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我的父亲周保黎
2018-01-03 14:38:11  来源:黄埔军校同学会 《黄埔》 作者:周小祁  点击:  复制链接

  黄埔人家

  在20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居住在当今湖南祁东县万福岭乡元木冲村的一户周姓人家,被乡邻亲友誉为“黄埔人家”。

  翻开周氏族谱:

  太爷爷周树棠,生于道光十七年,享年48岁,是清朝同治年间国子监太学生。在修订家族家谱时,制订了“家训十条、家规八戒”,并亲手拟一副对联,金字木板雕刻挂于厅堂的祖宗神龛两侧:

  继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

  教子孙两条正路唯读唯耕

  爷爷周忠丙,学名周鹿卿(1869—1947),清末黉门秀才,早年做过吴佩孚的文书,曾任职湖北督军署军法处处长。

  配偶邹氏,膝下七男一女。

  周忠丙执行家规严格,管教有方,规定儿女:须勤学自律,家内须尽孝,家外须尽忠。

  家里请私塾先生教子女学习,1895年,从湖北请来武术大师周举在家教子女习武。

  儿女在四五岁起就进入私塾读书,做功课,每天按时读书、练武。十多岁时,儿女们都能吟诗答对、写文章,都有一手好书法,有一人敌三的好武功。

  当时的年代,军阀混战,外敌屡屡侵犯,国无宁日,民不聊生。

  周忠丙忧国忧民,要把儿女培养成文武全才,希望将来为国出力,亦鼓励子女报国从军。

  儿女长大成人后,遵循父亲意愿,8个子女中有6人考进黄埔军校并从军报国,为当时国家结束军阀割据、抵抗日寇的侵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大儿:周锷生,生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就读于湖南法政专门学校,毕业后历任湖南高等法院审判官、山东淄城县(现淄博县)法院院长等职。

  二儿:周倜生,生于1894年,永州濒州中学毕业,历任军部副官及本县区长等职。

  三儿:周洛生,生于1898年,黄埔军校洛阳分校毕业后,历任湖南社会军训练总队连长、营长、上校团长派驻重庆,1948年,在重庆被国军内部以共党嫌疑暗杀。

  女儿:周咏南,生于1900年,黄埔军校16期,国民革命军(以下简称国军)少校。

  四儿:周熙生,生于1902年,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毕业,历任京沪铁路巡官等职,患肺病早年逝世。

  五儿:周纪纲,生于1904年,黄埔军校5期,国军少将,历任第5路军特派员,铁道部京沪铁路警务局局长,新中国前夕,任职国军湘游纵队副司令,在湖南和平起义书上签字,是湖南起义将领之一。

  六儿:周保黎,生于1906年,黄埔军校6期,国军少将。

  七儿:周伯恺,生于1908年,黄埔军校8期,国军湘游纵队上校团长,解放前夕,随军队参加湖南起义。

  受家庭影响,孙辈长大也纷纷报考黄埔军校,从军报国:

  周克铭,生于1914年,黄埔军校12期,陆军第2骑兵团上校团副,解放前夕,在国军湘游纵队,随军队参加湖南起义。

  周铁铭,生于1922年,黄埔军校16期,国军湘游纵队中校,解放前夕,随军队参加湖南起义。

  周继武,生于1919年,黄埔军校15期,国军青年军205师中校军需,解放前病故。

  周绳武,生于1924年,黄埔军校18期,国军湘游纵队少校,解放前夕,随军队参加湖南起义。

  周纬武,生于1926年,国军湘游纵队上尉连长,解放前夕,随军队参加湖南起义。

  黄天,生于1920年,黄埔军校16期,国军青年军205师中校作战科长,解放前夕,在北京随军起义。

  周家两代共有11人先后考入黄埔军校,毕业后均进入国军,都参加过抵抗日军的战斗,并且在战斗中立功晋升。11人中,有两名将军,9名校级军官。

  一个家庭,有如此之多的人考入黄埔军校,有如此之多的人从军报国,在当时的中国是罕见的,故此也被乡邻亲友所推崇,亦誉称周家为“黄埔人家”。

  说到这一“黄埔人家”,自然就要特别浓笔,姑妈周咏南率儿子黄天,一同报考黄埔军校,一同抗日,从军报国的可歌可泣的事迹。

  周咏南(1900—1966),衡阳含章女子中学毕业,19岁嫁入祁阳县黄橘家。因双方父亲同为清末黉门秀才,是相当要好的朋友,遂指腹为婚,成了亲家。

  周咏南20岁,生一儿取名黄天,小儿才9个月,丈夫去世,留下寡母孤儿。周咏南在私塾、学堂担任教员,决意抚孤成长,终身不嫁,父兄屡夺其志亦不能动摇她的决心。

  1937年,黄天毕业于南京三民高级中学,适逢七七事变,全国人民奋起抗日,母子立志投笔从戎。

  1938年,周咏南领着儿子一同去报考黄埔军校,衡阳招生处负责人对周咏南说:“你年龄39岁已超龄,不能报考。”

  周咏南含着泪水,指着黄天对负责人说:“这是我的独生子,9个月失去了父亲,我吃尽千辛万苦将他带大,难道我会舍得把他送到血肉横飞的战场上去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是教员,应以身作则,今母子同时从军报考,共赴国难,祈求报国疆场上,你忍心拒我于千里之外吗?”

  招生官被感动了,最终同意母子报考,考后竟双双上榜录取。分队时,黄天分在16期2总队,在四川学步兵,周咏南分在16期女生总队,在江西雩都学战前救护。

  母子于1940年元月同日毕业。在毕业典礼上,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亲自以“蓉厅爱字第二五六号嘉奖令”嘉奖了周咏南,嘉奖令说:“母子从军同学,共赴国难,夙世楷模,殊堪嘉奖。”

  当时《救国时报》亦以“母子从军抗日”为题作过大幅报道,号召全国人民要像周咏南那样爱国,寡母孤儿同时从军抗日。

  毕业后,周咏南分配在第九战区湖南抗日前线,国民党第53军,任职政治部中尉干事、妇女连连长。黄天分在第六战区,驻湖北恩施。

  1943年冬,常德会战前,周咏南给黄天写信道:“吾儿悉知,常德战事,一触即发,尔我母子,既以身许国,勿以安危系念,母如马革裹尸,志所愿也,希继承吾报国之志,激励士卒奋勇杀敌,是所愿也。”

  常德会战爆发后,周咏南率领妇女连英勇参战,毫无惧色。在交战中,周咏南腿部中弹负重伤,仍指挥连队顽强抗击日军,后被从战场抢救出来送入一二九兵站医院救治。1944年伤愈后,留任一二九兵站医院新闻室少校主任,从事伤兵的励志工作。1945年日军投降。内战前夕,周咏南毅然退伍回到老家,又当回了教师。

  黄天服役国民党青年军205师,任师部作战科中校科长,驻守北京。1949年元月,军队跟随傅作义将军起义,加入解放军。1952年转业,工作于祁阳县水电局。

  学文习武

  我的父亲周保黎,字谷生(1906—1952),出生于湖南祁阳县(现湖南祁东县万福岭乡元木冲村),有兄弟姐姐8人,排行第七。

  与同家兄弟一样,在严格的家规管教下,周保黎4岁开始入私塾学文习武,长进不断。14岁进祁阳县实业银行当学徒,3年后转为店员,业务是记账算账。又一年,实业银行停业,周保黎回家后继续读书。

