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 陈赓率部到鲁西北活动。12日,陈赓率一二九师三八六旅六八八团袭击高唐之敌,准备攻打恩县城。15日,陈庚到临清约请鲁西北特委负责同志商谈坚持游击战争问题。日军占领临清,因兵办不足又撤走,一二九师东进纵队进入临清县城,以“八路军一二九师驻临清联络处”的名义开展工作,并建立了一二九师警备大队。特委书记张承先和统战部长黑伯理分别以中共代表和联络处主任名义同外界联系。特委还将夏津、临清武装工作团合编为一二九师武装工作团,在临清西部和南部活动。
1月至6月 鲁西三地委成立。中共中央北方局根据对敌斗争的需要,决定撤销冀鲁豫边区省委,建立冀南、鲁西、冀鲁豫3个区党委。1月15日,鲁西区党委在馆陶成立,领导鲁西、泰西、鲁西北3个特委。3至6月,撤销特委,先后建6个地委。其中卫河以东之武城、夏津、平原、恩县、禹城、高唐为三地委(对外称卫东地委),张承先任书记(7月15日张承先调任区党委宣传部长,由马诚斋接任),马诚斋任组织部长,韩宁夫任宣传部长,韩哲一任敌工部长,杨中一任民运部长,王克寇任武装部长,彭天琦任统战部长,麻佩三任秘书长;齐河、清平、茌平、博平、聊城东部为四地委,谢鑫鹤、刘培桐先后任书记。
1月 津浦支队调回鲁西北。奉上级命令,津浦支队从冀鲁边区返回鲁西北活动,并在清平县谭家庄与冀鲁边游击队合编。是年3月,琉璃寺战斗后,该支队南渡黄河,到泰西配合一一五师活动。
1月下旬 五支队全歼河北保安第二总队。“挺纵”五支队一部袭击驻守在宁(津)、吴(桥)边境刘曹庄、李家桥之“河北保安第二总队”,击伤其大队长王淮川,俘获袭击宁津县政府的主犯梁连城、高华胜和叛徒刘明福,救出县政府秘书盖津元等。随后,在乐陵县城西关召开群众大会,揭露国民党顽固派投降日寇制造分裂、破坏抗日的阴谋,号召群众团结在抗日政府周围,不给“二政权”交粮纳税。当场,将梁连城、高华胜、刘明福处死。
1月下旬 日军“扫荡”冀鲁边区 。驻沧州、德州、济南的日伪军两万多人同时分路出动,合围“扫荡”冀鲁边区。其中,一部向乐陵、庆云、盐山一带合击,相继占领各个县城。为避敌锋芒,边区领导机关和驻军撤离乐陵县城。部队化整为零,与敌人迂回周旋。肖华、邓克明带五支队1个营活动于乐陵北和东光、南皮一带;曾国华带五支队一部活动于临邑、陵县一带;周贯五带六支队活动于乐陵、盐山一带。同时,边区军民开展了破路斗争,将所有的大路改造为交通沟,既便于我军隐蔽活动,又可掩护群众,伏击敌人。对此,日军十分害怕,每“扫荡”一次,必令百姓填沟,而我抗日军民则大受其益。
1月 七县工委成立。中共鲁北7月(临邑、济阳、商河、齐河、德平、平原、禹城)工委在临邑糖坊成立,马冲任书记,张继孟任组织部长,张树铭任宣传部长,宋光臣任民运部长,尚精诚、李向贤为委员。3月,七月工委改为临邑工委。
2月 禹城铁路工委成立。鲁西北特委派鹿自强到禹城火车站恢复党组织,将禹城一区区委与韩寨党支部合并,建立津浦铁路禹城工作委员会,朱儒任书记。
