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父亲战场上的“生死之约” ,两代人苦寻四十余年
2019-03-29 15:28:11  来源:止小戈 龙哥的战场  点击:  复制链接

  

  前言

  从我记事起,我就知道父亲是被人从衡阳战场上抬回来的。

  那场惨烈的战役,先是牺牲的将士堆满壕,后来化成的白骨垒成山。

  我很好奇父亲怎么从死人堆里活下来?可是,作为历史反革命的父亲不敢细说,我太小也不会细问。

  真正了解父亲,已是1992年的元旦,我初为人母,我终于有空了解父亲心中的隐秘往事。

1

  我的父亲叫陈麒,1927年3月出生于湘潭县射埠镇仙凤村,幼时家贫,爷爷早逝,奶奶又双目失明,父亲13岁就在地主家帮工抵佃租。

  16岁时,父亲已经长到近1米8的大个子。有一天,奶奶带父亲到庙里拜菩萨,求签显示:“宜出门,南向行”。


  父亲年轻照

  菩萨的指引也许是对的吧,那时湘潭北面是长沙,连年战火下的长沙难民纷纷南逃至湘潭等地。

  湘潭城区也不断遭到日军飞机的轰炸,无路可走的父亲只能硬着头皮往南,一路打零工一路乞讨到了衡阳城。

  年少的父亲站在举目无亲的街头,心里琢磨着怎么才能在这兵荒马乱中活下去。
 

2

  不久,随着第四次长沙会战的失利,长沙失守,湘潭也沦陷。日寇继续南侵,衡阳战事日趋紧张。

  有一天,父亲正在衡阳城找活干,街上意外碰到一个人,说可以给父亲谋份好差事,并且当场付给父亲三块银洋。

  这对于身处困境的父亲无疑雪中送炭,可到了目的地才知道,这人负责征兵的,部队有人逃跑了,于是到街上以银两诱骗年轻人,顶替逃兵入伍。


  衣衫褴褛的国军将士(资料图)

  到了部队,父亲遇到一个相同命运的战友,姓范,老家是衡阳江东一个叫“洪龙庙”的地方。两人在部队里只能叫顶替者的名字,相互间怕叫出真名露馅儿,就称呼彼此为“伙计”。

  在短暂的相处中,父亲对这个又黑又矮的新伙伴印象深刻,老练、机灵,看起来不像新兵,他对父亲交代说,如果战场上日军投炸弹,一定要记得把鼻头埋在土里憋气,不然会被毒死。

  相同的命运和处境,让两个年轻人很快成了好友。战事临近,部队防止串联逃跑,禁止交头接耳,但父亲两人还是私下约定:“谁后死,谁负责收尸”!

  父亲把老家地址告诉了他,还告知自己身上揣着的三块银洋,如果自己战死了,这钱要送回老家给奶奶。

  交代完后事,来不及过多训练的父亲走上了战场,遭遇了他最刻骨铭心的一天。

3

  1944年6月23日,中国抗战史上最悲壮、最惨烈衡阳保卫战正式揭开序幕。

  当时,父亲所在的第10军第3师第9团,奉命固守易赖街以北、辖神渡、青草桥、石鼓等地。

  28日傍晚,国军撤至青草桥南岸,炸毁青草桥,阻敌于蒸水以北。日军飞机狂轰滥炸,扔毒气弹,战士们以麻袋和房子作掩体,与鬼子激战。

  战斗中,敌机的子弹打在麻石上,再弹到父亲的小腿上,血流如注,随着一颗炮弹在附近爆炸,父亲倒在血泊之中,顿时失去知觉。


  衡阳保卫战后,将士白骨垒成山(资料图)

  不知过了多久,轰鸣的敌机远去,如暴雨般的子弹也间歇了,昏迷的父亲恍惚中听到有人在呼喊他,但是他一句话也说不出。有人把他从成堆的尸体中拉出,用水洗去脸上的血渍,整理他的衣冠准备去掩埋。

  父亲拼命睁开眼睛,努力看了对方一眼,果然是有生死之约的战友:范伙计。

  看到突然睁眼的父亲,范伙计又惊又喜,仔细查看父亲伤情,不仅浑身是伤,头几乎陷进锁骨了。范伙计费劲将父亲脖子转正,给父亲进行简单包扎,背着父亲离开战场。

  兄弟没有死,无需履行收尸的诺言。但伤成这个样子,怎么办才好呢?