  可以说,在当时的社会,周保黎及家庭成员是受到了很好的教育。我没有见过姑妈周咏南,也没有见过她的书法,但从网上查到的资料看,她一手漂亮的颜体能以假乱真,还著有《孤灯诗稿》。父亲的书法也相当出色,其档案卷宗里有用毛笔写的书面材料,可见笔力功夫不菲。丰厚的文化底蕴,为他们后来的人生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文化和品德是相辅相成的。母亲说过,父亲兄妹8人,都是一夫一妻结发相伴,只有一人是妻子病逝后续取的,这从周咏南早年亡夫,坚持抚孤不嫁可见一斑。母亲还说,父亲兄弟无人抽烟酗酒,家里做官的很多,没见有谁很有钱。也感觉每个人都有礼有节,信义有度。良好的品德,也为他们后来的人生道路,奠定了信誉的基础。

  从军报国

  周保黎的父亲是清末秀才,吴佩孚也是清末秀才,或许因此,吴佩孚予之重用,先在身边做文书,再官至湖北督军署军法处处长,大概像当今的军事法庭庭长。

  做一名威武的军人、一名正统的军人,既是军法处长的标准,也是父辈对子女们的要求。晚辈们亦按照前辈的意愿,努力做一名正统的、有出息的军人。

  1926年,20岁的周保黎到长沙投考国民党中央军校第三分校第1期,被录取为炮科学员。

  1928年春,该校并入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6期步兵科。同年集体加入国民党。

  母亲说,由于父亲年幼时学文习武的底功,使他在军校的军事理论课、军事训练课等各项科目,成绩都很出色,得到教官的一致夸奖。1928年7月黄埔军校毕业后,作为优秀生被分到重要部门——国民军总司令部参谋处做见习士官,见习期满第二年,即1929年6月又被调回黄埔军校当训练少尉教官。

  在国军中成长

  周保黎军校毕业做训练教官,有壮志未酬之感,到真枪实弹的战场去,才是他从军报国之目的。于是,他提出申请,要上前线。在做了一年教官之后,他被分到国民革命军教导第2师(师长张治中),直接进入腥风血雨的战场,开始了他的战斗生涯。其较大的战事经历如下:

  1930年初,调入国军教导第2师特务营2连任中尉副连长。4月,参加陇海路对冯玉祥、阎锡山的中原大战,战争双方均派出重兵,双方军力亦旗鼓相当,你争我夺惨烈战斗近半年,至同年9月,战事结束,部队调驻杭州梅东高桥营房整训。

  同年,周保黎所在部队改编为陆军第4师,周保黎升任上尉连长。

  1931年,部队调驻蚌埠营房,周保黎升任营副,同时参加皖北对红军徐向前军队的作战。

  1932年,部队调驻开封营房,同时参加京汉路对军阀石友三的作战,至秋,战事结束。部队仍调回开封营房,同时第4师改编为两个师,即第4师、第25师。

  1933年春,部队改编完毕,周保黎调25师(师长关麟徵)任代理营长,而后任少校营长。3月,部队北上长城古北口等地,参加对日寇的长城战役,至5月战事结束。部队在北平北郊休整。

  1934年6、7月间,部队调回北平黄寺营房,补充整训。

  1935年,何梅协定后,部队调洛阳西宫,周保黎升任中校副团长。8、9月间,周保黎任代理团长;11月,调任上校师副。

  战争年代,一个指挥官必须勇猛、指挥有方,带领的队伍能打能拼,累立战功,才有可能从下级军官逐步升迁至中、高级军官。周保黎机智勇猛、指挥得宜,带领所部敢打敢拼,出色地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作战任务,多次荣立战功,并逐级荣升,深得军团长关猛的赏识。

  自1930年至1935年底,周保黎在关猛手下由副连长、连长、副营长、营长、副团长、团长升至副师长,军衔由中尉、上尉、少校、中校升至上校。仅仅6年,由下级军官荣升为高级军官。应当说,这么快的升迁速度,在当时的国军中是不多见的。

  接着,军委会批准,推荐周保黎去南京投考陆军大学(培养高级将官的军校,黄埔军校是培养下级军官的军校)。因为要读陆军大学,周保黎从此离开了关猛,军事生涯也发生了转折。