3月 琉璃寺战斗。驻济南日军一0四师团和津浦北段狄山旅团及伪军3000多人对茌平、高唐、禹城、长清、齐河交界地区进行“铁壁合围”,意在扑捉鲁西区党委机关,消灭八路军主力。我先遣纵队、平原纵队、青年纵队三团、津浦支队和区党委在茌平琉璃寺(刘来寺)、许楼、大吕庄、陈吴营一带被包围。我军浴血奋战1天,在大量杀伤敌人后,掩护区党委突围,转移到泰西大峰山区。突围时,区党委秘书长赵伊坪牺牲,担负掩护任务的先遣纵队指导员苏广珠所率1个大部壮烈捐躯,平原纵队等部亦遭受重大损失。同日,由临清东进到齐河、禹城一带的鲁西北特委机关和一二九师武装工作团,在齐河曹庙与日军遭遇,特委机关及部队在战斗中被冲散,特委书记张承先率部分人员转移到大峰山。因先遣纵队、津浦支队、青纵三团等离开鲁西黄河以北地区,茌平、博平、齐河、禹城一带,只留下筑先纵队七团、先遣纵队五大队及禹城武装工作团等部队坚持斗争,这个地区的形势日趋恶化。
3月11日 五支队消灭“于团”,改编“十八团”。 陵县民团头子于志良勾结日军,进攻陵县地方联合自卫武装“十八团”(由该县东部赵屯、三回河、张庙、盛家等18个村发起的,后发展到40多个村),在这一带烧、杀、抢、掠。曾国华率五支队五团两个营,消灭“于团”,为民除害,活捉于志良以下200多人。于志良被俘后自杀未遂,后被处决。“十八团”接受八路军改编,仍用原番号。五支队派梁国栋任团长,杨秀章任政委,刘德胜为特派员,原“十八团”副团长王茹玉仍为副团长,并抽调一批连、排干部充任中队长和指导员。附近一些小民团受其影响也纷纷接受改编,该团扩大到5个中队。改编后的十八团,成为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地方武装。
3月 六支队七团增援泰西 。“挺总”六支队政委周贯五,七团团长李子英、政委崔岳南奉命率七团3000人,在五支队掩护下,由冀鲁边区开往泰西,增援那里的抗日力量。
3月底 三地委在夏津房庄设立工作机关。张承先、韩宁夫、庞钧等从大峰山回到平原腰站一带,建立鲁西三地委。最初,地委机关设在夏津房庄,以开杂货铺为掩护。一天晚上,杂货铺遭到土匪抢劫,庞钧被绑架。经党组织活动,土匪将庞钧放出,但地委机关却因此暴露,又转移到平原黄庄。
春末 三地委建立联络点。按照鲁西三地委指示,李祥、王作舟、吴欣斋在齐河辛店东街以“同济诊所”为掩护,建立了鲁东南至鲁西北的秘密联络交通站。
4月1日 大宗家战斗。 “挺纵”五支队机关及所属五团(缺二营)1700余人,在支队长曾国华、政委王叙坤带领下,进驻陵县大宗家、前后侯家一带进行短期休整,被日军侦知。日军驻德州旅团长安田大佐调集德州、济南、沧州、商河、平原、禹城、临邑、济阳、宁津、吴桥、盐山、东光等地快速部队2000多人,星夜奔袭我军。双方激战1天,日军伤亡500余人,敌酋安田大佐被击毙。五支队五团政委曾庆洪、政治处主任朱挺先、特派员谢家树以下400多名指战员英勇牺牲。部队突围后,转移到宁津县柴胡店一带。
4月 国民党顽固派在宁津制造磨擦。 本年春,冀鲁边区粮荒严重。马皋如操纵下的国民党“二政权”,四处要粮派款与我军制造磨擦。宁津“二政权”县长刘松龄高树勋部1个排到该县二区抢粮催款,逼死了抗日区长李务训、三区区长王希恩等,6名抗日人员被活埋。宁津县抗日政府对国民党顽固派反共、限共政策进行坚决抵制,发动群众不向“二政权”交粮,挫败了马皋如的反共阴谋。
4月23日 常赵庄战斗。 八路军东进纵队副司令员朱德崇率二团两个营进驻禹城常庄、赵庄。济南、长清、高唐日伪军2000多人前来“扫荡”。双方激战1天,八路军炸毁日军汽车2辆,歼敌100多人,傍晚转移。日军冲进赵庄,纵火烧村,该村共有48户,180人,有78人被杀害,其中14户全家蒙难,烧毁房屋250间。为牢记日晕暴行,该村后改为“火烧赵庄”。
