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十二烈士与小孤山
2017-10-30 11:30:09  来源:黑龙江日报  点击:  复制链接

  宝清县西部兰棒山区小孤山在抗日战争时期曾发生过一起极其惨烈的战斗,十六个战士阻击敌伪500人的骑兵达十八小时,其中十二位战士牺牲,这不禁让人联想到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小孤山战斗发生在1938年,比狼牙山的故事要早3年。同样的悲壮,气贯长虹,但是多年来却鲜为人知。

  2015年8月24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国家公布抗日烈士和英雄群体目录,这个目录列第一位的就是小孤山“抗联十二烈士”。2013年10月,宝清县委、县政府在小孤山为十二烈士立碑,并将小孤山重新命名为“十二烈士山”。如今,十二烈士山已经成为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胜地,来此缅怀英烈的群众和游人络绎不绝。《十二烈士山阻击战》、《我的爷爷是抗联》、《烽火留守处》和《东北抗联》等多部抗战纪录片都是在这里拍摄的。

  小孤山十二烈士事迹的挖掘和重光,与宝清县一个叫李德龙的村干部密切相关。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对当地的抗联历史感兴趣,其中对小孤山十二烈士事迹的史料收集,实地踏查,见证人采访,他花了十几年功夫。

  李德龙今年51岁了,自1984年起,他一直任金沙岗村村主任、党支部书记兼民兵连指导员,一当就是三十年,直至2013年来县党史研究室任职。金沙岗村是东北抗日联军六军一师“金沙岗抗日游击连”的诞生地。李德龙的长辈,比如姥爷孟庆云,就是东北抗日义勇军马占山将军的少尉传令兵,经历了十四年抗战,1952年回到宝清县。爷爷李凤志也是被日军杀害的。担任村主任后,他经常接待一些回访的抗联老战士,因此对发生在这个地域的十二烈士山阻击战、李炮营阻击战、花砬子大战等产生了兴趣。他感觉其中很多细节是极有震撼性的,应该被挖掘和复原。他开始留意收集相关史料,还四处寻访当年的见证人,充实史料。李德龙说,当年访问证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他不是专职人员,门卫轻易就把他打发了:“他认识你吗?有介绍信吗?不能见,回去吧。”

  上世纪九十年代,十二烈士山的原址发生了争议,即有观点认为七台河市宏伟镇前面的一个小山是真正的十二烈士山,而不是宝清县西部兰棒山区的小孤山。不仅如此,两个地方都设立了十二烈士山的标识。这一事件,将李德龙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这意味着李德龙之前对兰棒山区的小孤山遗址的确立,以及相关的一些抗联所有遗址、密营及所在密营部队番号等史料和调查结果,都有不实之虞。

  然而,李德龙的证据却来自亲访人证和第一手史料的获得。人证是抗联老战士李明顺和周淑玲夫妇。周淑玲说小孤山(十二烈士山)的位置就在兰花顶子山北面二十多公里的五军二道哨卡东面附近,当年发生战斗时丈夫李明顺团长领导的三军四师三十二团就在大蘑菇顶子西面密营驻守,离十二烈士山(小孤山)六公里左右,也是李团长得到李天峰二人求援,然后派孙胜林通知五军下江教导队季青主任,五军头道哨卡被敌人进攻,并亲自派出两个连部队增援头道卡子小孤山(十二烈士山)阵地。老人还说,80年代初,她和李明顺曾回到宝清,还到小孤山(十二烈士山)去踏查和祭奠牺牲的战友。李明顺还写有关于十二烈士山战斗的回忆录。

  李德龙从周伟处得到了周保中将军的《东北抗日游击日记》和吉东省委、总部秘书王春发的日记,对当年的战事都有详细的记录,两本日记相互印证。此外,李德龙还找到了当年相关的地图印证。周保中日记209页这样记载:“11月19日,行径王福岗西南太平川(此地有残破农户艾家),再行约十里抵金石场,再行五里到达五、六军给养转运处,大休息;午前九时,越岭入大梨树沟西南上掌为五军部队临时驻屯处而抵目的地矣;现地位置在宝清县城西南,距离约六、七十里,北走兴隆镇,东北为星河镇,其距离约与宝清相等;离开金石场不到一小时小房就被伪军三十五团焚毁;21日,移驻前哨所南山小房。”上述地理名称在清朝末年和民国初年已经有了,即1916年4月建县以前就已经存在,至今未变。按着兴隆镇、星河镇、宝清县城画出三条长度大约相等连接线的连接点即为太平川、白石沟金沙河源头庙岭位置。庙岭东南五公里处即是青龙林场的小孤山,即十二烈士山。

  李德龙又访问了抗联老战士李敏,李敏回忆说,当年,他们十几小队从锅盔山东南到东面大梨树沟采摘野山梨吃后回来的时候路过五军教导队,又吃了五军部队种植的倭瓜(白瓜)。她说五军教导队就在锅盔山和大梨树沟中间的山岭,教导队密营是依山崖而建的。季青主任妻子李志雄写的教导队队歌就明白写着“石灰窑南沟里”字样。1941年周保中亲自组织领导的抗联牺牲人员调查表里有“于敬鹿(于晋启)1938年5月牺牲在宝清西沟头道卡子”,翻阅周保中日记明确记载于晋启1938年5月31日战死在庙岭大砬子沟口,是被伪蒙古骑兵伏击牺牲的。1940年9月11日记载:派遣李永镐率领第一中队回该支队本部,是日午前国际台西大山第二临时驻屯所出发指示路径:“经五军密营二道哨所、烈士山、大石砬子、穿过双柳河子集团部落敌之封锁线,走宝清街西北、凉水泉子、入四区乌拉本德而向富锦……”到此已经明确十二烈士山就是青龙林场的小孤山。