4

  远处还在炮火连天,如果没人照顾,重伤的父亲必死无疑,范伙计找来一辆农民用的独轮推车,载着父亲,一边乞讨,一边寻些草药医治,准备把父亲送回老家。


  衡阳保卫战中百姓使用的独轮车(资料图)

  从衡阳到湘潭射埠镇仙凤村,现在不过是两个小时的车程,而在当时,可谓山高路远,异常艰难。尤其是当时衡阳至湘潭已成为沦陷区,日寇四处横行。

  为躲避日本人的搜捕,他只得绕道湘江东岸,东躲西藏,一路乞讨沿江北行。

  父亲一直记得,有天半夜范伙计在铁路边敲开一农户的家门讨吃的,主妇看他们是打鬼子撤下的国民党伤兵,飞快的开门迎他们进屋,生火煮粥,口里不停的说着:“造孽呀、造孽……“

  到达湘潭县中路铺时,衣衫褴褛的范伙计筋疲力竭,实在走不动了。

  巧遇几个轿夫在路边侯客,他喜上眉梢整整衣冠,走过去对轿夫说,父亲是战场上负伤立功的大英雄,他是受命护送父亲回乡的副官,等父亲回到家,当地保甲长会有奖金,到时候少不了轿夫的赏银。

  那时候,家乡父老同仇敌忾,轿夫们听说是从抗日战场上撤下的伤兵,二话没说,让父亲躺在轿子里,翻山越岭抬了十公里路山路将父亲送回老家。

  此时,范伙计送父亲回家已经历时两个月。


  1944年8月8日衡阳沦陷(资料图)

  范伙计见奶奶无力照顾受伤的父亲,又主动留了下来护理了一周才离去。范伙计辞别时,父亲还不省人事,奶奶找了大伯的衣服给他换上。

  父亲治疗一年之久才痊愈,用命换来的三块银洋,一块给了轿夫,一块给了郎中,还剩下一块,父亲用它做起了小买卖。

  那时,抗战已经胜利,父亲心想等自己赚了钱,再去寻战友好好感谢,只是没承想,世事竟会那般艰难。

5

  连年内战,父亲的小买卖也宣告失败,为了能吃口饱饭,1950年父亲主动报名参军,跨过鸭绿江前往朝鲜战场。这场战役中,因父亲的右手手腕被弹片击穿,无法继续战斗,回国治疗后参加工作。


  23岁入伍参加抗美援朝的父亲(翻拍)

  日子还没过安稳,各种运动开始,父亲被隔离审查,身怀有孕的母亲受尽排挤,亲叔叔也遭诬陷被关押,奶奶急火攻心吐血而亡。

  母亲靠吃野菜果腹,把省下的口粮烘熟磨成粉卷在旧报纸里,腆着孕肚步行五六十里山路去探监。

  看守同情母亲,每次“旧报纸”都能顺利抵到父亲手中。


  我年轻时的父亲母亲

  后来看守换了人,检查出旧报纸里的秘密,愤怒扔进臭水沟。眼看珍贵如黄金的米糊粉慢慢被臭水浸透,母亲蹒跚着弯腰去捞,却被看守一脚踹在母亲的孕肚上,摔出去老远。

  家里7岁的大哥,饿坏了只能爬树上去找野果子吃,不小心从树上跌落致关节脱臼,因没及时救治而导致终身残疾,成了父母心头难言之痛。

  审查9个月后,父亲被判接受劳动改造。几年后,下放农村,我们一家人才得以团聚。

  1965年我出生了。似乎三四岁就有记忆父亲说过,“谁后死,谁负责收尸”这句话,但那时太小不知所指何事。

  1980年,父亲终于得到平反。三年后,我的户口农转非,求学,进城工作,结婚生子,期间听父亲说到衡阳找救命恩人,但没有音信。直至1992年,父亲和我短暂相处的那段日子,我才得以解了父亲的心事。

  有一次,父亲一本正经和我说了他的战友,高大的父亲边说边哭:”我们曾经承诺过,谁将来好过了要负担另外一个呀。”

  我心里很感慨,“苟富贵,勿相忘”这样的承诺是不是只属于他们那一辈的执念?