4月 鲁西三地委在平原召开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地委领导成员和县委书记,中心内容是传达学习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并结合本地区的形势,确定了依靠广大农村,进一步发动群众,坚持游击战争,巩固和扩大抗日民主阵地的方针。
4月 中共齐河县委成立。孙潜民(孙靖洲)任书记,耿黄任组织部长,张强任宣传部长,郭士清(郭延芬)任民运部长。同时,成立县大队,张强任大队长,耿黄任副大队长。
5月 津南、鲁北分置。 冀南区党委派驻冀鲁边区代表马国瑞赴延安,李启华代理其职务。为了巩固津南,开辟鲁北,冀鲁边区特委将边区划为津南、鲁北两个地区,建立了两个地委。津南辖现沧州东南各县及宁、乐、庆等县;鲁北包括黄河以北,津浦路以东各县。李启华(后马振华)任津南地委书记,李广文任组织部长,杜子孚任宣传部长,马振华兼任民运部长,邢仁甫任统战部长;周东光(后李广文)任鲁北地委书记,马英奇(后阎宜生)任组织部长,关锋(原名周玉锋)任宣传部长。
7月11日 肖华派部队援救高树勋部。 高树勋军部驻乐陵城西宁家寨,千余日伪军将其包围。高树勋先向邻近国民党张国基、曹振东部求援,张、曹坐视不救,只好求救于八路军。此时,肖华率五支队一部防宁津龙潭村一带,闻讯后立即派部队于深夜赶到宁家寨,与高部内外夹击,迫敌人于翌日拂晓撤围。此举使高树勋深受教育,遂与我方订立了“互通情报、互保伤兵、配合作战”的联合抗日协定。8月,高树勋撤离冀鲁边区,过津浦路到鲁西。我党派入该军的秘密政工人员李恒泉、李向平、林恒非、贺靖、于立平、姚守诚亦撤出,充实到边区党政机关。
7月6日 鲁西北地区的军事斗争归一二九师领导。一二九师派李聚奎、肖永智率先遣纵队、骑兵团、青年纵队三团,由冀南返回鲁西北,从而加强了这一地区的对敌斗争。不久,青纵派二十团政治处主任于某某(此人后来返回运西,由副主任吕子明接替)、副参谋长何济林、副营长刘明芝率两个连(后番号为津浦大队)进入运东,协助地方党组织动员群众,发展抗日武装,破袭铁路,袭扰日军。翌年6月,津浦大队被编入冀南军区十九团和二十团。
8月 三地委认真贯彻山东分局的工作方针。中共山东分局根据中央批示和全省的实际情况,提出“坚持持久战,坚持统一战线,反对任何中途妥协投降,团结一切抗战力量,彻底粉碎敌之扫荡,依托鲁南向苏皖发展,开展苏鲁抗日根据地工作,巩固鲁南阵地,全面掌握胶东、鲁北,扩大鲁西北、鲁西、鲁西南三面平原工作”的基本方针。鲁西三地委认真贯彻分局的方针,积极发动群众,发展党组织和抗日武装。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日,在斗争中扩大根据地。
9月 张承先回运东组建三大队。根据鲁西区党委东平湖会议关于创造平原游击根据地的决定,已调任区党委宣传部长的张承先,从大峰山经四地委到禹城八区,与三地委研究决定,将禹城、恩县、高唐的武装工作团和平原县大队合编为一二九师先遣纵队特务第三大队,由布克(马菲村)任大队长,王克寇任政委。大队辖3个中队,共250余人。之后,张承先又带领三大队到平原腰站一带召开卫东地区会议,布置建立以平原五区为中心的高、恩、夏、平、禹边区游击根据地。地委与三大队广泛发动群众,建立自卫队,实行民兵联防,相继建立了平原五区和夏津东部共8个区的抗日政权。不久,卫东5县边区抗日游击根据地形成。
秋 三地委举办党校。为培养农村党员和积极分子,鲁西三地委在平原五区沙庄举办党校。党校由地委宣传部长韩宁夫主持,韩哲一、彭天琦、高峻岳等先后到校讲课。
