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严娅,女,中共党员,1954年生于辽宁抚顺,1969年随父母支援三线建设调冶金部长城钢厂,1971年下乡,后考入大学,毕业回长城钢厂任技术员工程师工会领导工作,现已退休。
亲爱的爸爸,今年是红军长征80周年,您离开我们15年了,妈妈和您的子女们特别怀念您。我们虽然相隔两个世界,再无相聚的那一天,但您的音容笑貌却让我们刻骨铭心,永生难忘。
我的父亲严洪福1917年10月出生在江西永丰县沙溪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上有哥姐,下有弟妹,因家境贫寒没有读过书。七岁就给地主家放牛拾柴干杂活。生活的艰辛使他懂得了要生存就必须推翻剥削制度,打倒欺压在百姓头上的土豪劣绅。十二岁那年红军来到他的家乡,打土豪分田地帮助穷苦百姓,宣传革命道理。受到革命思想熏陶的父亲,参加了少先队和小伙伴们帮助红军贴标语,站岗放哨,为红军送信。1932年12月和同村32个青年一起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
据父亲回忆说:“他当时只有十五岁,身材单薄,个子矮小,没有枪高”。父亲是山里长大的孩子,懂得采药治病。部队首长就把他编在红一方面军红九军团任卫生员,从此把自己的一切交给了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父亲参加了中央苏区的反第五次大围剿战斗,那时部队穿行在崇山峻岭之中,道路崎岖,地势险要,战士们英勇奋战伤亡惨重,他带领伙伴们采集中草药,给战友们洗伤口,敷药、熬药给他们喝,居然治好了很多人。1934年12月随中央红军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当时红九军团是长征中的后卫,在掩护主力部队过湘江时与敌人激战,在敌机狂轰滥炸和敌重兵压制下,红九军团指战员顽强战斗,不顾牺牲,用刺刀和手榴弹打垮敌人整营整团一次又一次的集中冲锋,阻止了国民党的疯狂进攻,成功地掩护中央和中革军委机关和红军大部安然渡过湘江。湘江之战红九军团也大半伤亡,由两个师缩编至3个团。
1935年3月红九军团在中央红军长征转战贵阳期间,单独行军几千里,在侧翼牵制迫敌。尤其是在著名的“四渡赤水”中,中革军委决定红九军团暂留黔北活动,执行断后、掩护主力过乌江的任务。红九军团在罗炳辉军团长的指挥下,在马鬃岭一带挂标语,放烟火,散消息,旗舞口鸣,声东击西,制造假象迷惑敌人,胜利完成了掩护中央红军主力部队过江任务。但他们准备抢渡乌江与主力红军会合时,不料国民党封锁了渡口,破坏了浮桥,切断了与主力会合的退路。孤军被阻于乌江,处境十分危险。为了摆脱敌人,在罗军长的指挥下,部队隐蔽行军,在敌人设防薄弱的地方打伏击,红军枪炮齐发,子弹和手榴弹成片地飞向黔军,使敌军猝不及防,乱作一团,死伤惨重。部队离开黔北,继续向川滇进发,1935年4月在不费一枪一弹的情况下,胜利进占宣威城,缴获大量宣威火腿和粮食、盐巴,分发给贫苦百姓。紧接着又攻占东川县城,召开全县万人大会,公审处死了伪县长杨茂章,把没收的粮食、盐巴和布匹分给贫苦百姓,共产党和红军的政治影响迅速在川滇扩大,老百姓热爱红军,为红军筹粮、肉、盐,为红军洗衣做鞋。青年主动参加红军。结束了历时两个多月的孤军行军,于5月初顺利渡过金沙江,胜利完成牵制任务,消灭大量敌军,有力地掩护中央红军突破重围北上。1935年5月毛主席在中央红军礼州会合会议上亲切称誉红九军团“像流水和疾风一样迅速地移动其位置,经常采取巧妙的办法,去欺骗和迷惑敌人”,被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授予长征中的“战略骑兵”光荣称号。
父亲在战斗中成长,锻炼了意志,更坚定了他革命到底的信念。