  这里给周保黎带兵打仗作一小结,有评论说,张治中是唯一没有与共产党军队打过仗的国民党将军。周保黎的作战经历:与红军打过一仗,与军阀打过两仗,与日寇打过许多仗。

  西安事变之抗日表态

  1936年到南京后,因陆军大学延期半年招生,周保黎随之在南京补习功课待考。数月后,25师以周保黎久未归队呈报,军委会即将其调入军委会当附员。

  1936年9月,西安成立“西北剿匪总司令部”,蒋介石任司令,张学良任副司令,政训处下设政训两科,因急需人手,军委会未等周保黎考试,便委派其前往任政训二科科长。

  1936年12月,发生“西安事变”,张学良扣留蒋介石,也将南京派来的人全部扣留,并逐一对“抗日”表态,周保黎及几乎所有被扣留的人都表态:要抗日。

  特别是蒋介石的亲信要员、周保黎的顶头上司、政训处长曾扩情,在张学良的要求下,在大会上大表抗日之决心,媒体将此登载在报纸的头版头条,大肆宣传,引起蒋介石的不悦。事变结束后,曾扩情回到南京刚下火车,便被戴笠扣押。

  据母亲说,对“抗日”表态别具一格的当数陈诚,陈诚表态说:我不过问政治,我是军人,以服从为天职,委员长(军委会委员长蒋介石)怎么说,我就怎么做。忠心的说词,令蒋欣悦。

  效力胡宗南

  西安事变后,西北剿匪司令部撤销,周保黎回南京不久,即1937年初,胡宗南申报军委会,请调周保黎为78师参谋长,恰逢军委会已派赵桂森到任,胡宗南又报请调周保黎为该师政训处长。

  而后,军委会调任周保黎为17军团高级参谋,17军军长为胡宗南,不久17军团被派往上海参加对日寇的淞沪战役,此战中日双方都派出重兵,战役打得极其惨烈,部队损伤相当严重,胡宗南把指挥部成员组成作战队,直接带上阵地作战。淞沪战役结束后,17军团全部调驻西安整训、补员。

  当时,全国抗日呼声高涨,许多青年学生前来参军,为此,17军团特地组建学生总队,对学生新兵进行军事训练,充实军队。

  由于周保黎有军校背景、做过训练教官、有作战和带兵的经历,1938年1月,被胡宗南任命为17军团学生总队总队长,也开启了以后的以训兵为主的工作。

  1938年8、9月间,学生总队结束,改为洛阳战时干训总队,仍任总队长。1939年底,干训总队结束,调任西安战区(第十战区)政治部副主任。

  山东募兵5万

  淞沪战役结束后,胡宗南将所剩的不足万人带到西安整训补充,两年后17军团虽然已经满员,但距胡宗南数十万军队的宏大规划还相差很远,胡还在陕西王曲创立了黄埔军校西安分校(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七分校),为将来数十万军队培养军官。

  一次,胡宗南在与周保黎谈话时说道,无论是军队还是军校,都急需大量补员,而补员却成了难题。如果在本地大量募兵,必然会使本地劳动力大幅减少,从而对本地的生产、经济釜底抽薪。而要到邻近的其他国军战区去募兵,因为数量大,必然会引起国军内部的反对。看来只有去日寇占领区募兵,估计招募对象和数量不愁,因为不满日寇占领的青年很多,问题主要是招募期间有危险,肯定会受到日军的阻扰,打仗不可避免。

  谈话后,胡宗南授命周保黎带队赴山东日寇占领区秘密招募男青年5万。

  约半年,周保黎分多批次,总共带回山东青年(18至22岁)5万,其间多次与日军发生交战。

  《胡宗南回忆录》有记载:“命周保黎入山东募兵5万。”