9月 肖华率部队转移鲁西 。4日,八路军总部指示一一五师:肖华所部驻区粮食困难,敌人封锁严密,应即转入鲁西。下旬,肖华、邓克明率“纵队”机关及主力一部向鲁西转移,由符竹庭接任冀鲁边区军政委员会书记。之后,又有6批部队从冀鲁边区调往鲁西、鲁南。这样,从津浦支队开始,冀鲁边区的部队共分8批,总计1.5万人先后调出。正如肖华所说,这一战略措施,极大地加强了八路军在鲁西和鲁南的战斗力量,使这两个地区成为一一五师的两拳头。这是冀鲁边区军民对开辟鲁西北平原和鲁南山区抗日根据地的有力支持和贡献。当时,主力部队转移后,冀鲁边区只剩下两个营、两个县支队和1个警卫连的兵力。
10月 夏津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夏津县在城东靳庄召开各界人士代表会议,成立夏津抗日民主政府,白光(韩哲一)被推选为县长。
10月上旬 周贯五返回冀鲁边区 。奉一一五师命令,周贯五从鲁南返回冀鲁边,领导边区军民坚持斗争。
11月 中共陵县县委、陵县战地动委会同时成立。 孙晓峰任县委书记,王其元任动委会主任。
11月 平原县抗日民主办事处成立。张延河任主任。同时建立平原县大队,李达任大队长。
12月 武装抗日斗争出现新局面。冀南四分区独立营(武城县大队的前身)参加我军对国民党顽固派石友三的讨逆战,并将蒋耀南、胡和道部赶出武城。国民党武城县政府及其反共武装不战自散。武城县的抗日斗争从此打开了局面,各项工作迅速展开。
12月 齐河、禹城两个县委合并。鲁西三地委决定,将齐河、禹城两个县委合并为齐禹县委,路自强任书记,郭士清任组织部长,程光(程友光)任宣传部长,陈忠信任民运部长。齐禹县委除领导所属党组织外,还领导齐河、禹城两个县政府和两个大队。
1940年
1月 中共平禹县工委和县政府建立。王希平任工委书记,邓林华任组织部长,段尔禄任宣传部长;王天冲任县长。
1月16日 腊八战斗 齐、禹、长三县日伪军,对齐禹边根据地进行合围“扫荡”。一一五师武装工作团、齐河县大队与敌在邵庄、小马庄一带激战突围,敌多双方伤亡严重。因是日为农历腊月初八,故通称“腊八战斗”。
2月8日 五支队和商河支队伏击日军。“挺纵”五支队五团二营和商河支队,在沿济(阳)惠(民)公路两侧的济阳县陈、罗二庄,伏击日军渡边中佐及敌大部,烧毁汽车1辆。次日,我军撤至惠民县沙窝、翟家村休整。10日凌晨,商(河)济(阳)日伪军3000多余人,分乘近100辆卡车,在坦克的配合下,将五支队二营五、七连包围。激战一天,我军夜间突围。是役,毙伤日伪军100多人,我军伤亡60余人。
3月 中共平原县委成立 鲁西三地委决定,撤销高平禹边委,成立平原县委。高峻岳任县委书记,赵毅任组织部长,傅清祥任宣传部长。
3月底 符竹庭率部向鲁西转移 。日军4000余人对冀鲁边区进行疯狂“扫荡”,加之边区粮荒日趋严重,符竹庭奉一一五师命令,率“挺纵”司令部直属队和商河支队一、三大队转移到鲁西。符竹庭转移时,邢仁甫也带着专署机关部分人员撤离(后机关人员大部回来,邢留鲁西)。
3月底 冀鲁边区军政委员会召开党政军联席会议。 符竹庭转移和邢仁甫撤离后,周贯五任边区政委员书记兼六专署专员。周贯五遂在东光县主持召开党政军主要领导干部联席会议,传达山东分局和一一五师“克服一切困难,坚持冀鲁边斗争”的指示,并对坚持边区抗日斗争,提出了四点意见:(一)巩固以宁津、乐陵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并逐步向外围发展,深入到敌后去;(二)加强县大队和区中队的建设,发展武装,扩大队伍;(三)加强党群组织的建设,广泛发动群众;(四)搞好统战工作。总的中号是:恢复元气,振兴边区。