北渡金沙江后,继续跟随红军主力北上,顺利通过彝区,跨过大渡河,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于1935年6月在四川懋功与四方面军胜利会师。毛儿盖会议后,中央决定一、四方面军分左、右两路北上,父亲所在红九军团被编入左路军。由红四方面军第9军、31军、33军和红一方面军第5军团、32军团(原红九军团改编)组成,在朱德,刘伯承和红军总政委张国焘率领下,从卓克基出发共同北上。1936年7月于转战千里的红2、红6军团在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师,根据中央决定红2、红6军团与32军合编组成红二方面军继续北上。红九军团是唯一参加过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长征,在红军部队中独具“军团”传奇经历。
由于张国焘的错误路线,父亲他们曾三次过草地,翻越雪山。据父亲回忆,进入草地,如同进入迷魂阵,天苍苍,地茫茫,一望无际,肃然凄凉,只见啄尸的乌鸦成群的在天空盘旋。没有路,极目四望,如同进入了茫茫的大海,草地上是大片的沼泽,表面野草丛生,实则暗藏杀机,稍不留神就会陷下去。父亲回忆说:从江西出发,由于连续行军,长期缺衣、缺粮、缺药,来不及休整补给,这时的部队物质条件就更差了,体力也更弱了,草地上能吃的野菜只有灰茴菜、野韭菜、野葱,进入草地前,采集的松果等当干粮,不几天便吃光了。有时走在前面的部队吃野菜,走在后面的部队就只能挖野菜根吃,部队带的干粮很少,没病的同志都让给有病的同志吃,最后把皮带都煮着吃了,渴了舀一碗泥浆水喝,真可谓酸甜苦辣五味俱全。吃下去不消化,肚子里咕咕直叫。因为没有粮食和给养,单薄的衣衫不能御寒,加之草地气候变化无常,有积雨云密布的地方,下雨的同时又在下雪,寒风刺骨,雨雪交加,很多人积劳成疾,掉队和死亡的人数不断增加,甚至有人不幸吃了有毒的野菜而死去。在这种极端恶劣的环境下。父亲病倒了,他全身无力,一会冷,一会热,艰难前行。他知道自己得了疟疾,俗称“打摆子”,本来就虚弱的身体经不起如此的折腾,几天后就走不动了,被战友用担架抬着,渴饮草根水,饿食野菜粥。又熬过了几天,父亲的眼皮已经凹陷下去难以睁开,嘴巴翕动着,只有他自己知道还有一息尚存。他亲眼见过多少战士死在草地上,自己可能正在一步步走向死亡。他才十五岁啊!多么年轻的生命,十二岁就跟毛主席在井冈山闹革命,经过多少次战斗,尝遍百草,救过许多和他一样的同伴战友,自己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完成,认识那么多的草药还没有好好整理。还有那么多伤病员需要救护。 他心理暗暗给自己打气,我不能死。坚持!坚持!坚持!我一定要活着走出草地。这时罗炳辉军团长走过来,蹲下身子用手摸摸他的额头,发烫!见他浑身发抖,牙齿打颤,就轻声对他说:“小鬼,你要坚强,再有两天我们就要走出草地了,前面有大米白面吃,我们到时候把你送到彝族老乡家给你治病,你或许还能捡条命活下去。”听到罗军长的话,父亲用尽全身的力气说:“只要我还有口气,我爬也要跟着红军爬出草地! ”他拼命的喊着:“罗军长不要丢下我。”多么好的战士,多么年轻忠诚的战士,我们军队之所以不被强大的国民党军队摧毁,就是因为有这些不屈不挠的战士!“好样的,我们带你走。”罗军长站起身来,对身边的警卫员说:“把我的马牵过来,把东西卸下来驮上这个小鬼走”。就这样,父亲趴在马背上,两天后部队胜利走出草地。当父亲重见村庄、牛羊时,似乎是从死亡地带重返人间一样的激动兴奋。如果没有罗军长,他的生命将永远留在草地,永远定格在十五岁。父亲回忆说:从江西出发,红九军团兵力有一万多人,至北上爬雪山过草地一路走来仅剩二千多人。父亲能够活着走出草地真是奇迹。父亲当我们校外辅导员的时候,每次都给我们讲述罗炳辉军团长救自己的故事,他常常眼含热泪的说:罗军长一生爱兵如子,我的生命是罗军长救的,他是我的救命恩人,没有他就没有我的今天。电影《从奴隶到将军》讲述的就是罗炳辉的故事,父亲每看一次都老泪横流。直到他老人家病重去世前都念念不忘。