  住在依兰的抗联老战士吴玉清说,她和丈夫张玺山是在双柳河子屯子西面的毛嗑(向日葵)地会面,向西翻山一起走了大半天时间到了大尖山子西面两三公里的密营,参加抗联九军部队的。根据周保中日记记载尖山子西面两三公里即五军二道哨卡,岭西就是九军沟,这个九军沟的名字就是因九军二师密营而得名。在东北烈士纪念碑和宝清档案馆看到了十二烈士山战斗幸存者李福胜和李天峰的回忆录,李福胜明确说明周保中同志亲自指派在距五军密营三十里外的白石沟附近的山头上设立了头道卡子。经过李德龙和抗联历史爱好者潘兴龙、王恩才及宝清文管所李筠、李霄风等多年的踏查定位,在庙岭南第二道山岭上找到了头道哨卡遗址,战壕和哨卡房址保持完好;并用金属探测器对十二烈士山及周边山岭进行探测,发掘出大量的各种制式弹药、弹壳、枪械零部件和历史记载完全吻合。到此可以完全判定五军头道卡子就在白石沟庙岭,青龙林场的小孤山就是十二烈士山无疑。此外,还以小孤山(十二烈士山)为基点,找到了李炮营遗址、中共吉东省委和抗联第二路军总部遗址、京石泉遗址,锅盔山三、六、九、十一军遗址,在锅盔山遗址发掘出埋葬在密营一角的一个坛子里装着一个头颅遗骨,是否是六军一师政治部主任徐光海牺牲后被日本人挂在宝清北门的头颅还不能确定。

  经过黑龙江省党史研究室和省文物保护部门的考察认定,1999年1月10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宝清县青龙林场小孤山为“东北抗日联军十二烈士山”战地遗址。

  关于十二烈士山战斗前后的记述,牺牲的十二位烈士的名字是确定的,突围生还有四个人,已知的一个是李福胜,另一个是总部交通副官张凤春,其他二人是谁?李德龙继续查找核实。在季青的一篇回忆录里李德龙查实了第三个人的名字叫陈学山,他是通信员。还剩下最后一个。李德龙在吴玉清弟弟那里听说一个叫张玺山的,曾与十二烈士山突围出来的人一起往饶河转移,且写有回忆录。李德龙到哈尔滨查到了他的回忆录,确定最后一个人的名字叫蒙光正,已牺牲。

  下面是李德龙对十二烈士山战斗过程的简要还原:1938年3月,抗联二路军总部得到敌军进讨的情报,命令各部集结到李炮营,准备向勃利、密山方面转移。接到命令后,17日晚上,驻守头道卡子的一连连长李海峰命令副连长带领全连部队先行出发,自己和指导员班路遗共十六人留在头道卡子等待总部交通副官张凤春到来后一同转移。3月18日拂晓前,张凤春和七军交通员陈学山刚刚赶回到头道卡子,日伪军的骑兵就到了。

  李连长当机立断:“占领左前方的小孤山,准备战斗”,同时命令没有武器的四军交通员李天峰和炭窑工人老艾大叔向东南转移,去抗联三军四师三十二团请求支援,并请李明顺团长通知后方总部。

  小孤山阵地与地面相对高度只有79米。我们十六名战士是步兵,敌人近五百人是骑兵,还有骑兵炮等重武器。战士王发胸部中弹第一个牺牲了。

  战士们在约50米长的山顶凭着岩石、树木筑起了“雪垒”等简易工事。整个小孤山被四五百日伪军骑兵包围。敌人的第一次冲锋被打垮。第二次进攻,日军架起了骑兵炮和8挺机枪,硝烟弥漫,岩石崩飞。王仁志第二个牺牲。李连长有“射手之王”的美名,专打敌人的机枪。接着指导员班遗牺牲,不断有战士牺牲。敌人在炮击之后,发起了第四次冲锋。李连长双腿被炸断,两个战士用树杈抬着他,继续他的远程点射,敌人纷纷倒下。天黑下来,月亮慢慢升起,这时候我军阵地上只有六人还活着。杨德才因受重伤,坚持与李连长一起留下来,掩护突围。过了片刻,几个敌人冲到李连长身旁,李连长端着没有子弹的空枪,大喊道:“杂种,来吧,来送死吧!”敌人向李海峰扔出了手榴弹,李海峰壮烈牺牲。

  敌人在山顶上搜找到了重伤昏迷的杨德才。杨德才最后被敌人凌迟处死。

  小孤山战斗,抗联五军三师八团一连小队击毙日本军25人、重伤10人、击毙伪兴安军70余人、重伤20余人,打死敌军战马90余匹。敌我伤亡比为12:1。十二名战士用鲜血和生命为抗联主力部队转移争取了近十八个小时的时间。

责任编辑:张波 最后更新:2018-04-05 15:04:4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冷云家乡重温“八女投江” 壮举抗联精神世代传承

下一篇:访左权之女左太北:抗战中父亲的三个角色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