3月 鲁北支队正式组成。冀鲁边区军政委员会决定,由“挺纵”留下的部队和陵县地方武装共400多人组成鲁北支队,杨忠任司令员兼政委,龙书金任副司令员,张庆余任政治处主任。4月,支队扩编到3个营。各营领导干部分别为:一营营长赖金池,教导员李明生;二营营长张宝珊,教导员梁国栋;三营营长王光乎(后李明生),教导员陈文惠。翌年2月,该支队改编为教导六旅十七团。
3月 鲁北行政委员会成立。为了巩固和扩大鲁北抗日根据地,冀鲁边区军政委员决定建立鲁北行政委员会,石景芳(后朱林森)任主任,王亦山任副主任。
4月中旬 中共武城县委成立。刘洪范(后冯洗尘)任书记,冯洗尘任组织部长,王忠任宣传部长,魏章任敌工部长,王新、王刚、宋烈为委员。
4月 鲁西三地委在夏津县四区靳庄召开扩大会议。 参加会议的除地委成员马诚斋、彭天琦、韩宁夫、杨中一、韩哲一和三大队的王克寇、布克等人外,还有县、区委书记,共45人。这次会议主要是传达鲁西区党委会议精神,研究巩固党组织和抗日根据地问题。同时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部署了审干和整顿党支部的工作。关于巩固党组织的问题,总的原则是:从巩固中求发展,以巩固为主。
4月 三大队在恩县打击顽军。 王克寇率三大队在恩县城南双庙消灭王化三杂团骑兵连,缴长枪百余支、马30余匹。
5月 三地委错打刘化朴,卫东根据地丢失。 正当卫东地区的抗日斗争胜利发展时,地委在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政策上发生了失误:我本应向敌伪顽势力较弱的西(夏津)、北(恩县)方面发展,而对南部高唐一带力量较强、且有抗日行动的邓协臣、刘化朴(外号刘胡子)等杂团部队,应采取既联合又斗争,团结抗日的政策。然而,地委却错误地命令三大队和平原县大队去高唐大刘庄攻打刘化朴部。结果使刘和当地土顽武装2000余人联合起来,向我反扑,将地委机关、三大队及高、平、禹、夏等县党政领导干部与抗日武装包围在高唐徐官屯,后突出重围,撤至禹城、茌平、齐河交界地区进行整顿。此后,地委由韩宁夫代理书记。年底,机关人员和部队有的进入运西,有的转移鲁西,地委只有杨中一、庞钧等少数人留下来坚持斗争。自此,以平原五区为中心的高、恩、平、禹边区抗日根据地陷入困境,党组织被迫转入地下。鲁西区党委据此指示:依靠禹城、齐河、长清、茌平党组织建立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失去的地方要待机夺回。
5月 河西开展“红五月”运动。 在月初发动政治攻势的基础上,河西工委组织青年、妇女、儿童反对封建迷信,由农救会带领农民向地主借粮、“吃大户”,时称“红五月”运动。后因出现“左”的行为,引起群众不满,工委作了纠正。
5月 鲁北发生“肃托”错误。 在“肃托”中,陵县抗日政府秘书孔莫以“托派”罪名被秘密杀害。同期,宁津、临邑等县也以“托派”罪名处死了6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遵照中央指示,给这些同志平了反,并追认为革命烈士)。