罗炳辉军长
父亲活下来了,1936年在长征途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会师,父亲所在部队改编为八路军120师359旅718团。
抗日战争爆发后,留在延安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一团,组织送他去延安野战医院学习。父亲当兵之前不识字,在部队,和首长、战友们一起学习,大地当纸,木棍当笔,干中学,学中干,靠的是一颗对党、对军队的忠诚,自己亲口尝药取得第一手资料。渐渐的能够熟悉很多药材功效用途,在长期从事红军的医务工作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党的培养下,由一个放牛娃成长为红军的医务工作者。在延安多次见到毛主席,周恩来,朱总司令,聆听他们的讲话,“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在南泥湾开展大生产运动。我们小的时候看到父亲织毛衣,好奇的问:爸爸您怎么也会织毛衣?爸爸说:在延安我们部队开荒种地养猪羊,打破国民党对根据地的封锁,就是那个时候学会了纺毛线,织毛衣。
解放战争时期,父亲所在部队改编为第四野战军54军134师,参加著名的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解放东北全境,全国解放后,随四野转战广西十万大山剿匪,歼灭土匪,清肃广西匪患。1951年7月该军调至湛江,执行保卫海防工作。1953年12月为加强朝鲜战争第三战役,随54军入朝参战。
1954年底父亲结束了他的戎马生涯,又投入了地方的社会主义建设......
父亲给我们留下不胜枚举的珍贵记忆。我们会用一生来缅怀他。参加革命以来,他一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从不居功自傲,不计较个人得失及名利地位,经常说:我能够活到今天,过上这样幸福的生活,是多少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他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艰苦朴素,平易近人。记得60年代,全国工资晋级评审,他把组织上给他的晋级指标让给了最困难的同志。困难时期,北方冬季分配大白菜过冬,组织上多给了一份,他知道后坚持要求不搞特殊化。生活上从不要求组织特殊照顾,在他的身上,集中了党历来倡导的高尚品德。他资历深,功劳大,却很谦虚,不争权位,不谋私利,受人尊敬和爱戴,从来不说豪言壮语,用自己的行动建树起无言丰碑。从井冈山扛枪走向湘黔滇川的崇山峻岭,爬雪山,过草地,奔赴康甘宁晋察冀革命根据地,进军东北,跨过鸭绿江,从东北钢铁基地回到巴山蜀水,他默默地把自己石子般铺在共和国的大道上,一生谦逊,一世廉明。
亲爱的爸爸,您离开我们已经十五年了,当我们仰望星空,看见天边最亮的那颗星星,就想象那是您在遥远的天河看着我们……您是我们心目中永远的丰碑。您的子孙们都牢记您的教诲,光明磊落,踏踏实实做事,明明白白做人。作为红军后代,我们有责任记录父辈的峥嵘岁月,让伟大的长征精神薪火相传,激励后人勇往直前,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实现伟大中国梦。
(作者:严洪福女儿严娅 2015年5月30日供稿)
责任编辑:叶子 最后更新:2019-05-23 09:25:4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下一篇:忆父亲刘元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