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黄埔潮涌 初心如磐——从《黄埔潮》看中国共产党的探索与奋斗
2022-07-01 10:40:34  来源:黄埔军校WhampoaMilitaryAcademy  点击:  复制链接

  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在“七一”来临之际,“文物说史 沁润无声”推文系列正式上线。我们将挖掘黄埔军校精品革命文物的背后故事,发挥革命文物的教育功能和红色文化传播价值,通过革命文物传承理想信念,彰显历久弥新的初心使命,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从革命文物中汲取奋进力量。

  长洲岛,又称黄埔岛,位于广州东郊,南连虎门,扼珠江要冲。这个陆地面积约8.5平方公里的小岛,却因黄埔军校而扬名天下。近百年来,黄埔军校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国民大革命的见证者,静听珠江潮涌,无声地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

  作为一所完全新型的军事军校,黄埔军校如中共党员、曾代理军校政治部主任的熊雄在《本校开学周年纪念之意义》中所指出的:“军事教育与政治教育打成一片,即为本校生命之根本所在。”政治教育被提到和军事训练同等重要的地位,其手段之一就是通过出版发行军校内的政治报刊杂志,向师生灌输革命的理论,进而以革命宣传来扩大自身影响。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先后出版的报刊杂志有十多种,这些刊物围绕着反帝反封建主题,真实展现了黄埔军校与国民革命的历史场景,而这繁杂的刊物之中,军校政治部主办的《黄埔潮》当为其代表性刊物。

△1927年1月黄埔同学会编《黄埔潮周刊》第二十四、二十五期合刊(新年号)

  此藏品为我馆馆藏黄埔同学会编辑发行的《黄埔潮周刊》第二十四和第二十五期的合刊新年号,国家三级文物,纵25.4厘米、横17.7厘米、厚0.8厘米,保存完好,出版于中华民国十六年一月七日,涉及的内容包括国民政府的组织与工作、国际政治概况、中国民族运动状况、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学生运动及中国政局的变动等,收录的文章包括萧楚女《一年来帝国主义势力在华暗斗及其崩析》等。

  《黄埔潮》最初是由黄埔军校政治部主办的半周刊,于1925年10月创刊,后改为黄埔军校同学会会刊。此刊为黄埔师生之喉舌,旨在宣传国民革命,支持北伐战争,坚持孙中山的三大政策,负有发扬黄埔精神,增进同志革命知识的使命。期刊涉及党务、军事、政治、国际、社会、孙文主义、文艺创作等方面,主要内容包括报道国际新闻,抨击帝国主义、军阀及“一切敌人”,支持农工民众的利益及其组织,研究三民主义,讨论研究土地问题,以及剖析和评论政局。

  黄埔军校共产党员经常在《黄埔潮》上发表文章,使其成为主要舆论阵地之一。1925年10月24日,军校政治教官、中共党员聂荣臻署名荣臻,在《黄埔潮》第五期发表了题为《军队中政治工作的意义》的文章,强调“一切军队在战争中之能取胜,他必具有两个条件:一,物质和技术方面,战术上,组织上,及一切军需品的供给上都要很充足,并要适时代的要求,这是人人都知道的。此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精神方面,兵士之能克己牺牲,很勇敢的上前去争斗,他决不是为的那点儿薪饷所愿意如此的;他必定要知道他本身的责任和战争的目的”,而让士兵知晓自身的责任和战争的目的,必须通过政治教育,“使革命军人都能了解我们的责任是为中华民族解放而争斗,目的也即是为我们自己求解放而争斗!”以聂荣臻为代表的一大批在黄埔军校工作和学习的共产党员,正是抱着以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锻造革命军人,为实现民族解放而斗争的目的,参与到黄埔军校的各项建设以及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发展等工作中去。

  △国共合作创办黄埔军校过程中,学习苏联红军经验,在军校建立了国民党党代表和政治部制度。图为黄埔军校政治部部分人员合影(1925年)。前排右3为聂荣臻。出处:《中国军事史图集》。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和黄埔军校的创办,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在京汉铁路大罢工失败的事实中,年幼的中国共产党意识到,在自身和工人阶级的力量相对弱小的情况下,必须联合其他的革命阶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才能将中国革命引向胜利。因此,中国共产党积极推进并帮助国民党改组和国民革命军建立。中国共产党人围绕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发展,做出的奋斗和牺牲,其目的就是要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并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奋斗、牺牲、创造。在初心和使命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人参与创建黄埔军校,为国民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干部。他们在黄埔军校这个将帅摇篮中锻炼成长,不但是军队中的骨干,更是战场上的先锋。在东征、北伐及抗日战争中,他们浴血奋战,为人民军队的创建和发展、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书写了中国革命史上光彩夺目的篇章。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22-07-01 10:42:5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中共黄埔支部书记杨其纲

下一篇:共产党人与黄埔军校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