6月 鲁西中队建立。 转入运西的平原、高唐、夏津、恩县的抗日武装合编为鲁西中队,李恒任队长,夏克任指导员。同年秋,发展为鲁西大队,由马立朝(马神)任大队长,罗文治任指导员(李恒、夏克调武城工作)。该大队活动于武城、清河、故城、垂阳一带。
8月 设立河西县。 经冀鲁豫区党委批准,长清县河东、河西分治,黄河东为长清县,黄河西设立河西县。随之在仁里集大柴村成立河西县委,周海舟任书记,张洁泉任组织部长,吴欣斋任宣传部长,张秋民任社会部长;9月,撤销河西办事处,成立河西县抗日民主政府,孟可铭任县长。河西县委、县政府属冀鲁豫一地委、一专署领导。
9月12日 马振华、张维明牺牲。 津南地委书记马振华、宁津县委书记张维明,在宁津县庄召开区干部会议,被宁津城里和柴胡店、黑魏、大柳等5个据点400多日伪军包围,与会者13人除二区区委书记李茂林、农救会主任陈丙森脱险外,马振华、张维明等均在突围中壮烈牺牲。15日,冀鲁边区军政委员会和宁津县委召开追悼大会,李启华、周贯五参加大会并讲了话,沉痛悼念了马振华、张维明等烈士。
9月 鲁北地委分为二、三地委。 为便于领导,冀鲁边区特委将鲁北地委分为二、三两个地委;同时,相应地建立冀南七、八两个专署。杜子孚任二地委书记,李萍(原名于梅先)任组织部长,李援任组织部副部长,关锋任宣传部长;孙子权任七专署专员。辖平原、禹城(铁路以东)、齐河(铁路以北)、德县、陵县、临邑、德平、济阳8县。李广文任三地委书记,阎世凤(阎宜生、李敬先)任组织部长,孙清野代理宣传部长;朱林森任八专署专员。辖商河、阳信、庆云、无棣、沾化、盐山、新海7县。原津南地委和专署改为一地委、六专署,辖宁津、乐陵、南皮、吴桥、东光、沧州县、靖远7县。
10月下旬 平、禹分置。 为了适应新的斗争形势,二地委和七专署决定,平、禹两县分开,建立平原、禹城两个县工委和县政府。王希平任平原县工委书记,王其元任县长;邓林华任禹城县工委书记,王忠民任县长。
10月20日 杨圈战斗。 王克寇率经过整顿补充的三大队,与王寰清率领的鲁西三地委直属部队岳舜聊、杜海林两个营,在禹城杨圈、塘子与驻将军庙日军及驻魏寨子伪军李连祥部遭遇。岳、杜营正面迎敌,三大队迂迥敌后三面包围,经过激战,双方各伤亡200余人。不久,三大队缩编为鲁西分区三团二营。
10月 徽王庄战斗。 杨忠率鲁北支队二营与日军在德县徽王庄激战一天,毙敌20余名,活捉日军小岛。经教育,小岛转变了立场,后来担任日本反战同盟冀鲁边支部的支部长。
11月、12月 歼灭顽军张国基部。 驻吴桥的国民党冀察战区第二路军张国基部,趁“挺纵”主力转移之机,不断向我挑衅。周贯五、陈德、杨忠、龙书金率六支队、鲁北支队、津南支队和运河支队,包围了盘踞在牟家巷、徐连九、北彭庄一带的“二路军”,经过3天战斗,打死打伤该部800余人,生俘张国基以下千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12月4日,在宁、乐边界的曹寨村召开欢庆胜利大会,处决了张国基。
责任编辑:朱憬 最后更新:2021-07-30 14:30:0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1939年沂蒙抗日大事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1372388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