  5万山东青年,其中有文化、愿意投考军校的,通过考试,入读黄埔军校第七分校,其他都编入军队当兵。

  募兵5万,对周保黎来说,只是完成一项任务,但对于5万青年来说,却是一次命运的改变。《山东商报》刊登采访90高龄老兵于同欣的报道。于老说,年老了,很多事都忘了,但还记得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分校主任胡宗南、补训处处长周保黎;也还回忆起当年秘密募兵,以及白天睡觉、晚上赶路奔赴西安,及在第七分校学习的经历。

  当然,募兵5万,对于胡宗南来说,是希望变为现实,在走向“西北王”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5万山东兵,后来还为亲朋好友牵线搭桥,又引来青年众多。

  “到日寇占领区募兵5万”,也得到军委会、蒋介石的夸奖,并向其他战区介绍推介。当然,胡宗南也褒奖了周保黎,对他更加赏识了。

  这次募兵,也是周保黎在国军服役期间最出色的一次立功。1940年5月,周保黎的军衔晋级为少将,任职黄埔军校第七分校第14总队少将总队长。

  训兵并养猪

  1942年秋,周保黎调往军政部管辖的鲁西编练处任处长,驻豫东临泉。

  1945年5月,鲁西编练处改编为新编41师,周保黎任师长。这段期间,他主要是训兵练兵。

  母亲说,当时国家很穷,军队供应不足,士兵勉强能吃饱,但吃得不好,营养不够。父亲在编练处时,安排军队养猪,改善士兵伙食。这在当时是一新鲜事,也是国军首创,得到军委会的夸奖与推介。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国军进行大规模精简整编,第41师被撤销,士兵与装备并入28师,周保黎与准尉以上军官编入西安第15军官总队等待转业或退伍。

  1946年秋,周保黎由第15军官总队调任第23军官总队任总队副。

  国民党延安专员前后

  日本投降后,蒋介石把消灭中央苏区、攻占延安作为最重要的目标。这从国军的战区序列排名可以看出。八年全面抗战期间,蒋介石根据抗击日军的重要区域来排名战区序列,胡宗南的西安战区不是抗日重要地区,故排名居后,为第十战区。抗战结束,蒋介石根据国共内战的重要区域,重新排名战区序列,西安战区则跃升为第一战区。胡宗南自恃拥兵数十万,领衔受命进攻延安,为此而作全盘部署。

  胡推荐周保黎任延安行署专员兼保安司令,得到军委会批准、行政院任命。

  1946年,周保黎办理转业,任延安行署专员,并受命拟文,进驻延安后,行署将采取的政策、措施,简要如下:

  第一是停征兵,第二是停征赋,第三是停苛税等。当时认为,战争将会使延安居民逃离,而采用怀柔政策可使逃离居民回来。怀柔政策包括:向延安民众送发粮食、钱物等生活用品。其次是改建学校,让学生受民国的教育等,行文得到行政院同意、采纳。

  1947年2月,周保黎被正式调往陕西第二区(延安地区)行政公署,任行署专员兼保安司令,专员公署原设在耀县,4月底迁至延安,辖延安、安塞、保安、延长、富县、甘泉等6县。

  在延安战场上,仅前几个月,胡宗南军队中的相当部分,就被彭德怀领导的西北野战军整旅、整师地各个歼灭,多个旅长、师长被击毙、活捉。军长刘戡战败自刎,国军军力大伤,进攻延安败局已定。

  国军收缩至延安等孤城。1947年9月,延安城开始被解放军包围,形成围而不打的态势,延安至西安的道路被切断,国军补给全靠飞机空投。

  直至1948年3月,驻守延安的国军接到撤离指令,国军头领随即开会讨论撤离方案,会上提出的方案有两种:

  一、从小路向西安撤退。理由是:通汽车的大路早已被解放军切断,给养都不能通行,解放军必定在道路两侧重兵把守,走大路等于送死。小路虽然难走,但逃生的希望较大。

  二、从大路向西安撤退。理由是:小路路长行走费时费力,军队的重装备难以搬运,解放军虽不会重兵把守,但马上就会得知国军撤退路线,一旦在山中小路被包围,结果可想而知。

  会上两种意见互不相让,最后由周保黎拍板决定:走大路。

  会上也讨论了遇到阻击后,军队如何应对,实在不能前进,则请求西安救援,撤退时间定在早上。

  会上,周保黎还说,一年来,行署做了不少怀柔工作,这次撤退也不知今后还会再进延安否,为使百姓留下好印象,要求军队不要像败军过城做人为的破坏,军队带不走的东西也不毁坏,送给百姓。

  会后将会议内容报告胡宗南得到同意。

  此时,驻守在延安的国军用“龟缩”来形容其心态,或许最为恰当。大家都明白,驻守延安是没有出路的,但要走出延安,犹如跨越雷池。明摆着是走进伏击圈,明摆着是自投罗网,明摆着怒吼的枪弹、炮弹在前。以至撤离延安时军士们忧心忡忡、瞻前顾后。

  撤离延安那天,在军队集结临行前,周保黎作了简短讲话,表示行署官兵将走在撤军队伍的最前面,为军队挡住第一批射来的子弹。说着,行署官员、卫队肃整衣装,八人一排,周保黎居中带领走在撤军队伍的第一排。这身先士卒的精神,使早已低落的士气有了稍稍的提振。

  走出延安,只见大道两侧的山上,有解放军的红旗在飘扬,有解放军的人影在晃动,时而还有人大声向国军呼喊,只是未见子弹射来。

  周保黎下令:他们不开枪,我们也不开枪。

  子弹随时都有可能像雨点般地射来,在极其紧张的气氛中,上万人的队伍无人言语,只有双脚在快速地行走。

  真是不可思议,数天后,撤离队伍一路平安地走到国军地界,居然有惊无险。

  就这样,双方未打一枪,国军未损一兵一卒,安然回到西安,大家别提有多高兴了,包括胡宗南也是笑容满面。

  看来,周保黎决定走大路对了,周保黎与行署官兵都是临危不惧的好汉。

  当惊慌、恐惧烟消云散后,在西安胡宗南的军营中,几乎所有的人,又开始问起了一个新问题:撤军沿路的两边山上,明摆着有解放军的伏击部队,解放军为什么不开枪?

  百思不得其解。确实,在当时兵戎相见、严重对峙的交战双方,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是首要选择。

  有人说,解放军包围延安近半年不打,是不想毁坏延安,这次撤离延安,没有做人为的破坏,所以解放军手下留情。

  也有人说,解放军不打,可能是撤军队伍里有他们不想打的人,会是谁?这个问题却是引起了许多人的猜想。

  自从胡宗南的机要秘书熊向晖的共产党特工身份曝光后,军营里大家的警惕性明显提高了很多。

  警惕的猜想逐渐改到周保黎身上,原因有几点:其一是周保黎决定撤退走大路;其二是周保黎规定不做延安的毁坏;其三是周保黎走在撤军队伍最前边。

  这些猜想又关联到一个叫王正(正字可能有误)的人。早在周保黎任新编41师师长时,王正是1团团长,跟从周保黎多年,相处很好。

  离开胡宗南

  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军实行大规模精简整编,特别是精简了大量(约十多万)军官,对这些军官又没有做好精简后的疏导与安排。被精简的军官认为,抗战胜利了,自己却被当拐杖扔了,以致造成这些军官极其不满、到处闹事。当时引起全国轰动的,有几百军官(其中包括将军多人)到孙中山陵的“哭灵事件”。

  当时,新编41师被精简撤销,所有军官编入军官总队等待转业回家,据说转业费很少,有些甚至连回家的路费都不够,军官们感到失望与愤怒,开始闹事。王正大概是闹事头领,闹得比较凶,那时他脚有伤住在周保黎家中。

