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父辈的抗战
2018-08-16 09:48:33  来源:宋仕强  点击:  复制链接

  “捐躯为国难,视死忽如归”。在80年前伟大的抗日战争中,英勇善战的川军是中流砥柱,我们西充的子弟兵更是一马当先英雄辈出。为了家乡的安宁、民族尊严和国家领土的完整,他们付出了青春、热血甚至生命。据统计,全国抗日军人每五六个中就有一个四川人,川军牺牲失踪约30万人,负伤约35万人,共计约65万人。我们西充县当时人口仅32万,有6万5千余人先后奔赴抗日战场,3万余将士牺牲负伤,即每10人就有1人为国捐躯流血。西充县支援前线的钱粮、人工物资等,也在全国各县名列前茅,为抗战胜利是拼尽了全力!

  我父亲和很多同辈人一起,参加了气壮山河名垂青史的抗日战争。父亲名叫宋永树,我是他的小儿子宋仕强。父亲出生在1922年,西充县复安乡罗树沟村人,他参加了由王瓒绪任总司令的国军29集团军,在著名的随枣会战中,与日本鬼子在湖北大洪山一带鏖战,光荣负伤。

  我父亲在家排行老三,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妹妹。父亲几岁的时候家里吃不起饭,爷爷就把他送到成都昭觉寺当小和尚,才得以苟全活命,可惜没有书读了。等他年龄稍长接回家来,跟爷爷学会了篾匠的家传手艺,父亲心灵手巧,是老家十里八乡最好的篾匠之一。

  国民党军队开始了全面抗战,在四川各地抓壮丁补充兵源。刚开始执行的是“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的政策,先是把我二伯宋永隆征了兵, 1939年前线吃紧,又把我父亲这批人召集过去初试。招兵负责人见我父亲又矮又瘦,就说放你回去再等几年再说。后来看人数凑不够了,就说这小家伙先去给长官喂马吧,多一个人手也好。就这样,父亲这批人在南充新兵营仅经过短时间集训,就随着王瓒绪的二儿子王泽浚率领的44军,辗转来到了湖北的抗日前线。当时一起开拔的还有同村宋仕友、冯心吉、冯心才等同龄人。“兄弟父子齐上阵,驱逐倭寇卫中华”,是西充将士赴前线抗日的普遍现象。王瓒绪王泽浚父子同在前线指挥,王瓒绪在回成都养伤的时候,还让王泽浚的大儿子辍学直接上前线抗日,一家祖孙三代一起上战场,应该在世界战争历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国军王瓒绪上将 解放军何以祥少将 我的父亲宋永树

  西充县自古是忠勇诚朴之乡,瘠地多豪杰,僻乡晓大义。汉有安国公纪信代主赴死,近有张澜罗纶为国纾难。西充还是张澜、鲜英等民盟领导人的老家,风气开明,抗战的宣传动员工作做的比较好,所以主动报名参军的人比较多。当时轰动西充的“八百壮士出川”,就是以巴蜀中学(今西充中学)、太平育英中学投笔从戎的学生为主要班底组成的,他们这一拨分配在王陵基将军的30集团军。西充籍共产党于江震、何以祥等高级干部,也冲锋浴血在抗日的最前线。

  国民党第44军,是29集团军的王牌,也是王瓒绪王泽浚父子苦心经营多年的西充子弟兵。抗日名将赵璧光、李秾等分别在该部队任师、旅长等职务。的官兵和战斗骨干都以西充南充人为主,由老乡、亲戚连亲戚和哥老会(袍哥)等各种关系组织在一起。西充人中还流传王瓒绪说的话:“只要是西充人来我这里,不管他妈的三七二十一,给老子拿碗先把干饭吃饱再说。”当时干饭(白米饭)管饱,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一直传为佳话。由于不是老蒋的中央军嫡系,装备给养都非常差,只有四川造的马尾手榴弹、汉阳造甚至大刀长矛,士兵冬天还穿着草鞋,外边人称“草鞋军”。 王瓒绪治军非常严厉,西充兵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做的比较好,所以战斗力非常强。当时西充人就聚集了3万多人在王的麾下效力,可见王瓒绪和他的44军的威望和影响力。

  29集团军先在在湖北襄樊、随州的一带防御,后来打到了大洪山。我父亲先给连长当马夫和勤务兵,部队一上前线就战斗得非常激烈,与日本军队在武器装备、战斗素养,单兵战斗力、配合等方面差距明显,川军一直是处于被动的局面,部队伤亡减员很严重。

  部队就把我父亲这批后勤人员,经过简单训练和武装,就上前线和日本人作战了。西充子弟兵逐渐适应日本军队的作战风格和套路后,迅速调整战斗思路,利用当地有老乡支持、熟悉地形快、人数较多等优势,发扬老乡协作有效、和袍哥人家讲义气不怕死的精神,有效拖住了日本人的有生力量。西充人的口头禅是“锤子哟”,体现了西充人大大咧咧不服输的性格,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打仗的视死如归的精神,所以外地人叫我们西充兵叫“锤子兵”。“锤子兵”在每个作战单位很受欢迎,都充当敢死队突击排等角色。在大洪山战役中, 29集团军共歼灭敌人4000多人,打乱了日本鬼子往内地进攻的部署。王瓒绪和29集团军官兵是我们西充人的骄傲,王在战斗中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负了重伤还坚持在前线指挥。他们之所以勇敢坚强,是因为坚守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存亡相依的坚定信念!

