了婚礼。

  虽接受审查仍坚持创作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每逢国家或军队的庆典、重要集会和重大的国际交往活动,这首《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总会响起。每每听到这熟悉的旋律,我都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每一个音符都敲打在我的心上,抵达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就在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父亲年轻时的模样,还有他用笔写下这些音符时的情形。

  那是1939年的夏天,父亲正在经历着一场暴风雨。在特殊的战争环境中,加上党内存在着极“左”思潮,父亲作为朝鲜人的身份在政治上受到了质疑,被找去谈话,接受审查。他和母亲的爱情也因此受到影响,两人不敢公开见面了。但这样的打击,并没有让他停止创作,《八路军大合唱》就在这年冬天创作并演出成功。

  “没有钢琴,连手风琴也没有,只是摇头晃脑地哼着,打着手势,有时还绕着屋当中摆的一张白木茬桌子踏步转悠……”诗人公木是《八路军大合唱》的词作者,如是回忆父亲创作时的情形。《八路军大合唱》中有《骑兵歌》《炮兵歌》等八首歌,唱的最响亮的就是《八路军进行曲》。

  而谈及《八路军进行曲》的创作,父亲曾说自己是受到《大刀进行曲》的启发,但这里已不是“大刀”的形象,而是千军万马,一往无前的挺进场面。

  和《延安颂》一样,《八路军进行曲》就像插上了翅膀,越过延安,飞向前线,飞向敌后。1949年,首都举行隆重的开国大典时,这首歌回响在天安门广场的上空。1988年,由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签署命令,正式将其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信仰和平的音乐战士

  1945年的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消息传出,延安城顿时沸腾起来。在震耳欲聋的歌声和口号声中,父亲激动得热泪盈眶。在此时,母亲更加坚定地回答了父亲曾经的疑问:“你为中国的抗战而战斗,现在该轮到我为朝鲜的独立而战了。”他们决定一起去朝鲜。

  1945年至1950年间,父亲先后任朝鲜人民军协奏团团长,朝鲜音乐大学作曲部部长,并创作了《朝鲜人民军进行曲》。

  1950年,母亲通过使馆给周总理写信要求回国。总理很快批复,并亲笔致函征得了金日成首相的同意。信的大意是为使丁雪松和郑律成团圆,想把郑律成调回中国。就这样,我们一家回到北京并在此定居。

  回到中国后,父亲加入了中国国籍。他先后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央歌舞团、中央乐团从事音乐创作。新中国成立以后,他的足迹更是踏遍了中国大地,到处寻找新的创作素材。

  1976年12月父亲病逝。终其一生,他为人们留下近400首作品。民族的解放和祖国的独立,是父亲一直所追求的。他用革命歌曲鼓舞战士们去战斗去抗争,但和平是他的信仰。

  2009年,哈尔滨郑律成纪念馆成立。在那里,以“军歌嘹亮”为主题的展览区中,有一面墙上写着:他是不戴军衔的战士,是战士冲锋的号角。(本报记者孙彦德、陈娟采访整理)

  【人物小传】

  郑律成(1914—1976),生于朝鲜半岛(现韩国)全罗南道光州。1933年来到中国南京,参加朝鲜人的抗日革命组织“义烈团”,开始了一边革命一边学习音乐的生活。1937年10月,郑律成奔赴延安参加抗战,在那里他的革命音乐创作达到了人生的高峰。1939年,因创作《延安颂》而一举成名,并于1939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期创作的《八路军进行曲》后来被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1950年,郑律成正式加入中国国籍,定居北京。1976年12月因病去世,享年62岁。

  郑律成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继聂耳、冼星海之后又一位杰出的优秀作曲家、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事业的开拓者,被誉为“军歌之父”。2009年,郑律成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作者简介】

  郑小提,1943年4月出生在延安,著名作曲家郑律成与中国老一辈女外交家丁雪松的独生女。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1970年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歌舞团创作室任创作员,1987年转业到中国旅游出版社音像部任音乐编辑,1998年退休。

郑小提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10-20 14:20:2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记卢作孚领导的宜昌大撤退:中国实业的敦刻尔克

下一篇:浴血四行——父亲谢晋元与八百壮士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