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联名将冯仲云,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他在打击日寇和巡视工作时,曾多次到过绥芬河,在百年口岸这片土地上留下了英勇抗日的足迹。他对信仰的执着和爱国奋斗的精神,值得我们崇敬和学习。近日,记者联系到冯仲云的大女儿冯忆罗女士,通过电话采访和查阅相关资料,一个对党、对祖国、对人民无限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隔着电话,记者仍能感受到冯忆罗女士的真诚和热情。提起父亲,她有些激动,很多往事像印章一样印在她的记忆里。她娓娓而谈,不知不觉间,两个多小时过去了。她敏锐的思维、亲切的语气,让记者难以想象,自己是在跟一位86岁高龄的老人通电话。
冯忆罗说:“父亲是我们一生的骄傲。他一生热爱祖国,对祖国和人民无限忠诚。在东北抗联14年中,虽屡经困难,却不屈不挠地斗争,最终赢得胜利。他用毕生经历诠释了对信仰的坚定和对国家的忠诚,他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代,也同样令我们为之自豪。”
白山黑水映丹心
1930年,初秋的一天,隆隆轰鸣的火车驶出山海关,在东北大地上奔驰。一位风华正茂的青年凭窗眺望,奔来眼底的白山黑水,更加坚定了他走革命道路、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决心。他,就是共产党员冯仲云,因在北平参加“五一”节飞行集会,被反动当局逮捕入狱,刚刚经历了牢狱的折磨。而几个月前,他还是一名清华大学数学系的高才生。
冯忆罗说,如果父亲不离开清华,也许能成为一名数学家,在科学的领域中为民族崛起而奋斗。但矢志不移的革命理想和对祖国的挚爱,让他选择了血与火的冲杀,把青春年华献给了那场艰苦悲壮到极点的东北抗战。
冯仲云
那年代,弃笔从戎在东北打游击有多不容易?冯忆罗说了两件事。父亲冯仲云出生于江苏武进。大家都知道,南方人怕冷,而东北的冬天寒风凛冽,父亲冯仲云和东北抗联将士们,却不得不经常在零下40多摄氏度的严寒里露营野外。另外,冯仲云眼睛高度近视,眼镜就成为他最“宝贵”的“装备”。但在抗击日寇的战斗中,环境异常复杂,难免会有磕碰,每当眼镜掉到地上,同志们就帮他把摔破的镜片拼好,再用线绑起来。有时眼镜腿摔断了,就找小树枝绑上代替。
1940年冬,东北抗联的斗争进入极端困难时期,由于日军实行大规模疯狂的军事“讨伐”和严密的经济封锁,东北抗联部队大部被迫转移到深山密林中。当时,我抗联将士伤亡惨重,粮草弹药断绝,到处冰天雪地,大家围着篝火睡眠,常常要靠挖草根扒树皮和猎杀野兽充饥。部队分散作战,在林海雪原里辗转穿行。父亲与战友们偶尔相遇,第一句话往往是“你还活着呢”。冯忆罗说,正是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支撑着父亲冯仲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险境,成为东北抗联的幸存者、胜利者。
从1931年到1945年,在长达14年的抗战中,冯仲云和战友们经常以树皮、草根充饥,身穿破烂衣裳,露宿野外,数次面对生死险境,粉碎了敌人无数次围追堵截,领导了大小兴安岭、松嫩平原的一系列游击战斗,曾攻克过克山、讷河、肇源等县城,震动敌垒,给日伪压迫下的同胞以极大的鼓舞。
抗战胜利后,冯仲云担任松江省主席,领导全省人民在战友血染的土地上恢复生产,建造新的生活。他担任过新中国第一任北京国立图书馆馆长和水利部、水利电力部副部长,领导了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的创建。在每个岗位上,冯仲云都一心扑到工作上。他不知疲倦的工作和忘我的奉献精神,受到群众由衷的尊敬。
夫妻久别情不移
“雯,我是在东北苦斗了14年,我曾经身经百战血染征袍;我曾经弹尽粮绝,挨过长期的饥饿,用草根、树皮、马皮等充饥;我曾经在塞外零下40度的朔风中,露天度过漫长的冬夜;我曾经受过重伤,曾经在枪林弹雨、血肉横飞中冲杀艰苦卓绝,忠贞于祖国和人民。”
这是冯仲云写给他远在上海的妻子薛雯的一封家书。
那时,两人已经分离了12年。
冯仲云与薛雯在一个村(余巷村)长大,二人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冯仲云到清华大学读书后,第一封信就是写给薛雯的“情书”。后来,他们组成家庭,薛雯一路陪伴。在哈尔滨时,冯仲云利用数学教授的身份作掩护开展地下工作,薛雯负责机密文件的保管和秘密接头。夫妻二人配合默契,多次躲过日伪严密的检查。
冯忆罗说,因为革命需要,父母不得不在1934年分离。没想到,这一别就是12年。
薛雯带着女儿忆罗和儿子回家乡
夫妻离别多年,音信全无,生死不明。在那艰苦的岁月里,部队里再婚者不乏其人。有人想给冯仲云介绍对象,也曾有女战士追求过他,但他说:“我要坚守离别时的诺言,一定要等到同她团聚,我相信这一天会到来”。
寒来暑往,冬去春来,冯仲云对妻子的感情就和他所秉持的理想一样坚定、挚诚。
返乡后的薛雯加入新四军,也时刻思念着冯仲云。冯忆罗回忆说:“小时候我问爸爸长什么样,母亲就跟我讲,说你爸爸个子高高的,戴着眼镜,可漂亮了……”冯忆罗说,每当中秋佳节,妈妈都会带着她,望着天上的圆月给他讲爸爸的故事。“东北解放后,收到父亲的来信,组织上安排母亲带着我与父亲团聚。我们几经辗转,最终到达哈尔滨”。父母久别重逢的一幕,冯忆罗至今难忘。共同的事业、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信念,不仅造就了两位坚强的战士,也让他们的情比金坚。父母的爱情不仅仅是相依相伴,更是出生入死、坚贞不渝。
1966年,冯仲云与妻子薛雯
冯忆罗说,父母的爱情,或许就是爱情最美的样子。他们的故事,成为那个年代最动人的战地爱情。当中共东北局的领导们得知二人传奇般的红色恋情后,称赞道:“女同志要好好向薛雯同志学习,男同志要好好向冯仲云同志学习。”那时,父母忠贞不渝的红色爱情故事,在东北的部队中广为流传。这也使得冯忆罗从心底升起一种真挚的情感:为有这样的父母而骄傲!