  我父亲在战斗中锻炼了自己,在和战友们肩并肩战斗的过程中,逐渐成长为合格的抗日战士。他刚开始做后勤保障,经常冒着日本人的炮火封锁给前线士兵送饭,有一次他背的做饭的锅被子弹打穿了。在战斗间隙,他们苦练杀敌本领,手榴弹投的不够远、射击不合格或者刺杀输了一枪的,半夜都会爬起来练,在大洪山和日本人白刃肉搏刺刀见红。父亲的右小腿被鬼子的子弹打穿了,康复后很快又上前线,在他小腿肚左右留下对穿的两个核桃大的疤,回家务农就没法干重农活了。同去的同村老乡有战死病死负伤的,我二伯父的耳朵被炮火震聋了,回家后都叫他“聋子二爷”, 我小时夏天乘凉时,还看到冯心吉老人左边肋骨处有碗大的凹洞,他说是当年鬼子的炮弹轰的。

  在这场战争中,涌现了孙黼、马书衡、王诚章、张竭诚、赵璧光、李秾等一批抗日英雄,西充籍将军共有21位。赵璧光将军缴获了日本鬼子的炮队,李秾用大砍刀吓得日本鬼子跪地求饶,王瓒绪指挥“大洪山老王推磨”,一时传为佳话。为川军抗日这座丰碑,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800壮士赴国难,血染沙场一人还”的西充800壮士, 实际是856人,在江西参加了惨烈的“南昌保卫战”“上高保卫战”等战役多次,最后活着回家的只有李宏毅老先生一人,他也身负三次重伤,在身体内还残留多块弹片。壮士李利民在战斗中,孤身一人与4个日本兵拼肉搏,被连刺3刀成了“血人”,不但没倒下,反而越战越勇。鬼子被他那如战仙的气概吓破了胆,乖乖缴械投降。现在江西省进贤县还存有川军第26师的纪念馆。这一次次的硬仗,一场场的胜利,打出了川军的斗志,增强了中国人民战胜日本鬼子的信心。

  国军的第二十九集团军还参加武汉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等诸战役,与日军进行了2300多次大大小小的战斗,共击毙击伤日军4万余人!

  我小时候听父亲讲,日本兵个子非常小,比以个子短小精悍著称的四川人还要小一号。但是他们训练有素、身强体健斗志旺盛,枪法准、拼刺刀厉害,肉搏战我方要几名士兵才可以拼一个日本兵。日本人有个规矩,拼刺刀会前先把子弹退出来。川军比较聪明,经常偷偷在枪里面留子弹,刺刀拼不过的时候就放冷枪。日本人后来也学乖了,也会用这个办法对付我军。父亲说经常教育我们说,战争是非常残酷的,在战场上看到很多伤者得不到救治而死去,没有任何人道主义援助,太悲惨了。无论是战友还是敌人,当时的画面都让人不忍回忆。让我从小就知道落后就要挨打,所以要自立自强,更知道了和平的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

  我一同学,去山东藤县参观一座村级“抗日战争纪念馆”。他到达的时候比较晚,值班的老爷爷已经上床休息了,但听说来的是西充人,马上起床穿好旧军服为他做详细介绍。说川军尤其是西充将士为藤县筑起了血肉城墙,他们要把这个纪念馆一直保存下去,让子孙后代都记得川军千里驰援的功劳。

  1946年,父亲在内战中的前沿战地火线起义,扛着两把步枪加入了共产党军队。在苏南军分区司令员刘先胜、政委陈丕显的领导下,在淮海战役和原国军44军老军长王泽浚窄路相逢,打败并俘虏了王。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全国解放后,我父亲还参加了赴越南河内和抗美援朝的战斗,可谓是征途万里、九死一生、功勋卓著。他当过炊事员、通信班战士和班长。在父亲有一次荣立三等功的说明是这样描述的,他曾赤脚在雪地里面挑着电台走了两天,为战友服务任劳任怨,平时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父亲在1953年农村土地改革完成后,胸挂着一排军功章,怀揣着二等甲级的伤残军人的证明书复员回家务农。一直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于1986年患病去世,享年63岁。

  今天是抗日战争胜利73周年的纪念日,谨以此文献给我敬爱的父亲宋永树老先生,和英勇的西充将士和川军前辈。据闻李宏毅老同志和他的800战友有一遗愿,希望在西充县城化凤山顶立一座抗日纪念碑,面朝东南,纪念在鄂湘赣鲁等地参加抗战的西充将士。我决心不要让他们的英雄事迹随着雨打风吹去,不要让先辈的希望成为失望,我辈争取努力实现这一美好愿望,昭示我们西充人民缅怀抗战先烈,热爱和捍卫和平的决心。他们虽然故去了,但是他们保家卫国舍身忘死前赴后继的精神,永远是西充人民、四川人民、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宝贵精神财富和骄傲!!

  我用一首诗来结束今天的文章:

  七律 西充将士抗战

  川军抗战好儿郎, 西充将士血染疆。

  千里卫国赴前线, 六万壮士上战场。

  两千余战愈见勇, 四万敌魂葬异乡。

  山东拒敌身铸城, 鄂西奋战魄筑墙。

  父辈英灵佑家国, 前赴后继永不忘。

  化凤山头矗丰碑, 纪往济今传世长!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18-08-16 09:52:4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父亲卢作孚:1938,长江上的生死接力

下一篇:看变化、不忘初心、重走抗联路;受教育、牢记使命、再踏新征程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