  有一天,军统的人和周保黎说,王正是共产党,可否进家抓捕?周保黎说,不可能,王正跟随我多年,这次是因精简而闹事。

  王正在周保黎家住了近两个月,脚伤好后,王正便对周保黎说,想回家了,但觉得门外有军统特务会抓他。周保黎就用汽车把他一直送出了西安,自然也送了些回家的盘缠,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国军从延安撤退,解放军伏击没打,胡宗南军营中议论纷纷。此时,军统也传话出来,说王正离开周保黎家就跑去延安了,使得议论更沸沸扬扬。周保黎感到了人言可畏、口水淹人的压力。

  从胡宗南的角度来说,周保黎在自己左右多年,尽忠尽职、尽心尽力,视为心腹。母亲说,所有军官,师长、军长要进官邸见胡宗南,都要警卫、副官先进去通报,时常胡宗南还不待见。而周保黎进出官邸无需报告,自由进出,享有如此待遇的没几个人。虽然胡宗南不相信军中对周保黎的议论,但在与周保黎谈话时也问过好几次,解放军为什么不打?

  自从延安败退,胡宗南损兵折将,伤亡惨重,也受到蒋介石的训斥,情绪低落,周保黎感觉到胡宗南的冷漠,产生了心灰意冷之感。

  母亲在世时多次说过军长刘戡,与周保黎是关系要好的军中友人,在没有进军延安前,刘家人来人往,门前车水马龙,好不热闹。刘戡战败成仁后,家里则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父亲回到西安后多次与母亲去看望刘戡太太,只见刘家门庭冷落,悲惨凄凉,哭声阵阵。

  正是上述这些原因,从延安回到西安两个月后,即1948年5月,无官职的周保黎便向胡宗南告假离开了西安,从此结束了为胡宗南效力的生涯。

  汤恩伯的委任

  1948年7月,周保黎举家迁居上海,欲解甲归民。

  11月,周保黎不回西安的消息被新任京沪警备总司令汤恩伯听说,汤恩伯便在官邸约见周保黎。

  用汤恩伯的话说,他是看着周保黎在军中长大的。

  周保黎在黄埔军校6期读书时,汤恩伯任黄埔6期学生大队上校大队长;其后,周保黎实习结束调回黄埔军校做训练尉官,与汤恩伯共过事;周保黎进入国军教导2师当副连长,汤恩伯在该师当旅长;后此师改编为第4师,周保黎升任连长,汤恩伯升任该师副师长。而后,周保黎在军中的表现,汤恩伯也多留意关注,可以说,汤恩伯对周保黎信任有加。

  此时汤恩伯正受命以上海为中心布防长江下游南岸,其中属下第20军是新调来的川军,汤担心对该军的指挥、补给、协调不力,特委周保黎出任第20军副军长,委任书当即递交,限日到任。并说,将安排舰船载运军官家属撤至台湾。

  在周保黎的心目中,汤恩伯有教官之尊、长官之尊,也很感谢汤恩伯在自己解甲之时还如此信任、委以重职。

  但是,周保黎自从延安败走,特别是离别胡宗南后,思想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在当时的战场上,国军连连战败,主力几乎耗尽。周保黎在简历材料中写道:“以我当时的判断,1949年,中国大陆即可全部解放,1950年,台湾必可解放,香港亦可收回。”离开西安后,父亲与母亲经过认真商量,决定解甲归民。

  就在两个月前,湖南亲友还带信来,说程潜号召“湖南人为湖南出力”,希望周保黎来湖南。因“归民”思想已定,也没有前往。

  如今,汤恩伯的委任状下达,军人知道违命的后果,在上海“归民”已不可能,周保黎便很快购买了从上海开往武汉的船票,于次日携家眷上船。上船前,周保黎请军中友人呈交汤恩伯一信,信中向长官辞谢委任,表示解甲归民的心意。

  荣任长沙警备副司令

  在武汉下船后,周保黎于1948年12月辗转回到老家过年,安排家眷的生活、小孩的学习。

  1949年春节过后,周保黎夫妇同往长沙拜会友人,住在黄埔6期同学、结拜兄弟苏本善将军家中。兄弟相见分外亲近,谈话得知周保黎近况后,苏本善马上就带周保黎夫妇到他公务的地方——湖南长沙警备司令部。