言传身教好家风
多次与冯忆罗交谈,记者感触良多。虽然未曾谋面,但透过电话,依然能感受到,她有着良好素养和家教。冯忆罗说,父亲冯仲云对儿女很少说教,但我们每个人都深受他的影响,这种教育胜过了千言万语。
冯忆罗近照
“在我13岁的时候,很想参军。刚好新四军征兵,我就去报名了。当时征兵的同志因为我年纪小不同意,让我回去念书。我耍赖不肯走。他问我为什么要参军,我说参军,一要打日本鬼子;二是我爸爸在部队,我要去找我爸爸。”冯忆罗回忆,因为受父亲的影响,她13岁就成为一名新四军女兵。她要像父亲一样在战火中为国家、民族贡献青春和热血。
冯亿罗与父母合影
解放后,时任松江省政府主席兼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的冯仲云,始终放心不下那些东北抗联的老兵。冯忆罗说,对于牺牲的抗联英烈,父亲深感活下来的人,应该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当时很多烈士子弟无家可归,父亲就提议创办了“东北烈士子弟小学”,把各地招收的烈士遗孤,集中到烈士馆左侧的一座白楼里。“在哈尔滨住的时候,家里总是有孩子住,最多时有30多个孩子,做饭得用像桶一样的大锅。客厅里都是床铺。”冯忆罗说,“这么多人吃饭开销很大,母亲就到处借钱。即便是后来搬到北京,父亲仍坚持给那些抗联烈士家属寄钱,常常手头拮据。水利电力部领导为此给父亲特批了一笔钱,但父亲从来没有动用。”
冯忆罗说,“父亲对金钱、地位都很淡泊,这是对我们最大的影响。我们这些子女对于物质金钱,够用就行。也从来没有觉得父辈是老革命而觉得自己了不起”。
在冯忆罗的印象中,父亲话不多,但对儿女要求很严格,让她参加革命的同时,一定要读好书。“父亲从来不和我们讲大道理,他把探望、照顾牺牲战友家属的任务,也让我承担起来。这是最好的传承方式”。
父亲去世后,冯忆罗也像父亲一样,去关心抗联老战士和他们的后代。她也因此成为东北抗联迷,始终关注东北抗日联军史的研究,对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东北抗联专题”贡献很大。
1998年,一场特大洪水凶猛地席卷长江、松花江、嫩江流域。这是一场新中国成立后仅次于1954年的洪灾,哈尔滨等东北城市告急。冯忆罗说,那时,全家都心系抗洪,尤其是母亲薛雯整天坐在电视机前关注着水情。“我们这个大家庭还发起抗洪救灾捐款行动,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连父亲只有10岁和11岁的两个外重孙女,都将压岁钱捐了出来。冯家后代们也通过多次捐款懂得了‘爱国、爱人民’实实在在的含义。后来,母亲代表全家将多年的积蓄3万多元献给了灾区人民,我想这也是曾经从事水利事业的父亲可以宽慰的事吧!”
冯忆罗回忆说,“文革”期间风云突变,许多老干部受到冲击,父亲冯仲云惨遭康生、“四人帮”毒手,被关进监狱,受到残酷迫害,不幸于1968年含冤离世。
“父亲离去后,母亲和我们都受到牵连,我被抓进监狱,几个弟弟妹妹分别去了内蒙古和黑龙江插队”,冯忆罗说,“虽然我们一家经历了十年浩劫的苦难,但父亲精神,已深深刻在了儿女们的心上。也造就了我们不怕困难、敢于拼搏、奋发向上的品格。在学习上、事业上,不懈拼搏。弟弟妹妹们都通过努力成材。有的在国内重要科研单位供职,有的通过自学后到国外攻读学位,我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为报效祖国做贡献,使父亲未酬的壮志由下一代实现。”
1955年秋,全家合影
冯忆罗语重心长地对记者说:“这些年,我和弟妹几人还经常去很多地方,给年轻人讲父辈们的革命故事,虽然我80多岁了,我仍非常愿意。只要我还活着,还能走得动!我希望年轻人能了解历史,缅怀革命先辈,坚定理想信念。逝者如斯夫,生者自当珍惜生命,努力拼搏,莫负青春!”
冯仲云与全家的最后一次合影
记者还了解到,冯仲云夫妇之所以给女儿取名“忆罗”,就是为了纪念被暗杀牺牲的罗登贤同志(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的先驱之一,东北抗日武装的主要组织、创建者)。而为了纪念东北这片他们战斗过的土地,他们还分别给两个儿子取名“松光”、“江华”,含义为“松江光华”。他们的爱国热情与拳拳报国之心,在孩子们的名字中得以呈现,也融入到了子女的血脉中,凝结成不朽的英雄之魂。
责任编辑:李一菲 最后更新:2018-09-26 15:00:4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