  我答应父亲帮他找,我联系报社、电视台去问,但没有具体的名字、地址,寻亲计划如大海捞针。2002年左右,我因公经常出差,一见到衡阳人就打听,有没有“洪龙庙”这个地方。

  这段时期,父亲受伤的右手开始发炎、流脓,最后不得不做了截肢手术,2006年,母亲也中风瘫痪了,2009年,父亲摔伤双腿,从此以轮椅相伴。寻亲计划又被搁浅了。

  后来微信普及,我再次提及此事,有人被父亲的执着感动,回复说衡阳没有洪龙庙,但有洪罗庙,只是已经改名为洪市镇了。

  就在这时,父亲中风了。2017年,父亲病危抢救了七、八次,父亲感觉时日不多,他让我们把母亲抬到他的危重病房,和母亲做最后告别。


    双双相继中风瘫痪的父母

  和母亲交代完,我们把父亲拉回家准备后事。他对我们说,他今生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找到救命恩人,当时答应生活好了要负担战友的,自己没做到。

  看着怅然若失,心有不甘的父亲,我不知哪来的决心,坚定说:那你在家里提着这口气,我去帮你找,找不到,你不准死。

  我放下所有的事,开始地毯式寻找。我租了一个面包车,往洪市镇跑,当时心里就想,范老用独轮推车都能把父亲送回来,我现在能租车,难道还找不到吗!

6

  但要在茫茫人海中寻找一位只知姓不知名的九十岁老人,谈何容易?

  我先去了洪市镇派出所,把境内姓范九十岁左右的,已故的和健在的姓名统统抄下来。因不能拍照,我只能一个一个的抄,约有500人名字,抄得我手臂发酸。

  后来我认识湖南老兵之家的志愿者。他们开始帮我联系衡阳老兵之家团队,四处打听,寻找相关线索,寻亲终于有了一些眉目。


  湖南志愿者探望父亲

  衡阳老百姓听到这个故事,无不为之感动。村长、主任、书记、民政局、民警、热心人士及范氏宗族都踊跃帮忙寻找。

  最先我一次能去一两个村子,慢慢地范围缩小,一次就能多找几个村。寻亲途中,每去疑似的一家,我都会送一百到几百元不等的礼金,以表达敬意。

  在我第四次衡阳之行中,有一天在翻阅范氏家谱中,村委会、范氏族人、热心的饭店老板,三队人马不约而同地集中到了一处:范千骏!


  范千骏爷爷堂侄一家

  据范千骏八十多岁的堂侄们回忆,范老个子不高比较黑,自小比较机灵,被抓了三次壮丁送上战场。衡阳保卫战回来时,穿的是老百姓的衣服,后来一直在家务农。结婚后因妻子没有生育,领养了一个女儿。

  三年困难时期,乡亲都饿得受不了去偷地里的粮食,他坚决不偷,把分到一点口粮省给妻子、养女吃,自己吃草籽果腹,最后得水肿病而死。

  范千骏的这些特征,符合父亲对救命恩人的记忆,我每天都向父亲回报着寻亲的进展。

  让人倍感意外的事发生了。

7

  有一天,湖南老兵之家的志愿者来家里看望父亲。当志愿者拿着《衡阳保卫战》一书,对父亲说起战场的细节时,中风多年的父亲突然坐了起来,大家都以为是回光返照。

  没想到,从那时起,爸爸每天都能吃点食物,活了下来。


  父亲仔细听志愿者说衡阳战事

  范千骏妻子也早已离世,膝下没有后人,五十年风吹雨打,坟茔已是荒土一堆。

  2018年清明节,在当地村民和范老宗亲的帮助下,我出资重新为范千骏大人修墓,立碑,碑上横批:忠义千秋,落款:战友陈麒携妻贺月琴率全家敬刊。


  我在恩公碑前读祭文

  头天晚上,我通宵坐在桌前写祭文,一边写一边哭,数度哽咽到不能自己,我想象不出,又矮又瘦的他怎么把父亲这个大高个抬出死人堆。

  这种经历生死的战友情,是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无法体会的吧。

  这次寻求过程,我不仅与范千骏宗族后辈们成为亲人,还加入了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团队,把空余时间都拿出来去看望这些和父亲一样的老人。


  我去看望慰问和父亲一样的抗战老兵

  历时二十余年,我终于完成了父亲的心愿,可以安心去为更多老兵服务。

  我也明白,他们那荡气回肠的过往,被历史碾压后,当初的热血、冤屈、爱和恨,最后都会随着时间,化作尘埃。

  但我和其他志愿者一样,依然愿意去聆听,去救赎。

责任编辑:李娟 最后更新:2019-05-16 12:17:1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唐生智就任南京卫戍司令

下一篇:98岁抗战老兵的记忆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