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抗日军中的萍乡篮球“三剑客”
2024-05-18 16:05:20  来源: 团结报 文/黎恩荣  点击:  复制链接

  【精 彩 提 要】

  国军上校副官姚洪森、萍乡学院教授黎振民、美国华人基督教《爱声报》总编辑黎世芳是从萍乡走出来的、抗日军中萍乡篮球“三剑客”。20世纪30年代,江西萍乡的篮球运动已成为青年人最喜爱的体育项目,一个自发组织成立的“二四”篮球队应运而生(时为民国24年,即1935年)。“一姚二黎”就是该队的三名主力队员:姚洪森18岁,黎振民17岁,黎世芳16岁,三人都是龙腾虎跃的篮球高手。

▲姚洪森

▲黎振民

▲黎世芳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黄埔军校已更名为“中央军校”,并在湖南武冈、江西瑞金等地设立分校,热血青年们纷纷报名参军入伍,姚洪森、黎振民、黎世芳都有报考军校的资格,便相约一起报考瑞金分校,均被录取。1939年初,他们如愿成为“中央军校”第十六期学员,融入抗日救国的洪流中。入校后,三人在学习军事知识、作战技能训练等方面均列前茅;尤其在篮球场上,三人获得了军校教官和学员的高度评价,被称为萍乡篮球“三杰”。

  1939年初夏,第九战区总司令部司令长官薛岳来瑞金分校视察,校领导知道薛岳特别喜爱篮球运动,还在总司令部设有篮球队,作战闲时打球,为此特意安排了一场篮球比赛。萍乡篮球“三杰”的精彩球技给薛岳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临行前交代军校负责人,这三个学员毕业后,直接分配到第九战区司令部总部。三人到总司令部后,被任命为总部作战参谋,授少校军衔,纳入总司令部篮球队编内,他们亲历了长沙保卫战、参加了“伯陵防线”阻击战等。

  进入第九战区司令部后,姚洪森、黎振民和黎世芳除参加军事训练、对敌作战外,就是篮球训练和比赛。有一场比赛值得一记:当时司令部附近驻有美军顾问团的官兵,他们也在闲暇之余打篮球,为了以球会友,美军顾问团的官兵组队与司令部的篮球队打了一场“友谊赛”。美军的队员虽然身材高大,但不灵活,缺乏训练,攻防技战术也不行;而司令部篮球队派出的“一姚二黎”三个主力,配上两个球技不错的队员,将这场比赛演绎得十分精彩。身高一米八的姚洪森由前锋变成后卫,守在后场篮下,美军球员投篮多数不准,抡篮板球就成了姚洪森的“专利”。他是左撇子,弹跳力好,跳起来后还能做“空中动作”,左手摸到球,一扣手腕球就能牢牢握住,随即突破或传给队友。比赛中,有一个快攻球打得特别漂亮。姚洪森抢到球后,一转手就将球传给了黎振民,黎振民带球跑了几步,一挥手,球就飞到了奔跑中、已经到达前场的黎世芳手中,黎世芳接着带球跑了两步,急停,一个右手单手投篮,“唰”的一声,篮球就应声入网。数秒内,篮球成之字形在球场上划过,这三个人表演的“魔术般的”快速传球、投篮命中,一气呵成,惊呆了美军球员和所有观众。上半场结束后,双方比分就相差近30分,中场休息时,美军几个球员以裁判“不公正”为由,出来争吵闹事……经简单协商后,司令部篮球队队长即以临时接到命令,有军事任务为由,中止了下半场的比赛,给美军官兵留下面子。这以后,人们就喜称萍乡篮球“三杰”为萍乡篮球“三剑客”。

  长沙保卫战结束后不久,1942年春,黎世芳奉父母之命,退伍回萍乡完婚,之后在萍乡、分宜等地教书,兼萍乡《群报》记者(《群报》是抗战期间,由其二哥黎世芬创办并兼任社长,以报道抗战新闻为主的报纸)。姚洪森、黎振民则继续在部队服役,成为职业球员。二人在抗战胜利后,又转到105师师部篮球队,49军军部篮球队当职业球员,1946年初,随部队驻扎在无锡、南通一带。遗憾的是,姚洪森喜欢小动物,有一次逗小狗玩耍时不小心被抓伤,不幸感染狂犬病毒,数月后发病,不治身亡,于1946年底葬于江苏南通,墓碑上刻着“国民革命军上校副官姚洪森之墓”。可惜一代篮球健将,不满30周岁就英年早逝,客死他乡。

  黎振民陪伴好友姚洪森走完人生最后一程,安排好后事后,自己也心灰意冷,自动退伍离开了部队,带着姚洪森的遗物回到萍乡,交给其家人,开始了教书生涯。从城区小学到萍乡鳌洲中学、萍乡师范、萍乡教育学院、萍乡高专、萍乡学院,一直坚持体育教学和研究,并在1985年7月,光荣地成为共产党员,并先后获得“全国体育科学学会”优秀会员、“全国高校优秀老体育教师”等荣誉称号,被公认为萍乡体育界的老前辈、萍乡篮球界的“祖师爷”之一。2007年,黎振民办完90岁大寿,尽享天伦之乐,数月后逝世,走完了和体育相伴的一生。

  “三剑客”中最长寿的是黎世芳,活到了101岁,这与他年轻时就是一名优秀的篮球运动员有关,也与他人际广、活泼开朗分不开。他不仅在国民党军、新闻界中有许多朋友;而且跟中共方面的人士也有交往。黎世芳退伍回到家乡教书时,就与谢生(当时是中共地下党员,后任萍乡市委书记),熊痕戈(当年也是中共地下党员,后任“赣西日报”总编)交往甚密。抗战胜利后,黎世芳的二哥黎世芬接任《中央日报》社长,他也跟随二哥到南京,进入国防部“新闻局”工作,当随军记者。1949年初,他又跟随二哥去台湾,在“中央日报”任职,当过驻澎湖记者站主任、驻菲律宾办事处主任。后又跟随二哥(时任台湾“中央广播公司”总经理)进入“中广公司”工作,最后升为“中广公司”副总编。1985年退休后,移居美国旧金山。

  1987年初,黎世芳冲破层层阻力,秘密飞往上海,受到大陆有关部门的热情接待。他回到萍乡与分别近40年的妻子、儿孙们团聚,欢度春节,之后又见到了多年前的老朋友、时任中共萍乡市委书记谢生,以及萍乡市政协主席李友生,还见到了分别多年的篮球老友黎振民、张光寰等。春节后,他又前往北京看望大哥黎世英的夫人,拜会了当年在“国防部”的老友、时任民革中央副主席的贾亦斌(当年贾亦斌任“国防部”预备干部局常务副局长)。贾亦斌设宴为他接风洗尘,两位几十年未见的老朋友畅谈甚欢。之后的20多年,他几乎年年回萍乡欢度春节,在家乡建了新的住宅,主办孙辈们的婚礼,见证了第四代重孙子、重外孙女的出生和成长,其乐融融。2020年6月,黎世芳在美国旧金山逝世,成为萍乡百年篮球史上少有且难得的一位百岁篮球运动员。

责任编辑:石庆慧 最后更新:2024-05-18 16:08:3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陆军炮兵学校下级干部训练班第二期同学录(部份)

下一篇:新中国成立以来邮票上的黄埔军校人物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