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百年黄埔】“振兴中华,统一祖国”是黄埔后人共同的愿景
2024-05-30 15:40:29  来源: 团结报 文/曾庆榴 陈予欢   点击:  复制链接

  【精彩提要】

  今年是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为进一步解读黄埔精神,阐释其丰富内涵,挖掘其时代价值,文史周刊专访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曾庆榴、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黄埔军校研究中心研究员陈予欢,敬请关注。

▲1924年6月16日,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军校的操场上检阅部队。

  记 者: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的初衷是什么?

  陈予欢:

  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的夙愿,最早可以追溯至他28岁时那封著名的《上李鸿章书》:“其用人也,务取所长而久其职。故为文官者,其途必由仕学院,为武官者,其途必由武学堂。”民国肇始,以黄兴为部长的陆军部,即决定开设陆军军官学校培植北伐军军官,此举深得孙中山赞同。孙中山批示:“呈悉,发扬国威端赖军队,军队骨干全在军官。该部成立之初,即呈请设立陆军军官学校,为造就初级军官之所,自系为亟图民国军事进行起见,殊堪嘉慰。兹阅所呈《陆军军官学校暂行条例》,胥属妥洽,自应照准,仰即遵照办理可也。此批。”嗣后不久,孙中山卸任临时大总统,却仍怀亲办军校的愿望。1921年12月14日,孙中山撰文《军人精神教育》,文中指出:“军人之智,曾受军事教育,富有军事之经验,于智之来源,固己兼备”,再次阐述了军人军事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十月革命在俄国的骤然成功,不仅给中国共产党以极大的鼓舞,亦使孙中山和中国国民党高层尤为兴奋。孙中山及中国国民党高层,迫切希望寻求外援,尤其在军事方面,于是,衍生出由莫斯科帮助建立军校的想法。1924年,孙中山终将理想变为现实,创办了黄埔军校。

  记 者:

  黄埔军校既是一所军事学校,也是一所政治学校。如何看待黄埔军校的办学特色?

  曾庆榴:

  黄埔军校的军事教育有其特色,主要是从实际出发,学用结合,以战场为课堂,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加之苏俄顾问、教官的介入和主导,黄埔军校军事教育的档次也比较高。

  同时,黄埔军校的政治教育和政治工作,更有特色。政治教育和政治工作是黄埔军校的首创。在军校设政治部,是从黄埔军校开始的,其政治教育、政治工作并不是从国民党的传统中移植过来的。黄埔军校政治部第一任主任戴季陶、第二任主任邵元冲,对军校的政治教育、政治工作谈不上有何建树。周恩来到任后,主持军校政治部工作的,是清一色的共产党人。黄埔军校的政治教育和政治工作,是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联系中国实际而开创的一片新领域。同时,黄埔军校增设“政治科”,推动了军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黄埔军校前三期未有“政治科”,更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后,增设由政治部主办的“政治科”,在第四期、第五期各招生500人,相当于在军校之内下设了一个二级学院,开创了政治教育的崭新局面。此外,黄埔军校还通过办报、办刊,占领舆论宣传阵地,引领思想政治工作。军校前期有《中国军人》《革命军》《黄埔潮半周刊》,后期有《黄埔日刊》《黄埔潮周刊》《先声旬刊》《黄埔旬刊》等。其中,《黄埔日刊》发行量达三四万份。在这些报刊上,教官、职员和学生发表了大量文章,激浊扬清,有破有立,并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学术高度,也不乏宣传马克思主义、维护国共合作之作。

  记 者:

  如何理解“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的结晶”?

  曾庆榴:

  黄埔军校创建的前提是孙中山晚年思想的转折。在经历了多次失败后,孙中山晚年决心重新探索中国革命的出路,并作出两方面的抉择:一是“以俄为师”,学习苏俄并接受其帮助;二是吸纳新鲜血液,容纳共产党人,与共产党实行“党内合作”。这两方面在1923年下半年基本确定。1923年10月,改组国民党和创办黄埔军校的决定,同时推出。

  黄埔军校的创建离不开共产国际与苏俄的援助。共产国际、苏俄在中国选择盟友,最后定位孙中山;同时,孙中山也将目光转向苏俄,这是双向选择。1923年5月,俄方决定给孙中山提供200万金卢布援助,并提出创办军校。黄埔军校创办不久(1924年8月),俄方给军校运来一船军火,其中新式枪支有8000多支。1926年5月,俄方又送来2万支来复枪、数门野炮、数架飞机。除了金钱、物资的援助外,俄方还派来大批顾问和教官,参与军校筹创。假如没有苏俄全方位的人、财、物援助,就当时大元帅府和国民党的处境来说,黄埔军校是很难办起来的。

  共产党人在黄埔军校的创建中发挥作用。黄埔军校从筹办之日起,即有共产党员到军校工作和学习。目前所知,第一期学员的600多人中,入学前已加入共产党者有30多人;1926年3月,黄埔军校有共产党员500多人;至1927年大革命失败时,在黄埔军校工作、学习过的共产党员约1000人以上。可见,对于创建未久的中国共产党而言,许多党员都在黄埔军校工作或学习过。有人或许认为,当时国共两党关系并不对称,能将黄埔军校称为国共合作的学校吗?这个问题应全面来看。当时共产党处于幼年时期,但国民党的处境也很艰难。就创校而言,加入该校的共产党员,在政治素质、文化水平、活动能力方面,并非没有优势;共产党人对该校人力资源、思想资源的投入及其在建校、建军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应被低估。再者,中国共产党与苏俄的关系是历史形成的,有政治上、组织上的因缘。将这几方面因素综合来看,黄埔军校就是国共合作的结晶。

  记 者:

  您认为,黄埔精神的核心内涵是什么?

  陈予欢:

  黄埔精神是伴随国共两党政治与军事方面的合作而逐步形成的。早期的黄埔精神被解释为“敢于牺牲,团结奋斗”。在不同历史时期,对黄埔精神的诠释各有不同:譬如“为主义而英勇奋斗”的精神、“同志仍须努力,革命必须成功”的坚毅精神、“不妥协,不调和,不成功便成仁”的牺牲精神、“忍苦耐劳,努力奋发”的学习精神、“一心一意为国家奋斗”的革命精神等,后来逐步引申为孙中山建校初衷所言:“革命事业就是要爱国,就是要救国救民,我要求诸君,从今天起,共同来承担这种责任”的爱国和革命精神。

  记 者:

  今天,在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弘扬黄埔精神?

  陈予欢:

  孙中山的毕生事业是实现以振兴中华、统一祖国为核心内容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他锲而不舍的革命精神,对于两岸统一有着重要启示。我们应牢记面对外来入侵,黄埔人为中华民族救亡图存而“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的功绩,他们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等军事、政治、社会诸多方面留下了历史的印记、血染的风采,他们作为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先驱者与开拓者,将永久留存于中华民族的史册当中。以史为鉴,中国梦的实现要靠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完成,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同文同脉,有着一样的血缘、共同的文化,我们今天弘扬黄埔精神,就是要缅怀前辈先烈,弘扬民族精神,“振兴中华,统一祖国”是黄埔后人共同的愿景。

责任编辑:石庆慧 最后更新:2024-05-30 15:48:1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传承精神火炬 黄埔军校第二分校同学录首次公开展出

下一篇:【百年黄埔】李大钊为黄埔军校创建作了哪些贡献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