  警备司令萧作霖将军与周保黎是黄埔6期同学,感情相当好。苏本善是副司令。

  同学三人交谈无拘无束,自然谈得最多的是时局,都认为解放军将很快越过长江,解放全中国。

  交谈中,萧作霖、苏本善也谈到湖南省主席程潜对湖南前景的看法:解放军解放湖南只是时间问题,为避免生灵涂炭、城市村庄毁坏,和平解放湖南是最好的选择。

  已经不打算在国军这条道上走到黑的周保黎,听了两位同学谈及程潜对湖南前景的看法,感到眼前一亮,意识到这是一条走到亮的道路,并表示,赞同程潜主席的明智之举。

  萧作霖、苏本善听了周保黎的表态,也非常高兴,马上就与程潜约定时间,与周保黎前往拜见。

  在萧作霖、苏本善的极力推荐下,很快,即1949年3月,程潜下达委任书,任命周保黎为湖南长沙警备司令部副司令。

  从资料查看,程潜1949年1月起开始与解放军秘密接触,商谈湖南和平解放之大事。周保黎任长沙警备副司令的时间是1949年3月至5月,这3个月,也正是程潜在为和平起义紧锣密鼓的关键时段。

  湖南长沙警备司令部是警卫省府、警卫长沙、维持长沙治安的重要部门,也是程潜实施湖南和平起义的重要支柱部门。司令部司令萧作霖、副司令苏本善都是和平起义的铁杆人物,是程潜的亲信。特别是萧作霖,跟随程潜多年,是程潜和平起义的关键人物。解放后,毛泽东主席在北京中南海召见湖南起义领袖,与程潜同往的只有萧作霖。

  在湖南和平起义紧锣密鼓的关键时段,受任司令部副司令,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其一,赞同、支持、并愿意跟随程潜为湖南和平起义作贡献;

  其二,得到司令部萧作霖、苏本善的极力推荐,特别是司令萧作霖的推荐;

  其三,得到程潜高度信任。

  也就是说,周保黎符合以上条件,才在这紧要关头得到如此重要的委任。

  在3个月的长沙警备副司令任职期内,周保黎受到程潜“以和平方式解决湖南未来”思想的影响,多次与萧作霖、苏本善一同商讨、参与、拥护程潜和平起义的有关活动。

  周家在国军服役的军官,解放前夕都会聚到湖南参加了起义。

  1949年5月,为防止湖南起义,白崇禧携陈明仁将军到长沙,严令改组长沙警备司令部,撤掉萧作霖司令职务,任命陈明仁为司令,也撤掉了周保黎副司令的职务,放话要抓萧作霖,萧作霖逃往邵阳躲避。

  程潜此时接着任命周保黎为湖南政府参事,打算留在身边待用。

  不久,程潜省主席也被撤掉,程潜也准备离开长沙躲避,特告诫周保黎:局时不控,暂且一避。

  周保黎因担心住在祁阳老家的眷属,多为妇孺、小孩,随即离开长沙,返回老家。

  1949年5月,白崇禧集结大军数十万于衡阳、长沙一带,大战即将开打。为家中妇孺免遭战争袭扰,周保黎19日携眷南下迁赴桂林,租住桂林八角塘12号。6月,租桂林解放东路德丰商店(原中正东路167号),经营香烟、油、棉纱等杂货,借以维持生活。

  1949年8月4日,程潜、陈明仁率国军官兵通电起义,湖南和平解放。解放军继而挥兵南下,桂林于1949年11月23日解放。

  按照街上张贴的桂林市解放军军管会的通告规定,周保黎前往军管会登记、表明身份、并送去简历。

责任编辑:王广建 最后更新:2018-01-03 14:58:1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父亲侯镜如的抗日援鲁回忆

下一篇:曾经军人,永远军人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